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308|回复: 1

[资料] 教育学阅读指导三个“不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7 13: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以人为本 因势利导  

  不要有明确的目的  

  一般来说,事前提出明确的目的能提高办事效率,但这一点却并不适合指导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你大讲阅读的意义时,学生的神情往往显得不耐烦;而自由阅读一开始,他们却迫不及待,行动敏捷。  

  中学生不一定是为了某一个具体目的而阅读。在阅读开始前条分缕析阅读的目的、意义,只能减弱学生阅读的兴趣。就如一个小孩子到了肯德基后他所想的是如何尽快吃到“肯德鸡”,他不会考虑“肯德鸡”对他有何营养,对他长身体有何作用,这时家长的多吃一点、少吃一点、慢点吃的忠告往往是不起作用的。即使这时告之现在有禽流感,他也不会在乎。小孩子体会的是鸡肉的美味,体会到的是肯德基店里这么多小朋友的氛围,体会到的是我也能吃“肯德鸡”的自豪感。学生阅读也如此,他们往往对最终目的不感兴趣,而对阅读过程感兴趣,至于读了这些好文章对写作、做人起到多少作用,他自己并不会关心。  

  阅读是一件特殊的事,很难说清它有多大的具体作用。如果学生只是为了提高语文分数而去读书,考试时,语文分数往往并不高,他就会反过来会埋怨书读得多,却不起什么作用,从而产生“读书无用”的想法。平时的阅读,不是做参考书、习题,不会在短期中直接对某一目的产生作用,功利性过强,事情往往做不好。教师要指导学生体会阅读过程的乐趣,体会被文章内容吸引的快乐,目的、意义其实可以少讲甚至不讲,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成长过程中自己去体会。  

  不要有太多的限制  

  许多学校专门开设阅览课,由语文教师带学生到阅览室自由阅读。但有的教师很辛苦,提前到阅览室整理好阅览课所读的书籍,学生只能在这些书中挑选,其它的不准看。因为老师认为学生应该看对语文有作用的书,杂七杂八地看,没有什么益处,反而浪费时间。其实,中学生的读书兴趣与年龄等特征相关,阅览过程中也有一种逆反心理:教师极力推荐的,他往往不喜欢读;老师批评的书,他就喜欢读。你越限制他越讨厌。学校只要把好入口关,图书馆、阅览室的书刊就应该全部开放,让学生自由选择。我们常说要博览群书,但在具体行动中却往往对学生的阅览限制很多,压抑了学生阅读的欲望,把学生读书的胃口都弄坏了。  

  现在还有一类书,艺术性、思想性都不错,但学生就是不喜欢看,因为内容过分类似的文章集中一起,单篇都很好,但一集中就容易让人疲倦。俗话说食多无味,同一类的文章再好,看多了也会生厌。这一点我自己也有同感,记得以前有一本文言文助读,选辑古代各种书籍中短小精悍的文章,非常吸引人。后来重版的时候,编者根据内容不同,分成志向、学问、教育、修养、人才、品性等类,同一类里收几十篇短文,整本书就变成了一本论据手册,好像不是为了给人阅读,而是给初学议论文者准备论据似的,让人看了几篇后就觉得索然无味。这类书,也是一种对阅读者的限制。人阅读总有求新求异的心理,不注重学生阅读心理,就难以指导好学生读书。  

  还有一种限制,就是过分强调中学生要读完多少名著。教育部的推荐书目共有20多部,平均分到每年也有六七部,时间够不够姑且不说,单就内容来看,我看也不太现实。其中有些书,许多语文老师也可能没有认真阅读。中学生缺少一定的知识和人生经历的储备,有些书读了也是白读,顶多只能是一知半解。就拿《红楼梦》来说,真正能读完的中学生有几人?从阅读的吸引力来讲,这些名著还敌不过《小说选刊》。成人阅读尚且如此,又何必过分强求学生读我们自己都觉得有点勉强的名著呢?  

  如果教师喋喋不休地要求学生读这些名著,甚至采取强迫手段要求学生阅读,效果可想而知。实事求是地说,学生时代最重要的不是读完多少书,而是培养读书的习惯,使读书成为他的一生中不能不做的事,成为他最喜欢的事之一。这样,中学阶段开设阅读课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不要不考虑学生的兴趣  

  做不喜欢的事,牵牛下井;做喜欢的事,乐此不疲。中学生的兴趣特征是注重情节,指导或推荐他们阅读的书,首先应考虑情节的可读性。现在无论是中学语文教材还是推荐的阅读文章,往往缺乏可读性。而中学生应多读情节性强的书,满足这个年龄段的心理要求,这是向新阶段发展的基础。这个阶段这方面的书读得少了,进入新阶段后,他就缺乏基础,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能力就很低,这往往会影响他今后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  

  中学生喜欢武打书,就是兴趣在发挥着作用。现在语文教材中受学生喜欢的文章,基本上是小说类。我调查过一册书中学生最喜欢的作品,《项链》几乎是全票。从中不难看出学生的阅读特征。现在教材装祯越来越精美,越编越厚,但遗憾的是真正受学生喜欢的却没有几篇。现在的学生接受电视文化比较多,文化快餐越来越多,如果再不从兴趣出发,从可读性出发,阅读指导再多恐怕也是枉费心机。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发表于 2010-8-7 15: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绮敏坤


    这个是广告吧,素质低下的人就是喜欢乱发广告,还挂木马……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1-23 08:44 , Processed in 0.328477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