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205|回复: 0

[笔试]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总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0 11:5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第1章  心理学绪论
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
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1)        心理动力。包括:动机、需要、兴趣、世界观等;
(2)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绪过程(主观体验、态度体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一方面,认知决定人的情绪和意志,另一方面,情绪和意志又影响人的认知。坚强的意志能促进人认知的积极性,并取得良好的认知成效,情绪可以加强或减弱意志,而意志也可以控制情绪。
(3)        心理状态。既不同于动态的心理过程,也不同于静态的心理特征。(注意状态)
(4)        个性心理特征。(稳固、经常出现的)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2、        心理学各流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有)
        精神分析学派。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重视对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进行分析,并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认为人类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它们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着人的思想,并表现在人的行动中。
        行为主义学派。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看来,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而无法进行客观的研究,因此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应该是意识,而应该是可以观察到的行为;在研究方法论上,反对内省法,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研究可观测的行为,研究外在刺激与个体行为之间的联系(S—R)。斯金纳
        认知心理学派。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在认知心理学看来,环境提供的信息刺激固然重要,但它必须通过支配外部行为的内部认知过程加以编码、存储和操作,最终产生人的行为。特别强调刺激与行为之间内在的认知过程以及学习者内在的特征对学习的影响。将行为主义的改成了S—O—R(O是指学习者的内部机体变量或中间变量)
        人本主义心理学。美国马斯洛、罗杰斯——认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在于了解人,揭示人性的本质,“以人为本”。认为心理学研究应以整体分析和经验描述来代替元素分析和实验说明,认为必须把人当作一个理智与情感相统一的整体来研究。只有用整体分析法来研究人,才能产生更有效的成果。如强调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3、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校教育情境中的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教师工作所面对的对象是有理智有情感的人,有着其他工作对象所不具有的特殊性,因此教师需要充分理解学生的特点,并以此作为出发点,因心施教、因龄施教、因性施教、因材施教,制定因人而异的发展目标。
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将学生的发展水平区分为两种:学生目前已达到的“现有发展水平”和经过教师教育、学生自身努力“可能的发展水平”。这种可能的发展水平,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教育目标,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教育就是实现“最近发展区”的过程。这种思想即“最近发展区理论”。
教育心理学产生的标志: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正式出版。
教师的角色:传统教育中,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扮演道德规范的传播者、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问题的解决者角色,即演员的角色;现代教育中,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帮助、鼓励学生学习,扮演学生道德发展的向导、知识学习的促进者、学生问题解决的顾问的角色,即导演的角色。
4、        教师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表现在几方面  ★
教师的威信包涵两方面:教师的职业威信、教师的人格威信(并不是每个教师都具备的)。人格威信是由其个人的资历、声望、才能、学识、品德等人格特征所决定的。
(1)威信效应。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2)名片效应。即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方一致的观点。观点一致。(3)自己人效应。即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有若干相似之处。(4)好感效应: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有好感,他们更容易接受教育者的观点。(可能要求结合自身体会)
5、        教师威信的维护与提高
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
6、        教师的智力和教育的能力  ★★       (5个+8个)
教师的智力: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注意分配力、优良的思维品质(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思维的创造性和独立性、思维的敏捷性和流畅性)。
教育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因材施教能力、教学监控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育机智
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检查、评价、控制和调节的能力。采用行为干预手段能明显地促进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会促进其教学认知水平的提高和教学行为的改善;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最终会显著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7、        教师的三种教育水平(t/j)
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制约教育事业发展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
尝试式教学:没经师范教育的专业化培训就走上教育岗位,通过盲目尝试或经验的积累而进行的教学,是没有理论的实践,教学效果:少慢差费,学生学习负担重。
因循式教学:教师经过师范教育的专业化培训,知道如何教,但其针对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不够。教学效果:略高,但还不能充分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策略式教学:教师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技术的基础上,能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的性质、教学情境及教师自身素质等,选择有效的方法,灵活地创造性进行教学,并能对教学过程及效果作出反思和调控,力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即关注“教什么”、“如何教”,更关注“如何有效地教”。启发学生进行自主创新性学习、掌握学习策略,这是策略式教学区别于前两种教学的重要标志。
8、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1)教学观摩。(2)微型教学。(3)教学反思。反思—教师分析自己做出的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
第2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1、        学习的含义
广义的学习—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
狭义的学习—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过程。
