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教师工资’一直是社会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有的人认为教师工资高,有的人则认为教师工资低,那么教师工资到底是高还是低呢?
社会媒体宣传:教师地位高,工资高,福利好,还有寒暑假待遇。国家为了体现尊师重教,还专门设立了教师节。这在全世界的国家里还算是开先例吧!
曾经有一份关于”你认为教师待遇好吗?”的在线调查中,有将近2.6万人参与调查,其中21711人认为教师“待遇不好”,占比约为82%;3492人认为教师“待遇一般”,占比约为13%;1338人认为教师“待遇很好”,占比约为5%。
虽然教师工资从整体水平来看,是逐年上升的。2000年后教师工资保持持续增长趋势,07年涨幅最大,之后出现下滑,直到14年,涨幅开始迅速加大。2015年媒体宣传调整工资,涨幅比较大,扣取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数据显示涨了220元。再把其他的几金考虑进去,最后净增资是100多元。教龄津贴的标准已经沿用了整整20多年,每月3元、5元、7元、10元的标准。教师工资地区差异大是导致教师行业工资总体偏低的一个主要原因。
教师工资倍受诟病三项:教龄津贴,班主任津贴,绩效工资 目前,教师工资倍受诟病主要有三项,一个是教龄津贴,认为落后于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设立教龄津贴是鼓励老师终身从教。1984年的月教龄津贴,相当于教师月工资的十分之一,一定程度改善了教师的生活,如今的教龄津贴不到工资总额的三百分之一。另外一个是班主任津贴,还有绩效工资。看到博友上一位大概是教育局官员的文章,介绍他们市执行新的班主任津贴,按照所带学段的设立了不同的标准,小学班主任每月300元,中学班主任每月400元,也有班主任津贴在某些地区每月竞有十几元。 目前我国教师工资的实际结构
我国教师工资制度是按照职称和薪级决定的,一个教师的职称和薪级确定了,其基本工资就定下来了。
中间值估算的各省(区、市)中学教师基本工资占实际工资的比例 以中间值估算的教师基本工资占实际工资的比例按升序排列做出的上图,形象地展示了教师工资的制度化程度在省区市间的巨大差异。上海、北京、浙江、天津、西藏的平均水平在0.3附近。其他地区的平均水平大多分布在0.3~0.5之间。
根据各省(区、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基本工资和实际工资数值,各省(区、市)小学教师基本工资差异不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实行全国统一的工资标准,基本工资之外的部分导致省际实际工资差异显著。但是,基本工资之外的部分,其遵守的原则并不清晰,预算等级也不确定,这导致教师基本工资这一制度化程度较高的部分在实际工资中所占比例的地区差异较大。
各省(区、市)间普通高中教师队伍职称结构差异并不显著,教师基本工资的预算标准是刚性的,各省(区、市)无论经济程度如何,都不能变动教师等级工资的预算标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仍然实行改革开放前全国实行统一工资标准的做法,省际实际工资差异显著。
低工资对教师行业造成的最直接的影响便是教师流动性增加。我国中小教学流失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这些流失教师大多数年轻教师,他们受困于工资待遇低,因而转向其他行业。(文章来源于网络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