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文学史(下)
中文版美国文学史 帮助初出茅庐的同辈们 中文版美国文学史 帮助初出茅庐的同辈们<<隐藏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7、惠特曼的诗歌创作及成就 1855 年,爱默生在看到《草叶集》后给惠特曼的信中写道: “亲 爱的先生——我并非看不见《草叶集》这个令人惊叹的礼品的价值, 我发现它是美国迄今做出的最不平凡的一个机智而明睿的贡献…… 我祝贺你在开始一桩伟大的事业,它无疑是从一个长远的背景出发 的……” 。时年,惠特曼刚刚三十年,他也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会终身 从事一本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歌的创作。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1819-1892)出生在纽约长岛的一个乡村家庭。 由于家庭贫穷, 他只接受过五、六年的正规教育,但他阅读了大量的 19 世纪的小说,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创作,现年的古典主义文学,以及《新约》 。他 做过印刷工,中学老师,办公室的勤杂工等,他通过自办报纸做过一 家报纸的编辑。22 岁,他去了纽约市,做过印刷工,编辑以及自由 撰稿人。27 岁时,他成了布鲁克林鹰报的编辑。当由于他思想激进, 不到 2 年便被解雇了。他曾到新奥尔良担任一家报纸的编辑,但不久 他便离开了那儿,沿密西西比河北上,回到纽约市。 1855 年, 《草叶集》(Leaves of Grass)第一版问世。第一版包含了 12 首诗。惠特曼自己排版,自己出钱印刷,但是《草叶集》销路并 不好,但惠特曼继续努力。1856 年《草叶集》第二版面世。第二版 增加了 20 篇新作,书后面附上了爱默生的赞扬信。1860 年的第三版 增加了《芦苇集》(Calamus)和《亚当的子孙》 (Children of Adam)等 两组 120 余首新诗。评论界开始普通认同他的天赋了。美国内战爆发 后,惠特曼来到首都华盛顿被任命为政府职员,并自愿担任了野战医 院的护士,战争使他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升华。1864 年的第四版就 收入了他这一时期所创作的 《桴鼓集》(Drum-Taps),这里就包括了 他为纪念林肯总统而写下的《当紫丁香最近庭院中开放的时候》 。当 1817 年第五版《草叶集》出版后,惠特曼已开始在英美两国受到批 评界的接受,英国诗人丁尼生和史文朋都表示欣赏。但 1873 年,他 不幸中风,迁居到新泽西家中养病,此后的 19 年,他一直深居简出, 继续《草叶集》的修订工作,到 1892 年 3 月 26 日诗人与世长辞时, 《草叶集》第九版已经收入了他的近四百首诗作。 惠特曼是民主的诗人,自由的诗人,在他的诗中,他表达了自己 对祖国,对人民深深的热爱。 《自我之歌》就是诗人对新世界,对新 生的共和国的颂歌。 美国内战给美国人民带来了新的灾难, 诗人的 《桴 鼓集》中收录的战争诗篇,起到了鼓励人民维护统一的强烈愿望。当 战争胜利后,林肯总统被刺遇难后,诗人的心灵受到极度震撼,他在 悼念诗《啊,船长!我的船长》(O Captain! My Captain!), 《紫丁香》 (When Lilacs Last in the Dooryard Bloom’d)以及《今天军营一片静寂》 (Hush’d Be the Camps To-day)中表达了诗人和全国爱好正义的人民 的悲痛之情。在晚年,诗人通过一系列诗歌表达了他对美国民主和国 家前途的担优。 惠特曼是美国诗歌界的改革者,他抛弃英语诗的传统格律,创造 了无韵诗——这一新的诗体。惠特曼对后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他的诗 歌被译为几十种语言广为传播, 中国五四运动的文化旗手郭沫若等人 都深受他的影响。 8、爱米莉狄金森的诗歌 爱米莉 爱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enson,1830—1886)生前只有七首 诗歌问世。因此,很少有人看好这位诗人。然而,随着 1955 年《爱 米莉狄金森》诗集的出版。她的声望与时俱增。如今,人们已将她 比作与惠特曼同名的十九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诗人。 爱米莉狄金森于 1830 年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阿姆斯特镇,她 的祖父是阿姆斯特学院的创始人,父亲做过该学院的司库,年青时的 爱米莉和其他青年一样活泼、友善,和其他人相处融洽,但在她毕业 回到家后,从 1860 年 30 岁时起,便开始了几乎于世隔绝的生活,在 孤寂和静思中追求着自己的理想。她的姐姐也终身未嫁,一直陪伴照 料着她。直到她去世以后,姐姐才在她的抽屉中找到她的遗稿。 在狄金森的 1775 首诗歌中,大多数为一些短诗。按照题材来分, 她的诗歌主题为爱情,人生的苦闷,死亡与永生,上帝、大自然以及 诗歌创作等。 狄金森的爱情诗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强烈追求以及因爱情而产 生的心理矛盾、痛苦和畏惧、表达内心郁闷的诗篇如第 258 首和第 341 首。 死亡是狄金森诗歌的主要题材, 约占其诗歌的三分之一左右。 狄金森不仅探讨死亡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她还把死亡与永生联系在一 起,她认为从某种定义上看,死与生形成一种自然循环。死就是生的 开端。狄金森热爱大自然,她善于观察日月星辰以及四季的变化。大 自然对她还具有某些神秘感。 和惠特曼一样, 狄金森不受英诗格律的影响, 她无视语法, 句法, 标点符号传统的表达规则,她用自由体的形式运用具体意象,通过具 体事物的巧妙排列等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情感。 第四章 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一、现实主义时期的历史背景 1861 年至 1865 年的美国南北战争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一 个新时代的开始。内战结束后,带有 20 世纪标志的大多数力量纷纷 登上历史舞台。 战争由工业化的北方战胜农业化的南方而结束。战后,资本主义 工业化飞速发展,机械化取代了大量的手工劳动,工人的生活状况发 生了巨大变化。新的机器比操作机器的工人更加重要,大批的美国人 离开农村转入城市的工厂。 内战期间,联邦政府的权力逐渐扩大。第一个征兵法获得通过; 第一次联邦所得税开始征收;全国性货币开始发行。1865 年,宪法 第 13 修正案获得通过,在全国废除了奴隶制。全国出现了经济繁荣, 蒸蒸日上的局面。从此,开始了马克吐温称之的“镀金时代” (The Gilded Age) 。 战后的第一个十年,美国已不再与外界隔绝。1866 年,一条跨 海电缆将美国同欧洲联结起来;第一条横贯全国的铁路于 1869 年建 成通车,缩短了东西海岸间的距离,而不久建成的全国铁路网则加速 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战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段时间被称为是钢铁和 蒸汽的时代、电和石油的时代。从 1860 年到 1913 年,美国的钢产量 增加了 2000 多倍。1886 年交流电开始取代煤油和鲸鱼油成为主要的 照明手段,石油工业开始起步,自动化时代已经到来。 1870 年至 1890 年的 20 年间,美国的人口增长了一倍。村庄变 成了乡镇,乡镇发展为城市,城市变成了大都市。随着人口的翻番, 国民收入增加了四倍。 到了 1890 年代中期美国就拥有了 4000 多个百 分富翁,财富掌握在卡内基、洛克菲勒、摩根等少数工业和金融巨头 手中。大批移民的涌入增加了教育的需求,战后的数年内,中学增加 了 35 倍。大学开始接收女生,接受高等教育已不再是少数富人的特 权。西进运动逐步结束,边地转瞬不见了。这也引发了美国人冷静下 来思考,思考美国梦的本质,新世界生活的未来面貌,新人的道德风 尚和价值等一系列新的问题。 二、现实主义时期的文学发展 财富的飞速增长和新的都市工业环境伴随着文学的丰富和多样 化。新的主题、新的形式、新的地点、新的作家以及新的读者群相继 出现。女性杂志发行量大增。1891 年,创办于 1883 年的《妇女家庭 杂志》发行量超过 50 万份,到了 1905 年,发行量便达到一百万份。 新一代女性作家出现了。她们的诗歌和小说发行量极大。斯托夫人— —《汤姆叔叔的小屋》(Uncle Tom’s Cabin)的作者——成了全世界最 知名的女性作家。另外,纽约也取代了新英格兰地区成为了文学的中 心。 尽管美国人仍然读欧文、库柏、霍桑和爱伦坡的作品,但美 国的浪漫主义时代已经结束,现实主义文学的时代已经到来。现实主 义作家们给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最直接定义是威廉狄恩豪威尔斯 (William Dean Howells,1837—1920) “不多不少地真实对待材料” 的 , 但豪威尔斯要对待的是中产阶段的材料。作为现实主义的伟大旗手, 尤其是是在他担任《大西洋月刊》主编的十年间,他对现实主义文学 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积极撰写文章,宣扬和提倡现实主义文 学传统。马克吐温、弗兰克诺里斯、哈姆林加兰、伊迪丝沃 顿等作家都是在他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1908 年美国文学艺术协会 成立, 他理所当然地当选第一任主席。 他的 《赛拉斯 拉帕姆的发迹》 (The Rise of Silas Lapham,1885)被认为是 19 世纪美国现实主义的代表 作品之一。 他的思想在道德小说 《现代婚姻》 Modern Instance,1881) (A 和《时来运转》(A Hazard of New Fortunes,1890)等作品中得到完美体 现。他主张“生活的微美的一面” 。他认为美国是一个有希望的国度。 然而,社会的发展使得美国逐步走向垄断资本主义,竞争给社会给人 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悲伤和痛苦。在晚年,豪威尔斯表示了绝望和无 助。 虽然大部分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只局限在描写生活表面的乐观主 义,作为美国现实主义的伟大作家,亨利詹姆斯和马克吐温作品 的深度远远超出了其他作家。 詹姆斯探讨人物的心理感觉, 而马克 吐 温则突破地方主义小说的局限广泛研究美国人的性格品质等问题。 三、现实主义时期的重要作家及其作品 1、马克吐温的小说创作 马克 马克吐温(Mark Twain)被誉为最伟大的美国现实主义和幽默小 说 家 , 他 原 名 叫 塞 缪 尔 朗 荷 恩 克 利 门 斯 (Samuel Longhore Clemens,1835-1910)。 吐温 1835 年 11 月 30 日出生于密苏里州的佛罗 里达村,在该州的西尼巴镇长大。他的童年充满了欢乐,但在他 12 岁时父亲去世, 他便辍学, 开始养家糊口, 他做过印刷所的学徒。 1856 年乘船沿密西西比河南下,前往新奥尔良,他遇到了一位密西西比河 上的领航员,便花 3500 美元拜他为师。经过一年半的学徒,出师后 便干了四年的领航员。此间,他熟悉了密西西比河上的所有城镇,这 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翔实的素材。 美国内战使得河运停止。马克吐温便随哥哥来到内华达,将所 有的积蓄都投到的银矿的勘测和伐木中,结果全部付之东流。他便拿 起笔为当地的报纸撰稿。1865 年,他将自己在矿上听到的一个故事, 改编成《卡拉维拉斯县著名的跳蛙》(The Celebrated Jumping Flog in Calaveras County),发表在《加利福尼亚》的杂志上,这篇故事以幽 默的笔触讲述了普通人怎样让专家上当,弱者怎样哄骗强者的故事。 1867 年,他随旅行团访问了欧洲各国和耶路撒冷。回国后将访 问见闻写成了《傻子出国记》(The Innocent Abroad; or, The New Pilgrim’s Progress),这本以书信体写成的小说文笔精妙,笑话百出, 受到美国读者的好评, 该书还以幽默讽刺的手法暴露了美国人在文化 素养方面的不足,愚蠢和无知。但它更从深层次上揭露了欧洲统治阶 级的各种罪恶。 1870 年马克吐温和奥莉维亚兰登结婚。婚后他们在康奈狄 格州的哈特福德定居, 这一时期是马克 吐温最辉煌的创作时期。 1870 年他写出了手稿《一个男孩的手稿》(A Boy’s Manuscript),即我们现 在 所 熟 悉 的 《 汤 姆 索 耶 历 险 记 》 The Adventures of Tom ( Sawyer,1876) 。1872 年,他出版了《艰苦岁月》(Roughing It),将自 己在内华达和加利福利亚时期的经历以文字手段再现。1873 年,他 同华纳先生合著了长篇小说《渡金时代》(The Gilded Age),对内战以 后的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了投机和腐败进行了深刻的揭露。1883 年, 《密西西比河上》(Life on the Mississippi)出版,次年《哈克贝里费 恩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问世。 作为《汤姆索 耶历险记》的续篇,这部作品已不是单纯的“儿童读物” ,无论从思 想内容还是艺术成就上这都是一部非常成熟的优秀小说。20 世纪的 著名作家海明威这样评价它的: “一切现代美国文学都来自一本吐温 的著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是我们所有书中最好的。一 切美国文学都来自这本书, 在它之前或之后都不曾有过能同它媲美的 作品” 。这部作品的问世,也使马克吐温的声名大振。 晚年的马克吐温虽然陷入了沉重的经济困境,被迫携妻带女进 行在国内外巡回演讲,家庭悲剧接连发生,但马克吐温在目睹了垄 断资本的发展所带来的种种弊端,看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痛苦之后, 他的思想受到极大震撼,文风发生了变化,他从乐观主义者变成了悲 观主义者。他同情广大人民,反对蓄奴制,为受压迫受剥削的中国人 民呐喊。 这一时期他的作品, 《亚瑟王朝廷里的康涅狄格的美国佬》 如 (A Connecticut Yankee in King Arthur’s Court,1889)借古讽今; 《傻瓜威 尔逊》(Pudd’nhead Wilson,1894)对奴隶制进行了无性的批判; 《败坏 哈德森堡的人》 (The Man that Corrupted Hadleyburg,1900)《什么是 、 人 ? 》 What is Man?1906 ) 《 神秘 的 陌 生 人 》 The Mysterious ( 、 ( Stranger,1916)等作品则表明作者对人的悲观和绝望情绪。 《汤姆索耶历险记》是一部老少皆宜的故事。故事再现了作者 童年时期的生活画面。故事中一些情节,如墓地盗尸、医生遇难、教 堂超度、法庭作证、拯救寡妇、洞中三日,强盗暴死,喜得珍宝等都 会唤起儿童读者们的幻想, 也让成人读者找到自己孩提时代的生活影 子。 因此, 它自问世的来一直被当作儿童读物来阅读。 《哈克 见里 费 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马克吐温花了近八年才完成了 这部作品。小说的主人公哈克是个 14 岁的穷孩子,母亲死了,父亲 是个酒鬼,他没有受过教育。但哈克正直、善良、纯朴、讲究实际。 小说通过哈克逃离文明和黑奴吉姆逃离主人的密西西比河流浪过程, 向我们展示了 19 世纪中叶美国南方的精神风貌。表达了作者对蓄奴 制的深刻批判。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是一部成长小说。一个天真无邪的 少年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乘竹筏沿密西西比河南下过程中所经 历的思想上认识上的成熟。竹筏是和平,安详地,而沿河两岸却处处 可以见到人类的邪恶和社会的阴暗面。 在漂流的过程中与吉姆相处的 日日夜夜使哈克对蓄奴制的认识产生了质的转变, 哈志逐渐认识到吉 姆和自己一样是人,应该受到人的待遇。 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马克吐温采用了口语化的 风格,大量的方言、土语突显了小说人物的社会地位和地方特色。