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746|回复: 0

[真题] 2014年河南省教师考试真题含标准答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27 09: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请在没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后的括号内,不选、错选或者多选,改题无分。

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 )
A、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B、 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世界力量
C、 走中国道路,弘扬航天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D、走中国道路,弘扬国际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解析】 A

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关于教育改革的总体部署是( )
A、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B、 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C、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D、推进管办评分高
【解析】 A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是( )
A、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B、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制
C、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D、自由 民主 诚信 法制
【解析】 B


4、 教育的基本着眼点是()
A、传授知识
B、 发展智力
C、 人的发展
D、社会发展
【解析】 C 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


5、 直接制约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是()
A、生产力
B、 科学技术
C、 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
【解析】C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的性质和方向,经济制约教育的发展水平。



6、 奠定班级授课制理论基础的代表性著作是()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B、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
D、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解析】B


7、“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涵盖三个维度,它们是()
A、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B、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技能、专业能力
C、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D、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情意
【解析】C


8、教师不顾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采取拔苗助长的做法,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不均衡性
C、差异性
D、统一性
【解析】 A 拔苗助长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9、按学科制定的、体现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的指导性文件是()
A、课程计划
B、教学计划
C、课程标准
D、课时计划
【解析】C 课程标准是教学计划的分学科展开。

10、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利用学习资料生成意义的过程, 这符合()
A.行为主义学习观 B. 人本主义学习观
C. 新行为主义学习观 D.建构主义学习观
【解析】 D

11、采用问卷、访谈等方式搜集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的科研方法是()
A. 调查法 B.行动研究法
C. 观察法 D. 实验法
【解析】A

12、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德育原则是()
A. 疏导原则 B. 因材施教原则
C. 导向性原则 D. 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解析】A 疏导原则又叫循循善诱原则。



13、良好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是()
A. 明确的共同目标 B. 一定的组织结构
C. 共同生活的准则 D. 成员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解析】 A

14、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学习活动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A. 认知策略 B. 资源管理策略
C. 组织策略 D. 元认知策略
【解析】B 资源管理策略中的时间管理。

1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的理论依据是()
A. 二因素理论 B. 三维结构理论
C. 三元智力理论 D. 多元智能理论
【解析】 D

16、小学生有错误行为时,家长便限制他看动画片,不让其从事有趣的活动,
属于()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消退
【解析】 C

17、通过集体讨论,使思想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效果的创造性训练方法是()
A. 发展思维训练 B. 头脑风暴训练
C. 推测与假设训练 D. 自我设计训练
【解析】B

18、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认为,7—11岁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解析】C

19、指导学生使用“我能应付这个考试”“成绩并不重要,学会才是重要的”等正向的自我对话以缓解考试焦虑的方法是()
A. 全身松弛训练法 B. 系统脱敏法
C. 肯定性训练法 D. 改善认知法
【解析】C

20、动作技能练习到一定阶段时,会出现进步暂时停止或下降难以有所提高的
现象是()
A. 定势现象 B. 迁移现象
C.退步现象 D. 高原现象
【解析】D 高原现象的定义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判断下列命题正误,正确的请在题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解析】√

2、2014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打造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
丽河南。()
【解析】√

3、新手老师备课就是把教学内容写成详细的文字教案。()
【解析】×

4、 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促进我国教育公平的措施之一。
【解析】√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解析】√

6、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
【解析】× 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了解和研究学生。

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解析】√

8、 当前的教学设计越来越倾向于从关注“学”向关注“教”转变。()
【解析】×

9、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最终目标是帮助教师减轻教学工作量。()
【解析】×

10、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包括教师义务、教师良心、教师荣誉。()
【解析】√

11、 维果斯基认为,好的教学应当先于发展,引导发展,其实质在于创造最
近发展区。
【解析】× 最近发展区不能创造

12、 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要体现自愿原则,活动应以小型为主。()
【解析】√ 课外校外活动最主要的组织方式是小组活动。

13、 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实现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是课
堂导入。()
【解析】×

14、 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称为比较。
()
【解析】× 变式

15、 态度与品德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
【解析】√

16、 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解析】√

17、 学生为了得到老师或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的动机是内部动机。()
【解析】× 附属内驱力


18、 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是典型的学习迁移。()
【解析】√

19、 中学阶段同辈群体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父母。()
【解析】√

20、 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应兼顾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个方面。(

