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679|回复: 0

[习题] 2015教师考试教育综合理论预测试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 11: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1.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因材施教。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2.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开始的标志是(   )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洛克的《教育漫话》 C.卢梭的《爱弥儿》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3.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坚持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卢梭     B.裴斯泰洛齐   C.赫尔巴特      D.洛克
4.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    )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   
A.耐心   B.个性    C.平等    D.分层次
5.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产生影响的功能是(    )   
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 6.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试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
7.教师工作对象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教师的不断学习,不断反思,这说明教师是(   )   
A.组织者   B.管理者    C.研究者   D.示范者
8.学习中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方法的是(   )
A.学习动机    B.学习策略    C.学习理念   D.学习目标
9.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次是(   )
A.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10.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
D.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11.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复习   D.考试
12.20世纪,我国提出教育发展总目标中的“两基”指的是(   )
A.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
C.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素质教育
D.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13.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为代表提出来的课程理论是(    )
A.学科课程理论     B.结构主义课程论
C.实用主义课程论   D.综合课程论
14.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这是(  )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1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    )制定本法。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犯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
16.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
A.吃了酸的食物会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
17.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哪一个是典型的迁移现象?(   )
A.举一反三   B.聪明过人    C.思维敏捷    D.物以类聚
18.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关心的是(   )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   B.学生的听课效果
C.后进生的感受       D.人际关系的影响
19.教师成长成熟最主要的标志是是否关注(    )
A.教师  B.生存  C.学生  D.教材
20.教育系统最基本要素是(    )
A.教育媒介     B.教育内容    C.学生和老师  D.过程与活动
21.说服教育法的方式有语言文字说服和(    )
A.事实说服  B.理论说服  C.直接说服  D.间接说服
22.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是(   )
A.教学改革和实验   B.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C.实施素质教育     D.个性发展
23.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为(   )
A.2年   B.3年   C.2~3年   D.3~5年
24.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即(    )
A.民主型、惩罚型、放任型      B.权威型、放任型、民主型   
C.放任型、监督型、正义型      D.惩罚型、正义型、权威型
25.按学生的成绩分班,属于测验中的(    )
A.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指代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
26.在教育过程甲教师对突发性事件做出迅速、恰当地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    )的特点。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主体性
27.在我国当前课程管理的改革中,试行三级课程管理,其中新增的管理课程是(    )   
A.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     B.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C.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D.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28.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对于简单的学习来说,最佳的动机水平是(   )   
A.中等偏低的强度   B.中等强度  
C.中等偏高的强度   D.越高越好
29.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或表达困惑,一遍日后矫正或引起他人思考的论文写作方式成为(  )   
A 教育叙事  B教育随笔  C 教育案例  D教育反思
30.备课时,教师要按顺序写出(  )三种教学计划。   
A课时计划、单元计划、学期计划     
B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C 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学期计划     
D 学期计划、课时计划、单元计划
31.某县黄家屯村村民黄某有一个男孩,由于幼时患病,造成左脚跛瘸,导致行动不便。这个孩子到了入学的年龄,黄某带他到黄家屯小学报名入学,但学校以他是残疾儿童为由,拒绝招收。为使儿子能够入学,黄某又带他到附近的另一所学校校龙门镇小学报名。而龙门镇小学则以此儿童非所属学区为由,也拒绝招收。 根据材料,学校侵害了男孩的(    )
A、平等的受教育权   B、享有教育资源权   
C、人格平等权       D、人生自由权
32.在教育技术的定义中,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管理包括(   )       A.资源管理、传递系统管理、信息管理、项目管理   
B.项目管理、环境管理、教育系统管理、信息管理   
C.项目管理、环境管理、教学系统管理、资源管理   
D.项目管理、媒体管理、教学过程管理、信息管理
33.教学评价活动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可分为(   )
A.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B.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C.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
D.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
34. 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   )     A.思维程序  B.调查研究  C.验证假设  D.论证假设
35.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 (   )     A.做出分析  B.做出判断 C.进行评估 D.做出决策
36.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   )   