是 马克吐温奠定了美国口语化风格的基础。他的这一风格对后世作家 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亨利詹姆斯的国际题材小说 亨利 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1843—1916)出生于纽约一个巨富 之家。他的父亲是位哲学家和科学家,哥哥威廉詹姆斯是美国著名 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富裕的家境使詹姆斯有条件接受良好的教育。 父亲曾带他们往返于欧美各国, 使他有机会接触各国的风土人情和灿 烂的历史文化。1862 年詹姆斯进入哈佛大学法学院学习,但他却对 文学感兴趣。不久,他结识了时任《大西洋月刊》主编的豪威尔斯。 在他的帮助下,开始在《大西洋月刊》和《北美评论》等杂志上发表 文章,70 年代他在访问巴黎时认识了屠格涅夫、都德、福楼拜、莫 泊桑、龚古尔、左拉等欧洲文学巨匠。1875 年詹姆斯决定定居伦敦, 后在 1915 年加入英国国籍,次年在伦敦病逝。 詹姆斯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除了小说外,他还写了许多 文学评论、游记、传记和剧本,他还是一位文学理论家。他对许多欧 洲著名小说家进行过认真研究。发表了大量的文学批评文章。 詹姆斯的文学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小说 《罗德里克 赫得森》 (Roderick Hudson,1876) 《一个美国人》 年, (The American,1877)《黛西密勒》 、 (Daisy Miller,1878)和《贵妇人的画 像》 (The portrait of a Lady,1881) 。其中后两部作品最为成功。在《黛 西米勒》中作者大胆地使用女性为故事的主人公。作为一个纯真活 泼,极具独立性的美国年轻女子,黛西无视欧洲的传统礼节,我行我 素,她的行为为欧洲上流社会所不耻。最后,黛西染上疾病而早亡。 小说对欧洲贵族社会的清规戒律和等级观念进行了讽刺和批判。 《贵 妇人的画像》则成功写了美国少妇伊萨贝尔在欧洲社会的遭遇,伊萨 贝尔希望过自由的生活,不作男人的附属品,但她却陷入了狡诈的奥 斯蒙德的陷阱,但伊萨贝尔在经历中走向了成熟。 詹姆斯第二时期的作品《波士顿人》 (The Bostonians,1886)《卡 、 萨玛西玛公主》 (1886) 、 《悲惨的缪斯》 (The Tragic Muse,1890) 《梅 和 西所知道的》(What Maizie Knew,1897)则多为社会政治题材。在这 些作品中他歌颂纯洁善良的品德,却嘲笑、讽刺进步的民主运动,他 的主人公多来自上流社会,并不了解广大下层人民。 进入二十世纪,詹姆斯又出版了几部重要的国际题材小说。 《鸽 翼》 (The Wing of the Dove,1902)《专使》 、 (The Ambassadors,1903) 、 《金碗》 (The Golden Bowl,1904)这三部小说的重点已不再是不同文 化之间的冲突,而是强调通过理解别人求得精神上的自由。这时的美 国人在同欧洲人交往中已经变得老练,应付自如了。 詹姆斯笔下的主人公多为上层社会的人, 这是他所熟悉的社会群 体,他主张作家必须熟悉生活,才能塑造出有真实感的人物。他强调 心理描写的重要性, 他的创作理论和实践使他成为现代小说中第一位 心理分析作家。他成了现代派作家的先行者。 3、斯托夫人的废奴小说 1862 年,林肯总统首次接见斯托夫人时称她是“一位小妇人写 了一本书引起了这场大战争! ”林肯的话表达了许多人的观点,她的 《汤姆叔叔的小屋》 (1852)是一本最伟大的废奴宣言,是一本帮助 北方向奴隶制的南方进行军事讨伐的宣战书。 哈林叶特比彻斯托(Mrs. Harriet Beecher Stowe,1811—1896) 出身在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 父亲是十九世纪美国最有名望的牧师之 一,也是加尔文教的主要代言人。她从小就饱受加尔文教和欧洲文化 的熏陶。21 岁时随父亲去了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父亲担任了那里 一所神学院院长。 四年后, 她嫁给了该学院的教授卡尔文 斯托。 1850 年她又随丈夫一起搬到缅因州布伦斯威克市。 斯托夫人生活了 18 年的辛辛那提市距离南部蓄奴州仅一河之 隔,她父亲工作的神学院恰是一个废奴中心。她经常有机会接触到从 南方逃来的奴隶在那里停留后,又被送往北方。她曾亲自过河到过白 人庄园进行过考察。她还阅读了大量的废奴文学作品,听到过许多自 由的黑人和白人旅行者谈论南方的事,她还亲眼目睹过“地下铁路” 的运作过程。在她回到新英格兰时, 逃亡奴隶法》刚刚在国会被通 《 过。这一妥协法案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斯托夫人感到有必要 将奴隶制所造成的悲惨境况写出来,她在自己厨房的餐桌上将其写 出。 《汤姆叔叔的小屋》 (Uncle Tom’s Cabin,1852)被称为“黑人的伊 利亚特”“美国抗议小说的奠基石” , 。小说立即成为了畅销书,半年 内就销售了 30 万册,一年内翻印了 100 多版,它被翻译成了几十种 语言出版,我国翻译界的先驱者林纾的中文版《黑奴呼天录》也在本 世纪初问世。 《汤姆叔叔的小屋》的成功,激励了斯托夫人,她在 1856 年发 表了第二部废奴小说 《德雷德, 阴暗的大沼地的故事》 (Dred, A Tale of the Great Dismal Swamp,1856).作为《汤姆叔叔的小屋》的续篇。尽管 评论界认为这部小说要好于第一部, 因为它讲述的是种族之间混血所 引起的悲剧,它不仅描述了黑人进行武装斗争的情况,还揭示出蓄奴 制对奴隶主本身所产生的影响。但是,这部作品远不如第一部所产生 的影响之大。 斯托继续以饱满的热情进行着文学创作。 她又出版了 《牧 师的求婚》 (The Minister’s Wooing,1859)《奥尔之岛的珍珠》(The 、 Pearl of Orr’s Island,1862)和《老镇人》(Oldtown Folks)等三部长篇小 说。这几部小说都是以她所熟悉的新英格兰为背景,具有浓郁的新英 格兰气息。 《汤姆叔叔的小屋》的故事情节分两条线索发展,一是虔诚的基 督徒汤姆叔叔的逆来顺受, 甘心忍受直至爱凌辱而死去; 一是乔治 哈 里斯与伊莉莎夫妻敢于反抗,与命运抗争而终获自由。作者通过汤姆 叔叔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奴隶制的罪恶性质, 说明南方的文明完全是建 立在黑奴的尸体上面,奴隶主是惨害黑人的罪魁祸手。小说中的奴隶 主分为二类。一类是以雷格里、哈里斯、海利为代表,他们是凶残的 恶棍似的人物。他们将奴隶看作牲口,以鞭打奴隶,侮辱奴隶为快, 他们已经丧失了人性。另一类以玛丽太太、阿尔弗雷德等为代表,他 们貌似文雅,也不打骂奴隶。但他们从骨子里维护着奴隶制度,她们 对奴隶们精神上的催残更为残暴。 小说对汤姆甘心忍受奴隶主的压迫,进行了赞美,这也引起了批 评家们的谴责,汤姆不赞成以暴抗恶,处处宣扬基督教的精神,但结 果却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而乔治哈里斯夫妇却不同,他们 不堪忍受压迫,愤然决定前往北方,录求自由的生活,他们的成功是 当时千千万万地逃亡北方奴隶的缩景, 也是作者对废奴运动支持的一 种体现。 4、美国的自然主义文学 自然主义是在 19 世纪 90 年代由弗兰克诺里斯(Frank Norris) 引入美国。诺里斯在巴黎学习一年,他深受法国小说家左拉的影响, 像其他欧洲的作家和艺术家一样,左拉也受到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影 响。进化论根据人类的发展过程指出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达尔文强 调人类在自下而上的斗争中,对环境的适应的重要性。进化论同基督 教的上帝造人学说背道而驰,进化论认为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同其 他动物一样,人的行为受本能的支配,人类的动物本能决定了人动物 一样有获得食物的欲望,性的欲望等,这些欲望不应受到谴责。 自然主义的小说家们将人类的动物本能描写出来, 在人类争取生 存的过程中弱者削亡,强者生存。因此,在作品中,他们关注下层人 民的生活,刻意描写他们的悲惨命运,左拉的一部重要水说《萌芽》 就描写了煤矿工人恶劣的工作环境。矿工们像畜牲一样,冒着生命危 险在井下干活。矿工们居住环境也极其恶劣,甚至在洗澡、性生活也 都无法相互回避。工人们的劳动生活处境同奴隶们的处境完全一样。 左拉在小说中表达了对穷人的同情,对工人罢工的支持。他希望通过 一场革命改变工人们的待遇。 自然主义对美国文学的影响,尤其体现在表现其主题上。斯蒂 芬克莱恩和德莱塞就从穷人,罪犯和战争中寻找题材,将其信念力 转向社会和经济因素所造成的影响,对社会产生了悲观和失望的情 感。然而十九世纪末的美国主流文化的趋向总体还是乐观主义的。美 国正在向着世界强国迈进,她在不断进行着向外的扩张,美国人认为 自己就是应该生存下来的最优秀的人。 所以自然主义不久便逐步走上 了下坡路,但是自然主义的影响一直到今天仍然存在着。 (1)斯蒂芬克莱恩和弗兰克诺里斯 斯蒂芬克莱恩和弗兰克 斯蒂芬克莱恩(Stephen Crane,1871—1900)出身在新泽西州纽 瓦克的一个卫理公会教徒之家,父母亲在他童年时代先后去世。克莱 恩自幼就不喜欢正规的学校教育,后来几所大学也都没读完。1819 年辍学后便去纽约当了一名自由记者。这期间他没有固定的收入,经 常忍饥挨饿,亲身经历了艰苦的生活,亲眼目睹了纽约贫民窟的穷苦 人的贫困生活,为他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1893 年,他自 筹资金出版了《街头女郎马吉》(Maggie: A Girl of the Street)。小说虽 然当时销路不佳,但却受到哈姆林加兰和豪威尔斯的称赞,后被认 为是美国作家所写的第一部自然主义小说。1895 年,克莱恩发表了 描写美国南北战争的小说《红色英勇勋章》 。这部小说立即引起了评 论界的好评, 甚至走红欧洲各国, 虽然克莱恩自己未经历过那场战争, 但他对战争场面生动而逼真的描写,对士兵心理活动的描绘,使得许 多参加过那场战争的老兵们深信这部作品是出自他们战友的手笔。 《红色英勇勋章》(The Red Badge of Courage)的成功,使得他的《街 头女郎玛吉》在 1896 年重新出版。这次是用真名而再版。这一时期, 他被派到美国西部和墨西哥去访问,根据收集到的资料,1895 年出 版了《黑色骑士》(The Black Riders)诗集,1896 年战争小说集《小军 团》问世。1896 年底古巴爆发起义,他被派去报导古巴起义,但他 乘坐的轮船在佛罗杰海岸之外失事,克莱恩死里逃生。他根据这次行 动于 1898 年发表了《海上扁舟》(The Open Boat)。这是一部优秀的 自然主义小说, 小说描写了四个人在大海中与大自然博斗以及他们之 间的互助友爱。小说还描写了人类面对大自然束手无策,听天由命的 恐惧与绝望的心理。1898 年西美战争爆发,克莱恩应聘赴古巴采访, 但因健康原因返回美国后,终因肺结核在 1900 年去世,年仅 28 岁。 《红色英勇勋章》中的主人公享利弗莱明是南北战争中北方军 队中的一个士兵,他带着成为英雄的幻想参了军,在第一次同敌人的 交火时,他便逃离的战场,和一群伤兵一起后撤,后被自己的士兵误 伤,为此他获得“红色英勇勋章” ,受到了人们的尊敬,但是,静下 心来,弗莱明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怯懦,他决心做一个真正的英雄。在 下一次战争中,他英勇冲锋,成为了一名副其实的英勇战士。 《红色 英勇勋章》是描写一个普通战士在战争中逐步走向成熟的战争小说, 但它更重要的是描写主人公心理成熟一部小说。 克莱恩用印象主义和 自然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指出了战争是荒谬的,战争是一场恶梦,战争 使人丧失理智,丧失人性。因此,战争是毫无意义的。 弗兰克诺里斯(Frank Norris,1870—1902)被称为“美国自然 主义之父” 。弗兰克诺里斯出生在芝加哥一个富商之家,父亲酷爱 绘画艺术。这对小诺里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诺里斯 14 岁时随家人 移居旧金山,便进入一家艺术学校学习绘画,高中毕业后赴法国进入 著名的画室研究绘画。但诺里斯却没有表现出绘画方面的才能,爱上 了法国作家的作品,尤其是左拉的小说。1890 年他回国进入加利福 尼亚大学学习,后又赴哈佛大学学习。并开始了《凡陀弗与兽性》 (Vandover and the Brute)和《麦克梯格》(McTeague)的创作。 《麦克梯格》描写了矿工出身的江湖牙医一生的悲惨命运。麦克 梯格在旧金山开了一个珍所,朋友斯柯勒将表妹特莉娜介绍给他,在 新婚之夜,特莉娜又意外获得 35000 美元的彩票头奖,这引起了斯柯 勒的嫉妒。斯柯勒将麦克梯格无照行医的事告诉了有关部门,结果麦 克梯格被取消了行医资格,他为了抢妻子的金钱而杀了她,后与仇人 斯柯勒在内华达沙漠同归于尽。 《麦克梯格》是一部典型的自然主义小说。它强调遗传因素对人 的影响。麦克梯格的父亲就是因酗酒而酒精中毒死去的,麦克梯格失 业以后, 也不可必免地酗酒, 打老婆, 最后走上杀死老婆的犯罪道路。 正如 常耀信所指出的: “它的情节以现实为基础,它的描写是作者对 生活的认真观摩和记录。正是那力大如牛、深身发散着兽味的麦克梯 格的形象,他的原始的性俗和暴力行为,以及特莉娜躺在血泊中的惨 不忍睹的景状,冲破了文学上的和风细雨,轻描淡写之状,为本世纪 初叶年轻一代的“反判”扫除了一切路障。 《麦克梯格》的出版使得诺里斯蜚声全国,他在 1900 年春新婚 不久便受聘于纽约的勃来克佩奇出版公司提任高级编辑,为了表现 他对美国社会,尤其是广大农村的关注,他决心写一部以小麦为核心 的三部曲,来揭露垄断资产阶段的本质,为广大的农民呐喊。这就是 被他称为小麦史诗的系列小说 《章鱼》 (The Octopus) 、 《深渊》 (The Pit) 和《豺狼》(The Wolf),但作者在完成了前二部后,突然去世而未能 动笔。死时年仅 32 岁。 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诺里斯深入到加利福利亚的农场,对那里 的农场工人与铁路公司的斗争进行实地调查。他将 1880 年,在加州 发生的一次种麦农场主和运麦的南太平洋铁路公司之间发生的一场 严重冲突作为《章鱼》的基本素材。 《章鱼》从情节构思、人物塑造 和写作技巧方面都非常出色。 《章鱼》是一部自然主义的小说,但它又远远超越了自然主义的 局限。在这里也不再是被命运任意摆布的无足轻重的弱者。他们开始 和生活抗争,他们可能失败,但是他们作为人的尊严不容侵犯。人虽 死但精神犹存。 (2)杰克伦敦的小说创作 杰克 杰克伦敦(Jack London,1876—1916)出生在旧金山,在奥克 兰长大。他的父亲在他出世前就离开了他母亲,8 个月时母亲带他再 嫁给了贫苦的农民约翰伦敦。显然继父对他很好,但贫穷的生活使 得伦敦很少有机会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8 岁时他就被迫起早摸黑上 街卖报纸。13 岁时就到一家罐头厂做苦工,不到 15 岁,他就发育的 很强壮,他开始去旧金山海湾里铺蚝。牡蛎很昂贵,被种在贝壳中, 需要几个月才能长大。当时,好几家大公司都在投资这种生意,海岸 警卫队也竭尽全力保卫大公司的财产,巡逻队和偷盗者常发生战斗, 伦敦常冒着生命危险和一批年青人进行偷收牡蛎的活动。 很快就因勇 敢机智而获“牡蛎海盗王子“的美誉。不久,他便放弃了这种生活, 加入了海岸警卫队的行列。17 岁时他搭上捕海豹船到过朝鲜和日本。 半年后回国,不得不再次四处寻找工作。 杰克伦敦虽然受教育不多,但他酷爱读书。他喜欢阅读各种各 样的图书,包括哲学、经济、宗教,无不在他涉猎范围之内。在 19 岁时,决定要接受高等教育,他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反复阅读了 《共产党宣言》 。1895 年去奥克兰成立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 工党,伦敦很快就成为了积极分子。在此期间,他刻苦自学,考上了 加利福尼亚大学,不足一年便因家庭经济等原因退学。从此,他决定 从事“脑力劳动”来使自己摆脱经济困境。他曾在 1893 年在母亲的 鼓励下参加过当地报纸的一次作文比赛获头等奖。退学以后,他将自 己关家里,日以继日的写作,将手稿寄往杂志社,但都石沉大海,没 有回音。一度他感到了绝望。他随即放弃写作,在一家洗衣店里找了 份工作。当时,在阿拉斯加的克伦代克发现了金矿,他便向姐姐借了 钱,前往那里,但他回来时,依旧两手空空,只是头脑增加了为今后 写作所积累的素材。