2、        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  ★★
        学习内容上的特点
A、专业化程度高,职业定向性强:学习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都与职业有关。B、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C、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        学习方式上的特点
(1)        自学方式日益占重要地位:自由时间多,课堂时间有限,毕业论文设计。(2)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独立学习为主,积极思考(3)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
3、        桑代克尝试错误说(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一)        学习—即是学习者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
(二)        学习律:(1)准备律(2)练习律(3)效果律。
4、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的几个规律性现象  ★
(1)        强化。—条件刺激
(2)        消退。—条件刺激重复多次出现而不得到强化,条件反应就逐渐减弱至消退。
(3)        自然恢复。
(4)        泛化。——泛化遍及
(5)        分化。——是学习者只对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反应的过程。
(6)        高级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认为有两类不同的条件反射,一类是以实物即第一信号为条件刺激物的条件反射,称为第一信号系统,这是人类和动物共有的;另一类是以言词即第二信号为条件刺激物的条件反射,称作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巴甫洛夫认为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是两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结果,学习的过程也是两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过程。
5、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一)        强调教学应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态度及方法。掌握后,学生易理解、记忆、学习迁移。
(二)        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强调掌握学习的过程比掌握学习的结果更重要。学习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学生应参与到认知过程中去。学生学习的过程应该是积极主动地获得智慧的过程。
(三)        教学应遵循四个学习原则
①动机原则。(人类学习动机分两类: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前者比后者更强烈持久)②结构原则。(学习要考虑知识本身的结构和学生的知识、年龄结构)③程序原则。④强化原则。(学生的内在强化、反馈,注意强化的时间和方式)
(四)        提倡发现学习:在教师引导下发现已知的、未知的知识。
(五)        鼓励学生进行直觉思维:跳跃、走捷径的思维,对科学发现很重要。
6、        奥苏伯尔认知接受学习理论  ★★
(一)        学习方式的分类。机械的接受学习、机械的发现学习、有意义的发现学习、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两个维度:
(1)        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发现学习——学习的内容不是现成地给予学生的,在学生能够内化之前,必须由他们自己去发现这些内容,发现之后再内化到认知结构中去。
(2)        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机械学习—死记硬背。意义学习——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联系的过程。
(二)        有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发现学习的目的:代表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三)        学习的实质。
有意义学习的内部心理机制是同化,其实质是新知识通过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或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而被同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其结果一方面使新知识被学习者理解,获得心理意义,另一方面使已有的认知结构发生改变,增加了新内容,建立了更广泛的联系。
(四)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外部条件——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内部条件——(1)学习者必须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2)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同化新知识。认知结构——是指学生已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方式,主要是由学生所掌握的事实、概念、命题等构成;(3)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用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其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结果,旧知识得到改造,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
(五)        教学原则。学习过程中应遵循逐渐分化和整合协调的教学原则。
(六)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教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先给学生提供一些包摄性较广的、概括水平较高的引导性材料,用学习者理解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述,这种预先提供的起组织作用的引导性材料就是——先行组织者。它在学习者已知的东西与需要知道的东西之间架设了一座知识之桥,使学习者更有效地学习新材料。
7、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        知识观
科学的知识包含真理性,但是它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比较可靠的一种解释、假设,它不是绝对的、唯一正确的答案,也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知识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
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规律,知识给我们提供的方法不可能对任何活动和任何问题都适用。真正的理解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
(二)        学生观
学生具有广泛的知识和经验,建构主义强调,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情境的,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学习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主体的作用,教师的作用只在于协助学生建构意义。
(三)        学习观
学习是知识的建构过程,不是传授的过程。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外部信息本身没有什么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
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同化是认知结构的数量的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的性质的改变。
8、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从人的直接经验和内部感受来了解人的心理,强调人的本性、尊严、理想和兴趣。认为人的自我实现和为了达到目的而进行创造的动力才是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马斯洛强调人的行为系由需求所引起,需求有高低层次之分。自我实现的实质——就是充分发挥人的内在价值或潜能。
