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319|回复: 0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一必修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6 19: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宁成凤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朗读感受词的慷慨激昂的情感。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景、情的崇高美。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作品内容、感情,建立整体认知。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对秋景的把握,感受词的崇高美。
三.德育目标
  通过对抒情主人公及少年形象的把握,感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青年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命运、以国家振兴为己任的伟大情怀,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诗词内容,学会赏析诗词。
2.感悟词人崇高的理想和开阔的胸襟。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过:“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是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毛泽东的一首词——《沁园春•长沙》(板书课题)
二. 整体感知课文
1.词是一种具有音乐性的作品,很讲究节奏、韵律,所以,只有诵读出来才能感受词的艺术境界,下面听录音朗读,整体感知此词的艺术境界。
教师)从朗读中,你们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生)慷慨激昂
2.学生放开声音自由朗读,看看能否读出这种情感?
3.学生朗读,边读边思考,词的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上片:写景   下片:忆事
    三. 鉴赏课文
(一)赏析词的上片
1.词的前三句给我们透露哪些信息?
(学生朗读,个别回答,老师总结)
交代观景的人物、时间、地点   
2.站在橘子洲头,毛泽东看到了哪些景物?
(明确)山、林、水、船、鹰、鱼
3.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色彩绚丽、生机勃勃
    4.面对这样的美景,你会想到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对祖国河山的赞美   
毛泽东又想到了什么?
  明确:毛泽东不仅仅是感慨祖国山河的广阔、壮观,尤为祖国命运担忧,从而有了深沉的思考—国家的命运由谁来主宰,抒发一种忧国忧民之情。
(二)赏析词的下片
1.对于“谁主沉浮”的问题,作者在下片是否做出回答?
(学生带着问题朗读下片)
2.词的下片忆事,作者回忆了哪些事?(PPT展示毛泽东在长沙和同学们的一段经历。)
(学生诵读课文,结合诗句概括)评论国家大事 ;写文章抨击黑暗,宣扬真理;和军阀作斗争。
3.        从诗人对往事的回忆中,我们看到一群怎样的青年?
意气风发、才华横溢、蔑视权贵。
4.        读结尾三句,这表现了青年毛泽东和同学怎样的气概?作者借这一问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激流勇进,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豪情,从而含蓄地回答上片的问题。
5.        学生朗读下片,体会词人的豪情壮志。
四.启迪感悟
学完全词,你从这些革命青年身上受到哪些启示?
五.小结(PPT展示)
六.(若还有时间)听录音,再次感受词的意境,模仿录音自由朗诵,背诵全词。
板书设计
                      沁园春•长沙
         上片:写景—绚丽多彩,生机勃勃   
抒情—忧国忧民之情
         下片:忆事—不平凡
               怀人—意气风发、才华横溢、蔑视权贵、敢于斗争
               抒情—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附:
                         沁园春•长沙
                        1925年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宁成凤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4-19 05:30 , Processed in 0.074647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