1898 年 11 月的一天,他接到两家杂志的来信, 一家同意为他的一篇 4000 字的文章支付 5 美元,另一家同意为他的 2000 字的故事支付 40 美元。这使他看到从事文学创作的希望。一年 之内, 他的许多故事在不同的杂志上发表。 次年, 《狼的儿子》 (The Son of Wolves)的发表受到广泛好评。 一家杂志社同意发表他的任何故事, 允诺为他创作的小说提前每月支付他 125 美元。这就是 1902 年《雪 的女儿》(A Daughter of the Snows)的出版。1902 年 7 月,他应聘去南 非采访波尔人战争。但在英国任务被取消,他决定在伦敦的贫穷窟采 访 , 这次 访问 为他 的 小说 《深 渊里 的 人们 》 The People of the ( Abyss,1903)提供了素材。这部小说使他成为社会主义运动英雄。 在小说《野性的呼唤》 (The Call of the Wild,1903)中,伦敦刻画 了一支叫巴克的良种狗的故事。这是杰构伦敦对生命哲学认识的写 照。巴克在费城的米勒大法官家受到优厚的待遇,但它被法官家的园 丁偷走转卖给了阿拉斯加淘金的法国人, 那儿的掏金热正需要强壮的 狗拉雪撬。巴克开始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学习生存的本领。巴克几易 其主,后来它的主人宋顿发现了金沙,忙与发财而冷落了它,布克便 开始在森村中与狼为伍。在发现了宋顿被印第安人杀害后,它奋不顾 身为主人复仇。它断绝了与人的联系,成为了狠群之首。 《野性的呼唤》出版后立即就成为畅销书,杰克伦敦也成了美 国收入最丰的作家。与此同时,杰克伦敦为大大小小的社会主义期 刊撰写文章和小故事。尽管他相信社会主义理论,但他也是一个种族 主义者,他认为白种盎格鲁撒克逊人是优等民族,这也是他思想的矛 盾所在。他研究尼采和斯宾塞,他将尼采的“超人”同斯宾塞的“适 者生存”同他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结合在一起。 1905 年他采访俄日战争回来后,便开始了另一部小说《铁蹄》 (The Iron Heel,1908)的创作。小说在 1908 年初出版。伦敦看到了 法西斯主义的兴起,马库斯坎利夫在其所著的《美国的文学》中指 出: “他的社会主义小说《铁蹄》 (1907)的男主人公,就被写成“超 人”尼采笔下的那种碧眼金发的野兽,再加上浑身一团民主烈火 。 这听起来好像荒谬可笑;可是这部小说文笔虽欠细致,却有一种咄咄 逼人的说服力。1 《马丁伊登》(Martin Eden,1909)是杰克伦敦的代表作,也 是一部自传性质的小说。但作品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自传,小说所描 写的社会生活具有现实主义的深刻性和广泛性。马丁伊登是一个水 手,他来自社会的下层,他渴望上流社会,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走进了 上流社会家庭,结识了路丝小姐。从此,他便为能够进入这一社会而 拼命努力。他认真读书,并开始写作,积极参加社会主义运动,后来 终于获得成功。他的知名度随着金线的增多而越来越高。但马丁却感 到了思想的空虚。在赴国外的航程中,他自沉海底。 《马丁伊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和腐朽。作者通过马 丁个人奋斗过程中所遭遇的事件以及周围人们态度的变化来揭露美 国社会的真实面目。提出向马丁这样的人只不过生活在梦幻之中,马 丁的死是美国梦幻灭的一个象征。杰克伦敦也像马丁伊登 一样 生活在梦幻之中,当他清醒之时,他也感到了绝望,感到了生命的无 意义,1916 年 11 月 21 日他服下了大量的吗啡,次日死去。 杰克伦敦是一个多产的作家,他一生共写出了 19 部中长篇小 说,150 篇短篇小说和故事,还有剧本、报告文学、随笔和论文等。 在他不长的文学创作活动当中为我们留下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 (3)西奥多德莱塞的小说创作 西奥多 西奥多德莱塞(Theodore Dreiser,1871—1945)生长在一个美 国生活之外的德国移民家庭。他是这个天主教家庭 8 个孩子中的第 7 1 马库斯坎利夫 《美国的文学》 p203. 个,他的母亲几乎不识字,父亲到美国后建了一座毛纺作坊,后来受 到合伙者的欺骗,之后便一直在贫困线上挣扎。他坚持让孩子到天主 教会办的学校学习。 在家里父母一直都说德语, 德莱塞接触英语很少, 他一直不能熟练掌握英语的文法和词汇, 批评界说他是伟大的小说家 写出的最憋脚句子。13 岁时,他终于从天主教的学校逃出,进了一 所公立中学,在一位同情他的老师的鼓励下,他开始了大量的阅读。 后来, 全家搬到芝加哥, 他的中学老师现在是芝加哥一所中学的校长, 鼓励他接受高等教育。 他进了印第安那大学学习, 不到一年便辍学了。 母亲去世后,由于父亲固执的宗教信仰,孩子们全部离家出走了。 1892 年,德莱塞开始进入报界担任记者,他先后在芝加哥几家 报社记者,接触了芝加哥市里各种各样的人。1895 年,在其哥哥— —一位流行歌手的劝告下他来到纽约, 担任报社记者, 来往于芝加哥、 圣路易等城市之间。记者的生活为他的文学创作进行了基本功的训 练,他观摩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看到了贫穷与富裕之间的差距, 扩大了自己的视野,他决定放弃记者的工作,开始写作,来揭露社会 的阴暗面。 1900 年德莱塞的第一部小说《嘉莉妹妹》(Sister Carrier)出版。 虽然弗兰克诺里斯极为赞赏,但小说只印刷了一千册,小说受到当 时批评界的谴责声远远大于赞赏声。加上家庭婚姻的危机,德莱塞放 弃写作一段时间, 直到 1911 年他才出版了《嘉莉妹妹》 的妹妹篇 《珍 妮故娘》 (Jennie Gerhardt) ,这部小说受到批评家门肯等人的赞扬。 以后的十五年里,德莱塞进入了他的创作高峰期。他先后创作出版了 《 欲 望 三 部 曲 》 (The Trilogy of Dire) 的 前 两 部 《 金 融 家 》 The ( Financier,1912)和《巨人》(The Titan1914);1915 年发表了《天才》 (The Genius),1925 年出版了他的传世之作《美国悲剧》(American Tragedy)。1947 年出版了《欲望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斯多噶》(The Stoic)。德莱塞一生共出版了 8 部长篇小说,4 本短篇小说集,4 部游 记,两部自传,一本诗集,一本剧本集,还有大量的杂文。他的作品 忠实地描绘了他时代的风貌。在垄断资本、机械文明发展的时代,他 以犀利的笔锋揭示出社会生活的不同层次的真实状况, 披露出富者的 豪横,贫者的可怜可悲,以及美国梦破灭的痛苦过程。在美国文学史 上,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全面透视他所生活的社会机体,并展现出它 的令人惊骇的图像。 《嘉莉妹妹》的主人公从农村前往当时的大城市芝加哥,她虽然 出身贫寒,但却带有小资产阶级身上所特有的缺点:自私、无知、虚 荣心强、看不起穷人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进入上流社会,过着舒适的 生活,但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她的“美国梦” 。她到了芝加哥投靠了姐 姐后,发现她们的生活与她原先想象的大相径庭,她不得不四处找工 作。当她因病失去了工作,她便陷入了绝境。 当她再次找到工作四处奔走时, 她遇到了她在来芝加哥的路上认 识的德鲁埃。 ,他的热情和关心令嘉莉感动,嘉莉不久便糊里糊涂地 成了德鲁埃的情妇。因德鲁埃是位经常外出的推销员,他便将嘉莉托 给了自己的一个朋友,酒店经理郝斯伍德照顾。同德鲁埃相比,郝斯 伍德更加成熟,更加富有,尽管郝斯伍德已经有了家庭,他却被嘉莉 的美貌所打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偷了老板的一万美金,设法拐走了 嘉莉,一起逃往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并以化名和蒙莉登记结了婚。俩 人又一起前往纽往,离开了芝加哥,郝斯特伍德的境况每日愈下,而 嘉莉则在百老汇找到了合唱团的工作,不久便名声鹊起,成了一名喜 剧演员,得到了她当初渴望获得的财富和声望,郝斯特伍德却沦落为 乞丐,自杀身亡。 嘉莉妹妹是一部反映 19 世纪末美国大都市生活的小说,小说中 的三个重要城市是芝加哥,蒙特利尔和纽约。大城市对一个 18 岁的 乡下女孩具有磁铁段的吸引力,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危险。嘉莉一心 追求特质享受,她意识到自己的幼稚,无知和贫穷,她一心要改变自 己的生活状况,当她实现了自己理想中的物质财富后,她似乎并没获 得真正的满足,她才开始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不能用金钱买到的。 《嘉莉妹妹》的出版引起了众多的非议。评论界对嘉莉行为不轨而未 受惩罚大为不满,小说出版后仅销售了 400 册。这对作者打击很大, 他一度情绪很低。 1911 年他的另一部描写女性形象的小说《珍妮姑娘》出版。作 为《嘉莉妹妹》的妹妹篇, 《珍妮姑娘》描写了一个无私的女性。虽 然她的结局是悲惨的,但是因其行为符合扬善惩恶的时尚而受到好 评。 此后,德莱塞开始将注意力转向了对强者的刻画。在被称为《欲 望三部曲》的第一部《金融家》 (1912)中,他塑造了柯帕多这个“巨 人”形象。在以后的《巨人》 (1914)和《斯多噶》 (1947)中他继续 着对社会的批判,通过柯柏多的发家史,作者表达了归根结底人的一 切奋斗都会以零为结局的观点。 在 1925 年,德莱塞以 1906 年轰动美国的一桩谋杀案为背景,完 成了长篇小说《美国悲剧》 (The American Tragedy) 。这是德莱塞小 说中评价最高,发行最也最大的一本书。小说的主人公克莱德格里 菲斯一心向往富贵,为了实现跟一个富家女子结婚,以便进入上流社 会的美梦,他杀害了已同她同居,并怀了孕的未婚妻。事后格里菲斯 被捕入狱,被处以死刑。 《美国悲剧》的成功不仅在于其情节扣人心弦,还在于透过字里 行间表现出来的作家的严肃而崇高的动机, 他试图告诉人们美国悲剧 是美国社会本身而不是哪个人造成的。美国梦是个大陷阱,它坑害了 无数的无辜者,它起到了醒世和警世的作用。 虽然评论界认为德莱塞的作品存在一些缺陷, 但是他的历史地位 是不容置疑的。 “黑幕揭露派” (4) 黑幕揭露派”及其作家 兴起于 19 世纪 90 年代并延续到 20 世纪初的“揭露黑幕运动” 以前所未有的声势对美国由飞速发展的工业所造成的政府腐败, 工业 垄断,商业欺诈以及由此给社会造成的巨大痛苦,进行了无情的揭露 和批判。由于这一时期美国政府采取放手不管放任自流的政策,导致 高度垄断,社会贫富悬殊。资本家不顾工人死活,大量雇用童工,失 业率不断上升,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整个社会道德水平急剧下降。由 新闻媒体所发起的这一运动在 10 年间就有 2000 多篇文章问世。 而在 文学界虽然不像新闻界那么声势浩大,但它却持续得更久,影响得更 深远 。1888 年贝拉米 出版了他 的乌托 邦小说《 回首 》 Looking ( Backward:2000-1887) 。他主张要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各尽所能, 按劳分配,使社会共同富裕。小说的读者人数仅次于《汤姆姆叔叔的 小屋》 。他在小说中触及了一些 20 世纪人们仍关心的问题,如个人和 社会的关系,物质享受和精神追求的关系,社会机构和运作方式,工 人阶级的作用等。如果说贝拉米是揭露黑幕文学的先驱,厄普顿辛 克莱就是这种文学形式的收场人。辛克莱发表于 1906 年的小说《屠 场》(The Jungle,1906)达到了揭露黑幕运动的高潮,引起了巨大的轰 动,成为当时高畅销的小说,连美国总统都不得不接见了作者,了解 实情并促进国会通过了“洁净食品和药品法案” 。虽然作者的本意是 通过揭露资本主义的罪恶根源,打破民众的“美国梦” ,鼓励读者信 奉民主社会主义, 但小说所造成的轰动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资产阶级 统治者做出某些改革措施。 《屠场》 叙述了来自立陶宛的约吉斯一家的悲惨遭遇。 为了谋生, 约吉斯一家和他的未婚妻奥娜一同移民美国来到芝加哥, 在屠宰场找 到了工作。他们真正感受到美国工业、政治和社会的每一种丑恶。他 们不会讲英语,因此更容易受到当权者的剥削和伤害。工厂老板和工 头、警察、政治寡头,房产贩子以及所有的“上层阶级” ,无不伸手 榨取他们的血汗。为了获得并保持那份工作的约吉斯不得不付出贿 赂,房产贩子以分期付款方式向他们出售房产时,却暗示他们最终会 失去房产。在工厂里,他被迫不停地加快速度干活以致受伤,最后被 赶了出来,又因殴打老板被捕入狱。老约吉斯被扔到垃圾堆里,约吉 斯的妻子死于生产, 孩子被废水淹死。 最后, 约吉斯不得不四处流浪。 《屠场》是献给“美国工人”的。在这部小说中,辛克莱描写了 他所发现的罐头厂工人生活的污秽、疾病、堕落和无助。任何一位黑 幕揭露者都能将这些写成小说, 但这部小说的闪光之处在于辛克莱的 全部激情和反叛精神, 在于按照社会主义理论所表明对资本主义压迫 方式的洞察力;在于将他自己和妻子为反抗饥饿、疾病和恐怖的斗争 融入了人物的生活之中,这是他生活经历积累的一部宣言。正如小说 标题所预示的那样, 约吉斯及其家庭所发觉的世界就是恐怖和给人带 来苦难的非洲丛林,在那里弱肉强食,只有适者才能生存。 小说认为约吉斯和奥娜在可怜的幸福婚姻后不久便步步走向了 社会的深渊。他们从精神上, (奥娜还在肉体上) ,像罐头厂的牲畜一 样,虽然是缓慢地,但确是无疑地受到残杀。由于污秽的工作和生活 条件他们疾病缠身,冬天忍受着寒冷,夏天蚊蝇成群,恶劣的食物毁 坏了他们的身体,季节性的失业使他们总是面临饥饿。当疾病摧毁了 约吉斯强壮的身体时,他认识到他就像工厂的废料一样,也已成了一 个废物,他只能在罐头厂的化肥厂干最下贱的话。老板对他妻子的引 诱导致他痛打了老板并入狱被关了 30 天。从监狱释放出来后他身无 分文,全家已被迫搬出,奥娜也死于难产。他被从一家从事危险工作 的一家钢铁厂被开除后,成了一名流浪汉;一位政客的随从;1904 年罐头工厂大罢工的工贼;最后成了一名无业游民。已经堕落进社会 最底层的他为了取暖参加了一次政治集会, 他第一次听到他所生活的 帝国主义丛林的解释。 虽然他并没有意识到他是在听一个社会主义者 在演讲,这种对真理的顿悟的力量是巨大的,他立刻开始更多地接触 社会主义。他从一名社会主义者那里获得了一份旅馆里的工作,最后 他参加了知识分子的聚会。 在那里他听到了作者想要读者了解的关于 工作目的争论。约吉斯投入到了 1904 年的政治运动中,小说以辛克 莱本人激情四射的演讲而结束,他说了社会主义的胜利即将到,届时 芝加哥将属于人民。 《屠场》 以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如实记下了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 程中为积累资本对工人的残酷压迫。因此,它的出版必然受到贫苦大 众的欢迎,也同时遭到资本主义集团的恶毒攻击。当时的牛肉托拉斯 就称《屠场》是出自一位精神不正常的人的一部拙劣的作品。一些资 产阶级卫道士们也纷纷撰文竭力否认辛克莱书中所描述的一切, 一些 有影响的报刊,如《芝加哥论坛报》和《波士顿副刊》都登载了许多 谩骂攻击辛克莱的评论文章, 而更多的却是肉食工业所登的大量的广 告,企图以此来抵消《屠场》一书在人们心中造成的影响,他们还向 国会施加压力,阻挠政府通过任何对此工业的进一步监督。然而,纸 是包不住火的。大量事实进一步证实了辛克莱书中所述,而且实际情 况还更为严重。 当时各罐头工厂的车间都污秽不堪, 罐头中有死老鼠, 患霍乱而死的猪被用来炼油,死牛也被做成牛肉罐头,甚至不小心掉 进油锅的人也被炼成了油,被当成杜汉姆牌牛油销往市场。这些人民 大众的日常食用品竟如此的不卫生,这怎么能不引起公众的强烈不 满?反抗的呼声之高, 迫使美国政府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改善工 厂的卫生状况。 作为一部揭露黑幕小说或政治小说, 《屠场》具有强烈的震撼人 心的效果,但不少人认为从艺术角度看这部小说也存在着很多缺陷。 有人曾批评《屠场》中主人翁约吉斯的“皈依”模式太简单化。但是 我们也应该看到作者是通过约吉斯所工作过的犹如人间地狱的工厂 经历的描写来为他的皈依做准备的, 他试图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是救 世主。 也许对这部小说持反对意见较有说服力的倒是辛克莱的失败在 于他使他笔下的主人翁成为了一位“现实的”人。约吉斯是一位合成 人物,他积辛克莱所谈到的二三十位罐头工人的麻烦于一身,但作者 的人物心理的确是简单的。 