罗杰斯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观主张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能够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主要内容:(1)意义或经验的学习是重要的学习。人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意义学习必须利用学习者的先天的潜能。当学习者意识到学习材料和自己的目的有联系时意义学习就开始了。意义学习和机械的、被动的学习是对立的。意义学习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具有自觉性的学习,因而学生易于领会,对于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与裨益。(2)学习是愉快的事情。(3)学生必须懂得怎样学习。学生自己是知识的探求者,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采用积极有效的方法接受和应用新的知识经验。学会思考方法,学会怎样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地认识事物,要学会记忆方法、观察方法等。(4)强调学生自己评价。学生自己评价,是发展学习独立性的先决条件,学生的自发学习往往是最持久和最深入的学习,当学生的学习主要依靠自我评价而较少依赖教师或父母时,他的创造性、独立性和自主性就容易得到发展。(5)学生自己引导。学生决定学什么并自己发动学习活动。(6)重视情感在学习中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中要扩大知识领域,更重要的是发展积极的情感。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要求教师要时刻关心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学生成长的促进者,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困难等要了如指掌。
第3章  学习动机与教育激励
1、        学习动机的含义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是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构成成分。
2、        奥苏伯尔关于学习动机的分类  ★
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
(1)        认知的内驱力:认知的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以求知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中得到满足。它是学习中最重要最稳定的动机。
(2)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属于外部动机。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的内驱力即内部动机固然重要,但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也必不可少,因为学生不可能始终坚持以掌握知识为学习目标。
(2)        附属的内驱力
附属的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这三种类型的动机在成就动机的结构中所占比重并非一成不变,通常是随着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等因素变化而变化。
3、        耶尔克斯—道德森定律  (p/j)★★
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强,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是,动机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耶尔克斯—道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动机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动机激起水平越低。
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
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4、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1)学习动机的多元化。(求知探索、友情交往、成就建树、自尊自主、谋求职业的动机等)(2)学习动机的间接性。(间接性学习动机随年级的升高逐渐加强,如求知欲、探索、成就、创造、贡献等)(3)学习动机的社会性。(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远大理想逐步树立)(4)学习动机的职业性。
5、        动机期望理论
认为,人类的动机行为是以一系列的预期、判断和朝向目标的认知为基础的。
弗洛姆提出——个体学习动机的激励水平取决于期望值和效价的乘积。激励力量=效价×期望值
激励力量——为达到学习效果而做的努力程度。期望值——即主观上估计达到目标、得到奖酬的可能性;效价——某一学习目标满足个体学习需要的价值。
6、        成败归因理论 ★
最早提出归因理论是海德,在海德的基础上,美国心理学家维纳从三个维度把归因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
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根据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稳定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改善大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
7、        自我实现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和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
8、        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是班杜拉提出的,它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和先行因素的影响。结果因素就是强化,分三种: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强化的作用在于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他认为行为的出现是由于人认识了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赖关系后,形成了对下一强化的期待。期待包括对结果的期待和效能期待。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待。归因方式也直接影响到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自我效能感在学习活动中主要具有四大功能:决定人们对学习活动的选择及学习活动的坚持性;影响人们对待学习困难的态度;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影响学习时的情绪状态。
9、        学习动机的教育激励措施 (结合自身体会谈)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应采取如下措施:
(一)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是因为他不知道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样学。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必须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要求,以及教学内容在实践中的具体意义和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占的地位。这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措施。
(二)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一定难度的课题,使学生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需要,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在这种情境下最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功感。学习效果是客观的,对其评定要遵循一定的客观标准,但学生对它的感觉却有主观性。教师一方面要善于利用评分机会,使每个学生在每一次学习中都能获得主观上的成功感,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学习的指导,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验到真正的成功感。
(四)利用争强好胜的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大学生一般都有比较强的好胜心。教师可利用这一心理,通过妥善组织学习竞赛来激发学习动机。但学习竞赛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要想发挥其积极作用,在竞赛标准上应体现出鼓励进步和团结互助,尽量多用集体或小组竞赛,而少用个人竞赛,并鼓励学生开展“自我竞赛”。
