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791|回复: 0

[幼教]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15 11:4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幼儿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
一.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幼儿教育学与幼儿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
二.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的。
三. 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是1903美国的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四. 1913-1914年,他又将书发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学大纲》,这一著作标志着作为独立学科的教育心理学的产生。提出了学习个别差异理论
五.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好奇心兴趣是激发幼儿学习的主要动力
六.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行为主义-教学控制、认知主义、构建主义
七. 幼儿教育心理学以心理学为基础,研究幼儿学习有效教学的各种问题的学科
八.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三大变量★:幼儿学习者、幼儿教育者、环境与教学
九.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一) 萌芽期1700s-1940s/1950s
1. 法国-卢梭《爱弥儿》——“儿童宪章和儿童权利宣言”;最早的幼儿教育心理学思想
2. 德国-福禄贝尔——最早研究幼儿心理的先驱者之一;1840年第一所幼儿园;为幼儿专门设计了一套玩具“恩物”;“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
3. 意大利-蒙台梭利——“儿童之家”;《吸收性心智》;“蒙台梭利教学法”
(二) 初创期 1960s-1980s  (选)
1. 直接教学方案——贝雷特、英格曼(行为主义)——早期补偿教育
2. 认知主义教育方案——“奥苏贝尔方案”
3. 建构主义教育方案——凯米.德芙里斯、海伊.斯科普
(三)发展期 1980s-现在
第二章   学习理论
一、 国,华生《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二、 斯金纳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
第三章   幼儿学习心理概述
一. 1.学习是由练习带来的经验而产生的  
2.学习需要过程  
3.幼儿行为的变化并非必然意味着学习的发生
4.学习不仅指有组织的知识、技能、策略等的学习,也包括态度、情感、行为准则等的学习
二. 学习 使幼儿因经验而引起的思维、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等持久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是因成熟或是某种原因而导致的暂时性的改变
三. 科学研究表明,有“学习关键期”。1儿童能学会辨认物体的数量、大小、形状、颜色和方位。2-3是个体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6是儿童图像视觉辨认、形状知觉形成的最佳期。5-5岁半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年龄。5-6是儿童词汇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
四. 脑功能的单侧优势可以影响儿童的个性和学习方式
五. 国的斯佩里提出:左半球是进行抽象逻辑思维的中枢,右半球是处理表象,进行了具体思维、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中枢
六. 幼儿的学习障碍:1.学习困难  2.多动症
七. 学习困难:儿童智力正常,但因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引起学业失败
八. 影响早期脑机能发展的因素:1.孕妇吸烟  2.孕妇饮酒 3.孕妇的饮食与营养
九. 0-3岁婴儿学习的主要方式:
1.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习惯化去习惯化是婴儿最早的学习方式(填)
2. 经典条件作用
3. 操作条件作用
① 经典条件作用以基础反射为重点
② 操作性条件作用以某种行为作为重点
③ 操作条件作用表现出婴儿学习的主动性
4.模仿     模仿是婴儿学习的一种特殊方式
十. 婴儿学习的其他方式:1.学习图示  2.因果关系  3.使用工具  4.理解空间
十一. 3-6岁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简、论)
1. 观察模仿学习
2. 操作学习  操作学习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操作学习的作用:(简)
①. 操作活动是幼儿探索世界的主要方式
②. 幼儿的操作学习还可以拟补语言理解和表达的不足
③. 幼儿的学习很多体现在运动方面,而操作学习时提高幼儿运动技能最为重要的方式
④. 操作学习会使幼儿获得成就感与自我价值感
3. 语言理解的学习
4. 综合性的学习方式
5. 交往中的学习