尽管在小说一开头的婚礼场景中约吉斯和 其他主要人物还算是各自具有自己的个性, 然而, 在小说的其它部分, 他们逐步丧失了他们的个性成为了牛肉托拉斯所摧毁的任何一群移 民。但是,小说的力量和激情却在于这群以约吉斯为首的失业首,这 些受尽苦难的人最终代表了广大的劳苦大众。 革命正是为他们而进行 的。他们不是一个个个体,而是以集体来取得象征地位。 辛克莱是一位社会理想主义者。美国文学评论家曾指出: “同国 外思想意识不同的是, 辛克莱的美国社会主义思想包含一种理想主义 的每一个重要方面,即‘美国梦’ 。辛克莱的说教不是鼓吹。通过暴 力手段进行美国的无产阶级专政。 他是敦促听众推翻传统的美国价值 观,回到那种美国人崇尚的人类大同思想之中去。 ”他的理想主义精 神受维多利亚时期改革小说家的影响, 《屠场》就是对人道主义的狄 更斯的作品的缅怀。辛克莱和狄更斯在叙述方法,人物的展现以及使 自己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和愤怒进入所要描述的场景之中都有着许 多惊人的相似之处, 辛克莱的约吉斯和奥娜婚宴的段落和狄更斯描写 克莱奇兹的圣诞晚宴的方式一样,肥胖,酗酒和肮脏的汉普特太太就 是《雾都孤儿》中伦敦的中年妇女。连辛克莱的反抗的心情也极像狄 更斯的, 狄更斯主张只有道德实践基督教才是解救他所描写的残酷现 实的灵丹妙药, 而辛克莱则要求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来改革现存的社会 秩序。但这种改革是靠选票来实现,而不是武装暴动。 辛克莱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可惜的是这种理想 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美国文学评论家乔治贝克尔曾指出: “在 他有生之年,辛克莱就认识到他的宣传是不起作用的,比如,在《屠 场》发表 25 年后他曾指出那本书一点也没有改善肉类加工厂的生活 状况。当然,他认识到生活状况的改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等待 时机,等待人民的认识的提高,使得民主事业的进程能够继续。他知 道指引他前进的明灯还没有照亮所有的人。 对他来说, 生命即将结束, 已不像清晨那样充满了希望, 但从一开始就使他充满生机的真诚无私 的灵感就融贯于其作品之中,依然占据着主导作用。 ”在半个世纪的 过程中,辛克莱创作了一批形成自我传统的作品。从《屠场》之后, 他的作品就超出了激进圈子而进入了更大的范围的读者群来让人们 了解美国社会的全部, 很少有美国作家能够像他那样使公众关心所生 活的社会。他当之无愧地作为伟大的社会批评家而载入史册。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到了 20 世纪,资本主义社会暴露的问题会 更多,更复杂,而小说家们关注的程度也会越深,揭露和批判的方式 也会越多。其影响会越来越大。 第五章 美国二十世纪的文学 美国二十世纪的文学 一、二十世纪的历史背景 进入 20 世纪,美国的资本主义得到飞速发展,竞争不断日趋加 剧,改变世界格局的二次世界大战给美国带来了空前的机遇,人们的 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1929 年的金融危机揭示了虚 假繁荣的外壳,经济萧条。缓慢复苏,紧接着又面临着第二次世界大 战随之而来的考验, “珍珠港”的爆炸声使得美国被迫参战,美国再 也不是只顾自己国内事务的与世无争的国家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却是刺激美国经济发 展的主要因素。美国的工业生产从 1914—1916 年起逐步增长,1916 年美国政府就着手进行战争的准备工作,到了 1917 年春天,协约国 遭受重大挫折,3 月,沙皇俄国被推翻,协约国坠入了不利的困境, 这使得美国的资产阶级得以维护“和平”为借口进行干涉,美国在 1917 年 4 月 6 日向德国宣战。 美国的参战给予了协约国有力的支援。1917 年 11 月 7 日伟大的 十月革命爆发,俄国退出帝国主义战争。次年 11 月,柏林也爆发了 革命,德国宣布投降,一战随之结束,美国的参战加速了德国同盟国 家的灭亡。 战后的 1923 年到 1929 年是美国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 美国的垄 断资本在汽车、电力、建筑和钢铁工业方面全面迅速发展,这使得美 国一跃而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中最富有的国家。然而,资本主义的无序 发展必须导致恶劣的后果。1929—1933 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给美国经 济造成了巨大灾难,其影响横扫整个资本主义世界。1929 年 10 月的 股票市场危机引起了大萧条时期的到来。 面对经济危机罗斯福总统采 取了积极的对抗危机的措施,即所谓的“新政” ,美国的经济才开始 逐步复苏。经济危机使得资本主义蕴藏的矛盾进一步加大,1935 年, 意大利战领了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 ;1936 年—1939 年,德、 意、法西斯干涉西班牙内政;1937 年 7 月 7 日日本在占领了东三省 后,又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全面入侵中国。接着德、意法西斯便开始 了重新瓜分欧洲的计划,德国在 1939 年 11 月 1 日,突袭波兰,英法 向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0 年,希特勒在西线发动“闪 电”战,先后占领了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欧洲国家, 接着又从比利时占领法国北部,英法联军撤出了欧洲大陆。1940 年, 法西斯德国占领了欧洲北部和西欧,法国投降。1941 年 6 月 22 日, 德军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的爆发改变了战争的形势,反法 西斯阵营随着前苏联的加入而加强。1941 年,日本军国主义突然轰 炸了珍珠港,美国被迫对日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的工业生产,到 1946 年战争 结束时, 美国的生产能力比 1939 年增加了 40%。 1942 年—1943 年间, 苏联红军进行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继而转入战略反击。1944 年 6 月 6 日英法联军在法国西北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第二战场,美军也 从意大利登陆欧洲,加入欧洲战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指日可待。 1945 年 5 月 2 日, 苏联红军占领柏林, 日, 8 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德国法西斯被彻底打败,欧洲战场结束。8 月 6 日和 9 日,美国对日 本的广岛和长崎分别投下了原子弹,8 月 8 日,前苏联对日宣战,百 万苏联红军进入中国的东三省。8 月 15 日,日本军国主义被迫无条 件投降。9 月 20 日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是 全世界人民同德日意法西法之间的一场正义的战争, 它以人民的胜利 而告结束。 二、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文学的发展 虽然在本世纪,一些主张反映社会“微笑”一面的现实主义作家 仍然活跃在美国文坛,但从 1900 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一些青 年作家已经在强调描写社会现实的阴暗面。 弗兰克 诺里斯在他的 《章 鱼》《粮食交易所》里就对资本主义的奸诈作了揭露,德莱塞的《嘉 、 莉妹妹》的问世标志着美国文学的真正转折点。德莱塞在小说中探索 当代社会下层人民的困境,尤其是在他的《金融家》和《巨人》问世 后,他的自然主义作家领袖的地位得以确认。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诗歌也得到显著的发展。20 世纪初的二 位伟大诗人威廉威汉姆迪和埃路罗宾逊的诗歌以其淳朴的诗 意为主题。 罗宾逊认为人类的生活和命运仍然是一个他所参悟不透的 谜。 《河下游的城镇》《天边人景》的出版让罗宾逊步入出诗人的行 、 列。同罗宾逊一样,弗罗斯特的诗也是传统的格式,但却探索了人的 心灵深入。 到了 30 年代, 他的名声进一步攀升, 后被誉为美国的 “非 正式的桂冠诗人” 。 20 世纪初期,美国诗人在文学现代派的潮流中起到了领导作用, 卡尔桑德堡和维切尔林塞继承了惠特曼的风格。埃德加托马斯 的《匙河集》同样具有惠特曼的遗风。同时,旅居伦敦的一些诗人庞 德、洛威尔以及艾略特等人则掀起了一场反潮流的诗歌革命。他们致 力于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和新的艺术标准。他们摒弃诗歌的韵律,认为 韵律只是一种技巧,它会影响完善意象的创造。意象派诗人抵制浪漫 主义,他们认为浪漫意义是一种颓废的人类文化形式。他们主张制造 日常生活的形象。出生于路易斯的 TS艾略特毕业于哈佛大学, 一战开始后移居伦敦。艾略特坚定地认为诗歌应该表达复杂的人生, 他的诗歌晦涩难懂。然而,在其丰富的语言意象背后我们发现的是他 坚定的信念,他认为没有信仰的生命是空同愚蠢的生命。 《荒原》就 揭示了他同意象派的最终决裂。 他认为语言意象不揭示生命的意义则 是没有意义的。 自然主义的小说家和意象派诗人将美国文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 度,但现实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思想仍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大部分的传 统小说家则均为女性。例如:伊丽丝沃顿(Edith Wharton,1862-1937) 进行的小说创作就对贵族的和纽约的传统进行了细致的描述,维 拉凯瑟(Willa Cather,1873-1947)则对中西部大草原的生活作了细致 的描述,由此来追忆逝去的美好时光。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文学界的一场最重要的革命悄然发生, 这就是现代主义倾向。被称作“迷惘一代”的一群青年作家对过去的 理想价值提出挑战, 但所得出的结论只是绝望和愤世嫉俗、 尽情享乐。 20 世纪的二十年代的美国充满了失望的情绪。 “迷惘的一代”作家应 运而生。这群作家以他们的战场经历作为其作品的素质进行创作。他 们之中有海明威、多斯帕索斯和福克纳。 “迷惘的一代”一词是旅 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葛特鲁德斯泰因(Gertrude Stein,1874-1946) 对年轻的海明威等人的评价,她说: “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海明威 在他的早期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中使用了这个词。从此,它成了这 群作家的标签。 这群青年作家带着美好的愿望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国后, 他们感到了现实社会的虚假和精神上的空虚。他们便选择了居住国 外。法国的巴黎成了他们经常聚会的地方,他们深受葛特鲁德斯泰 因的影响。海明威摒弃了维多利亚时代文风的矫揉造作,创立了自己 的小说标准。他的《永别了武器》强烈地表达了他对战争的厌恶。 相比之下,他的早期故事和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和《没有女人的男 人》中仅仅表现了“迷惘的一代”对虚假的理想的反判。在小说《老 人与海》 (1952)中海明威显示了他杰出的创作才能。书中歌颂的主 人公面对困难所显示出不屈不挠的精神。海明威以他简单的词汇、简 洁的句子和口语文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因此,他在 1954 年赢 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大萧条和二战期间, 美国的小说创作真实地反映美国社会中思想 的混乱。20 年代居住巴黎的美国作家正是为了逃避美国社会的虚荣 和空虚。弗茨杰拉德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在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 比》中描绘了时代的真实画面,他通过盖茨比的一生来对应“美国之 梦”的破灭。 同时,另外一些作家将其创作的视野放到了边远的乡镇上。舍伍 德 安 德 生 (Sherwood Anderson,1876-1941) 的 小 说 《 小 镇 崎 人 》 (Winesburg, Ohio,1919)和托马斯沃尔夫(Thomas Wolfe,1900-1938), 的《天使,望故乡》(Look Homeward,Angel,1929)都试图表现现代化 给人们带来的冲击。辛克莱刘易斯(Sinclair Lewis,1885-1951)以及他 的《大街》(Main Street,1920)等 5 部长篇小说受到欧洲社会的广泛认 可,并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人。与他们相比较,二十 年代来三十年代初期崭露头角的威廉姆福克纳则更加耀眼。福克纳 不是“迷惘的一代” ,却通过南方历史的再现来寻找生活的意义。他 的早期小说《声音与喧器》《八月之光》和《押沙龙,押沙龙》反映 、 了他矛盾的心理。他通过家乡“约克纳帕塔法县系列”小说来反映美 国工业现代化对南方人的精神冲击, 揭示了美国南方精神与文化的没 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情感危机和失落感以及 30 年代南方旧的传 统的衰败等等。 由于有了尤金奥尼尔,美国戏剧在 20 年代进入了一个繁荣发 展的时期。1914 年成立的华盛顿广场剧社和 1915 年创建的普罗斯顿 剧社将美国的小剧场运动推向高潮。1916 年奥尼尔的《东航卡迪夫》 上演。此后的六年里,奥尼尔在美国戏剧界独树一帜,在《榆树下的 欲望》《奇异的插曲》和《悲悼》等剧本中,他转向心理分析的主题, 、 追寻人类的动机。通过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的手法,他在《琼斯皇》 和《悲悼》等剧作中探索人的心理活动。在《漫长的归途》等作品中, 他为美国戏剧定下了一种新的标准。在他的带动下,一批剧作家纷纷 涌出,他们有安德森、莱斯、芭利、魏尔德、海尔曼,稍微晚些时候 的田纳西威廉姆斯、阿瑟米勒和艾德华艾尔比等一大批杰出的 戏剧家,是他们将美国戏剧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经济大萧条, 西班牙内战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改变了美国 人的文化观念。如果说 20 年代作家以反判传统为已任,他们关注的 只是个人,那么 30 年代的作家则以拯救社会作为自己的使命。这一 时期,马克思主义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左翼运动蓬勃发展,马 克思主义者及其追随者们利用小说形式进行积极的宣传, 主张通过革 命的方式来动摇资本主义根基。约翰多斯帕索斯、詹姆斯、法雷尔 和约翰斯坦贝克都在他们的作品中积极宣传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 斯坦贝克非常熟悉他所刻画的国家和人民,他的社会意识小说 《愤怒的葡萄》在 1939 年问世。这部小说一直被看作是一部社会主 义的文献和一部社会抗议小说。 小说中所揭示的社会哲学也是典型的 美国式的哲学,是建立在“美国之梦”基础上的。它主张像凯弗约 德家这样的穷苦人必须紧密团结在一起, 发挥群体的力量来共同对付 剥削和压迫。严酷的现实使约德这样的穷人最终明白“分裂,我们就 软弱可欺,团结,我们就强大无比”这一真理。