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918|回复: 0

[历史] 2009年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二) 历史部分解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5 19: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12.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
A.族号                                                                    B.邑号
C.爵号                                                             D.官号
【解析】和2008年全国二卷一样,依然是一道常识题,文史结合。像语文,又像是历史题。本题,王、侯,是爵位,大家可以想想公侯伯子男。
13.隋唐时期商业经济较之前代有很大的发展,但仍有许多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其中有
A.废除五铢钱                                                                 B.市坊分区
C.实行两税法                                                             D.草市兴起
【解析】阻碍因素,A有利于商业发展,C和商业没有关系,D是商业发展的表现。B是阻碍因素。
14.图3所示战役是
A.明朝与瓦刺之战                                                                
B.明朝与后金之战
C.清军反击噶尔丹之战                                                            
D.清军平定大小和卓之战w.w.w.k.s.5.u.c.o.m
【解析】如果能够看清楚“克什克腾旗”,就应该知道这是清朝的历史,所以排除A和B,C和D项是清朝的民族关系的部分。大小和卓是天山回部造反,噶尔丹是蒙古族的叛乱,曾经在乌兰布通之战中打到北京附近
15.表1 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类别
年份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        集体工业        城乡个体工业        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1978年        77.6        22.4               
1997年        25.5        38.1        17.9        18.5
表1反映了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                                                                 B.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C.市场经济逐步形成                                                             D.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解析】A项,谈到的工业结构,讲的是轻工业、重工业比重的问题;B讲的是管理体制,讲的是计划和市场的问题;C只能是方式的变化;D项是正确答案,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单一公有制变为公有为主,多种所有制并存。
16. 17—18世纪,欧洲大陆仍处于以土地贵族和依附农民为主休的社会,而英国较早发展成以土地贵族——中间阶级——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新的社会结构。这表明
A.英国工业发展水平远高于欧洲大陆                  B.欧洲大陆农业发展水平远高于英国
C.英国的社会结构更有利于工业革命          D.社会结构变迁与工业革命同步发生
【解析】18世纪60年代开始了工业革命,所以此题的史实在工业革命前,D不选。A也没开始呢。B项说反了。英国新贵族的出现应该有利于工业革命,C对。
17.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763——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
A. 背离了美国革命的原则                                                                   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
C.忽视了以个人自由的保护                                                             D.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
【解析】1787年宪法建立的是一个联邦国家,克服之前邦联的弊端。选B
18. 1835年,印度总督本丁克决定:“英国政府的伟大目标应该是在印度本地人中间提倡欧洲文艺和科学,所拨出的一切教育经费最好完全用在英语教育上。”这表明英国当局力图
A.将英语教育融入印度本土教育                                                         B.以行政手段促进印度基督教化
C.在印度大力推行西方文化                                                            D.推动英国文化与印度文化结合
【解析】英国的这个政策,就是一个殖民教育。所以A和D可以排除。而B项的基督教没有体现。实际上和日本在中国基础教育推广日语一样,就是同化教育,选择C
19.美国历史学家平森认为,德国在短短30年间,“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术、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促成这一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A. 垄断组织大量出现                                                                B.从殖民地攫取巨额利润
C.自法国获得割地赔款                                                             D.德意志统一的完成
【解析】诗人和思想家的国度,想起的应该是那个让德意志民族惆怅的分裂割据;工业、金融的发展……想到的是工业革命和国家统一。30年,是德国统一的过程。
20.在20世纪,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大英帝国、大日本帝国等帝国渐次消失。这反映出
A.资本主义扩张的方式发生变化                                                                 B.第三世界兴起
C.经济实力的提高受到普遍重视                                                             D.民主政体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解析】这道题,很多人很难。认为D是最难排除的,我认为既然在20世纪,大英帝国就不存在民主与否的问题了。20世纪,这些国家在一战后,失去殖民地,还有些在二战后失去殖民地,帝国不再。反映的是世界市场发展的趋势的问题。
21. 1951年,美、英等国在旧金山召开对日媾和会议,签订了对日和约。中国、朝鲜、越南被排除在会议之外,参加过对日作战的印度和缅甸拒绝参加会议,苏联等国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该和约的签订违反了
A.《联合国家宣言》                                                                B.《开罗宣言》
C.《雅尔塔协定》                                                            D.《波茨坦公告》
【解析】这道题,答案是教材一则材料,选择A项,《联合国家宣言》缔约国家不能单独和法西斯国家签约。
2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主义影响力增强,一些亚洲国家独立后在经济上实行“社会主义“,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工业体系 其中有
A.马来西亚                                                                 B.印度
C.新加坡                                                               D.泰国
【解析】印度推行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共同发展的政策。
23.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总结20世纪的历史时说,最简单明了的一点,就是到了80年代,保加利亚与厄瓜多尔之间的相似之处,远比其各自与1939年时的本国或对方更为接近。他强调的是
A.走向现代化的国家经济上共同之处增多                                                                
B.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C.不同国家之间的社会发展水平差距缩小                                                            
D.各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解析】这道题和2008年试卷的23题一样,都是考查对史学思想的理解。需要了解史实,理解历史发展趋势。料
字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2大题,共52分)
37.(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国必有学百始立,学必以粹为有用。国不学则不国,学非粹则非学。非学不国,其将何以自存矣!
——邓实:《国粹学》(1902年)
   国学者何?一国所自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国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也。国学者,与有国以俱来,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
——邓实:《古学复兴论》(1905年)