①. 交往能满足幼儿的认识性动机
②. 交往能满足幼儿得到认可与支持的需要
③. 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生成
④. 交往能促进幼儿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展
6.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进行学习和发展社会性情绪认知能力的重要方式
十二. 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
1. 容易被扼杀的学习主动性
好奇   好问  好探究  好模仿
2. 从兴趣出发的学习积极性
3. 学习的无意性与内隐形
内隐学习是在偶然的、意想不到的条件下,尤其是刺激结构高度复杂,关键信息不明显的情况下产生的,他是在无意识状态下,无目的、自动化的加工活动,具有随意性,学习活动能自发进行,无需耗费心神
4. 经验学习与体验作用的显著性
5. 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
6. 对环境的极大依赖性
7. 不容忽视的个别差异性
第四章   幼儿学习的动机与学习的迁移
一.韦纳受到海德尔的影响,是归因理论的集大成者,提出了情境归因性格归因
二.韦纳提出了三维度归因论:因素来源   稳定性  可控制性
控制点位置
稳定性程度与可控制性
稳定性
不稳定性
可控的
不可控的
可控的
不可控的
内部的
/
能力
努力
身心状况
外部的
/
任务难度
/
运气
三. “迁移”可以理解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第五章    幼儿学习的个别差异与适宜性教学
一.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1151.tmp.png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1162.tmp.png幼儿学习中的差异: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1163.tmp.png学习类型差异——邓恩夫妇      
二.适宜性教学——年龄适宜个别差异适宜(填)
第六章   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
一.幼儿社会性:个体在幼儿阶段,由于社会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在对待自己与对待别人的行为,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产生变化的历程
二.社会能力的构成(填、选)社会交往能力亲社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三.社会能力的价值(简)
1.社会能力有助于幼儿建立积极的同伴关系
2.良好的社会能力有助于幼儿情绪感情、人格的积极发展和心理健康
3.社会能力还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四.社会能力的影响因素(简)
1.幼儿自身因素对社会能力发展的影响
①.幼儿的人格、个性特征是影响其社会交往主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②.观点采择能力是影响幼儿社会能力,特别是亲社会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观点采择:幼儿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以及发现这些不同观点之间关系的能力
③.社会信息加工机能是影响幼儿社会能力的重要认知因素
2.同伴对幼儿社会能力的影响
3.教师对幼儿社会能力的影响
4.文化差异对幼儿社会能力的影响
五.教师在幼儿社会能力学习中的指导
1.通过理解能力指导促进幼儿社会能力的发展
2.通过交往能力指导促进幼儿社会能力的发展(简)
①.教师应知道幼儿用正确的言语表达自己的想法
②.教师应该给予幼儿轮流活动的指导
③.教师应给予幼儿角色扮演的指导
④.教师还要给予分组配对的指导
六.社会测量法——同伴关系测量的重要手段
1.同伴提名法
2.同伴行为描述法
3.同伴等级评定法
七.同伴关系的五种类型
1.受欢迎者  2.被拒绝者  3.被忽略者  4.有争议者  5.一般者
八.科尔伯格是道德发展心理学的建立者,建立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理论——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理论
1.前习俗道德水平  2.习俗道德水平   3.后习俗道德水平
九.幼儿社会性教育的原则(简)
1.情感支持性原则
①.建立接纳与关心的情感联系
②.积积的情感投入和情感激发
2.行为实践原则
3.榜样作用原则
①.教师应当非常重视自身对幼儿的榜样作用
②.教师对待他人与幼儿的情感态度是其榜样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幼儿同伴间的影响日益赠大
4.一致性原则
①.教师自身态度的一致性
②.幼儿园园内教师间的一致性
③.家园一致性
5.随机教育原则
十.幼儿社会行为的评定
1.康奈尔儿童行为问卷    2.阿肯巴赫儿童行为量表
第七章   幼儿创造性学习与培养
一.吉尔福特,1950年,《创造性》提出创造力包括: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
二.幼儿创造性:幼儿根据一定的目的或意愿,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用新颖、独特的方法产生具有个人价值的产品的心理品质
三.1869年,高尔顿,《遗传与天才》
四.幼儿创造性的表现(简)
1.幼儿创造性的前提:了解和接触事物的“心向”——好奇心