(五)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合理进行奖惩。研究表明,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如果在提供定量的信息反馈的基础上,再加上定性的评价,效果会会更明显,这就是奖励与惩罚的作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奖励,把奖励看成某种隐含着成功的信息,其本身并无价值,只是用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换,对信息任务本身产生兴趣。
(六)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不仅是解释了以往学习结果产生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对以后的学习行为产生影响。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要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哪怕这时的归因并不真实。

第4章  知识技能的学习
1、        知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t)
知识学习的准备、知识的感知、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知识的应用等5个环节。知识学习的准备包括:学习动机的准备、知识基础的准备、生理与心理发展水平的准备。
2、        教学直观的类型  ★
实物直观(通过观察实物和标本、演示性实验、教学性参观等方式,为知识的领会理解提供感性材料。)、模象直观(也叫教具直观,通过图片、图表、模型、幻灯和教学电影等模拟实物的景象而提供感性材料的方式,可突出感知对象,排除与认识当前对象无关的东西,为理解教材内容创造条件)、言语直观(通过书面或口头语言的生动描述、鲜明形象的比喻、合乎情理的夸张等形式提供感性认识,使学生对所要领会的知识建立起直观形象,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感知规律在教学中应用  ★★
(1)        强度律:被感知的事物必须到达一定的强度才能使学生清晰的感知到。在教学中要求教师的讲述音量高低、板书字迹和直观教具的大小、教室光线明暗等,均要保持一定的强度。
(2)        差异律:即对象与背景之间差别的感觉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应力求使对象与背景在颜色色调、声音强度、形状大小、线条粗细、材料内容和性质等方面要有明显的差异。差异越大,越易使对象从背景中区别出来,从而使得感知对象能被学生清晰感知。
(3)        活动律:活动的对象更容易被我们所感知。因此在直观教学方面应多采用活动教具、活动模型及现代化的视听传媒,从而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提高知识学习的效果。
(4)        组合律:感知对象时空上接近、形态上相似都容易被知觉为一组对象。因此在知识教学过程中,直观材料和教学内容应力求在时间、空间上组成有意义或有规律的系统,以便于学生整体知觉。
(5)        对比律:性质或强度上具有对比关系的刺激物,能使学生对他们的差异感知变得清晰
4、        大学生理解与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
(1)理论型思维占主导地位(2)思维的创造性发展(3)思维的元认知开始形成(4)思维品质得到全面发展
5、        促进大学生有效理解知识的主要条件
(1)运用正例和反例(2)提供丰富的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自觉概括
6、        记忆的5种类型记忆的3个系统  ★
(1)形象记忆(2)情景记忆(3)语义记忆(4)情绪记忆(5)运动记忆
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不同,可以把记忆分成瞬时记忆(信息保持在0.25秒到2秒之间,视觉编码)、短时记忆(不超过1分钟,信息以语言听觉形式进行编码组块,容量为5~9个组块)、长时记忆(1分钟以上,信息以意义的方式进行编码组块,其信息容量范围是5万到10万个组块)三种不同系统。三种模式的转化:信息如受到注意时,瞬时记忆就转入短时记忆;如若继续予以注意或复述,便可转入长时记忆。
7、        影响信息编码和知识识记主要因素
A、识记的目的性和积极性;B、材料的性质和长度;C、对材料意义的理解度;D、编码组块化;E、识记的信心;F、采用多通道、多途径进行识记。
8、        遗忘曲线(谁?用的什么材料?反映的规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用无意义音节字表作为记忆试验的材料,将学习成诵后相隔时间作为横坐标,以重新学习比初学达到同样记忆水平所节省的时间百分比为纵坐标,将实验中得到的数据标到坐标图中,并按顺序用线段连接得到的曲线。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在学习结束的较短时间内,遗忘的速度很快,遗忘的内容也很多。接着,这种下降的趋势就变得较为缓慢,遗忘速度有所减慢,数量有所减少,最后则在很长时间内基本不再变化。遗忘的进程可以简述为“先快后慢”。启示:遗忘是一种普遍的和自然的现象,对机械学习的材料和具体事实应及时复习,否则遗忘迅速且量大。
9、        促进知识巩固的有效复习  ★★
复习具有减少遗忘、强化新旧知识联系、促进理解的作用,还有使学习内容条理化、系统化等作用。复习时应该注意以下方面:(1)及时复习。及时复习对知识学习活动而言意义重大。组织复习一定要及时,及时复习可以有效阻止或减缓学习结束后的急速遗忘(2)复习时间的适宜。复习时间和次数的正确分配,是记忆获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复习可以连续地进行,也可以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前者称为集中复习,后者称为分散复习,二者各有特色。一般来说,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3)复习次数的适宜与过度记忆法。一般说来,复习次数越多,记忆的效果越好。由此,过度学习显得非常重要。过度学习是指在学习达到刚好完全掌握程度基础上的附加学习。一般来说,以150%的学习程度所获得的记忆效果较佳且较为经济。(4)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反复阅读是记忆的一种方法。但是,如果仅是机械的重复并不一定有效,最好是进行整合性的重复。这就需要在反复阅读的同时试图回忆所识记的材料,这种复习方式的效果要远远好于单纯反复阅读的效果。(5)复习方法的多样化。复习不等于简单重复。单调机械的重复,会使人倍感枯燥乏味,容易使大脑皮层产生超限抑制,不利于知识联系的巩固。多种感官协同参加的感知活动比单一感官进行感知活动的效果要好得多。
10、知识应用的基本过程(j/t):审题;课题归类;重现知识;解题
11、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及其特征(也有)
动作技能形成过程是通过练习逐步掌握某种动作方式的过程。其一般经历四个主要阶段:认知阶段、动作分解阶段、动作联系阶段、自动化阶段。认知阶段:学生对所学习的动作技能有初步认识,在头脑中形成动作映象。这是动作技能形成的重要环节。动作分解阶段:将完整的动作技能分解为若干个局部的、个别的动作,然后理解每个分解动作的基本要求和特征,对各个分解动作进行逐个的练习。动作联系阶段:经过反复练习使已掌握的局部的、个别的动作联系起来,以形成较连贯的整体动作。但各个动作之间的联系尚不紧密,实现动作转换时,常出现短暂的停顿现象。自动化阶段:各个动作相互协调,动作能够按照准确的顺序以连锁反应的方式实现。
动作技能形成的特征:动作的有意识控制减弱(有意识向无意识转化);动觉控制加强(视觉听觉等外部感觉系统反馈的作用降低,动觉控制的作用不断加强)。
第5章  学习策略与学习迁移
1、        元认知的含义及构成(t)
元认知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提出,元认知就是个人在对自身认知过程意识的基础上,对其认知过程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元认知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方面。
2、        学习策略的涵义及其构成 (t) ★★
①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有效的达到学习目标,在认知与元认知的基础上对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的选择与调控。②学习策略构成:A认知,对学习目标、任务、要求、学习条件、个人学习能力及风格和各种学习方法、技能的有效性及使用范围等加以认识。B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的选择,从众多的学习方法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采取最适当的学习心态投入实际学习过程。C元认知,对刚刚进行的学习过程及结果在加以认知。D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的调控,若已采用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非常有效,则继续使用该方法、保持原有心态进行学习,否则就进行调控。
3、        记忆策略 (t/x) ★
记忆的实质:是通过识记、保持和回忆(再认或再现)等方式,在人脑中积累和保持个体经验的过程。它包括三个基本环节:识记、保持和回忆。记忆策略包括编码策略,保持策略和回忆策略三个部分。记忆或信息加工编码的方式和策略主要有:组块、替换、联想、理解、记忆术、编制知识网络、描绘事物形象、群集策略、画内容框架图等。保持策略:(1)痕迹消退与复习策略(2)干扰说与复习材料和复习时间的组织策略(3)同化说与过度学习。回忆策略:(1)主动复述“过电影”(2)将自己记住理解的知识讲给人家听(3)通过自己出题和一题多解主动再现有关知识
