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高放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教师招考说课稿模板精华汇总(30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20: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高中信息技术:《制作板报》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制作小板报》。
《制作小板报》主要介绍了如何设置图文混排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制作图文并茂的小板报。因为计算机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有三个方面的特殊性。1、学习的实践性。在学科中还没有哪个学科像信息技术一样将知识性和实践性结合得如此紧密。2、应用的广泛性。其他学科和信息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3、内容的广阔性。计算机丰富的信息量是任何媒体都无法比拟的。所以我从知识、能力二方面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制作图文并茂的板报)在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会了在文章中插入图片,懂得调整图片的大小和位置,在文章中插入艺术字,调整艺术字的属性、学会设置图文混排的方式等,不需要再细细地讲解这些知识。但因为这节课溶入了美术、语文、计算机等学科的知识,知识面广而杂。因此,我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制作图文并茂的小板报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的认知目标。学生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和自学能力较强,在教学中,我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自主创新、自我设计板报的能力;让学生自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信息、传输信息、整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体会表现的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一节好的信息技术课,应体现科学性、艺术性、综合性的统一。因而,为了辅助教学,我的课件设计了这么几个版块:  
学生已具有一定的windows的操作能力,他们也掌握一些美术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板报的小知识。但如何利用所掌握的知识来设计布局合理、美观的板报,对于他们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这节课,我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采用了多种的教学方式。通过以下5个步骤来完成教学任务的。第一步:“情境引入,激发兴趣”。新课开始,我就展示形式各样、漂亮的板报。引导学生观察,以美激趣,唤起学生探究的意愿,强化学生学习过程的情意性,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目标是前进的方向,看了精美的板报后,学生的兴趣越来越浓,我就顺势问:你想设计出这样的板报吗?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设计出比他们更好的板报。于是,我出示本课的教学任务,让学生把学习任务读一遍。这样,不仅让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也激发起学生的创作欲望,还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这个环节我大约用了4分钟。
在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后,我就设计了第二个环节“发现问题,各抒己见”,采用了“探究与引导相依”教学法,首先指导学生运用“发现问题,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我再次创设问题情境,出示作品,问学生“你觉得这个作品好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还需要改进?”让学生各抒己见,鼓励学生敢说、会说。营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在欣赏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唤起学生探究的意愿。这一版块,我大约用了 2 分钟。
学生初步感知板报设计的形式后,我设计了“自主探究,归纳要领”这环节。采用了“演绎与归纳相间”的教学法,这里有学生学过的旧知识,也有本课的新知识,新课内容有3个步骤,分别是“版面设计”、“报头制作”和“文章的编排”,学生可以按照顺序按步骤学习新课知识。学生可先复习旧知识,再学新知识。基础好的可直接学习新课的知识。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我还提示学生,认真观察,想一想,发现了什么,找到了制作精美板报的哪些窍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接着,我放手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去操作、学习、思考、归纳,自己去探索、设计板报的基本方法。这环节我大约用了5  分钟。
抓住学生具有模仿能力强、有强烈的创作、表现欲望的特点。我设计了“自由创作,合作探究”这个环节,采用了“模仿与创作相长”的教学法,大胆让学生使用“尝试学习法”和“人机交互,协作学习法”去学习。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设计板报方法后,往往会因为资料太少,个人知识与能力有限,而难以入手。于是,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我设计了“素材库”(演示“素材库”的资料),这里包括有部分作品、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学生可以选择部分作品里的小板报进行修改完善,也可以自己创作一个新的小板报。照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中,学生可以利用复制和粘贴的方法使用里面的素材,这些素材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我还提供了一些网址供学生上网查询,下载自己所需要的素材)自己上网查询资料,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尝试实践,自己在实践中,在教训、经验中,不断总结,自己去寻找设计精美板报的方法,主动去获取所需知识。如果遇到难题可和同学一起探讨。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去设计板报。通过查询资料,合作学习解决问题,使自我学习、合作学习过程成为探索研究过程,实现学习主体学习过程的多边互动。在充满选择性和开放性的学习中凸显个性,提升个体生命力的催化剂,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这环节我用了  23 分钟。
接着,我设计的环节是“多向互动,评析作品”这环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荐评,可以体现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性、全体性、激励性的原则,以评价促进学生的感觉敏锐、情感细腻、想象丰富特质的形成。为此,学生完成创作后,我首先出示评价标准(精心构思,布局合理,色彩协调,图文并茂。)教师就调出部分学生作品,通过网络传送到每一位学生的显示屏上,师生共同对作品给予评价、判断、纠正,使学生及时得到启发、帮助,获取学习成功的喜悦。这个环节我大约用了6 分钟。
板书应是文章结构的简缩,体现文章的重点内容,使学生能够利用板书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板书设计
   
    精心构思
   制作小板报 布局合理     
色彩协调
图文并茂
   
总之,本课的设计意图是: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具有信息量大的特点,为学生准备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信息资源,让学生在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建构的基础上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同时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特点,尊重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张扬个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每个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20: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初中信息技术:《快速建立秩序册》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节----《快速建立秩序册》,不足之处敬请予以批评指正。
一、 说教材
1.    教材分析:《快速建立秩序册》一节是学习电子表格的基本内容,在这节课使学生了解二维数据表格的基本结构,并能够利用各种输入技巧熟练将特征信息制作成精美的二维表格,为将来的数据处理打下基础。因此,这一节课的内容是本章的基础内容,学好此节内容为以后利用电子表格进行各种处理操作,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2.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二维数据表格的基本结构,能够熟练的制作出精美、实用的二维数据表格。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趣味运动会活动方案,建立该活动的秩序册,归纳电子表格的设计和处理方法,根据需求,设计出合适的电子表格方案。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参与“趣味运动会”活动,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科学的价值观。并通过设计电子表格,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电子表格的输入技巧与美化方法。
难点是数据的输入技巧。
二、 说教法、学法
1、   教法: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和讨论法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设立任务,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启发法——通过回顾旧知识,启发学生解答不同的输入方法及美化与修饰方法,掌握各种输入技巧与修饰技巧。
3.    学法:通过创设活动,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在实践中引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 说教学手段
    利用网络教室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探索性学习。
硬件准备:计算机网络教室
软件准备:Windows操作系统、Microsoft Excel、LanStar VC xp纯软件多媒体教学网系统、电子学习档案袋。
四、 说教学过程
    1.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本着启发、引领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应用软件的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旨在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及挖掘他们的开拓创新能力。
2.新课引入
教师提出电子表格作品的设计理念是什么呢?
