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经: 是西周时代流传下来的典籍,时称诗、书、礼、乐、易、春秋。
2、学记: 是战国末期乐正克的作品。世界上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专著(文献),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
3、亚里士多德: 是古代希腊学术思想的集大成者,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道德、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以系统方式收集、整理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史料,理解史料及事件关系的方法。
5、调查研究法: 研究者用问卷、访谈、观察、测量等方式对现状进行了解,对事实进行考察,对材料进行收集,从而探讨教育问题、教育现象之间联系的研究方法。
6、实验研究法: 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控制变量)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所研究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7、广义教育: 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8、狭义教育: 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是指教师运用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眼神动作等表达某种思想感情,传递信息的一种特殊语言。
10、教师职业道德: 是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遵循的行动规范。
11、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就是一种对突发性教育情景做出迅速、恰当处理的随机应变的能力。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是指教师任职所需要的学历与道德修养及能力标准。
被19世纪英国哲学家的约翰穆勒称作是"整个文化教育领域中古代思想的百科全书。
14、文化(广义和狭义): 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文化,是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总和。
15、文化融合: 将不同质,不同源的文化综合起来,从而形成新的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法则之一。
16、人的发展: 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17、年龄特征: 是儿童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共同特征。
18、遣传(遣传素质): 指个体从先代那里继承下来的解剖的生理特点。
19、环境: 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两方面。是指个体生活在其中并受其影响的客观世界。
20、德育: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德育是方向,是实施各育的思想基础,为其它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
21、智育: 智育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智能的教育。 是其它各育的知识和智力基础,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前提和支持。
22、美育: 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最低层次)、鉴赏美和创造美(最高层次)的能力的教育。
23、学制: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学制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4、双轨制: 西欧双轨制以英国的双轨制为典型代表,法国、西德等欧洲国家的学制都属这种学制。双轨制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从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相连的中等职业教育)。
25、单轨制: 以美国为代表,从小学直至大学、在形式上任何儿童都可以入学的单轨制。这种学制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在形式上保证任何学生都可以由小学而中学直至升入大学。
26、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它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演、讲评五种方式。
27、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实现其教育思想的策略性途径。包括教师直接指向教育内容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及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方法。
28、知识: 是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发展规律的系统认识。
29、技能: 指学生通过练习获得的能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行为方式
30、学校管理: 是学校管理人员运用一定的手段方法,组织协调学校办学资源,引诱师生员工以正确的方向,游戏地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