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是教育理论学科体系中的基础学科,对 教师的教育 教学实践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被命题者视为 教师招聘考试的必考学科,在试卷中往往占据半壁江山。 因此,教育学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考试分数的高低。
为帮助大家快速了解教育学重点知识,明确复习备考的方向,主编结合各地历年真题对其考点及考查方式进行了整理汇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考情分析教育学知识可以分为宏观教育概论、中观教育原理和微观教育实践三个层面。宏观教育概论的主要内容是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教育与个体及社会发展的关系等基础性知识;中观教育原理主要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师与学生、课程等理论性知识;微观教育实践的主要内容是教学、德育和班主任工作等实践性知识。
一、宏观教育概论1.教育的本质(理解,选择题) 2.教育学的发展历程(识记,选择题、填空题) (1)《学记》 (2)孔子教育思想 (3)夸美纽斯 (4)赫尔巴特 (5)杜威 3.教育与个体的发展(理解,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 (1)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四大因素 (2)个体身心发展的五大规律及其教育启示 4.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识记,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 (1)生产力决定教育的发展规律和速度
二、中观教育原理1.教育目的的层次(识记,选择题、填空题) 2.教育制度(识记,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 (1)学制的类型 (2)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 (3)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 3.教师与学生 (1)教师劳动的特征(识记,选择题、填空题) (2)师生关系的建立(识记,简答题、论述题、案例题) 4.课程 (1)课程的类型(识记,选择题、填空题) (2)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识记,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 (3) 新课改的理念转变: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学习方式(识记/理解,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题)
三、微观教育实践1.教学 (1)教学过程的本质(识记,选择题、填空题) (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识记/理解,简答题、案例题) ②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③传授知识与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④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3)我国中小学教学原则(识记/理解,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案例题)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直观性教学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巩固性教学原则、量力性原则以及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等。 (4)常用的教学方法(识记,选择题、简答题、案例题)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练习法、演示法、情境教学法等。 (5)教学组织形式:(识记,选择题、填空题) 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道尔顿制和特朗普制等。 (6)教师教学工作的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识记,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 (7)教学评价的分类 2.德育 (1)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识记/理解,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案例题) ①德育过程是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②德育过程是教育者不断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和转化的发展过程; ③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④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和逐步提高的过程。 (2)中小学德育原则(识记/理解,选择题、填空题、案例题) 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知行统一原则等。 (3)德育方法: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践锻炼法、情感陶冶法、道德修养法等。 3.班主任工作 (1)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环节和主要内容(识记,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 (2)良好班集体的培养措施(识记,简答题) (3)班级活动的类型及特征(识记,选择题、填空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