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2638|回复: 0

[政治]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说课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6 17: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一、说教学理念


新课程倡导思想政治课教学回归生活,“教育生活化”;  回归学生,“以学生为本”;回归学情,“教育情感化”;回归实践,“ 教育活动化”的教学理念,这是时代的呼唤和社会的要求。依据新的教学理念,我在设计《防范侵害保护自己》一课的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二、说课程标准


本节课依据的是课程标准“成长中的我”中3 。.5“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三、说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是第九课思想教育的落脚点和归宿。青少年代表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我们未来事业的接班人,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兴衰!因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就成为一个全社会共同的目标。


近年来,青少年被伤害事件频繁发生。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各方面的保护是重要的,但这些还不能完全防止对未成年人侵害行为的发生,而学生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加强自我保护能力,才能真正的成为健康成长、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一代。


四、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防范侵害的必要性,提高防范侵害的警惕性;


(2)掌握一些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3)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2、能力目标


(1)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初步掌握分析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学会运用智慧,机智勇敢地与侵害行为作斗争。


(3)增强与违法行为作斗争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充分认识自我保护的重要意义,掌握自我保护的本领,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


五、说教法学法

1、运用“引导发现式”教学法,通过视频,引导学生分析视频中人物的行为,从而培养和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学生判断、分析能力。

2、情境续接教学法:通过视频展示设置情境悬念,引起学生大胆设想和猜测、讨论, 在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分析和研究案情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保护自我的方法,并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3、辨论式教学:通过老师创设问题情境,展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辩论,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懂得依法维权。

4、参与学习法。正如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师要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制造参与机会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在快乐和谐、富有成就感的教学激励中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七、说教学程序

(一)、歌曲导入新课:

要想使一节课富有生机,首先从一开始就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所以在讲本课时我在导课中采用了用歌曲的形式,通过统计资料,感受到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性。

(二)、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采用了视频教学。我把生活中的一位中学生的经历用视频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形象直观,学生注意力很集中,很感兴趣,然后教师再指导学生展开分析,使学生认识提高警惕的重要性。

(三)情景续接、设身其中的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保护自我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案例探讨,使学生在自我保护方面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理性认识。

(四)、学生体验,解决问题

在课堂中我开辟了“小小辩论台”,对学生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不法侵害,全班同学都来帮助她们出主意,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该怎么处理,合作交流的方式来解决难题,这样既给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主动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自己体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五)、创设交流平台

让学生互相交流遇到意外险情时,自己所了解的自护知识和技巧,能够冷静分析,用智慧勇气保护自我。
(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总之,本节课的总体设计和具体操作都力图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我知道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多多指教,我相信在您们的关怀和指导下,我会不断的进步,不断的提高的。谢谢大家!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6-11 05:30 , Processed in 0.195184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