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576|回复: 0

[新闻] 跟日本教师相比,我们算幸福的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23 11: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昨日网上新闻

日本东京地方法院近日裁定,日本2006年10月某公立小学死亡的女老师属于“因公自杀”,即被认定为“工伤”。

这名女教师自杀时年仅25岁。2006年4月刚上任,就有前辈“教诲”她:“新人随时都有可能被开除,别想着请病假、缺勤,这就是在偷懒。

”她工作十分认真,而且小心翼翼。即使这样,还是招来了家长(微博)的不满。校长为了平息事端,要求她在全校谢罪。

从此,这名女教师处处遭人指责,工作不到3个月就被诊断出患上了抑郁症。最终走上了绝路。

相关媒体报道说,在日本,教师成高危职业。在中国,也常常听见老师在抱怨自己的职业,认为当个好老师就像当清官一样困难。

做老师难,究竟难在哪呢?难在与学生相处,难在管教学生,难在与家长相处。甚至,老师的师道尊严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面对这些困难,老师应该怎么办?

老师的苦恼:如何更好地与学生相处

在中国,教师被神化,成了不食人间烟火、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超人”。在师生关系里,学生一出什么问题,就会被社会诟病,被家长指责,似乎都是老师的责任。

更加可悲的是,许多老师都不敢与学生较真,因为一旦事情被放大了,受到伤害的往往是老师本人。

某个学校上课间操时老师大腿稍微抬了一下,有位学生本能地用手挡了一下,手指受伤了。家长立即翻脸不认人,与教师、学校没完了,还要求师陪五万元,最终通过多种途径,以两万元了事。难怪许多校长上任之后,都在默默许愿,在任期间千万不要出什么乱子。


支招  

注意第一印象

注意仪表,提高对学生的亲和力。

找学生谈话时,学生在课堂上因紧张而回答不出时,学生因犯了错而惴惴不安、手足无措时,学生做对了一件事时,和学生闲谈、游戏时,用含笑的目光注视他。

每接一个新的教学班,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使学生喜欢自己,接纳自己,爱上自己的课。

让学生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在老师眼里,我是好学生。

了解学生的过去,讲述他开学以来的种种优点,然后指出缺点,提出批评和希望。

保持一颗童心

尽力使自己具备“儿童心灵”——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眼光”去看待,用“儿童的情感”去体验,用“儿童的兴趣”去爱好……

课间多和学生生活在一起,主动接近他们,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等,时时处处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谈、游戏。

发扬教学民主

教学中要发扬民主,采用说理的方法正面教育。如果一开始学生不好意思跟老师讲,就让他们通过写信的方式给老师提意见。

在学生当堂、当众指出教者的错误时,教师要冷静地分析,择善而从。

作为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提升自己的理性。

捕捉沟通时机

一般来说,当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大的起伏,当学生的日常行为有显著变化,当学生的身体有病,当学生父母外出,当学生家中有较大事件(如建房、乔迁、亲人病故等)时,都是我们与学生沟通的最佳时机。

改进评价方式

在作业本写上几句“老师的话”,采用第二人称的手法与学生娓娓交谈,尽量抓住学生的品德、言行等方面的优点加以赞扬,然后提出更高要求或指出不足。

在考试评分时,不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以好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对那些一直不及格的学生,好不容易考了58分,那教师会送几分给他。

老师的苦恼:学生难管教,“师道尊严”频遭挑战

“哎,批评学生的时候,你可要注意用词和态度了,不然一不小心就有被‘一票否决’的危险,甚至连饭碗都不保啊!”

孩子从小就懂得维权是好事,但有时候却把师德规范当成了保护自己调皮捣蛋、违反校纪的法宝。

与此同时,不少家长还动辄就要起诉老师。在教育实践中,一些老师开始变得“胆子越来越小”。

“体罚学生这样的事想都不敢想,连批评学生时说重一点都在担心他们接受不了。”

社会不能理解教师,家长不能配合好老师,学生也与老师矛盾重重,再加上一些专家一味强调对孩子只能赏识,只要老师有一点惩罚,马上冠以体罚的名头,事情发展到最后,孩子犯了错误不算错误,反而老师被社会舆论批评。

另一方面,一些老师因担心承担责任,而选择完全杜绝惩罚的教育方式。

支招  

对学生,该批评时还得批评

和孩子们的关系好,那么你的严厉管教,学生会觉得是为他好。

和家长多多联系,让家长知道你的教育理念,知道你是真的为他家孩子好……认同产生的信任,加之情感维系的坚定,何怕家长不支持咱们不痛不痒的“小惩罚”呢?

教师要时刻制约自己的行为

在行驶教育惩罚权的时候一定要自律,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言行,只做可以做的,注意惩戒的“力度”“深度”“温度”;然后接受公众监督,包括学生和家长的监督。

教育部门明确细则方案

明确规范教师的管理方式和手段让老师更好地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

教师职业需要整个社会重新审视,需要社会各界共同保护。只有真正地营造起尊师重教的氛围,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文明和谐,人与人之间才会诚信友善。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6-26 13:00 , Processed in 0.092071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