A.反映了魏晋时期当地民族构成情况 B证实了魏晋时期男女劳动分工状况
C.展现了魏晋时期当地动物养殖状况 D.有助于了解魏晋时期饮食生活状况
12.D解析: 题干中“以庖厨为题材”,通过阅读图片信息,可知应是饮食生活状况。故选D。
13、中央和地方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下列措施中属于通过经济手段防止地方割据的是w.w.w.k.s.5.u.c.o.m
A 颁布附益之法 B 设置转运使 C 推行募兵制度 D 实施行省制度
13.B解析: 北宋设转运使,掌握地方财政,目的是通过经济手段防止地方割据。故选B。
14、明末文人袁宏道说,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不少书籍“原板未行,翻刻踵布”。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当时
①商品经济繁荣 ② 市民文学兴盛 ③ 印刷工艺提高 ④专制政治强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4.A解析:商品经济繁荣;市民文学兴盛;印刷工艺提高,有利于明末江南地区出版业的繁荣。④专制政治强化不利于文化发展,应排除
15.图6是某博物馆藏民国时期四川一女子小学发给学生的毕业纪念品——木兰彩瓷笔筒。从图中信息可推知校方的寓意最可能是鼓励学生
A.投笔从戎,参加北伐
B.参加红军,反对围剿
C.效法古人,抗战救国
D.投身革命,反对美蒋
15.C解析:题干中“木兰”一词是关键词。C项效法古人,抗战救国符合题意。
16.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的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A.国人一度对借巴黎和会获得世界强国地位充满信心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的退让引发了国人情绪变化
C.马列主义思想给国人带来了重组世界新秩序的希望
D.马列主义成为了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
16.C解析:A、B两项不符合史实;马列主义成为了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应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应排除。
17.邓小平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体现这一论断的具体史实有
①废除了英美攫取的治外法权 ②促成了亚非会议取得积极成果
③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④参加了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7.D解析: 1943年初,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签订协议,宣布英美等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治外法权等一些特权被废除,应排除 1955年促成了亚非会议取得积极成果;1953年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参加了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都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成就。
18.1979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首次播出外商广告“西铁城——星辰表”。这反映出
A.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愿望 B.国外普遍赞赏中国开放政策
C.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D.中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政策
18.A解析:B、C、D三项都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的情况,应排除。
19.哥白尼说虽被后来的科学发展所扬弃,但人们仍然视其为一场“革命”。这是因为它
A.撼动了中世纪神学基础,显示了挑战权威的态度
B.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提出了研究自然的新方法
C.概括了宇宙运动规律,指引了人类认识自然的方向
D.开辟了天文学新领域,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19.A解析: “地球中心说”是中世纪神学基础。哥白尼 “太阳中心说”的提出,是对中世纪的“地球中心说”的挑战。故选A
20. “法治”取代“人治”是近代社会区别于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确定近代社会具体法律规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
A 《人权宣言》的发表 B 《社会契约论》的出版
C 《拿破仑法典》的颁布 D 《论法的精神》的出版
20.C解析:《拿破仑法典》的颁布,在近代社会具体法律规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1. 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国这一“领先地位”的因素不包括
A 海外市场的形成 B 垄断组织的出现
C 圈地运动的推进 D 民主制度的确立
21.B解析:本题是否定式选择题。 垄断组织的出现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选B。
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重大问题需要各国相互合作。回答22—23题。
22. 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A 一致提高关税,共度难关 B 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C 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 D 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
22.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只有B项符合题意。
23. 近年来大量出现图7这样的公益广告。导致这类广告大量出现的原因包括
①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②可持续发展理念广泛传播
③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④工业化导致自然资源大量消耗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3.C解析: 本题设计的意图是考查如何面对当今人类生存危机的问题。③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不符合题意,应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