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375|回复: 0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真题实战:教育与人的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7 14: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单项选择题
  1.华生在《行为主义》中“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可以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的观点属于(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遗传决定论
  D.家庭决定论
  【答案】B
  2.格赛尔著名的“双生子爬梯试验”属于(  )的观点。
  A.内发论
  B.外铄论
  C.环境决定论
  D.家庭决定论
  【答案】A
  3.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动手能力强,有的人善于口头演讲,有的人善于书面写作,这说明人的发展具有(  )。
  A.能动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
  【答案】C
  4.对童年期的学生,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知识和浅显的道理;在教学方法上,应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  )特点。
  A.稳定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B
  5.“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不平衡性
  【答案】A
  6.劳伦兹提出的发展的关键期的概念,反映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特点。
  A.稳定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C
  7.当代教育家霍姆林斯基在他曾经担任校长的帕夫睿什中学创立了几十个兴趣小组作为选择,这反映了教育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  )特点。
  A.顺序性
  B.稳定性
  C.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D
  8.人的身心发展有不同的阶段,“心理断乳期”一般发生在(  )。
  A.幼儿阶段
  B.青少年阶段
  C.成年阶段
  D.老年阶段
  【答案】B
  9.在外部条件大致相同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动机不同,对教学的态度和行为也各式各样,这反映了(  )因素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A.遗传素质
  B.家庭背景
  C.社会环境
  D.个体能动性
  【答案】D
  10.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  )。
  A.决定作用
  B.动力作用
  C.主导作用
  D.基础作用
  【答案】C
  材料分析题
  尼克·胡哲天生没有四肢,从小很自卑和孤独,随着他的成长,他在老师和父母的指导下有了很大的成就。
  问:请结合材料分析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
  【答案要点】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是很多的,但概括起来,主要是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遗传素质只是人的发展在生理方面的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尼克虽然没有手脚,但他的五官是正常的并且具有大脑,这为他正常接受教育提供了可能。
  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机遇、条件、对象);是人的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时不是消极的、被动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尼克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都给他的成长提供了支持和帮助。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因为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其作用表现在: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尼克的成功离不开父母、教师的教育和帮助,这对他能够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长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等起到主导作用。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具有鲜明的目的性、指向性、程序性、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育非常注意对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尼克能克服自身缺陷,取得巨大成就,最根本的因素是自己的坚持不懈和刻苦努力。这体现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对人的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1-1 10:25 , Processed in 0.114976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