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53|回复: 0

小学语文22古诗两首 教案教学教案模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7 14:4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22   古诗二首
一、教材分析: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苏教版第十一册古诗二首中的其中一首,是写由读书而生发的感想,写的是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观书有感》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诗中不仅写了池塘的美丽景色,还通过看到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池塘,池塘中的水才会如此清澈这一现象,联想到了“人的心智,也是由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这一深刻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
这二首都是哲理诗。 可以采用“三读”的方法。三读,即“会读”、“读懂”、“读通”。1、会读。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诗文,通过查字典读准字音,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2、读懂。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感知诗意,然后小组交流,提出不懂的问题,统一在班级里交流。3、读通。细细品味古诗,能读懂没一个词,每一句话。然后深刻明白作者的写作目的,为读通全文做好一切准备。
三、教学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明白由生字组成的词语。1、解释诗句中的关键词语,想象《观书有感》描绘的景象。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美好生活的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
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美好生活的感情。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明白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导入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古诗?在课外又学会背诵了哪些古诗、现在请同学们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
刚才大家背诵的古诗中,有没有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呀?陆游一生渴望的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始终没有实现。他只有用他的诗歌来表达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忧虑。他一生辛勤创作,一共留下了九千多首诗。在我国历代诗人中,他的创作是最丰富的。
  公元1210年,这位八十六岁的爱国诗人病重。临终的时候,他还念念不忘恢复中原。他把儿孙们叫到床边,念了他最后一首感人肺腑的《示儿》诗: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二、学习《冬夜读书示子聿》
1.简介陆游。
2.解题,释题。
示:指示、训示。子聿:陆游的小儿子。
题意: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
3.初读指导。
(1)老师范读,学生画出生字。
(2)学生读生字,认读并明白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生试读诗文,把全诗读通、读顺。

4.明白前二行诗句。
(1)读第一行诗,疏通字词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
学问:读书学习。无遗力:不遗余力。这一行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
(2)读第二行诗,明白诗意。
始:才
这一行的意思是: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3)朗读前二行诗句,把第一、第二行的意思连起来明白。
这二句诗的意思是做学问要不遗余力地下苦功夫。
5.明白第三、四行诗句的意思。
(1)读第三、四行诗,明白“终”、“绝知”、“躬行”的意思。
终:到底、毕竟。绝知:深入透彻地明白。躬行:亲自实践。
(2)说说第三、四二行诗的意思。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还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通过实践才行。
(3)体味第三、四句的含意。
第三、四二句表述了知与行的关系:
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6.指导朗读,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
(1)听老师范读。
(2)自由练读。
(3)指名读后评价,再练读。(老师点拨学生在朗读中细心体会知与行的关系)
(4)齐读。
(5)指导背诵。
 三、作业
 1.背诵并默写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
 2.课外查找并自学一二首没有学过的陆游写的古诗。


教学后记
采用多种形式的说干朗读,读背与评议相结合,以调动学生朗读背诵的积极性。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解释诗句中的关键词语,想象《观书有感》描绘的景象。
2.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美好生活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有感情地吟诵古诗。
二、学习《观书有感》
1.按自学提纲自学古诗。
出示自学提纲:
a.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b.借助字典或联系诗句明白词语“鉴”“徘徊”“渠”“如许”等,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c.记下不懂的问题。
2.交流自学情况。
(1)配乐范读。边听边思考: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学生交流读懂的内容。
学生谈对诗句的明白,老师随机指导。
重点而准确明白一些词语。鉴:镜子。徘徊: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诗中指天光云影映在水塘中闪耀浮动。渠:它,指方塘。如许:如此。
明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
边读边明白边想象。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1)看图,听录音,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2)学生自由练读。(读中领悟: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些清澈那样,人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变得更加聪明)
(3)指名读后练习背诵。
(4)积累忆诵:劝学的词语或名言其他古诗句
三、学习本课生字。
1.记忆字形,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聿”“鉴”“徘徊”这几个字的。你认为哪个容易写错,给大家提示一下。
2.练习正确书写。
四、课外作业
1.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2.由学生推荐课外自学的古诗。
3.收集的成语、名言、古诗。准备张贴向全班同学推荐古诗。
板书设计1: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做学问
板书设计2:
观书有感      (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池水清澈                          读书
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           不断地读书使人__________



教学后记
本课的二首诗都是围绕读书生发出的一定的道理,在朗读的过程中,一些学生能大体领悟,还有一些同学生也能由此生发出新的感悟,如书要多读,就像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李年林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6-29 04:58 , Processed in 0.100282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