A.教育目的服务的     B.教师和学生服务的   
C.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D.当前工作服务的
37.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   
A、最新获得的能力        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C、处于掌握边缘的能力    D、已经发展的原有能力      
38.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结果,知识(广义的)和技能的关系是(   )
A、知识与技能是同质的概念   B、技能是能力的表现,而知识不是    C、技能可以用知识来解释     D、知识可以用技能来解释   
39.有位历史教师教学中学生记忆明朝迁都北京的历史年代,指导学生把1421记成“一事二益”,这种方法是(   )。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自由联想策略
40.(   )主张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A.学不躐等    B.各因其才    c.人不知而不愠  D.开而弗达   
41.课堂教学的效率的高低取决于(   )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
A.班风、纪律、学生      B.教师、教学设备、学生
C.教师、学生、课堂情境  D.教师、学生、纪律
42.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
A.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B.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  
C.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的人  
D.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
43.儿童在知道“苹果”、“葡萄”和“香蕉”等概念之后,再学习“水果”这个概念,这种学习是(  )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归属学习
44.以下技能中,属于操作技能的是(   )
A.阅读技能       B.运算技能        
C.记忆技能       D.吹拉弹唱技能
45.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各阶段顺序是(    )
A.原型操作、原型定向、原型内化  
B.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原型定向
C.原型内化、原型定向、原型操作  
D.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46.态度的结构中的核心成分是(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志成分    D.行为成分
47.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同时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这句话说明了德育的(  )
A.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原则  
B.渗透和熏陶的原则
C.尊重与严格要求的原则  
D.一直性与连贯性的原则
48.“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符合(  )的规律。 A.智育过程       B.德育过程   C.心理咨询         D.教育学生
49.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   
A.共同的奋斗目标         B.班主任的要求  
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D.共同的活动
50. 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
A.师生共同参加的    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C.学生自愿选择     D.受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规定
51.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灵活性、自愿性和(   )
A.自主性    B.随意性      C.规范性      D.强制性
52.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   )
A.熟悉教材  B.分析教材   C.概括教材  D.理解教材
53.为了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和全面发展,学校对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校、班级事务中所做的事情,以及在各种检查、评比、竞赛中的获奖情况进行记录,并纳入学业成绩中给予加分。这种评价方法我们称之为(  )
A. 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发展性评价
54.一些学校或教师为了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背着学生检查学生的电子邮件,聊天记录、手机短息、日记等信息。这样的行为涉嫌侵犯了学生的(    )
A.知情权   B.人格尊严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55.加涅根据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五类,它们是(   )
A、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B、言语信息、智慧技能、概念、动作技能、态度
C、知识、智慧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态度
D、知识、技能、概念、认知策略、态度
56.皮亚杰所划分的认知发展阶段中,11-15岁属于(  )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57.新课程的课程价值观是(  )
A学生发展为本   B科学与人文交融  
C回归生活世界   D民主化
58.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态度及审题方法会影响化学物理等的学习审题态度及审题方法,这种学习迁移叫(   )
A.具体迁移   B.顺应迁移   C.一般迁移   D.重组迁移
59.位于我国教育法体系的第二个层次是(  )
A.教育法    B.部门教育法    C.教育行政法规    D.教育行政规章
6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这一论述强调的学习动机类型是(  )
A 内部动机   B 外部动机    C 社会交往动机   D 自我提高动机 二、简答题(每题4分,共12分)
1. 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运用启发性原则?
2.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3.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案例分析题(共12分) 这是一位青年教师的教学反思札记: 这是一节公开课,内容是《北大荒的秋天》。当学到北大荒的小河这一段时,突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明镜一样的小河’能换成‘明净的小河’吗?”我愣了一下,这个问题多少让我觉得有些突然。我没有直接说不能。于是,我给了大家一个“提示 ”,在黑板上写了“明镜”和“明净”。果然,一个孩子说:“不能,因为两个词虽然读音相同,但意思并不相同。”我为顺利解决难题而沾沾自喜。 下课了,一位有丰富语文教学经验的老师对我说:“现在,你看这两个词的可不可以换呢?”我仔细一想,真的能换!“其实,这两个词的确可以换,但你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当‘明镜一样的’换成‘明净’,才读得通。当然,用‘明镜’更形象一些。”我惭愧极了,原来我最精彩的地方竟然是自己失误的地方! 问题:这位年轻教师的失误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题8分,共16分)   
1.   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2.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联系电话:0791-88508975
          18970073446(于)
地址:南昌市洪都中大道181号(九江银行隔壁)

   分割线            
----------------------------------------------------------->
  
答案及解析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不仅表现在性别差异上,还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因此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
2.A 【解析】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开始的标志。
3.C 【解析】坚持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赫尔巴特、涂尔干、巴格莱等。
4.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章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5.D 【解析】德育的社会功能指的是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具体说来,主要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