好奇心是幼儿创造性的重要前提
2.幼儿创造性就是善于阻止自己的“材料”
3.幼儿的创造性突出表现在想象力
4.幼儿的创造性常常体现于游戏活动中
五.幼儿创造性学习:幼儿在学习活动中所具有的独创性人格特征与创造性思维过程(填)
六.幼儿创造性学习的特征(简)
1.创造性学习强调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2.创造性学习离不开学习动机
3.创造性学习追求有创意的学习目标
4.幼儿创造性主要表现在自我表现性创造
七.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有三个主要特点: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
八.创造性测量工具
1.创造性思维测量   2.创造性人格测量
九.制约儿童创造性学习的因素
1.过于重视幼儿模仿,使其不能创造性的自由学习
2.限定幼儿的思路,使其不能创造性的自由思维
3.过于苛求秩序,使其不能创造性的自由探索
十.幼儿创造性的教育培养★(简)
1.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     求知欲是内部动力
2.营造宽松的活动环境
3.有意识支持并促进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①.展开联想,培养发散思维的流畅性
②.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发散思维的变通性
③.肯定幼儿超常思维,培养发散思维的独特性
4.培养幼儿的好奇心与想象力
5.蒙台梭利的感知训练与幼儿创造力
第八章   幼儿的语言学习与教学
一.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幼儿学习能力的差异
二.幼儿语言学习理论
(一) 幼儿语言学习的传统理论(填、选)
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强化
2. 乔姆斯基先天论
假设人生来就具有复杂的语言结构,这些结构组成了“语言获得装置”
3. 皮亚杰认知理论观点
4. 维果斯基的社会学习理论
(二) 读写萌发理论
(三) 全语言教学理论(简):强调语言是“完整”的,不可简单的割裂成语音、字词和句子等片段
1. 全语言教学观(整体语言教学)
2. 以幼儿为中心的语言学习理论
3. 让幼儿成为早期的阅读者和书写者
4. 成人要经常为孩子朗读故事书
5. 教师的态度是幼儿语言学习的关键
三.幼儿语言教学的策略(简)
1.温馨、丰富、真实的语言环境
2.师生共同确定主题、共同计划
3.经常给予阅读、书写示范
4.倾听、积极反馈
5.鼓励尝试使用语言
6.肯定期待
四.教师在幼儿语言学习中的角色(简)
1.经验明朗化
2.灵活运用教学策略
3.榜样示范者
4.自我提升、协同教学
5.寻求专业的协助
五.影响婴幼儿语言发展的内外因素
1.内在因素——正常发育的大脑
2.外在因素——良好的语言环境
第九章    幼儿学习的评价
一.幼儿学习评价:教师收集有关幼儿学习表现的各种素材和信息,并以某种参照为标准,对幼儿的学习进行综合、解释、价值判断,以评定幼儿学习水平的过程
二.学习评价的分类(选)
1.从评价目的分
①.诊断性评价
②.形成性评价
③.总结性评价
2.从评价进程分
①.学习前评价
②.学习过程评价
3.从评价的参照物分
①.常模参照评价
②.标准参照评价
三.实施幼儿学习评价的意义
1.有助于教师了解幼儿的学习水平
2.有助于教师开展个别化的适宜教学提供依据
3.有助于家园合作,帮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
4.有助于改进教育教学过程
四.有效的幼儿学习评价的特征
1.幼儿的学习评价是整体性评价
2.幼儿的学习评价是多元评价(选)
①.评价目的多元化
②.评价主体多元化
③.评价方式多元化
3.幼儿的学习评价是动态的发展性评价     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
4.幼儿的学习评价是个别化评价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5.幼儿的学习评价是在学习中评价,在评价中学习
五.幼儿学习评价的目标
1.为幼儿提供反馈信息,促进学习
2.帮助教师发现幼儿学习的问题,改善教学
3.改善幼儿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体验
4.修改教学方案、教学计划
六.幼儿学习评价的基本方法
1.自然观察法: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直接观察、记录,从而获得对幼儿学习的了解
2.情景观察法
3.谈话法
4.问卷调查法
七.幼儿学习评价的综合方法
(一). 以游戏为基础的评价★★
1. 以游戏为基础的跨领域评价:一项测量游戏发展的观察量表,它以游戏为中介,对游戏情景下的儿童进行全方位评价
2. 测验步骤
①. 儿童自己自由游戏,游戏指导者模仿、示范、拓展幼儿的游戏
②. 创设游戏情境以引发儿童先前没有自发表现出来的行为
③. 游戏中加入一个同伴,以观察儿童的同伴互动
④. 非结构化游戏和结构化游戏中观察儿童与家长
⑤. 观察身体运动游戏
⑥. 观察语言活动游戏
(二). 真实性评价
(三). 档案评价法
(四). 多彩光谱评价法:是加德纳和费尔德曼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针对儿童学习的评价方法。他们非常关注儿童认知与学习的多元本质,深信儿童在各个领域的认知与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在评价儿童的认知与学习潜能时,应为其提供不同领域的材料和信息
Ø 多彩光谱评价的特点
1. 多彩光谱评价是一种反映幼儿真实学习能力的评价
2. 多彩光谱评价是适宜每个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评价