【解析】√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城市学生杜某,大学毕业通过招教考试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在认真备课、反复试讲后,他心情忐忑的走上讲台,刚做完自我介绍,一男生突然站起来说道
:“老师,我们条件不好,学习基础又差,你会喜欢我们吗?”杜老师没有回答,微笑地看着他问:“你会不会嫌弃自己的家人?”男生马上回答:“当然不会,一家人怎会嫌弃呢。”老师转向全班同学郑重地说:“我既然成了同学们的老师,大家就成了一家人,我当然不会嫌弃你们了。同学们只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却没有看到自己的长处,我们农村孩子朴实、能吃苦,只要我们共同努力,都会成为优秀学生的。老师喜欢你们,看好你们!”这一开场很快抓住了孩子们的心。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角度对该教师的做法进行分析评价。
【参考答案】
(1)杜老师的做法符合教师道德规范中的爱岗敬业。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志存高远,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认真负责,认
真备课上课,认真辅导学生。案例中的杜老师能够认真备课,反复试讲,获得学生欢迎。符合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2)杜老师的做法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关爱学生。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人格,爱护学生,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要有耐心,不讽刺,挖苦
,不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杜老师照顾到农村学生的自尊心,当他们是自己的家人,不嫌弃学生条件差基础差,做到了关爱学生。
(3)杜老师的做法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教书育人。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
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杜老师通过与学生的回答,不仅仅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还通过自己的
言行,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
(4)杜老师的做法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为人师表。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
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案例中的杜老师,与学生亲如一家
,带领学生挖掘农村孩子的优点,通过自己的表率作用,让农村学生学会自信自强。


2.某教室在教文言文《强项令》时,提了一个问题:“语文题目中的‘强项’是什么意思?”学生根据语文的注释,马上回答是“硬脖子”的意思。为了让学生对比古今词义的区别,老师有追问:“‘强项’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一下子吧学生问懵了,课堂上出现了冷场的局面,教师接连问了几个学生都没答出来,课后,老师进行了认证的反思。第二天给另一个班上课时,该老师及时改变了提问策略。在学生找出“强项”在课文中的意思之后,教师请学生们思考:“请问你们有什么强项?是什么意思呢?”学生想了想说“是‘长处’的意思”于是,教师请学生们思考:“请问你们都有什么强项?”一个学生答到:“我的强项是打乒乓球。”教师接着问:“那么,你所有的‘强项’是什么意思呢?”学生想了想说:“是‘长处’的意思。”于是老师再次请大家思考:“‘强项’在古代海域和相待汉语中的词义有什么差别?”学生们纷纷举手病给出了正确的答案。(注: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请运用有关教学理论对此案例进行分析评价。
【参考答案】
教学原则角度:
(1)启发式教学。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
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中老师通过对学生的逐步询问和引导来得出问题的答案,符合了启发性性原则的要求。
(2)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案例中老师根据学生实际知识经验,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引导。
(3)量力性原则。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
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案例中老师很明显依据了学生已有的接受程度,改变了相应的引导策略,符合了量力性原则。

新课改的角度答题:

新型的教学观(两个过程,两个重于);
教师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对待教学上,强调引导,帮助,启发);
学生观(学生是教育活动主体);学习观(自主、探究学习))

四.讨论题(本大题共1题,15分)
请结合学科教学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答案】
在学校情境中,大部分问题解决是通过解决各个学科中的具体问题来体现的,这就意味着结合具体的学科教学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必要的,也是可
行的。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1)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知识记忆得越牢固,提取也就越快、越准确,成功地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记忆和提取的方法,
鼓励学生运用这些方法。
(2)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只有深刻领会和理解的知识才能牢固地记忆和有效地应用,因此,教师要重视概括、抽象、归纳和总结,应用同质不
同形的各种问题的变式来突出本质特征,加强学生对不同类型问题的区分和辨别,提高其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水平。
(3)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问题解决通常是综合应用各种知识的过程,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是保证正确解决问题的基础。为此,教师要有意
识地沟通课内外、不同学科、不同知识点之间的纵横交错的联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1)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有效的思维方法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地解决问题。教师既可以结合具体学科内容,教授一些身体技能、构思技能等,也可
以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开设专门的思维训练课。
(2)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教师在教授思维方法时,应将头脑中的思维方法或思路提炼后外化出来,给学生示范,并要求模仿。学生通过这种学习,可
以逐步掌握各种思维方法,将教师的经验内化成自己的经验,充实自己的认知结构。
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应避免低水平的、简单的提问或重复的机械练习,防止学生埋没于题海之中,应考虑练习的质量,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段等来精选、设
计例题与习题,充分考虑练什么、什么时候练、以什么方式练、练到什么程度、如何检验练的效果等。还要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化,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变通性、灵活性和广泛性。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运用一定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养成主动解决问题、主动提问和质疑的习惯。另外,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观
察能力,对发现问题会有很大帮助。
(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尽可能多地提出假设,且不对这些想法作过多评判,以免使学生的思路
过早地局限于某一方案。
(3)鼓励自我评价和反思。要求学生反复推敲、分析各种假设与方法的优劣,对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价。


