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122|回复: 0

[资料] 教育学考试大纲:教育学第一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7 12: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第一章 教育的概念

第一节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他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
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动物界是一种本能活动,是一种程序化了的动作反映系统列。
法国,卢梭,认为:教育应当依照儿童自然发展的程序,培养儿童所固有的观察、思维和感受的能力。
瑞士,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
德国,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全部问题可以用一个概念--道德--包括。
教育就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智慧、才能与品德,使他们身心得到发展,称为社会所要求的人。教育的任务就是要研究这些转化活动的规律。
*在中外教育史上,尽管对于教育的解说各不相同,但却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基本点,即把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使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第二节教育的基本要素
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三者相互联系。
一.教育者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目的性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缺少这一要素,就无法构成教育活动。

三.教育措施
教育措施是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办法,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教育的内容是根据教育教育目的,经过选择和加工的影响物。教育手段是指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

第三节教育的历史形态
一.原始的教育形态--看书

二.古代的学校教育形态
1.奴隶社会的教育
剩余产品和文化科学的发展,为专门从事教育的工作人员和专门教育机构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使教育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在奴隶社会中,教育具有了阶级性,成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
欧洲奴隶社会的斯巴达和雅典两种教育体系。

2.封建社会的教育
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较之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在规模上逐渐增大,类型上逐渐增多,内容上日益丰富。基本上也是与生产劳动脱离的。
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年来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儒家的封建伦理道德是维系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学而优则仕”的主张,成了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

在欧洲社会里,宗教成了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和统治人民的工具,僧侣垄断了文化和学校教育,科学成了宗教的奴仆。两种类型的教育:教会学校和骑士教育。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基本上是与生产脱离的;学校教育为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学校成了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科学和治人之术;教学的组织形式是采用个别教学;学校与社会生活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被限制在狭小的天地里,所以古代的学校教育是一种封闭式的教育。

三.现代的学校教育形态
与古代和原始的区别:现代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发生着密切联系,越来越紧密结合;自然科学的教育内容大为增加,学校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培养政治上所需要的人才,而且还担负镇培养生产工作者的任务;学校教育不再为少数剥削阶级所垄断,而是逐渐走向大众化,具有民主性,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逐渐普及,成人教育不断发展;班级授课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广泛的被采用;学校教育不再受围墙的限制,走向多种形式办学,与社会发生密切联系,逐渐成为一个开放系统。

1.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
由于资本主义存在着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质量高的学校学费十分昂贵,劳动人民的子女与资产阶级子女在受教育的机会上存在着不平等。从教育内容上看,他们的学校教育中宣传资产阶级的思想和宗教精神,所以,资本主义深灰的教育绝不是超阶级的。

2.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
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是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教育。是全民性的教育。社会主义社会的学校教育的特点之一是教育与宗教分离,教育工作不受任何宗教的影响。

总结以上各节得出结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或教育的本质。
教育学中又分为广义和狭义:

广义的教育指的是,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而且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刊授教育、广播学校和电视学校等。

教育学中研究的教育主要是狭义的教育,概念是: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1-24 02:20 , Processed in 0.272637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