3. 多彩光谱评价是一种既评定幼儿学习水平,又分析影响其学习因素的评价
4. 多彩光谱评价不仅针对每一个幼儿的学习能力与潜能进行评价,而且还特别关注幼儿的学习风格,并提出幼儿学习活动风格的评定表


附表:学习理论——行为主义
人物
观点
应用
斯金纳
1.应答性反应与操作性反应
1.程序教学PI(简):将学习材料重新组织成短小的框架内容,由易到难安排好学习的进程
Ø 程序教学的原则(简):小步递进、积极反应、及时强化、自定步调
2.强化原理★
正强化:当幼儿做出某种积极行为时,得到了教师的奖励性刺激
负强化:当幼儿做出某种积极行为时,他原来不喜欢的厌恶性刺激得到了解除
2.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惩罚往往与幼儿的消极情绪体验相联系,而负强化则与幼儿的良好情绪相联系
3.掌握学习ML——布鲁姆
3.塑造与消退
塑造:通过安排特定的强化关系,使幼儿做出原先行为模式中不曾有过的复杂动作
消退:通过有差别的强化,缓慢的减少两种刺激的特征,使幼儿最终能对两种很小差异的刺激做出有辨别的反应
4.应用行为分析(简)
Ø 程序:
教师确定需要改进的行为
确认这名幼儿表现出行为的周期
教师采取矫正措施
班杜拉
1.观察是学习的一个主要来源
替代学习(替代强化):个体的学习往往不是通过简单的刺激-反应而实现的,而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以及随后受到的强化而习得的
2.观察榜样行为的结果可能产生不同的学习效应(简)
观察学习的效应
抑制效应
社会促进效应
3.观察学习是规则和创造性行为的主要来源
观察学习:幼儿通过观察、模仿榜样而习得的某种行为的学习活动,但它不是简单、刻板的模仿榜样行为

学习理论——人本主义
人物
观点
应用
人本主义
(简)
1. 教师要接纳每一个儿童,把每个儿童都看作是独特的,他们有不同的情感和看法
2. 教师要帮助儿童认识到自己与他人都是有价值的、有能力的个体,每个儿童都能以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来学习
3. 每个儿童都具有极大的学习潜能,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引导儿童发掘自身的学习潜能
1.教师效能感训练
2.吸引学业成功
吸引学业成功使儿童认识到自己是“有责任、有爱心、有能力、有价值的人”
马斯洛
五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七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基本需要、缺失性需要)
求知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成长需要)
3.价值澄清
罗杰斯
1.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 (好奇心是儿童与生俱来的)
2.在安全的氛围中的学习效果最好(心理和安全的自由是促进创新能力发展的两个主要条件)
4.非指导性教学
儿童不是被动、被迫、消极的接受学习者,不是被教师控制与操纵的客体
3.涉及学习者个体因素的学习最持久、深刻
4.意义学习大多数是做中学(杜威)
5.幼儿的意义学习要素
1)学习具有个人参与性
2)学习应成为自我发起的行为
3)学习是全方位的
4)学习应以儿童的自我评价为主

学习理论——认知主义
人物
观点
认知主义
信息加工学习论
获取、保持、加工信息的过程
学习理论(选、填)
1.加工水平理论
2.双重编码理论(表象、言语)★
3.联结主义模型
三种记忆★
1.情景记忆
2.语义记忆
3.程序记忆
认知结构学习论
奥苏贝尔★
意义学习: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建立的非随意性非临时性的联系
布鲁纳★
任何学科都可以以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儿童
发现学习的主要作用(简)
1. 1.提高智力潜能
2. 2.使外部奖励向内部动机转移
3. 3.帮助信息保持和检索

学习理论——建构主义
观点
应用
建构主义
基本主张(简)
1.如何看待知识——知识是生成的
1.随机通达教学
随机通达教学以认知灵活性理论
2.抛锚式教学
2.如何看待学习者——幼儿是有主体性的
3.支架式教学:(简)
是一种教学模式,教师为儿童搭建向上发展的平台,引导教学的进行,使儿童掌握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并为下一阶段的进一步发展再构建平台
最近发展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的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距。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距
3.如何看待学习过程——学习是主动构建的
基本环节(简)
1.搭脚手架
2.进入情景
3.独立探索
4.协作学习
5.效果评价


动机
定义
内容
分类
理论
特征
方法(简、论)
动机
动机:激发、引起个体活动,引导、维持已引发的活动,并促进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作用
1.好奇(最主要的动机)
1.普遍型动机与偏重型动机
1.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
[size=10.5000pt]★(简)
1.内在动机以好奇与兴趣为主
1.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与求知欲
2.重视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游戏动机
2.兴趣
2.人本主义的需要理论
2.外在动机逐渐增长
皮亚杰指出游戏有三种
1)练习性游戏
2)象征性游戏