(1) 概括指出邓实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异同。(8分)
(2)邓实认为“亚洲古学复兴”犹如欧洲文艺复兴。评析这一观点。(12分)
(3)邓实的主张代表了当时的一种思潮。指出这一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作用。(12分)
37.(32分)
(1)同:反对儒学独尊。
异:邓实:倡导国粹立国,认为西学与传统文化相通。
新文化运动倡导者:认为传统文化禁锢思想,阻碍社会进步。
(2)评分标准:1)答案应包括四个方面:①对文艺复兴的认识;②对“亚洲古学复兴”论的看法;
③分析两者异同;④总体评价。
2)评析须有史实、有分析、有论点,言之有理。
(3)历史背景: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探索救国之路;传统文化的影响。
    作    用: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保持民族自信;易导致复古守旧,不足以挽救民族危机。

【解析】本题,难度很大。学生的文言文基础不过关的话,就是废!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

39.(20分)阅读分析资料和图5,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鲁)肃对(孙权)曰:“……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釁(缝隙,可乘之机)……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三国志•鲁肃传》
材料二
(诸葛)亮答(刘备)曰:“……今(曹)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鲁肃和诸葛亮对荆州认识的相同之处。  (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鲁肃和诸葛亮提出的战略目标及实现步骤。(12分)
(3)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荆州问题对孙、刘双方未来关系的影响。(4分)
39.(20分)
(1)荆州地域广阔,物产丰富,是实现政治目标的战略要地。
(2)鲁 肃:夺取荆州,确保江东;进而占据长江流域,形成南北对峙;实现建立帝业的战略目标。
诸葛亮:夺取荆州,进占益州;东联孙权,北拒曹操,形成三方鼎立;实现复兴汉室的战略目标。
(3)双方围绕荆州必然展开激烈争夺;双方均视曹操为主要敌人,为抗击曹操,在荆州问题上会有所妥协。(如考生答出历史分析需用史实予以证明等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解析】这道题似乎不符合考试大纲的规定。超纲了哦!我们这里,男生比女生发挥的好。因为女生背书很用功,但是,课外知识不够,看看电视剧也行啊。


【总结】这套高考试题,中国古代史32分,中国近现代史36分,世界近现代史32分。世界史考查的面比较广,而中国近现代史只有一道选择题,考察面比较窄。大题,37题综合能力较强,而且对文言文的能力要求较大。39题,有些诡异!

相关帖子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4-28 15:32 , Processed in 0.228105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