由于斯坦贝克的“农 业三部曲”及以后作品的影响,他在 1952 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三、二十世纪的重要作家及其作品 (一)诗歌的繁荣 20 世纪初,随着世界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资本主义社 会各种矛盾的进一步激化,西方文坛发生一场空前的巨大变化。现代 主义文学运动席卷全世界,现代主义思潮冲击着艺术的各个领域。首 先,在诗歌界,千百年来英语诗歌在形式上和语言上所建立的根基发 生了动摇,现代主义的诗人应运而生。他们选择现代经验和现代意识 作为表现对象,刻意描绘现实世界的支离破碎和不可思议,并着力揭 示现代人精神上的虚脱和心灵上的创伤。 现代主义的诗歌在形式上和 技巧上进行革新,采用无韵体的形式淡化叙述性而强化抒情性。通过 一系列大胆的实验,现代主义诗歌在二三十年代走向辉煌。 (1)埃兹拉庞德的意象诗 埃兹拉 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1885—1972)被认为是英语现代派诗 歌的创始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现代派诗歌,是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 重要领袖。庞德出生在美国西部爱达荷州的海利市。15 岁时进入宾 西法尼亚大学,并在该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庞德曾在大学任教, 同时潜心钻研诗歌,因涉嫌同一位女演员有不正当关系被学院解职。 1902 年,他离开了美国前往欧洲,他先到了威尼斯,自费出版了自 己的第一部诗集《熄灭的烛芯》 (A Lume Spento,1908) 。庞德在伦 敦定居下来。从 1908—1920 年间,他发表了大量的现化主义诗歌, 这个包括《人格面具》(Personae)、 《欣喜》(Exultations)、 《普罗旺斯》 (Provenca)、 《罗曼诗歌的精神》(The Spirit of the Romance)和《古尔 德卡亚尔坎蒂的十四行诗集和民歌》(The Sonnets and Ballate of Guido Cavalacanti)等诗集。 在伦敦期间, 他结识了诗人和理论家休姆, 共同的兴趣使他积极参与了休姆等人倡导的诗歌改革运动之中。 他从 汉字、 中国古典诗词、 日本的短诗等优秀艺术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1915 年, 他出版了 《华夏集》 (Cathay)并着手构思他的巨著 《诗章》 (Cantos)。 这一时期, 他还翻译了李白的 《长干行》 (The River-Merchant’s Wife: A letter)。 一战以后,庞德对战后的英国社会表示了强烈的厌恶,他认为当 时的英国社会是一个政治腐败,道德论丧的精神荒原。他在 1920 年 离开英国来到法国巴黎。在巴黎的 4 年期间,他开始认真研究了中国 的传统的孔孟之道,并进行着《诗章》的创作,1925 年,他前往意 大利的海滨小镇拉马洛,并在此居住了近 20 年。在意大利,庞德深 受意大利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庞德不 断撰文为法西斯歌功颂德。并通过罗马电台进行反动宣传。对美国政 府和人民以及前线官兵等反宣传达上百次之多。1945 年,庞德因判 国罪被捕,被押回美国受审,后被判精神病送往精神病院接受治疗。 他在押期间继续《诗章》的写作,1958 年,他获得释放,并回到意 大利,1972 年他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去世。 庞德是位语言天才,他熟悉多国的语言。他一生翻译了大量的作 品,包括中国的儒家思想作品,如( 《论语》《大学》《中庸》和《孟 、 、 子》等。庞德又是一位文学批评家,他先后发表了《我收集奥里里斯 神的肢体》的系列论文,阐述了他关于艺术家的“关注”和当代审美 问题的诸多美学观念。 评论家们把庞德一生的创作生涯大体划分为两 个时期。从他的《熄灭的烛芯》的出版到 1810 年的《休赛尔诺莫 伯利》(Hugh Selwyn Mauberley)为第一时期。这一时期主要以短小精 悍的抒情诗为主。第二个时期主要以他的巨著《诗章》和翻译作品为 主。 《熄灭的烛芯》收入了 45 首短诗,许多诗篇反映了诗人对诗歌创 作的感受和决心。 《人物》(Personae,1909)是他继《圣诞献记》(A Quinzaine For This Yule)之后的第三部诗歌, 共收入了 33 首诗歌。 《人 物》中许多诗歌反映了诗人较为成熟的艺术思想和独特的审美意识。 1909 年出版的《狂喜》(Exultations)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及爱情的 真实感受。从 1911 年到 1920 年间,庞德先后发表了《抒情诗集》 (Canzoni,1911)、 《反击》(Umbra,1920)、和长诗《休赛尔诺莫伯 利》(Hugh Selwyn Mauberley,1920)等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他对诗歌的 结构和造型进行了大胆的实险。1913 年,庞德的最出色的小诗《在 地铁站》(In the Station of the Metro)发表。这是一首意象派诗歌的代 表作。这首诗仅有两行“人群中这些面孔的幽灵/一根潮湿的黑树枝 上的花瓣” 。据诗人说这首诗花了他一年多的时间。诗人在巴黎某地 铁站见到许多面孔。在归途中,这些面孔在他眼前反复出现,直到最 后逐渐变成一片片彩色印花色底。诗人最初写了一首 30 多行的诗表 达这种意象,感觉很不满意。半年后他又写了一首十几行的诗,仍不 满意。一年多以后便出现了现在的这两行诗。诗中的“apparition”是 幻觉幽灵,它使人们联想到来来往往的来客的一张张面孔。第二行的 “petal 花瓣则传递了灵的信息。这个信息由于深色而又带湿气的树 枝的反衬而变得更加鲜明。 《协议》(A pact)一诗以赤诚相见的语气回 忆过去诗人对惠特曼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 指出了惠特曼在美国诗 歌创作方面开创的崭新的道路,给了惠特曼的正确的评价。诗人认为 惠德曼对生活采取了乐观主义的态度,他对美国诗歌的贡献,无论在 形式上还是与内容上都是无与伦比的。 《江边商贾之妻:书信一扎》 (The River Merchant’s wife: A Letter) 是庞德翻译的李白的 《长干行》 。 该诗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写出她思念远出经商的丈夫,叙述了她与丈 夫儿时青梅竹马,以后离别相思的心情。虽然庞德不懂汉语,但他的 译文仍保存了原诗的情调。 《诗章》 The Cantos,1930—1969)是庞德的代表作,也是现代 ( 主义诗歌的里程碑巨著。 《诗章》以其作品语言的艰涩性,内容的包 罗万象,以及作品的无序性令一般读者望而却步。 《诗章》的创作花 费诗人一生的精力,全集原为 117 章。因第 72 和 73 章带有明显的法 西斯主义倾向,现在正式发表的只有 115 章。 《诗章》的内容丰富, 包罗万象。其结构表面上看杂乱无章,但却有着相对完整,相对统一 的叙述。它如同一架文化探测仪器,深入到各个文化的深层,从古希 腊、古罗马到活生生的当代社会生活、从英伦三岛到地中海、从欧洲 诸国到东方中国、日本,诗歌不断在时空中穿行,把神奇与腐朽,美 丽与丑陋,光荣与梦想,现实与理想综合在一起,使读者在享受眼花 瞭乱的艺术想象的同时得到思想的回避与启迪。 追忆过去, 对照现实, 憧憬未来,诗人给予我们的思考空间非常巨大。 总之,作为现代英语诗歌的实验和革新的倡导者和 20 世纪现代 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庞德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2)罗宾逊的诗歌 埃德温 阿灵顿 罗宾逊 (Edwin Arlington Robinson,1869—1935) 出生于新英格兰一个传统的家庭,在缅因州的加丁纳镇长大。他曾在 哈佛大学学习,但两年后,他无法付高昂的学费而回到自己的家乡加 丁纳镇。1896 年,罗宾逊自费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诗集《急流与昨 夜》(The Torrent and the Night Before)。1897 年,他的第二部诗集《河 下游的孩子们》(The Children of the Night)出版。继而,他离开家乡前 往纽约谋生。在纽约,他做过工地的监工,生活非常贫困,但他的诗 歌创作却从未停止过。当时的罗斯福总统读了他的诗极为赞赏,并接 见了他。得知他的困难后,总统帮他安排了在纽约海关一个挂名领工 资的闲差,以便让他有更多的时间继续从事创作。1910 年,他的诗 集《河下游的城镇》(The Town down the River)发表。接着,他相继发 表了诗集《天边人影》 (The man Against the Sky,1916)和《阿翁的收 获》 (Avon’s Harvest,1921) 。1921 年他的《诗集》(Collected Poems) 出版,并第一次获得普利策奖。1924 年因诗集《死去两次的人》(The Man Who Died Twice)第二次荣获普利策奖。1927 的《特里斯特姆》 (Tristram)第三次荣获普利策奖。 他和弗罗斯特等人一起促进了美国诗 坛的复兴,被视为当时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罗宾逊深受自然主义的影响,他所表现的是失败和无助的主题, 他善于从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中之中去发现构成生活悲剧的素材。 在 他被称作“蒂尔伯利小镇”的主题中,人人都是生活的失败者,但每 一个失败者又都是受人尊敬的人,令人同情的人。他从心理上去探索 他们失败的根源。他们以“内心独白”的方式道出自己的困惑、悲伤 和无助,他的诗歌情调阴沉而富于讽刺性,他善于运用传统的韵律来 表达具有现代意味的“悲剧观” 。他的诗“格律工整,用字贴切,立 意清新,为美国诗歌增添了一种严峻、诚恳、精确的文风” 。 《理查德 珂瑞》 (Richard Cory)是罗宾逊著名的几首人物肖像短 诗这一。他从邻居的角度刻画这位富翁的形象。珂瑞先生风度翩翩, “富比五候”“读遍各种学问” , ,而且谈吐和衣着都异常得体,深受 人们的影仰和羡慕,但是,使人不得其解的是这么一位富翁却在一个 宁静的夜晚用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 了他的自杀呢?是精神空虚,还是生活无聊?我们不得而知,诗人子 也无意给予答案。这种开放性的结局给我们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另 一方面,诗人也试图告诉我们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说不明道不白的。 珂瑞的死也打碎了“我们”的梦幻,让“我们”通过对珂瑞先生的重 新认识的同时也对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思。物质的东西固然重要, 精神上的世界则更加必不可少。 收录在《河下游的城镇》中的另一首人物肖像诗《米尼弗契维》 (Miniver Cheevy)再现了城镇中破落青年充满怨恨的心灵。 米尼弗 契 维生活在 19 世纪未叶的美国,一方面,与同时代的大多数人一样, 贪恋金钱和丰富的物质享受,另一方面,他也崇尚古人的高尚精神, 他抱怨自己生不逢时,常常借酒浇愁。他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 但他具有一种“绝望的勇气” :他虽借酒浇愁,却仍在“思索”着寻 找出路。从契维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诗人本人的生活轨迹。虽然他 笔下的失意者意志有些消沉,但是精神上的反判意识依然存在。有 评论说“他是精神上的流放者,对现代年青人来说,他对诗歌的执 著、对世俗价值的批判、勇敢面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命运的反思 等,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 (3)罗伯特弗罗斯特的田园诗 罗伯特 罗伯特弗罗斯(Robert Frost,1874—1963)出生于旧金山一个 教师家庭。在他 11 岁时父亲因肺结核病去世,母亲带着他和妹妹回 到新英格兰老家。母亲在当地一所小学教书。弗罗斯特自小就喜爱读 诗和写诗。中学时就在报刊上发表了叙事诗《悲惨之夜》 (La Noche Triste,1890) 。进入达特默斯学院不到一个学期他就离开学校,回到家 乡帮助母亲教书。 1894 年,他在 《独立》杂志发表了 《我的蝴蝶》(my Butterfly)的诗篇,仅挣了 15 美元。1897 年,弗罗斯特进入哈佛大学 学习古典文学、哲学,但是两年后因肺结核病中途退学,一边教书, 一边经营祖父留给他的农场。1912 年,他决定卖掉农场,去英国从 事诗歌创作。在伦敦他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少年的意志》 (A Boy’s Will,1913) 。他的诗受到著名诗人庞德的高度赞赏。接着他又出版了 第二部诗集《波士顿以北》 (North of Boston,1914) 。一些英国现代派 诗人庞德、休姆、叶芝纷纷撰文,对其诗集给予高度评价。当 1915 年弗罗斯特返回美国时,他已成了深受欢迎的诗人。第三本诗集《山 间》 (Mountain interval,1916)包括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 《未选择 的路》(The Road Not Taken)就是其中的一篇。 1923 年诗集《新罕布什尔》(New Hampshire,1923)为他第一次赢 得普利策奖。此后,他又三次获此殊荣。他成为一生四次获普利策奖 的仅有一人。 随着这些诗集的出版,弗罗斯特的声誉日增。他先后在美国几十 所大学担任教授或客座教授。1961 年他还应邀在肯尼迪总统的就职 典礼上朗诵他的诗作《全心全意的奉献》(The Gift Outright)。 弗罗斯特的诗多以田园诗歌以生活为题材,生活气息浓郁、形象 鲜明活泼。他欢迎诗歌革命,但不愿随波逐流。他坚持“用传统的方 法写出新意” 。因此,他也和罗宾逊一起被现代派诗人称为迂腐的保 守派。他不热衷于对传统的诗歌形式进行革新。他喜欢采用传统的四 行诗、三行体和无韵诗体。他善于用普通人的口语抒发感情,描写日 常生活的事件与情景。他素有“新英格诗人”之称。他在诗中大量地 描写新英格兰的自然景色和风土人情。波士顿以北多岩石的牧扬,殖 民时代的建筑,耐人寻味的石头围墙,以及那里居民粗犷的感情,耕 耘生活的艰辛等都是他创作的素材。 显然弗罗斯特保持了传统的形式 和格律。但他却认识到生活的复杂性,他通过自然来表达一种象征意 义,而不是田园式的思乡情调。他关注社会,关注人的意识的变化, 以其独特的手法传递着对人世的看法。 《苹果采摘之后》(After Apple-Picking)是收录在《波士顿以北》 中的一首短诗。这首诗完成于诗人旅居伦敦期间。诗人以充满喜悦的 心情回忆秋天苹果熟了,丰收给人带来欢乐,诗人被苹果醉人的芬香 所陶醉。 同时他也没有忘记劳作的艰辛。 诗中描写了劳动之后的梦境, 又大又鲜的苹果,以及果枝,果花,褐斑等,诗人会在“长眼”之中 梦见这永生难忘的愉快的劳动场面。 《修墙》(mending Wall)一诗是人们引用最多的一首诗,诗人采 用对话体诗歌形式,刻画了很有个性的一对邻居。两家共享一堵石头 垒的矮墙,每年春天到来之际两家都要一起修墙。诗中的“我”思想 较为开放,说话也富于幽默,他的邻居却始终坚信老辈们传下来的格 言 “有了好篱芭, 才会有好领居” 。 “我” 认为石墙好像没有什么用途, 一年一度的修墙到底为了什么,可同时也没有放下手中的石块,修墙 的工作并没有停止。石墙是一种象征,它即是看得见的物质障碍,又 是无形的隔阂。他表明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诗人的 “我”自己的内心也存在着矛盾。他虽然存在着想冲破障碍的想法, 又不敢真的去做。这正是现代社会人的困惑之处。 《未选择的路》是收录在他第三部诗集《山间》 (1916)中的一 首名诗。弗罗斯特把自己的思想和富有象征的意象揉合起来,阐明他 对人生和社会的态度。这首诗写于 1915 年 2 月诗人打算离开伦敦回 英国的前夕。该诗语言质朴自然,但构思却极其精妙。4 年前,诗人 在新军布什尔树林中有过这样一次难忘的经历。在他面前两条路。诗 人感到遗憾的是他不能同时涉足两条路。一条路平坦通畅,极目可见 尽头,另一条路幽寂荒凉,充满了引人探索的诱惑。究竟该选哪一条 路, 诗人思索再三, 决定选择那条人迹更少的路。 很显然, 这里的 “路” 即是具体的路,也是人生的道路。