6.B 【解析】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教具和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印证某一事物和现象,是学生掌握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和题干中的表述相吻合。
7.C 【解析】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8.B 【解析】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为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9.D 【解析】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把需要分为高低不同的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七个层次由低到高。
10.B 【解析】强化物是指凡是能增强行为频率的刺激或事件。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是一种正强化,即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据此答案 用理论的强化、正强化等的应用。
11.B 【解析】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
12.D 【解析】“两基”指的是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13.B 【解析】布鲁纳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以他为代表提出来的课程理论是结构主义课程论。
14.B 【解析】华生的这番论述属于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他强调了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决定作用。
15.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第一章总则中第一条: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16.D 【解析】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联系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据此可知只有选项D属于学习的现象。
17.A 【解析】“举一反三”出自孔子《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指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比喻能够由此及彼,是典型的迁移现象。18.D 【解析】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关心的是人际关系的影响,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19.C 【解析】教师成长分为三个阶段,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其中教师进入关注学生阶段是教师成熟的最主要标志。
20.C 【解析】教师与学生是教育活动中两个最基本的要素,研究教师与学生及其相互关系是教育学的重中之重。
21.C 【解析】说服教育法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说服的方式,第二类是运用事实进行说服教育,主要包括参观、访问和调查。
22.B 【解析】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23.D 【解析】聘任或任命教师的任期一般为三至五年。
24.B 【解析】这是对班主任领导风格的考查。
25.A 【解析】按成绩分班属于安置性测验的类型。安置性测验的根本目的是分班、分组。安置性测验涉及的范围比较窄,难度也比较低。   
26.B 【解析】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从总体来讲,主要表现在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
27.C 【解析】新课程改革适当减少了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形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并行的层次结构。
28. D 【解析】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 在完成简单的任务中,动机强度高,效率可达到最佳水平;在完成难度适中的任务中.中等的动机强度效率最高;在完成复杂和困难的任务中,偏低动机强度的工作效率最佳。
29. D 【解析】教育反思,即教师自觉地以自己的教育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总结。
30. B 【解析】教学计划的制订应从整体到个别,从学期计划到单元计划,再到课时计划。31. A 【解析】我国《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法》第18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32. A 【解析】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为“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管理包括资源管理、传递系统管理、信息管理、项目管理。
33. B 【解析】 根据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的不同,可把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种类型。
34. C 【解析】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它经历四个阶段: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35. D 【解析】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
36. C 【解析】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特定的教学服务的。教师自编测验通常用于测量学生的学习状况,而标准化成就测验则用来判断学生与常模相比时所处的水平。
37. C 【解析】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38. C 【解析】技能的形成常以知识的领会为基础,因此技能可以用知识来解释。
39. C 【解析】所谓精细加工,就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以此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应用己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新信息合理化。
40. D 【解析】学不躐等意思是学习不能超越次第,应循序渐进。人不知而不愠意思是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意思是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决不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
41. C 【解析】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等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42. A 【解析】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43. C 【解析】上位学习:也称总括学习,是指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几个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包容性程度更高的命题,即原有的观念是从属观念,而新学习的观念是总括性观念。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含程度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含程度更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的学习,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
44. D 【解析】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技能都是操作技能,如音乐方面的吹啦弹唱,体育方面的球类、体操、田径等。 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练习。
45. D 【解析】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提出了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说,即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46. B 【解析】态度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份。其中认知成份处于基础地位,是一个人对客体或事件所具有的信念、观点、知识、信息、想法与看法等。而情感成份是人对某些人、思想、事件或对象所产生的感情、情操、心境和情绪等,在态度结构中占有核心地位。行为倾向成份则是影响一个人对某些事物做出赞赏或反对评价的倾向性,这是人的态度外显的关键环节。
47. C 解析略
48. B 【解析】德育过程是是培养知情意行的过程。
49. A【解析】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它在班集体的建设过程中起着导向、推动、激励和标准的作用。