4、        阅读策略
阅读方法训练:SQ3R,浏览,提问,阅读,背诵,复习 PQ4R,预习,提问,阅读,沉思,背诵,复习 OK5R,纵览,提出关键点,阅读,摘录,背诵,复习,反思
阅读理解训练:明确阅读的任务和要求;充分动员原有的知识背景;区分阅读内容的主次,而不纠缠细节;理解阅读内容内隐的涵义;监控阅读理解,检验目标达成程度;自己提问自己回答
5、        解题策略
准确理解习题的字词难句,而不匆忙解答;整体把握题目中的各种关系;在理解题的整体意义后判断题型;善于进行双向推理;克服定势,进行扩散性思维;善于评价不同思路,选择最佳思路进行解题;解题后要对解题思路进行总结和反思。
6、        学习迁移的含义及其类型  ★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按照迁移的性质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按照迁移的层次可分为纵向迁移和横向迁移;按照迁移的顺序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按照迁移的内容可分为特殊迁移和普遍迁移。
7、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
  形式训练说 相同要素说-(桑代克) 经验概括说(贾德) 关系转换说(格式塔心理学家) 认知结构说(奥苏伯尔)
8、        教学如何促进学习迁移  ★★
(1)科学选择教学内容:为促进学习迁移,应把各门学科中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超过作为教材的内容。(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教材内容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强,迁移的作用就能充分发挥。(3)改进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根据人们认识事物的自然顺序和认知结构的组织特点,在呈现教材内容时应遵循从一般到个别、从整体到部分的不断分化的原则(4)训练学生掌握学习策略:为促进学习的迁移,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掌握学习策略训练的有效方法。
第6章  问题的解决与创造性的培养
1、        什么是问题?三个成分
问题就是指在给定的信息和目标状态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情境。包括三个基本成分:给定、目标和障碍。
2、        创造与创造性、真创造与类创造的区别
创造是人类追求产生前所未有的有价值的事物的活动,它是一种最终产生创造成品的活动或现象,有真创造与类创造之分;创造性则是指个体产生独特性成品的能力或特性。真创造与类创造的区别:成品的衡量是依据人类文化的传统或凭借个体的发展,如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则是真创造,而类创造产生的成品在人类历史上并非首创,只对个体而言具有独创性。
创造力的最主要特征: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
3、        创造性的心理过程
创造过程或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可分为:准备阶段、酝酿阶段、豁然开朗阶段和验证阶段。
4、        创造性与智力发展的关系 ★
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①低智商不可能有高创造性;②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③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任意;④高创造性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这种非线性的关系分布表明,高智商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而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更重要的是,这种非线性关系还表明,创造性绝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因此,高等学校不仅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能力,而且要特别重视拓展与提升大学生创造性意识、创造性精神等全面的创造性素质。
5、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j) ★
大学生的问题解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这里主要分析影响大学生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1)问题表征:问题的表征反映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它涉及到在问题情境中如何抽取有关信息,包括目标是什么、目标与当前状态的关系,可能运用的算子有哪些等等。问题表征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解决方案。(2)情绪状态:个体在怎样的情绪状态下进行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对活动效果有直接影响。(3)动机强度:动机会影响个体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动机强度并不总是与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效率成正相关。太低的动机强度自然不能调动个体问题解决的积极性,不利于充分活跃个体思维活动,但过高的动机强度也会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反而抑制思维活动,降低解题成效。(4)定势作用:定势是由先前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在思维活动中表现为一种易于以惯用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倾向。(5)功能固着: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对某种事物的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6)原型启发: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
6、        培养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策略  ★★
a建立接纳意见的气氛。高校教师要创造一个接纳学生意见的范围,对大学生间的个别差异给予注意,这对于增强大学生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活动是相当重要的b鼓励大学生仔细的界定问题c表演示范分析问题的方法。教师通过表演示范如何分析一个问题,教会大学生区分重要信息与不重要信息。d引导大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e评价每个假设的优缺点高校教师应教会大学生选择解决途径时,把时间价值、金钱投入和道德要求结合起来,评价每个假设的优缺点,然后选定解决途径。f考虑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应高速学生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那些,发挥这些因素的积极作用和克服其阻碍作用的有效策略是什么,然他们指导遇到这些障碍是正常的,只要他们能过认识到这些障碍并加以有效克服,就会是好的问题解决者。g提供解决问题的练习机会并给予反馈
7、        创造型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a 个性特征:兴趣广泛,对创造优很强烈的好奇心;目标专一,有毅力;独立性强;自信心强;情感丰富;一丝不苟b创造型大学生的行为特征:好奇、思维灵活、独立行事、喜欢提问、善于探索。
8、        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心理训练
(1)思维的流畅性训练 用词的流畅性训练;联想的流畅性训练;表达的流畅性训练;观念的流畅性训练。(2)思维的变通性训练 物体功能变通性训练;遥远联想变通性训练;问题解决变通性训练。(3)思维的独特性训练 命题独特性训练;后果推测独特性训练;故事结尾独特性训练;问题解决独创性训练。(4)思维的辩证性训练 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演绎推理能力的训练。
9、        大学生创造性培养的教学策略  ★★
a尽量多的为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机会b经党用发散性的问题,引导大学生尽可能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c引导大学生在创造实践活动中学习,鼓励大学生动脑、动手、动口d教师和学生平等对话,相互尊重,在轻松、民主、合作、愉快环境中学习e因材施教f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g不排斥学生的失败或错误h鼓励学生尝试新事物的勇气,养成独立研究的习惯 
第7章  品德心理与教育
1、        态度及其构成
态度不是直接的行为方式,而是一种心理倾向,是行为反应的“内部准备状态”;态度具有情感特征,表现为明显的好恶倾向;态度是个体在一定的生活环境下,通过学习形成的心理倾向。有三个要素构成: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成分,其中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2、        品德及其心理结构  ★