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人们都会遇 到许多抉择。生活本身就是选择,只有做出了正确的选择,生活才会 更加有意义。诗人的选择与众不同,这说明他不愿意随波逐流,走自 己的路,不步别人的后尘,也许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但一旦做出了选 择,就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诗人的一生不正是这样做的吗? 《雪夜林边停》(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是《新罕 布什尔》的一首诗。有评论说这是一首独白诗,讲话的人就是诗人自 己。在一个雪夜诗人到郊外林边去欣赏静谧诱人的雪景,美景令人心 醉,但是却对主人的停止不前感到迷惑为解,他想到假如能在这黑暗 的黑夜中长眠,那该多好啊!但是他的人生道路还未走完,他的任务 还未完成,还有许许多多的事情等待他去做。当“责任”和义务向他 召唤时,他必须继续着人生的旅途。 弗罗斯特的诗歌题材多样, 《部门分工》(Departmental)是弗罗斯 特最著名的讽刺诗之一。诗中描写的是一个蚂蚁社会,在这个蚂蚁社 会中,部门分工很细,各负其责,互不相干:遇事要逐级上报,公事 公办。 作者的真正意图是借这个蚂蚁社会来讽刺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 冷漠。 《计划》(Design)则是弗罗斯特的一首哲理诗,这首诗通过蜘蛛 捕杀飞蛾这一自然现象来表现对控制世界的神秘力量的恐惧感。 诗人 似乎在说:在这个混杂而黑暗的社会中,根本就没有什么计划,没有 什么目的。如果有的话,也只是一种死亡的计划。 弗罗斯特在晚年被美国人民誉为: “非官方的桂冠诗人” 。他对美 国现代诗歌的贡献是巨大的。肯尼迪总统给他以极高的赞扬。他说: “他的逝世使我们都失去了一笔财富。然后,他已经为他的祖国留下 了一部永垂不朽的诗篇, 全体美国人民将永远理解这些诗篇并从中获 得无穷无尽的欢乐。 ” (4)卡尔桑德堡的诗歌 卡尔 卡尔桑德堡(Carl Sandburg,1878—1967)和弗罗斯特一样是一 位长寿的知名人物。他是继惠特曼之后美国又一位民主诗人。桑德堡 出生在伊利诺州一位贫穷的瑞典移民家庭。 他只接受过几年正规的学 校教育。因家境贫寒,做过各种苦活。1898 年美西战争爆发,他入 伍参战。退役后进入隆巴德学院学习。1902 年未完成学业便离校。 1904 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在轻率的欢乐中》 (In Reckless Ecstasy) 。 桑德堡喜爱旅游,接触了广泛的社会,收集民间歌谣。1913 年,他 前往芝加哥 ,当了一家报社的记者。当时的芝加哥已经成为美国文 化的中心。芝加哥著名的文学杂志《特刊》在 1914 年刊登了桑德堡 的《芝加哥》(Chicago)和其他 5 首诗,引起了很大的反响。1916 年 他出版了《芝加哥诗集》(Chicago Poems),从此奠定了他在现代美国 诗坛的地位。在《芝加哥诗集》里诗人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对剥 削者和压迫者进行有力的揭露和鞭挞。桑德堡的目的就是“为朴素的 人民写朴素的诗” 。因此,他也被誉为 “人民的诗人” 。继第一部诗 集成功后,桑德堡还出版了《剥玉米的人》 (Cornhuskers,1918)《烟 、 与钢》 (Smoke and Steel,1820) 《大峡谷石壁夕照》 、 (Slabs of the Sunburn West,1922 ) 、 《早上好、 美国》 (Good Morning, America,1928) 以及《诗歌全集》 (Complete Poems,1950) 。除此之外,他还创作了六 卷本的 《林肯传》 (Abraham Lincolm: the war years,1939)和民间歌曲集 《美国歌囊》 (American Sanbag,1950) 。 桑德堡的诗歌可以说含盖了美国的方方面面。 《芝加哥诗抄》描 绘的是城市生活,刻画了城市里数一万计的普通劳动者的悲惨的境 遇, 表示了诗人对他们的同情。 同时, 他也赞美了城市的活力和朝气, 相信人民通过自己的努力,终有一天会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在《剥 玉米的人》中,诗人歌颂了美丽的大草原,在这里的近 100 首诗里, 诗人时而从大草原的角度,时而以诗人与大草原合而为一的身份,叙 述和赞颂大草原的过去和现在的风光, 对未来充满无限的信心。 《烟 在 与纲》的诗集中,诗人表示了对社会的贫富不均现象的关注,对美国 工业社会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批判。 《大峡谷石壁夕照》是诗人乘火 车经过亚利桑娜州北部大峡谷的观感。 《芝加哥》是桑德堡的成名作,表达了对诗人对这座年轻的城市 的热爱,甚至包括了它的缺陷。诗人用他火一般的激情和强有力的节 奏,长短句的平行运用等手法刻画了芝加哥真实的面目,这里有:饥 饿中倍受煎熬的妇女儿童,路灯下强装笔颜的妓女,随意杀人的枪手 等等, 但在诗的后半部分, 诗人笔锋一转, 它是座 “双肩宽阔的城市” 。 他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最终是要为改善人民的境遇而服务的。而《港 口》(The Harbor)一诗,虽然也是写芝加哥,但诗中的描写就完全不 同。这里没有了希望和活力,只有肮脏和丑陋的景象,这里到处是贫 穷和饥饿。诗中城墙围着的城市和城外的大自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表达了诗人的悲伤和怅惘。 《雾》(Fog)是一首意象派的小诗。虽然只有几行,却把描写的 尤如一只潜行的小猫, 雾的运动恰似猫的匍行。 它的消失也如猫一样, 悄然而逝。诗中写道: 白雾走来了 迈着小猫的步伐。 它坐下来眺望 城市和海港, 它蹲着一声不响 然后又万步向前。 猫的动与静的组合与大雾的迷漫而至又悄然而退一起构画出一 幅美丽的雾天美景。 《人民,是的》 (The people, Yes,1936)是他最长的一首诗。全诗 107 节,长达 100 多页。他搜集了大量的民间传说、格言、谚语、奇 谈、逸事、口头禅、并夹以人物素描和诗人的评论和感叹。在诗中, 桑德堡表达了他对人民的热爱,他觉得作为人民的诗人,他有责任, 有义务站起来为人民呐喊,为人民说话。 桑德堡一生坚定地站在广大人民一边,也召来许多评论家的批 评,但他从未退却,坚持自己的风格。也赢得人民的爱戴,难怪海明 威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时说,是桑德堡而不是他应获此殊荣。 (5)TS艾略特的诗歌 TS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1888—1965)出生于密苏里 叶的对路易斯一个富裕的家庭,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1905 年他 在圣路易斯的史密斯学院学习时就发表过处女诗。1906 年,艾略 特进入哈佛大学。1909 年获学士学位,1910 年获硕士学位后,他来 到巴黎大学聆听柏格森的哲学课。在此期间,他创作了《一个妇人的 写照》 (Portrait of a Lady)《普鲁弗洛克的情歌》(The Love Song of J. 、 Alfred Prufrock)等诗作。1911 年,艾略特回到哈佛攻读博士学位,后 到德国研究哲学,在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继续深造。1914 年,第一 次世界大战爆发,艾略特滞留在英国。第二年,他与英国姑娘维维 恩海伍特结婚,并在伦敦定居,担任过教师,银行职员。同时他 在担任杂志的助理编辑和自己创办的杂志《标准》的主编。艾略特选 择在英国定居同他和庞德的会见关系很大, 是庞德鼓励他放弃回国的 念头,留在英国从事文学创作。在庞德的帮助下,他在 1910 年在美 国的《诗刊》上发表了《小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1917 和 1920 年 他 的 诗 集 《 普 鲁 弗 洛 克 及 其 他 》 (Prufrock and Other Observations)和《诗集》(Poems)分别出版,奠定了他在诗坛的地位。 1922 年,他的长诗《荒原》(The Wasteland)出版,这部作品对西 方现代文学,特别是欧美诗歌有着深远的影响。1927 年,艾略特宣 布加入英国国籍,并皈依英国国教。成为一名英国公民。他曾多次去 美国讲学,1947 年他获哈佛大学荣誉博士,1948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 奖和英国皇家勋章。自 1933 年起艾略特就与伍特分居,1957 年和秘 书弗莱结为夫妻。1965 年 1 月 4 日在伦敦逝世。 艾略特的文学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他在波士 顿和巴黎求学时期,到《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发表为止;第二阶段从 1911 年到 1922 年《荒原》出版为止;第三阶段从 1922 年到 1942 年 的《四个四重奏》(Four Quartets,1935-1942)为止。 艾略特不仅是位诗人,还是戏剧家。他的剧作《大教堂凶杀案》 ( Murder in the Cathedral,1935 ) 《 全 家 重 聚 》 The Family 、 ( Reunion,1939)和《鸡尾酒会》 (The Cocktail party,1950)都曾在爱丁 堡戏剧节上演出过, 他还写有歌剧 《盘石: 露天剧》 (The Rock,1934) 、 《机要秘书》 (The Confidential Clerk,1954) 《政界元老》 和 (The Elder Statesman,1958)等。 艾略特还是一位重要的文学评论家。 他一生写了大量的文学批评 论文。早在 1917 年他就出版了《传统与个人才能》(Tradition and the Individual Talent), 他在这部作品中强烈地反对浪漫主义的个人独创及 表现个性的主张。 《圣林》 (The Sacred Wood,1920)是献给他父亲的 一本评论集。有论评家称《圣林》是一本“圣书” 。在这本评论集中 他提出了传统对作家及评论家的重要性等问题。 《论文选集: 他的 1917 —1932》 (1932)收集了他的重要论文。在这些论著中,他提出了“客 观对应物”的诗歌批评概念。那就是诗人表达思想感情一定要找到客 观对应物,既通过意象、情景、事件、掌故勾勒出一幅图画,迂回地 表达某种情绪,以达到让读者心中产生同感的目的。他还主张继承历 史传统,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普理弗洛克的情歌》 的主人公是一位中年男子。 通过他的独白, 我们进入了他的内心世界。他饱受着压抑不能自拔。他的内心深受着 爱的折磨,却不敢启齿,没有自信,连追求爱的勇气都没有。他熟知 一切, 却一事无成。 他了解社会的各种丑陋, 但缺乏与之决裂的决心, 他意识到自己的无能,却只能生活在记忆和幻想之中。他与自己周围 世界的鸿沟意味着其内心的分裂,自我的分裂,思维与情感之间的分 裂。艾略特在这首诗中吸取了英国诗人的手法,采用了“内心独白的 方式” ,诗中大量的互不相关场面,事件和形象的交叉出现正是他对 现代主义诗歌技巧的发展。 诗中大量的文学典故的运用带有象征主义 的意义。 艾略特还从法国象征主义派诗人拉弗格那里学到反意讽刺的 手法。他以一种嘲弄的口吻,模仿英雄风格,以表示与实际相对立, 高雅与粗俗的交织等强对比手段来突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在诗的结构上,场景的跳跃突然转移,恰拟现代西方的拼贴画。 《荒原》是艾略特的代表作,也被看作是 20 世纪现代派文学的 代表作。这首长诗最早刊登在艾略特创办的刊物《标准》及同年 11 月美国的《日轨》两杂志上。 《荒原》借助寻找圣杯的传说。以拯救 “荒原”为主题,象征性地表现了第一次大战后的现代人普遍的失望 和生存危机,也表现了人们对科学进步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幻灭和绝 望。 《荒原》共分五个诗节:一《死者的葬礼》 ,表现在荒原的现代人 虽生犹死的残酷的状态;二《对奕》描写上层社会生活的骄奢淫逸和 下层社会的空虚堕落;三《火诫》表现人们受欲火的灼烧痛不欲生的 主题;四《水中的死》劝说人们要皈依上帝才能逃服苦海;五《雷霆 的话》代表上帝告诫人们要舍已、同情、自制。在这首长诗中,艾略 特借用神话传说来对照社会现实, 通过迂回曲折的隐喻来影射西方现 代文明的失落和精神生活的枯竭。大量的隐喻的运用,众多的典故, 历史故事等等增添了理解该诗的难度。 《空心人》(The Hollow man,1925)表达了与《荒原》同样的主题。 主人公柯兹是个理想主义者, 他生活在一片死亡的土地上, 到处碰壁。 诗的结尾点明: “世界就这样结束了、不是砰的一响,而一声哭泣” 。 诗人表明现代的文明社会只是另一片“荒原”和“死地”《四个四重 。 奏》是诗人晚期的一篇杰作。诗作模仿贝多芬的作品四重奏的艺术形 式,四篇题目均出自英美地名。每个重奏又分为五个乐章。在这首诗 中, 艾略特用基督教的观念和柏格森的哲学去探索人类如何生活在时 间之里和之外,如何通过了解时间里永恒的存在去领悟宇宙里的永 恒,又如何看待上帝的转化等等诸如此类的玄学问题。 艾略特以他不多的诗篇和大量的文学评论从诗歌的理论上和实 践上为现代主义诗歌的振兴铺平了道路。 “迷惘的一代”及其作家 (二) 迷惘的一代”及其作家 “迷惘的一代” 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成长起来的一代美国青 年作家。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初,美国采取了中立政策。直至 1917 年 4 月,美国才宣布参战。在美国政府“以战争结束战争”“保卫民主” , 的口号的欺骗下,大批美国青年涌入欧洲战争,他们中有很多已在文 坛崭露头角的青年作家。然尔,在欧洲战场上他们看到的是战争的无 情残酷和血肉横飞的惨景。而战后的结果却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 界。战后,他们回到国内,并没有受到英雄般的礼遇。国内资本主义 的固有矛盾更加突出,阶级斗争日益尖锐。虽然战国美国经济进一步 发展,国民收入大幅度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 保守势力,清教主义的遗毒依然根深蒂固。战场归来的青年作家们虽 然看到了这些问题的存在, 他们感到束手无策, 只能选择 “自我流放” , 来到巴黎这个世界文化的中心,来吸取文化的营养。比他们年长一些 的格特鲁德斯泰因的巴黎住所就成了他们经常光顾、探讨文学创作 的聚集处。斯泰因将他们称之为“迷惘的一代” 。海明威将她的话印 在了自己的小说《太阳照样升起》(The Sun Also Rises)的扉页上。如 今,这个词语成了这些作家的专用标签。 作为“迷惘的一代”作家之一的马尔科姆考利在《流放者的归 来》一书中对“迷惘的一代”产生作了归纳,他写道: “这一代人之 所以迷惘,首先是因为他们是无根之木,在外地上学,几乎和任何地 正式传统都失去联系。 这一代人之所以迷惘是因为他们受的训练是为 了应付另一种生活,而不是战后的那种生活,因为战争使他们只能适 应旅行和带刺激性的生活。 这一代人之所以迷惘是因为他们试图过流 放的生活。这一代之所以迷惘是因为他们不接受旧的行为准则,还因 为他们对社会和作家在社会中的地位形成一种错误的看法。 这一代人 属于从即定的社会准则向未产生的社会准则过渡的时期。 ” “迷惘的一代”作家中海明威和多斯帕索斯都参加了战地救护 队,海明威还在战场上受过伤,菲茨杰拉德接受过军事训练,因战争 结束而未能直接参战;托马斯沃尔夫虽没有参军,却选择了德国作 为旅行的目的地。这群作家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流放后,于 20 年代 相继回国,这时的他们已走向成熟,他们所代表的美国文学,已经成 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并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 (1)海明威的小说创作 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被誉为“迷 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的代表人物。海明威于 1899 年出生于伊 利诺伊州的奥克帕克村。