五、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题,15分)
请根据多提供的教学材料和学生情况,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1.教学材料,把八年级思想品德《诚信的智慧》。诚信的品德是高尚的,诚信的要求是确定的。但做到诚信的具体条件优势非常复杂的,我们对诚信的理解应与具体的情境结合起来,在显示生活中做出诚信的正确选择。对人诚实于尊重他人的隐私,王万相互关联且尝尝发生冲突。面对这一两男选择,我们应该正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以诚待人,以信交友”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我们应当恪守诚实的品德;另一方面,尊重隐私又是待人坦诚的前提,是维持良好关系,有效沟通的基础,尊重他人的隐私,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将其公开,也是我们在交往中应有的品德,当两者发生冲突是,我们要结合具体情境,坚持原则,权衡利弊,按照实际情况妥善处理。诚实和说谎是水火不相容的,做诚实的人就不应该撒谎,然后,我们生活的环境是负责的,人的思维方式、欣慰方式也不是直线式的,在特定的交往情境中,有时需要我们隐瞒事情的某些真心,说些“善意的谎言”,但这不是出于个人“私立”,而恰恰是维护对方利益的需要,从根本上说,三姨的谎言并不违背诚实的道德。诚信原则的核心是善,尽管诚信问题上有各种负责情况,但只要我们正确理解
诚信,于人为善,出以公心,永不自欺,我们的就能拥有诚信的智慧,做一个诚信的人。

【参考答案】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知道诚信的内核是善,并努力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现实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对诚信的正确认识。
3、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生活中的诚信,明白诚信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学生对诚信的正确认识。
【教学难点】理解诚信的必要性,并努力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导入环节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3.15是什么日子吗?那么它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呢?”。学生作答,教师总结,经商需要诚信,那么做人更需
要诚信,从而引入课题——《诚信的智慧》。

二、探究新知
共同欣赏《徙木立信》的视频片段,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古人的诚信。
学生欣赏完视频后,教师引导学生畅谈观赏感悟。
学生分组展示课前所搜集诚信的相关素材,并结合自己的资料进行解释。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作答。
学生展示小组成果后,老师进行总结,并给学生展示与诚信相关的名人名言图片,虽然经历过不好的事情的出现,但扔坚持自己的行为准则——
诚信为本,之后共同得到结论:在我们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遭遇不同的关于诚信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们成长经历中不可或缺的,希望这些能够帮助同学们认
识诚信的真正含义。

三、拓展延伸

教师创设生活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情境,请学生利用今天所认识的知识来解决各事件。

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请学生畅谈本节课所学知识与收获。最后,播放《友谊地久天长》歌曲,并简单迁移,结束本课!
【板书设计】
诚信的智慧
智慧
诚 + 信

六、作文题(4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词除外,文体不限。
2014年3月17日晚,周口市郸城县秋渠一中校长张伟连续工作三个昼夜,银过度劳累突发脑干出血,经全力抢救无效,不行去世,年仅42岁,从教20年来,张
伟同志始终奋斗在农村教育教学第一线,他常说“干教育是个良心活,我献身教育一生无悔”,作为一名教师,他承担两个学科以上的教学任务,爱岗敬业
,知识渊博,教学艺术性强,深受学生喜爱,作为一名校长,他以身作则,科学管理,把一所落后的乡村中学办成了远近闻名的模范学校,他甘于清贫,面对高薪聘请不为所动,他被广大师生和群众誉为“践行焦裕禄精神的好校长”
“写上心目中的好老师”

相关帖子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0-6 14:35 , Processed in 0.123410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