品德:个体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采取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心理特征。品德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要素 道德认识是个体对现实社会道德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准则、规范的认识。个体道德认识的形成主要包括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评价的发展、道德信念的确立。道德情感是情感的一种高级形式,它使个体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道德意志是在道德行为过程中所做出德意志努力。道德行为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意识、道德动机支配下对社会、他人乃至自身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品德心理结果各要素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个体的品德发挥过程中,各要素是综合发生作用的,道德认识是基础,道德情感是催化剂,道德意志是保证,道德行为则是知、情、意的归属。品德心理结构各要素是综合的整体,各种成分缺一不可;各要素是互相渗透、互相制约的;各要素并不存在明确的先后次序。
3、        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1)        皮亚杰的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从单纯的规则到真正意义的准则,从单方面的尊重到多方面的尊重,从约束的道德品质到合作的道德品质,从他律到自律,等等。在此基础上,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自我中心、权威、可逆和公正四个阶段。皮亚杰采用的研究方法为观察法和对偶故事法。
(2)        柯尔伯格的研究:柯尔伯格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两难故事法。
前习俗水平:阶段一:惩罚与服从的道德定向。阶段二:工具性的相对主义道德定向。
习俗水平:阶段三:“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四: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
后习俗水平:阶段五:社会契约的定向。阶段六: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
4、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
(1)基本观点:人的行为是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这一认知过程的实质就是替代强化,道德行为的学习也是如此。影响道德行为的因素有社会环境、文化关系、客观条件、榜样强化等,如果能控制这样一些因素,提供良好的榜样,奖励恰当的行为,就有助于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发展。(2)在研究方法上,社会学习论注重实验室实验,较有代表性的实验有模仿学习实验、抗拒诱惑实验、言行一致实验等。模仿学习实验的理论前提是:学习除了使学习者掌握行为反应的直接学习外,还有一种间接学习,即学习者在社会交往中,通过对榜样人物的示范行为进行观察而无须予以直接强化的学习,这就是模仿学习。抗拒诱惑实验的理论前提是:人的道德行为也表现在能否抗拒各种外在诱惑方面,对诱惑的抗拒可通过榜样的影响加以学习和改变。言行一致实验的理论前提是:成人把社会道德准则传递给学生可以通过两条途径,一是口头说教,另一条是在儿童面前展示自己的行动和实践,尤其是后者效果更为明显,(3)社会学习论在研究方法、强调行为模仿在道德学习中的作用、强调环境和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品德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但究其理论的实质仍然是行为主义的,忽略了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以及儿童自身的认知结构对其道德发展的影响则是明显的不足。
5、        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 (j) ★
1)态度定势的形成:态度定势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当前事物产生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倾向,在品德形成的初始阶段,态度定势的作用较为明显,个体所持有的某种态度直接影响对外在信息的接纳以及对事物的预期和评价。(2)道德观念的确定:道德观念是人们对道德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关系以及如何处理这些关系的行为准则认识的反映,道德观念的形成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个体道德观念的形成一方面表现  为对社会道德关系、准则的认识,另一方面就是要将这种认识内化为自己的道  德需要,(3)道德感情的培养: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观念反映人的内在需要的一种态度体验,是推动人产生道德行为或制止不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在品德心理结构中道德情感起到联系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桥梁作用。(4)道德信念的形成:道德信念是道德活动的理性基础,是个体对自己要遵循的道德观念的确信。一旦道德信念形成就会使个体的道德行为表现出坚定性和一贯性,从而成为品德形成的关键性因素(5)道德意志和抗诱惑能力的锻炼:道德行为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个体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和诱惑,需要进行道德抉择和行为调节,这就是道德意志的体现。(6)道德行为的养成:道德行为是受道德意识支配的对待他人、社会乃至自身的具有道德意义的活动,是道德观念的外现,也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
6、        品德不良的心理因素
(1)错误的道德观念(2)迷茫的道德信念(3)薄弱的道德意志(4)不良的行为习惯(5)扭曲的性格特性
7、        品德矫正的心理策略(过矫正含义t)
(1)过矫正:这一方法要求不良行为者通过自身的努力消除不良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恢复并改善原有的状况,同时还要进行适当的练习。对乱扔垃圾者惩罚其打扫卫生(2)防范协约:以书面形式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建立实施和监督关系的矫正不良行为的方法。让违规者写保证书(3)强化暂停:这方法是在一段特定时间内对个体不予强化,或者把个体暂时与特定的强化环境相隔离,从而抑制不良行为的发生或降低其发生的频率。(4)表征性奖励:它是通过编制一套表征性奖励系统来奖励不良行为者再醮过程总政的良好行为反应。
第8章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
1、        自我意识的含义(重要)
一个人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以及自己和周围关系的一种认识,也是人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
2、        a)自我意识结构(三方面:形式、内容、观念)(重要)
(1)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2)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3)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投射自我 
b)自我意识统一类型 (1)自我肯定型。积极的统一,特点是学生能按照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理想自我,自觉去改变现实自我的不足之处。(2)自我否定型。消极的统一,特点是对现实自我的评价过低,致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太大,经过努力仍无法接近目标,心理上常出现一种消极的防御状态。(3)自我矛盾型。自我统一比较困难,特点是自我矛盾的强度大延续时间长、新的统一的自我久久不能确立,积极的自我难以产生。(4)自我扩张型。消极的自我统一类型。其特点是对现实自我的评价太高,虚假的理想自我占优势。
c)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1)自我中心期(出生-3岁):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身体为中心,以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来认识和投射外部世界。(2)客观化时期(3岁-青春期):根据别人的观点去评价事物、认识他人,对自己的认识也服从于权威或同伴的评价。(3)主观化时期(青春期-成年):由于身心的急剧变化,各种能力加速发展,使自己在客观化时期从社会上所吸取来的东西得到独立的综合加工。开始关心自己的心理活动,不再简单的认同别人的观点,而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具有个人浓厚的主观性。