父亲是位内科医生,母亲是位歌剧演员,她 想培养海明威对音乐的兴起。 海明威从小就兴趣广泛, 学习成绩优异, 他经常为校报撰写文章,课余时间和父亲一块打猪、钓鱼,暑假他常 和父亲或者印度安人朋友一起远足。1917 年中学毕业后 ,海明威没 有上大学,而是来到堪萨斯城当上了该地《明星报》的记者。1918 年,他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红十字会战地救护队工作。海明在 法国服务了一段时间后,便被派往意大利。1918 年他的双腿严重受 伤, 在意大利住了一段, 又被送回国内继续治疗。 在他母亲的催促下, 他又到加拿大的《多伦多明星报》担任了记者。1921 年和哈德利理 查逊结婚。婚后不久,海明威前往巴黎,担任该报驻法国特派记者。 在法国, 海明威结识了埃兹拉 庞德、 格特鲁德、 斯泰因、 舍伍德 安 德森、詹姆斯乔伊斯、艾略特和弗兹杰拉德等文学家。1823 年, 庞德极力推荐出版了海明威的处女作《三个故事和十首诗》(Three Stories and Ten Poems)。1925 年,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In Our Time)在美国出版。在这部由 18 个短篇小说构成的故事里,海明 威刻画了主人公尼克亚当斯从孩提时代到退伍还乡的成长经历,反 映了战争给主人公心灵上造成的创伤。尼克亚当斯成了海明威以后 几部小说中主人公的原型。这些故事初步显示了海明威凝练、独特的 叙事艺术和写作风格。1926 年,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 样升起来》(The Sun Also Rises)出版。这部作品是根据他去西班牙观 看斗牛表演的经历创作出来的。小说主人公查克马恩斯是巴黎工作 的美国记者,因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负伤失去了性爱的能力。他爱 上了因战争失去了丈夫的英国人布莱特艾希利。但是,两人却无法 结合,艾希利只好用极其放纵的生活来打发日子。海明威在这部作品 中是要描述这群因战争而感到迷惑的人如何在战后的精神荒原中寻 找生存下去的出路。杰克巴恩斯最终在西班斗牛场上找到了答案, 那就是诚实、 勇敢地面对人生的各种危险和痛苦, 坚强地活下去。 《太 阳照样升起来》 受起了批评界和广大读者的欢迎, 小说当时非常流行。 马尔科姆考利曾回忆, “这是一部好小说,随即风行一时——青年 男子试着像小说中的男主角那样沉着冷静地喝啤酒, 大家闺秀则像小 说中的女主角那样伤心欲绝地一个接一个地和人相爱, 他们都象海明 威的人物那样讲话,于是迷惘的一代这个词就此成立了” 。在这部小 说里,海明威以他简洁的语言和口语化的风格开创了新的文风。 1927 年,海明威与第一个夫人离婚,辞去了报社的工作,潜心 写作。同年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子》(Men Without Women)出 版。 他与第二任夫人保琳 帕发弗一起定居在弗罗里达州的基韦斯特。 1929 年,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Farewell to Arms) 出版。这是一部表面上描写战争,实际上反对战争的小说,被认为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涌现的反战小说中最著名的一本。 小说讲述了美国 青年弗雷德里克亨利中尉在意大利战场上负伤、判逃以及和英国护 士凯瑟琳巴克利的悲剧爱情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正在意 大利学习建筑的亨利志愿参军,在意大利军队开救护车,并被授于中 尉军衔。在奥地利前线,他结识了英国护士凯瑟琳。不久,亨利在远 送伤员途中中弹负伤后被送往米兰的一家医院, 恰好凯瑟琳也调到这 家医院工作。由于凯瑟琳的精心护理,亨利伤势恢复很快,两人间萌 发出爱情。伤愈后,亨利又重回前线,但军队节节败退。亨利也加入 了撤退的行列。途中,亨现发现意大利宪兵正在搜捕逃兵,他们不问 青红皂白,抓住逃跑的军官就一一将他们处决。亨利被抓后,奋不顾 身, 跳河逃生, 历尽万险, 来到米兰寻找凯瑟琳, 两人一起逃往瑞士。 他们终于远离了战场,过着相亲相爱的安宁生活。不幸的是,凯瑟琳 在生孩子时大出血而身亡, 孩子也死了。 亨利在绝望中冒雨回到旅馆。 亨利告别了战争,也告别了自己心中的恋人。 《永别了,武器》发表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 10 年了,它 使作者能够更加公正客观的去回顾那场荒谬的战争。 它追溯了造成那 场灾难与不满的过程, 使人回忆起一代年青人是如何失去天真的动机 和淳朴的感情。小说的结果是悲剧式的,但主人公亨利并没有被完全 摧毁,他会以巨大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在虚无中继续生活下去。 1933 年,海明威又出版了《没有女人的男人》和《胜者无所得》 (Winner Take Nothing)短篇小说集,其中包括了《白象似的群山》 、 《杀人者》《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等名篇。30 年代,他先后写了 、 《死在午后》 (Death in the Afternoon,1932)和《非洲的青山》(Green Hills of Africa,1935)等作品。在《死在午后》中,他提出了著名的冰 山理论。这期间,他前往非洲狩猎,回来后发表了小说《乞力马扎罗 山上的雪》 (The Snow of Kilimanjaro,1936)和《弗朗西斯麦康伯短 促的幸福生活》 (The Short Happy Life of Francis Maomber,1936) 1937 。 年《有钱人和没钱人》(To Have and Have Not)出版。 1936 年,西班牙内战爆发,海明威于 1937 年前往西班牙前线担 任战地记者。他立场鲜明地支持西班牙民主政府,反对法西斯势力。 1938 年,他创作了剧本《第五纵队》(The Fifth Column);1940 年又 出版了《丧钟为谁而鸣》(For Whom the Bell Tolls)。这部反法西斯小 说的主人公乔顿志愿参加国际纵队,接受了去敌后炸桥的任务,以阻 止法西斯军队的增援。在游击队的帮助下,乔顿完成了任务,但却身 受重伤,他独自一个留下,掩护游击队安全转移。小说还贯穿了乔登 与当地姑娘玛丽亚短暂的爱情故事。 乔登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光辉形 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部小说结构紧凑,人物性格鲜明、语 言简洁有力,具备了强烈的感人魅力。 海明威在 1939 年就与第二个夫人感情破裂,迁居古巴,与记者 玛莎盖尔荷恩结婚。1941 年,海明威与玛莎一起前往中国和东南 亚采访抗日战争的消息。他在香港住了一个多月后,来到重庆,受到 蒋介石夫妇的接见,并会见了周恩来。海明威回国后发表了许多谈话 和报导同情中国人民,支持中国的抗战。1950 年,海明威发表了长 篇小说《过河入林》(Across the River and into the Trees),描写经历过 两次世界大战的坎特尔上校的非凡经历。但是评论界反应不佳。就在 人们以为海明威已经在走下坡路时, 1852 年他的小说 《老人与海》 (The old Man and the Sea)发表了。虽然这部小说只有两万多字,但却引起 了极大的轰动。第二年,他就因这部小说而获得普利策奖。1954 年, 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这突出地 表现在他的近作《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因为他在当代风格中所发 挥的影响” 。 《老人与海》描写的主人公是位叫圣提亚哥的古巴渔民。他在 80 多天中连续出海都没捕到鱼,村里的人都不信老人还会捕到大鱼。 但是,这位老人毫不气馁,一次出海,他终于捕到一条比他的小船还 要大的马林鱼,圣地亚哥经过一夜的奋战才把马林鱼拖到自己船边, 就在老人凯旋而归的途中一群鲨鱼袭来,吞食他的战利品。当老人回 到岸边时, 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老人筋疲力尽, 很快就睡着了, 但是在睡梦中,他又梦见了狮子。 《老人与海》是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桑地亚哥是他的许多“硬汉子”形象的概括和升华。老人孤身一人同 强大的外部势力拼斗,虽然他最终还是失败了,但是他坚韧不拨的毅 力,败而不馁的气节令人尊敬。老人与鲨鱼拼斗时说的话: “人不是 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成了海明威式 的英雄的名言。 《老人与海》发表后,海明威的身体健康不佳。1961 年,他终 因不堪疾病的折磨在家中用自己心爱的猎枪自杀。海明威去世后,他 的遗孀陆续整理出版了他的遗著,其中包括回忆录《不固定的圣节》 (A moveable Feast,1964) 小说 , 《岛之恋》 (island in the Stream,1964) , 《伊甸园》 (The Garden Eden,1986) 以及散文 《曙光示真》 (True at First Light,1999)等作品。 海明威是深受中国人民爱戴的美国作家。改革开放以来,他的很 多作品都被翻译介绍过来。 上海译文出版社在 1999 年就出版了 16 卷 的《海明威文集》 ,还有许多有关他的传记和评论集出版,这都为我 们研究这位文学巨匠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2)弗兹杰拉德的小说创作 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Francis Scott Fitzgerald,1896— 1940 年)出生在美国中西部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一个小商人之家。 菲茨杰拉德从小就显出极高的文学天分,上中学时,他就曾在校报发 表过侦探小说和其他故事。1913 年,菲茨杰拉德进入普林斯顿大学, 在校期间, 他学习成绩平平, 但却酷爱足球, 并积极参加了戏剧协会, 菲茨杰拉德对学校开设的课程很不满意,他喜欢交际,经常出入各种 舞会。 大学二年级, 他当上了戏剧协会的秘书长, 和学校杂志的编委, 撰写了大量稿件。1925 年底,他被诊断患上了肺结核病,不得不休 学回到家乡养病,第二年又重新回到学校继续学业。1917 年 4 月美 国政府宣布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许多热血青年一样,菲茨杰拉德 积极报名入伍,参加入为期 3 周的强化军事训练。1917 年 7 月,他 以步兵少尉的身份去圣保罗市附近的军营报到,接受体检和基础训 练,这时,他还未满 21 周岁,必须等到 9 月份才能成为一名正式军 官。他回到普林斯顿,开始第一部小说的创作。10 月份,他正式被 批准入伍,接受训练。在军训的期间,他完成了第一部小说的初稿。 1918 年他被派到佐治亚州的军营等待开赴欧洲前线。10 月底,他所 在的部队来到纽约的长岛,准备开赴法国登陆。但是,1918 年 11 月 11 日的“停战协议”宣告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菲茨杰拉德也 因此失去了上战场的机会。他在《崩溃》一文中表达了他青年时代的 两大遗憾: “未能在大学足球队里大显身手,未能在海外战场上建功 立业” 。战争结束后,他所服役的军队回到谢里丹军营。他担任了陆 军准将詹姆斯莱恩的副官,协助他处理有关的准外交式的事务。菲 茨杰拉德在一次乡村俱乐部的舞会上认识了一位长发飘逸、衣着艳 丽、举止优雅、声音甜美、芳龄十八的漂亮姑娘姗尔达赛瑞——当 地有名的大律师和阿拉巴马州高级法院大法官的女儿。 姗尔达是当地 出了名的美少女,1918 年高中毕业时,她被称为学校“最漂亮的青 春少女”“最具有魅力的性感女郎” 、 。她蔑视传统的陈规的陋习,喜 欢标新立异,常有惊人之举。她容颜娇艳,又行事大方,令许多男子 倾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每当她出现在舞厅里,其他姑娘们都恨不得马 上回家, 因为所有的男人都会立即移情于她。 为了能和她跳上支舞曲, 他们会排起长队,不计时间地等候,而她却漫不经心,毫不在意。② 两人一见倾心,很快坠入爱河,虽然两人的背景差别很大,但一个是 英俊潇洒,一个是美若天仙,两人在性格、气质和兴趣上很有缘分。 1919 年 2 月,菲茨杰拉德从部队退役,来到纽约。他在一家广告公 司找到了工作,每周仅收入 35 美元。这种微薄的工资收入令她闷闷 不乐,在此期间,他经常借酒消愁,虽然他仍在工余之余坚持写作, 但是却要屡遭退稿。 他曾多次前往蒙戈马利,追求心中的恋人姗尔达,并在 1919 年 6 月和姗尔达私订终身。姗尔达的父母对这桩婚事极力反对。菲茨杰 拉德用尽一切手段,希望能和姗尔达早日成婚,但由于他收入菲薄, 前途渺茫。姗尔达又极喜爱金钱和安逸的生活,她也不愿和“一个穷 小子结婚,于是她断然与菲茨杰拉德解除了婚约” 。菲茨杰拉德悲愤 交加,返回了纽约。阴暗沉闷的卧室、拥挤不堪的地板、凄凉寒碜的 境遇和毫无希望的爱情, 这一切都使他感到无法再在这个都市里生存 下去了。于是,他毅然辞去了工作,花光了身上最后的一分钱,酩酊 大醉后,回了故乡圣保罗。 回到家乡的菲茨杰拉德闭门修改被出版社返回的书稿。同时,他 的短篇小说《首次亮相的女演员》(Debutante)、 《瓷器与石竹花》 (Porcelain)、 《戴里林波尔错了》(Dalyrimple)、 《雕花玻璃酒缸》(The Cut-Glass Bowl)、 《冰宫》(The Ice Palace)和《骆驼之背》(The Camel’ Back)等相继被一些杂志登载。1920 年 3 月,他的长篇小说《人间人 堂》出版。24 岁的菲茨杰拉德几乎是一夜出名,4 月,他终于和姗尔 达结为伉俪,从而获得了事业、金钱和爱情的全面丰收。婚后,菲茨 杰拉德夫妇就像他小说中的人物一样过着挥金如土、寻欢纵乐的生 活。他们终日纵酒狂欢,翩舞达旦,出使豪华宾馆和名胜旅游地。这 一时期,菲茨杰拉德没有放弃他作为严肃小说家的责任,他写出了许 多短篇小说,收录在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新潮女郎和哲学家》 (Flappers and Philosophers,1920))中。通过这部小说集,他的“爵士 乐时代的桂冠诗人”的头衔也诞生了。1921 年,菲茨杰拉德夫妇决 定去欧洲游历。 他们乘船来到伦敦, 在这里, 他结识了许多成名作家, 如:高尔斯华绥、约瑟夫康拉德等。接着,他们又游历了法国和意 大利等欧洲国家,并于 7 月回到家乡。菲茨杰拉德开始创作他的第二 部长篇小说《漂亮冤家》(The Beautiful and Damned,1922)。这部同样 以 1919 年到 1929 年的美国社会为肖像的小说篇幅上是《人间天堂》 的两倍。1922 年 3 月《漂亮冤家》出版,同年 9 月,他的第二部短 篇小说集《爵士乐时代的故事》也由斯克里布纳出版公司出版。这两 部作品不仅提高了他的声誉,也为他提供了充足的经济来源。10 月, 菲茨杰拉德夫妇迁往纽约, 这使他们有机会结识更多的文化名人。 如: 小说家多斯帕索斯、德莱塞等。1924 年,菲茨杰拉德夫妇再赴欧 洲来到巴黎。计划在此居住一段时间。菲茨杰拉德在巴黎完成了小说 《了不起的盖茨比》 (The Great Gatsby,1925)的写作, 这部小说在 1925 年 4 月仍由斯克里布纳出版公司出版。这时,经海明威的引荐,菲茨 杰拉德拜访了旅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葛特鲁德斯泰因。斯泰因对菲 茨杰拉德极为赞赏。她曾预言: “菲茨杰拉德同时代的许多著名作家 渐渐被人们忘却之时,菲茨杰拉德依然会是人们喜爱的一位大作家, 因为他为人们创造了一个新的时代和新的一代人。 2对《了不起的盖 ” 茨比》好评如潮。文学评论家 H.L 门肯、布鲁克斯,著名小说家海明 威,诗人兼文学评论家 TS艾略特等人都给予这部作品很好的评 价。 《日晷》杂志的主编文学评论家吉尔伯特赛尔笛斯评论说: “菲 茨杰拉德不仅已经成熟;他已掌握了自己的文学天赋,正展开双翅在 文学这片天空中自如地飞翔着。 他把早期作品中一切踌躇和矫饰都统 统抛在了身后,也把他同时代的人和他的前辈们远远抛在了身后。 ② ” 《人间天堂》在 1930 年 3 月出版,虽然初版仅印刷了三千册, 但 3 天内便被抢购一空,这部小说使菲茨杰拉德一夜成名。 《人间天 堂》由第一卷《浪漫的自私主义者》《插曲》和第二卷《人品的培养》 、 2 ② Gertrude Stein. The Autobiography of Alice B. Toklas. New York: Viking , 1933,P,218 Jackson R.Bryer, ed. F.Scott.Fitzgerald: The Critical Reception , ,P,239 3 个部分组成。