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幼儿进行学习,维持学习,并使该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目标的内在心理历程,他是激励和指引幼儿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需要
2.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3)规则性游戏
3.诱因
3.认知主义的归因理论
3.较稳定的学习成败归因
3.为学习创设安全、开放、温馨的氛围
4.让幼儿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5.运用适宜反馈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

迁移
定义
分类
理论
教学策略
迁移
学习的迁移:先前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后来的学习或解决新问题的影响
1.顺向迁移、逆向迁移
顺向:先前学习→后来学习
逆向:后来学习→先前学习
传统
1.形式训练说
1.关注情感因素对幼儿学习潜能的影响
2.相同要素说(桑代克)
3.概化理论★(贾德):迁移的发生不在于任务之间的表面相似性,而在于儿童是否获得对有关知识的概括性理解
2.幼儿学习迁移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2.正迁移、负迁移
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消极影响,或是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4.认知迁移理论
3.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使其在学习中发生迁移
3.低路迁移、高路迁移
1980s
1.图式理论
2.共同要素理论
3.元认知理论
4.提高幼儿的分析与概括能力
4.特殊迁移、非特殊迁移
4.认知灵活性:学习者通过多种方式构建自己的知识,以便在情境发生根本变化的时候能够做出适宜的反应
定义
分类
理论
方法(简)
个别差异与适宜性教学
个别差异:个体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包括性格、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差异
1.学习能力差异
1.按活动状态分的学习类型理论
1.资源利用模式
用幼儿的长处和优点以求人尽其才
加纳德——多元智能理论
[size=10.5000pt]①逻辑/数学能力
2.补偿模式
幼儿在某一方面会有所不足,这可以改由另一方面的强项去补偿
语文能力
音乐能力
④空间能力
⑤运动能力
3.治疗模式
⑥社交能力
4.性向与教学处理交互作用模式  ——“教学相适”理论
⑦自知能力
2.学习类型差异——邓恩夫妇
5.个别化教育方案:该方案最早运用与特殊儿童的干预和矫正,为其提供个别化的、针对性的方案,由于对幼儿个体差异、个体发展的关注,它逐渐在教育领域中应用,即为每个幼儿的发展提
学习风格的类型——帕克(填)
1)序列性学习者
2)整体性学习者
儿童的五种学习类型(填)
1)视觉型
2.邓恩学习理论
环境类要素
2)听觉型
3)身体型
情绪类要素
策略
1)调整儿童的学习进度
4)书面型
社会性要素
5)群体互动型
生理性要素
2)提供多样化教材
3.性别差异
心理性要素
3)调整教师角色


学习途径(填)
策略(简、论)★
0-3岁婴儿
1.模仿:是婴儿最初掌握语言的主要途径
1)语音
发声性模仿
1.积极回应
双向性模仿
2.运用非语言交流
成人要求模仿
3使用儿化语
2)词语
4.帮助婴儿拓展语言
3)用词和说出句子
5.适应每个婴儿的发展与需要
2.强化
6.运用图画书和讲故事
3.理解+创造
7.使用语言游戏
8.创设良好环境
3-6
幼儿
[size=10.5000pt]
1.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的语音
1)以自己的正确发音为幼儿做出榜样
2)采用多种方法教给幼儿正确的语音
3)耐心纠正幼儿的错误发音
2.帮助幼儿进行阅读准备
3.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4.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1)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
2)防止幼儿养成使用不良阅读方式的习惯
①出声阅读
②指读
③回读
5.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教学心理素质
1.教学观念
幼儿教师的个人知识管理内容(简)
1)教学知识
2)理论知识
3)技能知识
4)交流传递
5)知识传播
6)知识创新
2.教学效能感: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幼儿学习活动的结果的一种主观判断[size=10.5000pt]与推测
3.教学控制点
4.教学监控[size=10.5000pt]★
教学监控能力: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的对其进行计划、检查、评价、反馈的控制和调节的活动
1)计划性与准备性
2)课堂教学的组织性
3)教材呈现的水平与意识
4)沟通性
5)对幼儿进步的敏感性
6)对教学效果的反省性
5.情感投入
专业人格特征
1.激励性人格
热情
期望
支持
2.灵活变通性3.爱心与同理心4.情绪稳定
幼儿教师的专业心理素质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1-23 17:16 , Processed in 0.106375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