3、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重要)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分化;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与自我探究(以学习成才为中心的自我探究;以交往活动为中心的自我探究;以个人未来的前途与发展为中心的自我探究以自我的社会价值为中心的探究);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统一;自我意识的转化与稳定
4、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
(1):总趋势:自我意识的总体发展水平较高;总体是随着年级上升而发展的;有较明显的时代特点。(2)自我认识发展特点:自我认识更是有主动性和自觉性;自我评价能力增强,但仍有片面性;自我概念变化(3)自我体验发展的特点:丰富性和波动性;敏感性和情境性;自尊感和自卑感的交织(4)自我调控发展的特点:自我设计、自我完善的愿望强烈;强烈独立意识和反抗倾向;喜欢独立的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判断事物、思考问题和独立行为;希望自立自治,乐于自己组织活动,自己动手解
5、        大学生自我教育  ★★
全面认识自我、积极悦纳自我和努力完善自我 a全面认识自我:通过认识他人和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中认识和评价自我;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通过自我反省来认识自我。b积极悦纳自我:积极的评价自我;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c努力完善自我:确立正确的理想自我;努力提高现实自我大学生
第9章  大学生群体心理与人际调适
1、        社会助长作用与社会懈怠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社会助长作用是指由于别人在场或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和效率提高的现象。社会懈怠作用是指如果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造成活动效率的下降的现象。
产生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作用的原因1)活动性质及个人优势的影响i、活动的难度:简单的机械或手工操作,出现社会助长效应;复杂的学习活动,出现社会懈怠作用ii、个人优势效应:即使活动性质较难,但依据个人对劳动的熟悉程度及个人在该领域的优势,也会出现社会助长2)被评价意识的影响:若他人在场对自己的自我效能感有增加作用,则产生社会助长作用;若他人在场对自我效能有威胁作用,则产生社会作用。3)责任意识的影响: 尽管他人在场,但是每个人的参与程度是可以检验和鉴别的,就会产生社会助长;如果混水摸鱼,就会出现社会懈怠
2、        去个性化及其产生原因
去个性化是指在群体作用下,个人的自我约束减轻,责任感意识下降,而产生的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产生原因:a)匿名性 匿名因素是产生去个性化现象的诱因。由于匿名,使人难以辨认个体的真实姓名和身份。b)责任分散 当群体行动时,每个个体的责任似乎被分散了。c)自我意识 个体自我意识水平的高低,是决定去个性化行为会不会发生的关键因素。
3、        群体极化及其产生原因
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的共同活动,使群体中原已存在的某种态度和倾向性得以加强,并上升到占据支配性地位的现象。群体极化经常表现出两种倾向:一种叫冒险偏移;另一种叫谨慎偏移。群体极化的原因(1)信息互动 当群体中一种观点得到了很好的解释时,会使其他成员被说服,使他们的态度与这一观点靠拢,转向有说服力的观点。(2)群体规范。使群体成员在社会比较过程中,去支持与自己观点接近而又较为极端的人。
4、        从众、复众、模仿、感染及影响因素(概念题目)
从众:人们在真实或臆想的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多数人相符行为的现象。影响因素:a群体规模:群体规模越大,从众现象越容易发生。b群体凝聚力:凝聚力越强,从众可能越大c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d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e主体认知f个性特征。服从:个体在外界压力条件下,对群体要求、规范和他人意愿所产生的相符行为。服从行为是在外界下被迫产生的。模仿:个体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仿效并产生与他人相类似的一种行为。其特征是自觉不自觉的模拟他人行为。影响因素:本能倾向、榜样效应、相似性。感染:通过言语、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他人相同情结和行为的一种方式。影响因素:感染双方的相似性、感染的情绪互动、被感染者的自我意识水平、群体的性质(大型开放性集会)
5、        集体舆论与集体规范
集体舆论:在集体中占优势的言论和意见。作用:首先,集体舆论的约束力;其次,集体的个性化。集体规范:集体所确立的行为标准与准则。作用:首先,维系集体的作用;其次,统一认识的作用。
6、        集体凝聚力及培养
集体凝聚力是指集体对成员的吸引力以及成员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力量汇合。其主要表现在成员的心理感受方面,即认同感、归属感与力量感等方面。如何培养班集体凝聚力 a目标整合:集体目标与个人目标的有机统一 b心理相容: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c积极开展活动:充实课余生活;增强同学对集体的向心力。
7、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其质量可以用心理距离来衡量。人际关系含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三种。情感成分是指交往双方在情感需要方面的满足程度,即心理距离,是人际关系的核心。
8、        人际吸引的因素
相似吸引、互补吸引、仪表吸引、人格吸引(人际吸引最本质的因素)
9、        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a交互性原则:相互重视、支持和接纳b社会交换原则:人际交往本质上是社会交换的过程c自我价值保护原则:与他人交往不伤及自己的自尊心d情境控制原则:双方对交往情境必须都能够实施控制
10、        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要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共有六条途径: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微笑、多提别人的名字、做一个耐心的听众,鼓励别人谈他自己、谈符合别人兴趣的话题、以真诚的方式让别人感到他很重要;(二)主动交往;(三)移情。是指人们情感的相互联系,包括互相理解、同情、共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等。移情是沟通人们内心世界的情感纽带。
良好人际关系的维护:避免争论;不要直接批评、责怪和抱怨别人;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学会批评
11、        大学生班集体特点及形成阶段  ★★
大学生班集体的特点:班集体目标的统一性;健全的组织结构领导方式存在一定的集体舆论和规范;高度的凝聚力
12、        大学生集体目标确立和实现
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及协调  ★★
班级内非正式群体的特点:1.自发形成,形式多样2.成员不多,凝聚力强3.心理协调,交往频繁4.无正式领导,角色地位平等。班级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协调:肯定积极的非正式群体;教育改造消极的非正式群体。
第10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
1、        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含义  ★
  健康:1989年联合国卫生组织成立时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心理健康: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是人的基本心理活动协调一致的过程,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和人格完整协调,能顺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的过程。
2、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
  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具有独立的生活的能力;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能悦纳自我;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有协调和控制情绪的能力、心境良好;有良好的适应和改造的能力;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和谐;具有符合年龄特征的心理行为
