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918|回复: 0

[生物] 2009年高考试题——理综生物部分(浙江卷)(含答案及解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5 19: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用动、植物成体的体细胞进行离体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都需用CO2培养箱               B.都须用液体培养基  
C.都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D.都可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解析:植物组织培养中不需要CO2培养箱,一般用固体培养基,所以A、B错误;动物细胞培养获得的是细胞株或细胞系,没有获得新的个体,所以没有体现细胞全能性,D错误。答案:C。
2.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下列关于细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和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B.无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C.有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D.有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解析:题目中明确阐述“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所以细菌的细胞呼吸类型为无氧呼吸(若为皮肤表层可以看作有氧呼吸);并且病原体已经侵入细胞内部,所以必须借助细胞免疫的过程使靶细胞裂解。答案:B。
3.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是两类常用的工具酶
C.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无生物活性
D.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和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
解析:载体上的抗性基因主要起着标记基因的作用,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并不能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答案:D。
4.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
B.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ATP
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解析:水果的保鲜在零上低温、低氧条件更有利;CO2的固定过程的确发生在叶绿体中,但是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可以是有氧呼吸的过程,也可以是无氧呼吸的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的全过程均在细胞溶胶中进行;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ATP中不稳定的化学能(ATP是物质),所以A、B、C均错误。答案:D。
5.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下示意图所示,其基本过程:①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②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现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③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又出现了斑点。

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
C.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
解析:本实验是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经典实验,反映了蛋白质或磷脂分子的流动,但是不能反映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答案:C。
6.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
B.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
C.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
D.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
解析:从图可知,一段时间后,Z2数量增多,X2数量减少,Y1和Y2数量减少,Y5数量增多(每一营养级从左到右的柱条依次标记为1,2,3,4,5),而其他的物种数量变动不大。分析可知,该生态系统中应该存在Y5→X2→Z2这样的食物链。X营养级的其他两种生物数量没有大的变动,所以竞争关系不明显,D错误;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于食物充足引起的,B错误;Y5数量的增加是由于捕食者X2的减少导致的,可以看做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但Y1和Y2的减少应该是在与Y5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导致的。答案:A。(答案本人也不是很确定,纯属个人观点。)
二、非选择题
30.(26分)回答下列I、II小题
I.(14分)请回答下列有关赤霉素的问题:
   (1)赤霉素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植物芽尖细胞,其细胞周期的__________期明显变短,此时期分子水平上所发生的变化主要是_________和________。
   (2)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主要在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等__________的部位。用赤霉素多次喷洒水稻植株后,引起其生长速度过快,将导致稻谷产量__________。
   (3)赤霉素促进茎的伸长主要与细胞壁的伸展性有关。有人进行了CaCl2和赤霉素对某植物种子胚轴生长速率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由图分析可知,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对细胞壁的伸展起__________作用;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在图中的__________(A点、B点、C点)。根据上述实验分析赤霉素促进茎伸长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
解析:细胞周期长短主要由细胞分裂的间期决定的,主要进行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赤霉素过多会导致水稻生长速度过快而徒长,过于密植易倒伏,使产量反而下降。CaCl2处理后生长速率反而下降,可知CaCl2抑制茎的伸长,B点之后,生长速率快速上升,应该是使用赤霉素溶液的时间。答案:(1)间期   DNA复制 蛋白质合成  (2)生长活跃  下降   (3)抑制  B点  赤霉素能消除细胞壁中的Ca2+
II.(12分)给正常成年实验兔注射甲药物后,使其患了高血压病,注射乙药物可使高血压症状缓解。为了验证甲、乙两种药物的上述作用,请您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设计实验步骤,并在下面的坐标中画出实验过程中该组图的血压变化示意曲线,标注注射药物的时间点。
            材料与用具:一组正常成年实验兔、血压测定仪、适宜浓度的甲药物、适宜浓度的乙药物、注射器等。
        (要求:答题时对该组实验兔不再分组;对动物的手术过程与药物的具体注射剂量不做要求)
       (1)实验步骤:
        ①
        •
        •
        •
       (2)在下面的坐标中画出实验过程中该组兔的血压变化示意曲线,并标注注射药物的时间点。

解析:该组实验兔不再分组,所以本实验采用前后自身对照进行。答案:(1)①用血压测定仪测定正常成年实验兔的正常血压值,并计算平均值。②给该组实验兔注射一定量的甲药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养一段时间后,用血压测定仪测定此时的血压值,并计算平均值。③一段时间后,给该组实验兔注射一定量的乙药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养一段时间后,用血压测定仪测定此时的血压值,并计算平均值。(2)略。

31.(18分)正常小鼠体内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编码胱硫醚γ-裂解酶(G酶),体液中的H2S主要由G酶催化产生。为了研究G酶的功能,需要选育基因型为B—B—的小鼠。通过将小鼠一条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去除,培育出一只基因型为B+B—的雄性小鼠(B+表示具有B基因,B—表示去除了B基因,B+和B—不是显隐性关系)。请回答:
       (1)现提供正常小鼠和一只B+B—雄性小鼠,欲选育B—B—雌性小鼠。请用遗传图解表示选育过程(遗传图解中表现型不作要求。)
       (2)B基因控制G酶的合成,其中翻译过程在细胞质的____________上进行,通过tRNA上的____________与mRNA上的碱基识别,将氨基酸转移到肽链上。酶的催化反应具有高效性,胱硫醚在G酶的催化下生成H2S的速率加快,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3)右图表示不用基因型小鼠血浆中G酶浓度和H2S浓度的关系。B—B—个体的血浆中没有G酶而仍有少量H2S产生,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通过比较B+B+和B+B—个体的基因型、G酶浓度与H2S浓度之间的关系,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P  ♀ B+B+            ×      B+B—  ♂
        
配子    B+                        B+    B—


F1      B+B+                           B+B—

让子一代随机交配,若B+B—与B+B—杂交时,
亲代♀ B+B—            ×      B+B—  ♂

配子B+    B—                     B+    B—

子代B+B+       B+B—    B+B—      B—B—
(2)核糖体    反密码子    酶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3)反应本身能进行,酶只是改变了反应的速度      基因越多,酶浓度越高,产物越多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4-24 18:45 , Processed in 0.625276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