为了对数据进行有效的整理、分析,并能迅速地处理数据。
为做好“趣味运动会”的报名和组织工作,根据同学们的报名参赛情况设计班级竞赛的秩序册,用电子表格形式制作出精美实用的作品。
4.    教学过程
(1)  首先认识电子表格。通过分析“趣味运动会”报名工作所列项目编制秩序册表格的表头。并分析各项目的数据类型便于输入表格数据。
(2)  在输入电子表格作品中学习输入技巧。通过启发学生回忆电子版报作品中的输入技巧,自己尝试输入数据。
(3)  根据学生输入情况着重讲解电子表格中数据的输入技巧。
(4)  学习对特殊数字格式的定制。
(5)  通过启发学生回忆电子版报中的修饰方法,对输入好的电子表格作品进行美化与修饰。通过对比学习新的修饰方法。
(6)  保存工作簿。
  最后,教师总结电子表格作品的优势,引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为下一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5.    重点、难点突破
    以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对比,引发学生自己发问,努力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对重点内容的学习印象更深刻。五、 教学反思
1.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提供学习向导,由学生来完成操作,教师在操作过程中予以补充,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2.   加强探究式教学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师生在学习过程中交流思想、方法、经验。充分利用电子学习档案袋的功能,交流一些好的学习技巧与学习方法。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20: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初中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信息技术学科是学科中最年轻的工具性学科,同时又是知识技能更新最快的学科。《信息与信息技术》这一节是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第一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同学,它是教材关于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的初步认识。
本节是基础性的纯理论的内容,所介绍的一些有关信息的知识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后续内容打下基础,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基本技能---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
新的学科的学习,对学生充满着挑战,能够让学生在现有基础上产生一种求知的冲动。正是这种冲动,导致学生的理想和实际技能的不平衡。
基于此点,从信息技术本身学科特点出发,结合与生活实践的整合理念,设计这一课时,目的在于让学生知道现今是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了解“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这一社会现实,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2、学情分析:学生对微机充满了向往,甚至用“崇拜”这词决不过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次上信息技术课之前,学生在机房门口早已排好了长长的队伍,穿好了鞋套,等着老师的到来。特别是第一次接触计算机的同学,用手摸一摸显示器都会欢欣鼓舞)
基于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内容作了一些调整,我想在学生初步建立信息技术中“信息”的感性认识后,能亲自在网上根据特定的任务,搜索一些信息,来加深理解,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本节课的内容:了解信息的特征和信息的表达方式;
重点:信息的特征;
难点:培养能从各种途径获取信息的思维习惯,以及培养辨析信息的能力。
二、说目标:
1、一个指导思想:
“使学生明白,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对推动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2、两个学会:学会信息的特征和信息的流程;
3、一种体验和一种培养:
以信息处理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获取、分析、处理、传递、运用信息的意识,体验信息从获取到运用的全过程,并在其中享受快乐;
4、多种收获:
养成在获取信息到运用信息的思维习惯,通过聆听、理解老师的想法,提高学生的听力;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自学、自悟的能力;通过对学生的上机姿势矫正、上机时间和休息时间的合理分配,使学生养成劳逸结合的习惯。通过对信息的正确判断,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
发表于 2011-11-13 21: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回个贴表明我来过。
发表于 2011-12-13 17: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顶!!!!!!!!!!
发表于 2011-12-13 21:31:07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道了 不错~~~
发表于 2012-1-1 16: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共享。太感谢了
发表于 2012-4-2 12:48:5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奉献   很有用  收藏了
发表于 2012-4-8 12: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啊,感谢
发表于 2012-5-12 19:47: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哈哈
发表于 2012-5-21 10: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东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1-26 14:12 , Processed in 0.075701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