50. B 【解析】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都是教育活动的组成部分,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51. A 【解析】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课外活动的组织、方法上学生的独立自主性。
52. D 【解析】所谓知识领会,是指了解传输知识的媒体的含义,懂得词所标志的事物的情形、性质,对事物获得间接认知的过程。知识的领会从整体上来说,主要是通过对教材的直观与概括这样两个认识环节实现的。
53. D 【解析】发展性评价,主要是基于发展者自身现实状态与过去情况进行比较,从而对发展者的发展水平、发展潜力做出综合判断的质的评价方式,自己与自己比,通过纵向比较分析来明确主体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从而能够估计信息、明确防线,以追求更快、更好的进步。
54. C 【解析】隐私权作为一种基本人格权利,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
55. A 【解析】加涅认为,人类的学习有五类结果,表现为五种不同的能力,即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运动技能和态度。
56. D 【解析】皮亚杰认为个体从出生至儿童期结束,其认知发展要经过四个时期: (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二岁)(2)前运算阶段(二至七岁)(3)具体运算阶段(七至十一二岁)(4)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至十四五岁)
57. A 解析略
58. C 【解析】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其迁移范围大。
59. B 【解析】我国的教育法体系由纵向5个层次和横向6个部门构成。 第一层次:教育基本法—《教育法》; 第二层次:部门教育法—①《义务教育法》②《职业教育法》③《高等教育法》④《学位法》⑤《教师法》⑥《民办教育法》; 第三层次:教育行政法规; 第四层次:地方性法规; 第五层次:政府规章。  
60. A 【解析】内部动机: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它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惩罚来使行动指向目标,因为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动力。知之者,知道的人,可以理解为通常学习的人,含被动学习之意。好之者,可以理解为爱好学习的人。乐之者,可以理解为乐于学习,天生喜欢学习的人。

二、简答题    1. 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运用启发性原则? (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教师的讲授应抓重点、难点、关键; (3)设置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2.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3.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做可能获得成功的事; (2) 激励学生产生对学习的期望心理; (3) 使学生产生愉快感; (4) 进行难度适中的教学; (5) 教学要保持新鲜感。?
三、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题 【思路点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于课堂中学生提出的问题需要冷静、理智地进行思考,并适时激发学生的思维,而不是武断地下结论,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引导者的作用。 【答题框架】 走出失误来看失误,有两点启示: 1、这位教师潜意识里犯了简单武断的错误。要知道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冷静、理智、思维缜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一个引导者的作用,才能敏锐地捕捉各种信息,并恰当地处理这些信息。 2、要想真正出彩,就要抓住契机,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辩论,从而也给自己赢得思考的空间。
四、论述题论述题论述题论述题    1. 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1)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自己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的吸收者,而是信息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2)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地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其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的原有知识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学习不是简单地知识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的转变和结构的重组2.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个能支持或容忍标新立异者或偏离常规思维者的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评估学生的考试成绩时,考虑其创造性的高低。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保护好奇心;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流畅性    独特性    灵活性
现代学制的特点:   群众性    平等性    普及性
当代学制的特点:   强制性    免费性    普遍性
教育法的特点:     强制性    规范性    普遍性   国家意志性
终身教育的特点:   自主性    连贯性    民主性   形式多样性
班级活动的特征:   自主性    参与性    差异性   灵活性
教学智慧的特征: 实践性    集成性    个性化   创新性  高效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点:实践性   开放性  生成性  综合性  自主性
学校法人的特殊性: 公共性   公益性   教育性
语言媒体的教学功能:符号的功能  促进思维  表达思想功能  交流传播功能
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开放性  交互性  共享性  协作性
教育法的功能:    规范功能   标准功能   预示功能   强制功能
教学评价功能:    诊断功能   激励功能   导向功能   反馈功能
教育政策功能:    协调功能    激励功能   控制功能   管理性功能
教育政策监控功能:促进性功能   鉴定性功能   完善性功能   沟通性功能
学习动机功能:    激活功能   定向功能   强化功能    调节功能
教育目的功能:   导向功能   调控功能   评价功能
教育的文化功能: 传承功能   选择功能   融合功能     创新功能
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发展性功能    享用性功能    生存性功能
价值的三种表现:理想  兴趣  信念
品的结构的三要素:品德内容   品德方式  品德能力
道德品格的特点:  超历史性   超阶级性   具有普世价值
可利用资源:工具性软件(QQ、blog)  学习资源:教学软件  网络课程   CAI课件
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基本特征: 差异性   缺陷性  集中性  排除性
      
我国最早采用的班级授课制是   京师同文馆
中国班级授课制严格意义上产生于  19世纪末
我国最早的师范教育产生于   清末
我国最早的教育学是   王国维的《教育学》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机构诞生于   17世纪的法国
欧美现代学制形成于   19世纪末
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是  德国
义务教育发端于  16世纪的德国
教育技术源于  美国
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   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的最高成就  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
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   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确立班级授课制、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开端  《大教学论》
首次将课程用于教育科学作为专门术语的是   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1995年  《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9861989               《儿童权利公约》
1862年    《义务教育法》
1911            壬戌学制六三三制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0-7 08:28 , Processed in 0.106240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