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2088|回复: 0

[习题] 2015年北京市中小学教师资格 《教育心理学》试卷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1 09: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一、选择题
1.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 ___________
A. 1-2岁   B.3-4岁   C. 5-6岁   D. 7-8岁
2.德国格式塔心理学派诞生的时间是 ___________。
A. 1906年   B. 1908年   C. 1910年   D. 1912年
3.根据归因理论,属于外部、稳定和不可控的因素是 ___________。
A. 疲劳   B. 能力   C. 运气   D. 任务难度
4.“触类旁通”所反映的迁移类型是___________。
A. 特殊迁移   B.普遍迁移   C.负迁移   D. 正迁移
5.程序性知识的基本单元是 ___________。
A. 组块   B. 图式   C. 知识网络   D. 产生式
6.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应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执行。这一阶段属于心智技能形成的 ___________。
A. 原型定向   B. 原型操作   C. 操作定向   D. 原型内化
7.因怀疑自己解题错误而重新审题,因阅读遇到障碍而反复阅读。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___________。
A. 精细加工策略   B. 复述策略   C. 组织策略   D. 元认知策略
8.历史试卷中有一道题目是“请回答辛亥革命发生在那一年”,这是一个___________。
A. 常规性问题   B. 结构不良问题   C. 有结构的问题   D. 创造性问题
9.一个学生犯了错误,为了逃避老师的批评而说谎不承认错误,他的道德发展属于 __________。
A.前习俗道德水平   B. 习俗道德水平  C. 后习俗道德水平  D. 超习俗道德水平
10.一个教师想到班级中的一个好学生,总是想起他的优点,而很难想到他的缺点,这是人际关系中的___________。
A. 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 刻板印象  D. 投射效应
二、填空
11.教育心理学起源于19世纪,较早金鑫那个尝试并做出较大贡献的德国心理学家是 ___________。
12.个体将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称为 __________。
13.只对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而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其他刺激不予反应,称为__________。
14.奥苏伯尔将动机划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 __________。
15.斯滕博格提出了心理自我管理的理论,从管理功能的角度将认知风格分为立法型、执法型和 ___________。
16.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支持的遗忘理论是 ___________。
17.视觉控制占绝对优势,动作的正确性和稳定性差,学习者常感到疲劳的操作技能形成阶段是 ___________阶段。
18.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___________策略。
19.特罗斯将团体辅导中的领导技巧分为反应技巧、___________技巧和行动技巧。
20.教师评价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具有监督强化作用,通过评价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是教学评价的___________作用。
三、判断说明题
2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师如何教的科学
22.组块编码是促进知识理解的策略。
23.利用各种表格将学习内容进行结构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加工策略。
24.“知名科学家都是年长男性”是一种刻板印象。
25.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过程。
四、简答题
26.简述联结主义的学习观点。
27.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8.简述学习迁移的形式训练说。
29.简述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区别。
30.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
五、论述题
31.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学生认知发展与教学的辩证关系。
30.请结合实际论述学生道德情感体验的培养途径。

《教育心理学》答案解析一、选择题
1.选A。
【解析】略
2.选D。
【解析】1912年,德国在反对冯特的构造主义基础上诞生了格式塔学派。
3.选D。
【解析】ABC都是属于内部因素。
4.选B。
【解析】触类旁通指的是一般原理的迁移。
5.选D。
【解析】略
6.选B。
【解析】略
7.选D。
【解析】这是元认知的调节策略。
8.选C。
【解析】AD不属于问题的分类,结构不良的问题是有固定答案的,是有结构的问题。
9.选A。
【解析】道德判断标准是惩罚处于前习俗水平
10.选B。
【解析】略
二、填空题
11.赫尔巴特。
【解析】联系教育学,赫尔巴特是第一个将心理学作为教育理论基础的。
12.同化。
【解析】略
13.刺激的分化。
【解析】理解分化、泛化的概念。
14.附属内驱力。
【解析】略
15.司法型。
【解析】略
16.痕迹衰退说。
【解析】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遗忘理论的实验依据。
17.操作模仿。
【解析】略。
18.资源管理。
【解析】略。
19.交互作用。
【解析】略
20.激励。
【解析】略
三、判断说明题
21.错误。
参考答案: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科学。
【解析】略
22.错误。
参考答案:组块编码是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长时记忆中存储的知识经验,对进入短时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有利于保持的知识模块,是有利于知识保持的策略。
【解析】略
23.错误。
参考答案:学习中通过画各种表格对学习内容加以组织,是在知识与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是一种组织策略。
【解析】略
24.正确。
参考答案:刻板印象是指社会对某一种对象有一种固定的看法。
【解析】略
25.错误。
参考答案: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种过程。
【解析】略
四、简答题
26.参考答案:
答:联结主义的主要学习观点是:
(1)学习的实质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2)强化在刺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
【解析】略
27.参考答案:
答: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包括:
(1)生理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社交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解析】略。
28.参考答案:
答:学习迁移的形式训练说的观点是:
(1)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
(2)各种官能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
(3)迁移是无条件、自动发生的。
【解析】略
29.参考答案:
答: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区别如下:
(1)活动的对象不同,操作技能的活动对象具有物质性,心智技能的活动对象具有观念性
(2)活动的结构不同,操作技能的活动结构具有展开性,心智技能的活动结构具有简缩性
(3)活动的执行要求不同,操作技能的执行具有外显性,心智技能的执行具有内隐性
【解析】略
30.参考答案:
答: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如下:
(1)发现问题?
(2)理解问题
(3)提出假设
(4)检验假设
【解析】略
五、论述题
31. 参考答案:
(1) 学生的认知发展制约着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2) 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理想的教学应该落实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解析】答出这三点后,再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展开论述。
32.参考答案:
(1)知情结合,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
(2)以美育情,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内容
(3)真情感化,促进学生的道德情感发展
【解析】适当展开论述

相关帖子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6-20 03:35 , Processed in 0.108170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