3、        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  心理发展的过渡性;心理发展的可塑性;心理发展的矛盾性;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同表现---适应期、发展期、成熟期
4、        大学生环境适应教育  ★
a)        环境与角色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学习特点的变化;人际关系的变化;管理制度的变化b)适应过程中的问题:角色改变导致自我评价降低;理想与现实差异导致失望迷惘c)调整心态,迎接新生活:尽快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摸索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重新确立正确的自我形象;学习掌握人际沟通的技巧;确定新的奋斗目标
5、        大学生智力发展教育
i.        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动机冲突;认知障碍;注意障碍;
ii.        大学生的学习指导:确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把握学习方向;激发学习兴趣,发挥内在学习潜能;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科学用脑,劳逸结合;注意考试心理卫生,掌握应试技巧。
6、        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教育  ★
a)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a认知障碍---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刻板效应、投射效应、从众效应;b 情绪障碍 c 人格缺陷 d能力因素
b)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指导:
a交往的原则:平等;相容;互利;信用;
b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和艺术
c运用人际交往的技巧
7、        大学生健康恋爱观教育
性心理的发展阶段:异性排斥期、“牛犊恋”期、狂热期、浪漫恋爱期。大学生恋爱的特点:浪漫性、冲动性、公开性、轻率性、竞争性。
健康恋爱观教育:科学的掌握性知识;树立正确恋爱观;正确对待失恋
8、        大学生择业求职教育
  树立自信心;培养独立性;不怕挫折
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
客观性原则,发展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第11章  人格发展与学校教育
1、        人格的含义、结构
  个体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的结构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三个部分。
2、        能力和智力的含义
能力:是指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并使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智力:人的认知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等,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
3、        智力结构理论
流体智力、晶体智力:流体智力随生理成长而变化,随机体衰老而减退,一般来讲,十几岁的人的流体智力便达到高峰,然后逐步衰退;晶体智力则随着年龄增长、经验的丰富而增长,甚至到了70岁左右也没有明显的衰退。
4、        智力的三元结构理论★
斯腾伯格提出。他认为,许多智力理论仅是对智力特质进行描述,而没有阐明智力活动的过程;应该用实验的方法来分析智力的过程,对智力活动的过程的要素进行分析。
三个成份:(1)分析能力,包括元成份、操作成份和知识获取成份三者构成。元成份是智力活动中的高级管理成份,其功能是对智力活动的规划、监控和评价;操作成份是执行元成份的指令,并提供反馈信息;知识获得成份是对智力活动提供必要的材料,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2)实践能力,面对不同的情境,个体会通过适应、改造和选择三种不同的方式求得与环境的平衡,从而表现出个体不同的实践能力。(3)创造能力,个体的经验可以看作是一个连续体,一端是完全熟悉的,另一端是全新的,当个体面对相对新异的任务或情境而能自动化地加以处理时,则表现为个体的创造能力。
5、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论述了人的八种智力:①逻辑数理智力:(是解答复杂数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思考的能力。)
②言语智力:(水平高的人,擅长语言文学的学习与运用,善于准确表达内心思想感情。)③身体—动觉智力:(与人的身体动作有关,出色的运动员、舞蹈家,他们的身体—动觉智力发展水平高。)④空间智力:(指从三维空间观察环境,在头脑中构成形象并使之变形的能力,这种智力与画家、雕刻家、建筑师的工作密切相关。 )⑤音乐智力:(指感知、欣赏、表达、创造音调旋律的能力,这是音乐工作者最必需的能力。)⑥人际智力:(是一种社会智力,这种智力好的人善解人意,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岗位对他们最适合。)⑦自我内省的智力:(指善于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和行为动机并能加以表达的能力。)
⑧观察自然的智力。启发:①我们应该全面地认识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②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促进每位同学个性化的发展。③用多元的标准去评价学生,使他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到扬长避短其理论给我们以启迪,过去人们所讲的治理,主要是指科技、学术性智力,而把社会性智力排除在外,多元智力结构理论开阔了我们的思路,这种理论的应用有利于发现不同类型的人才,更好的培养各种人才。
6、        能力的个别差异
a能力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人的智力水平成正常分布,智商100左右,处于中等水平的人占多数,智商特别高或特别低的比例很小。b特殊能力的差异:专业和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c能力表现的早晚差异:早慧、大器晚成
7、        气质类型及特征  ★★
a胆汁质:坦白、坦率、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情绪发生快而强、急躁b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喜欢交际、情绪外露c粘液质:安静沉稳、不易活动、反应迟缓、不爱交际d抑郁质:行为孤僻、对事敏感、体验深刻、胆小畏缩
8、        性格含义及影响因素
一个人对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是人格中具有核心意义的部分。 影响性格形成的主要因素a生理因素:先天因素b环境因素:外围环境c个人主观因素:内在因素
9、        性格特征(重中之重,简答,填空)
a性格的态度特征:指一个人对社会、集体、他人、自己及对学习、工作等方面的态度特征。b性格的理智特征:指一个人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c性格的情绪特征:指人在情绪活动时在强度、稳定性、持续性和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d性格的意志特征:指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自己行为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
10、        能力、气质、性格与因材施教  ★
大学生在能力发展水平上存在差异。一般来讲,大学生智力普遍较好,智商较高,但是,它们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相当部分的学生智商很高,智力超常。在教学方面,我们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既要考虑到智商一般的多数人,又要兼顾智力超常的部分学生,采取一些特殊措施,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大学生的特殊能力也存在着差异。我们的教学措施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特长,扬长补短,因材施教。我们要在了解学生特殊能力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发展方向提高咨询意见,进行适当指导。
11、        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包括操作量表和言语量表两部分。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2-23 10:57 , Processed in 0.378356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