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11-8 21: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601
不稳定的农业
东欧平原中部和南部。北部:针叶林。谷物不稳定
需要进口。
602
交通和城市
圣比得堡、莫斯科、摩尔曼斯克、海参崴、贝阿铁
路
603
北美概述
以英语为主的国家
604
三大地形区
西部山区、中部大平原、东部高原、山地区
605
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温带大陆性为主的气候
606
地形对气候和天气的影响
海岸山脉西岸湿润多雨、山间盆地成为半干旱地区、
墨西哥湾会受寒潮的影响
607
地大物博的加拿大
608
美国国土的组成
两个海外州。
609
自然条件的特点
P84(初中课本第二册)
610
资源消耗量大
石油、钢铁产量居前列,但每年需要大量进口
611
农业的现代化和专门化
落基山脉以西:畜牧灌溉农业区。五大湖地区是乳
畜带。北部:春小麦,中间:玉米带
612
农业的现代化和专门化
玉米带以南冬小麦,南部棉花带,墨西哥湾沿岸亚
热带作物带
613
工业分布和主要城市
东北部地区。南部地区。西部地区(硅谷)
614
拉丁美洲
美国以南。北部: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西印度
群岛。南部:南美洲
615
西印度群岛和火地岛
古巴是最大的西印度群岛的国家。麦哲伦海峡。巴
拿马运河。
616
高原山地和平原
北部:墨西哥高原、东部: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
(铁矿丰富)。西部:安第斯山脉
617
湿热为主的气候
受地形的影响。平原上:雨林。高原上:草原。
618
自然资源丰富
墨西哥、委内瑞拉:石油。智利、秘鲁:铜。阿根
廷:牛肉
619
居民和经济
混血人种。人口位于沿海和气候条件好的地区。
620
咖啡、蔗糖、香蕉王国。
以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
621
巴西:
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
622
人口多分布在东部沿海
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
623
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
世界首位的:咖啡、甘蔗、香蕉、剑麻。
624
巴西:
铁矿多。煤炭少,水能资源丰富。世界最大的水电
站:伊泰普水电站。
625
城市
三个重要城市
626
大洋洲
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新西兰、新几内亚、和三
大群岛
627
澳大利亚
东部:大分水岭。中部:平原。西部:低矮高原。
628
特有动物
有袋类
629
人口分布特征与环境的关系
P113看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特别是热带雨林气候
形成的原因。东南部稠密。
630
城市
自北向南:悉尼、堪培拉、墨尔本。注意墨累河流
入什么海。
631
南极洲
长城站:60W。中山站:75E。海拔最高。煤铁丰富。
632
疆域的四至点
漠河(53°N),曾母暗沙(4°N),帕米尔(73°E),乌苏里江
(135°E)
633
陆疆和陆上邻国
20000多千米。邻国15个(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
锡不越老缅)
634
大陆海岸线
18000多千米。鸭绿江口至北仑河口。
635
隔海相望的国家
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
亚
636
领海和内海
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琼
州海峡。
637
主要岛屿和半岛
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
雷州半岛。
638
三级行政区的划分
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和乡(镇)三
级。
639
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省会及
位置
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香港和澳门是特
别行政区。
640
中国人口数量
12.95亿(2000年11月1日第五次人口普查)、13亿
(2005年1月6日)
641
中国人口的突出特点
①人口基数大②人口增长快
642
中国民族特点
大杂居、小聚居
643
地形的主要特征
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
阶梯状分布。
644
主要山脉及其分布
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南北走
向。
645
四大高原
青藏(高寒)、内蒙古(平坦)、黄土(黄土)、云贵
(崎岖)
646
四大盆地
塔里木(最大)、准噶尔(最北)、柴达木(最高)、
四川盆地
647
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648
主要丘陵
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东南沿海丘陵
649
地形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气候②交通③水力
650
我国的温度带
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青藏高
原高寒区。
651
冬、夏季气温分布的总特点
①南热北冷,南北温差大。②南北温差小,全国普
遍高温。
652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
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小。200mm、400mm、
800mm、1600mm。
653
雨带的推移与降水的季节变化
5月(南岭)、6月(长江流域)、78月(华北、东北)、
9月回撤。
654
我国的干湿地区
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655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夏季风影响的地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
拉山-冈底斯山
656
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幅员辽阔,
地形复杂。
657
我国的灾害性天气
旱灾、洪涝、寒潮、台风。
658
我国的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的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200mm年等
降水量线
659
主要内流河
塔里木河
660
主要淡水湖
鄱阳湖(赣)、洞庭湖(湘)、太湖、洪泽湖(苏)、
巢湖(皖)
661
主要咸水湖
青海湖(青)、纳木错(藏)
662
河流的水文特征
水位、流量、含沙量、结冰期
663
长江的源流概况
源头(唐古拉山)、上中下游划分(宜昌、湖口)
664
长江主要支流
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黄浦江
665
长江的开发利用
葛洲坝、三峡、黄金水道
666
黄河的源流概况
源头(巴颜喀拉山)、上中下游划分(河口、旧孟津)
667
黄河的主要支流
汾河、渭河
668
黄河的开发利用
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
669
珠江水系
西江、北江、东江
670
京杭运河
六省市(京、津、冀、鲁、苏、浙)、五大水系(海
黄淮长钱)
671
中国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大国、人均资源量不足
672
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水资源的时间和空间的分布。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
径:
673
途径
1、调水2、修水库、3、节约用水4、治理污水5、
生物改良
674
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的分布,土地利用中遇到的问题:和基本
的国策
675
矿产资源
要求:把以前画过的资源图再画一遍。
676
海洋资源
四大鱼。海盐。海洋的保护。
677
中国的农业
种植业与自然环境(认真阅读:初中第四册书第2
页---3页)
678
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成都、江汉、洞庭、鄱阳、江淮、太湖、珠江、三
江、松嫩
679
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东北、西南、东南三大林区。
680
畜牧业
牧区畜牧业(400MM等降水线以西以北)、农耕畜
牧业(占主要地位)
681
农业的发展
1、成就2、调整农业结构3、科技兴农4、走农业产
业化5、农业发展的前景
682
中国的工业
主要的工业基地(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
三角洲)
683
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运量、运速、运
价)
684
主要铁路干线
5纵3横(京沪,京九,京广,焦柳,宝成-成昆、京包,陇海,
浙赣-湘黔,青藏、南昆。
685
主要铁路枢纽
北京、郑州、株洲、徐州、上海、商丘、南昌、洛
阳、宝鸡、昆明等
686
主要的商业中心
上海、北京、天津、沈阳、武汉、广州、重庆、西
安。
687
主要的旅游资源
自然风光、文化宝藏、革命圣地、民族风情。(要求
知道我国主要的景点P49)
688
长江对外贸易港
宜宾、重庆、宜昌、武汉、九江、芜湖、南京、张
家港、南通、上海
689
沿海十四个开放港口城市
大秦天、烟青连,南上宁温,福广湛北。
690
中国区域地理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台湾、
港澳地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