小说描写了主人公阿莫瑞布莱恩的成长过程。第一 卷详细记述了阿莫瑞布莱恩从童年到预科学校就读,升入普林斯顿 大学求学的过程。 第一章描写受到母亲溺爱的阿莫瑞从小就产生了强 烈的优越感,但在认识了牧师达西先生后,受到了达西先生的指导, 学习成绩优异。第二章描写阿莫瑞进入了普林斯顿大学学习,由于奋 发努力,成了学校里的成名人物,并爱上漂亮姑娘伊莎贝拉,两人一 见钟情。第三章描写阿莫瑞在生活中遭受的种种挫折。因和女友发生 争吵、中断了恋爱关系,父亲又不幸去世,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幸亏 达西先生支持了他。第四年描写了阿莫瑞在大学最后一段的学习生 活,直到一战爆发,阿莫瑞和其他同学一起穿上军装,奔赴了战争前 线。 《插曲》简要描写了阿莫瑞的战斗经历和战后四周后的情景。阿 莫瑞在前线时,得到了母亲去世的消息。战争结束后,他到纽约,租 了一套公寓,打算再考虑从事其他工作。小说的第二卷描写了阿莫瑞 在纽约的一家广告公司找到了工作,并爱上了同学的妹妹萝莎琳,两 人热恋,就在人们的认为这对年青人就要结婚时,萝莎琳抛弃了阿莫 瑞,爱上了有钱人道森。失恋后的阿莫瑞辞去了广告公司的工作,以 酒消愁,并返回到自己的家乡后决定投奔马里兰州的一个叔父。在马 里兰州,阿莫瑞爱上了年轻美貌的姑娘伊莲娜。但不久两人的关系渐 渐冷淡。在经过一系列的人生经历之后,阿莫瑞冷静下来,痛苦地反 省了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突然感到“胸中涌动着一股要放任自己, 走向毁灭的强烈欲望。 ”他认识到在这个世界上将不会再有智者,不 会再有任何英雄式的人物。那些道貌岸然,似乎什么都懂的人其实什 么也不懂,这类人令他尤其憎恨。他清醒地看到周围人身上所存在的 言不由衷,表里不如一的虚伪面目和自相矛盾,深深感到幻想遭到了 破灭的失望和悲哀” 。在小说结尾处,阿莫瑞伸出双臂,向着阳光灿 烂的天空喊出了“我了解自己,这就足够了” 。 《人间天堂》 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的严肃的笔调描写美国 大学生生活的小说,主人公阿莫瑞布莱恩的身上浓缩了一战以后美 国年轻一代人几乎所有特征。他渴望经过自己的奋斗出人头地,做一 个“大人物” 。但战后的社会现实使得他的美梦一个个都化为了泡影。 他对上流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 甚至是憎恨现行的社会制度。 “盼 他 望着来一场社会革命,以便能把我翻到社会的最上层。 ”所以说《人 间天堂》是一部反映年轻一代如何战胜虚妄幻想,逐渐走向成熟的生 动记录。 《人间天堂》在创作艺术上融合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手 法。 小说尤其以严肃的态度和细腻的笔调描写了许多现代女性的思想 解放,独立意识和大胆举动。随着小说的流传, “新潮女郎(flapper) 一词成了当时人们的时髦用语。吴建国教授评论说:《人间天堂》给 “ 文学创作和社会生活所常来的冲击是十分巨大的。摆脱了金钱、财富 和传统习俗的束缚的阿莫瑞和他的女友们, 已成了年轻的一代争相效 仿的榜样。 这部小说所表现出的对上流社会和对所谓的高雅生活方式 的强烈反叛精神,在整整一代人的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同时也引 起了老一辈人高度警觉。它即为随之而来的“爵士乐时代”进行了一 次洗礼,又热情颂扬了新生一代人对美好未来的热烈追求。 ” 《人间天堂》出版之后引起了文学评论界权威人士的关注,各种 褒贬不一的文章纷至沓来。在肯定其创作才能的基础上,也指出了其 不足。小说在艺术描写上还不够简洁,在感情表达上于直露,缺少应 有的含蓄,人物的塑造欠丰满。但这部小说的重要意义在于, “它融 合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以严肃的笔调刻画了战后美国 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精神状态,社会特征以及大学校园文化。它是 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描写现代美国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为主题的具 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小说。 它将的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艺术魅力而永 载美国现代文学史册” ① 。 《漂亮冤家》是菲茨杰拉德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与《人间天堂》 一样, 这部小说所涉及的年代仍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至战后 10 年, 即 1910 年至 1920 年间的这段历史。 小说的主题和内容也很像他的第 一部小说。 书中描写的也是一个出身富家的英俊青年的个人成长史和 浪漫爱情史。 《漂亮冤家》 共分三部。 第一部描写了主人公安东尼 佩 奇的身世, 家庭背景, 个人经历, 以及在东部的哈佛大学的求学生活。 大学毕业后, 他来到纽约, 认识了老同学的表妹葛萝丽娅 吉尔伯特, 两人都有经历了曲折离奇的恋爱过程。 终于两人如愿以偿结合到了一 起。婚后,两人随即过着富奢极侈的虚浮生活。他们挥霍无度,纵情 享乐。安东尼经常喝得烂醉如泥,终于未能继承到祖父的巨额遗产。 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安东尼报名参军,但就在他准备开往前 线时,战争结束了。安东尼离开军队回到葛萝丽娅身边,但他仍经常 酗酒,因经济拮据,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虽然在小说结尾处,安东 ① 吴建国, 《菲茨杰拉德研究》 ,p,151 尼赢了官司获得了三千美元爷爷留下的遗产, 但他已有点儿疯疯癫癫 了。在与妻子前往欧洲的旅途中,他回顾自己的人生路,胸中充满了 无限伤感,同时也暗自庆幸经历如上此艰难的奋斗,他终于获得了成 功。 《漂亮冤家》是一部自传性很强的小说,小说中的男女主角显然 就是菲茨杰拉德夫妇的原型再现。他和妻子姗尔达的挥金如士,嗜酒 成瘾,争吵不断的生活细节,在小说中的安东尼和葛萝丽娅身上的都 生动地再现出来。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对上层社会的羡慕之情开始减 弱,批判和谴责的声音逐渐加强。小说通过安东尼过度酗酒的行为, 谴责了 20 年代人们挥霍无度的行为,过度的酗酒几乎毁掉了安东尼 的一生。金钱在这部小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出身豪门的安东尼梦寐 以求是继承数千万的巨额遗产,然而,正是金钱使他蜕变成一个彻头 彻尾的平庸之辈。周围的朋友经过努力都获得了成功,唯独他沉溺在 声色犬马之中,一事无成。 《漂亮冤家》吸取了自然主义的创作方法。书中的主人公安东尼 的行为,心态和种种恶习和书中多处酗酒,接吻和情爱场面的描写都 反映了“人类的切行为都不可抗拒地会受到自然法则的支配”这一自 然主义的思想倾向。 《漂亮冤家》不仅标志着菲茨杰拉德在艺术上正 在走向成熟,也表明了他的思想和性格的日渐成熟。 1925 年菲茨杰拉德的第三部长篇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出版, 但发行量极小,评论界对这部作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进入 60 年代 以来,人们对这部小说的研究逐渐高涨,使其成为了人所共知的经典 名作。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故事由来自中西部青 年尼克卡罗威的叙述开始。尼克想去纽约发展,租了一套住房,恰 好和主人公盖茨比为邻。尼克了解到隔壁邻居盖茨比原来出身低微。 在战争期间,他结识了有钱人家的女儿苔西。但由于他只是个下级军 官,苔西还是嫁给了富豪出身的汤姆布坎南。战后,盖茨比因贩卖 私酒而发了财。他经常在家里举办豪华的酒会,邀请社会上的名人雅 士前来通宵达旦的歌舞。 盖茨比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重新与往日的恋人 会面,盖茨比和苔西终于在尼克的住处见面,两人的感情不断升温。 苔西的丈夫汤姆富有,并常常和加油站的老板娘玛特尔幽会。一次在 开着盖茨比的汽车回家途中,苔西压死了玛特尔,随即逃离了事故的 现场。为了维护苔西,盖茨比承认是他压死了玛特尔,玛特尔的丈夫 恼羞成怒, 潜入盖茨比的公馆, 开枪打死了在游泳池里游泳的盖茨比, 自己也随后自杀身亡。尼克为盖茨比举行了葬礼。出席葬礼的只有盖 茨比的父亲等少数几个人,尼克在盖茨比死后,深感东部社会的世态 炎凉,决意不再和社会的人来往而离开了纽约,返回了中西部。 《了不起的盖茨比》以盖茨比对初恋情人苔西的热烈追求为主 线,讲的即是一个关于“爱情与金钱”的浪漫的故事,又是一个“爱 情与金钱”之梦如何怕破灭,最终演变成一场悲剧的故事。 “它的重 要意义就在于对所谓美国梦想”的精神实质所作的深刻探究和对“爵 士乐时代”的腐败的社会现实所作的严肃批判和谴责。它的成功在于 “它的诗一般的语言和激情深刻批判了“美国梦想”的实质,谴责了 道德论丧、腐败之风盛行的美国社会,颂扬了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 献身精神,强调了人类生存的某种不可贬斥的价值。 ①盖茨比的人生 ” 观和价值观是纯朴天真的, 他的无知使他不可避免地落入社会邪恶势 力的圈套而得到可悲的结局。他是“美国梦想”的典型牺牲品。小说 的叙述手法是独特的。作者为小说设计了一个“双重人物”——尼 克卡罗威。他即作为故事的叙述者,又是故事中发生了一系列事件 的见证者出现在小说之中。 他的特殊身份使他有机会见证盖茨比的辉 煌和他的悲惨结局。经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尼克在精神上成长起来。 在小说的结尾处,尼克终于认识到只有返朴归真才是唯一的出路所 在。 《夜色温柔》 (Tender is the Night,1934)描写一个年轻的美国心 理学家的沦落过程。 作品的素材来自菲茨杰拉德与姗尔达欧洲的一段 生活,尤其是姗尔达患经神病的经历。迪克戴弗是一位年轻的神经 病理学者,在瑞士苏黎世的一家医院研究经神病原理。美国一个亿万 富翁的女儿被父亲送到欧洲治疗经神病。 迪克和她相爱结婚并治好了 她的精神病。迪克对妻子百般疼爱,甚至放弃了自己的研究工作。后 来, 迪克与一位女电影演员发生了爱情纠纷, 妻子尼柯尔也另寻新欢。 离他而去。迪克随之遭受一系列打击,万念俱灰,终日借酒消愁,最 后回到美国,在一个小镇上行医了此残生。 《夜色温柔》从情节上看,描写的似乎是一场畸形的三角恋爱关 系中各个当事人之问的矛盾冲突, 但实际上小说叙述的是一个失败和 ① 吴建国, 《菲茨杰拉德研究 》 P,173,188 沉沦的悲剧故事。导致这场悲剧的根源是什么?这正是小说要探讨 的。通过这部小说中主人公的悲剧,作者告诉我们金钱的摧残人性的 作用,上流社会的腐朽堕落,资本主义社会的冷酷无性。在一个拜金 主义盛行的实利社会里,人的真诚,人的善良的本性和追求崇高理想 的献身精神与扭曲、病态的享乐主义人生观和生活腐化,道德论丧的 社会现实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反差。 作者通过迪克的生活经历和爱 情遭遇,对美国社会各种不同的人物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对上流社会 的男男女女进行了严厉的鞭挞,对“美国梦想”的实质给予了深刻的 揭露和批判,也对“爵士乐时代出现的人格分裂和精神变态给予了无 情的揶揄和讽刺。 1942 年,菲茨杰拉德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出版。但这是经过艾 德蒙威尔逊整理和编纂之后才完成的。菲茨杰拉德本人只完成了小 说前六章第一个片断之后,就因心脏病发作而与世长辞。享年仅 44 岁。 《最后一位君子》 (The Last Tycoon,)是一部描写门罗施塔尔的 个人奋斗和精神经历的“心理小说” ,还是一部反映好莱坞的真实场 面,揭露电影世界的黑暗内幕的“社会小说” 。小说对好莱坞影业圈 内的尔虞我诈, 生活堕落和暴力犯罪等社会丑恶现象给予了有力的抨 击。 除了以上提到的长篇小说外, 菲茨杰拉德一生还创作了 160 多篇 短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收录在《新潮女郎与哲学家》(Flappers and Philosophers,1920)、 《爵士尔时代的故事》 (Tales of the Jazz Age,1922)、 《所有悲伤的年轻人》(All the Sad Young Men,1926)和《清晨起床号》 (Taps at Reveille)四部小说集中, 其中虽有一些平庸之作, 但也不乏精 品。菲茨杰拉德还创作了自传体文集《崩溃》(Crack Up)。 菲茨杰拉德去世的后,从 20 世纪 50 年代起,其声名不断攀升, 对其作品的评论文章越来越多,批评的深度也不断加强,他的许多作 品被改编成电影,传播世界各地。 (3)福克纳和他的南方小说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 )于 1892 年 9 月 25 日出生美国南方密西比州的新奥尔巴尼克。福克纳 5 岁时,他们家搬 到拉法耶迪县城奥克斯福。 福克纳的曾祖父是美国南北战争时间的一 位上校。战后,他修筑铁路赚了很多钱。他还写过小说。其代表作为 《孟菲斯的白玫瑰》 (The White Rose of Memphis) 。曾祖父在对政治 感兴趣,曾被选入州议会,后被人枪杀。福克纳从小就听过不少关于 曾祖父的传说,非常钦佩他的才干和奋斗精神。在他后来的不少作品 中都提到在这位当地的传奇人物。 到了福克纳父亲这辈上家境开始败 落。他的父亲十分平庸,母亲性格坚强。母亲对福克纳的影响很深, 她重视孩子们的教育。福克纳 8 岁进入当地的小学学习。但是只读到 11 年级,便退学回家,在家里自学文学作品。1917 年美国宣布对德 宣战,福克纳想参加空军赴欧洲参战,但因身材矮小,体重不够未能 被批准。他便去了纽约的英国征兵站,冒充英国人,加入了加拿大空 军。就在训练结束前,停战协议签订,他复员回到了家乡。1919 年, 他免费进入密西西比大学, 但仅过了一学期就退学了。 他以打工为生, 同时,继续着自己喜爱的文学创作训练。1919 年他就写了不少的诗。 他在《新共和》杂志上发表了第一首诗《牧神之午后》 ,还创作了长 诗《大理石牧神》 (The Marble Faun,1924) 。 1924 年,在好友菲尔斯通的资助下,福克纳自费出版了诗集 《大理石牧神》 。但这部诗集并没有引起文学界的注意。他打算经新 奥尔良前去欧洲。在那里他结识了舍伍德安德森夫妇。安德森发现 福克纳具有文学天才,鼓励他写小说。于是我们看到了福克纳的第一 部小说《士兵的报酬》 (Soldier’s Pay,1925) ,这部小说的出版成为福 克纳文学创作的起点。 在新奥尔良过了一段时间后,福克纳乘船去欧洲游历,他到过意 大利、瑞士、法国和英国。1927 年他将在新奥尔良的经历写进了第 二部小说《蚊群》 (Moswuitoes,1927) 。1929 年,他的第三部小说《沙 多里斯》(Sartoris)出版。这是一部描写南方庄园贵族世家沙多里斯家 族衰败的小说。 《沙多里斯》描写的主人公巴雅德沙多里斯,一战 期间当过行员。战后他回到家乡,发现自己与家庭和社会无法建立和 谐的关系。他驾车横冲直撞,最后死于非命。这部小说不是福克纳的 最优秀小说,但它的意义在于从这部小说起,福克纳开始勾画一个完 整的虚构的“王国” ,叫约克纳帕塔法县(Yorknapatawpha)。这个名字 是由两个印第安部落的词汇构成的,意思是“分裂的土地” 。从此以 后,他便将全部心血投入到家乡的题材创作上。1955 年在日本访问 时,他说道: “从《沙多里斯》开始,我发现我那邮票般大小的故土 很值的写,而且不论多长我也不可能把它写完……。我喜欢把我创造 的世界看作宇宙的某种基石,尽管它很小,但如果它被抽去,宇宙本 身就会坍塌” ①福克纳一生共写了十九部长篇小说和八十多篇短篇小 。 说。其中有十五部长篇和大部分短篇故事都与该县有关。 福克纳 1929 年发表的另一部长篇小说 《喧哗与骚动》 (Sound and the Fury)就被认为是约克纳帕塔法系列小说的杰作。 《喧哗与骚动》 在 及以后的作品中, 福克纳采用了现代派的多重性、 多角度的叙述方法。 故事发生在杰弗烈镇上的康普生家。小说分为四部分,前三部分由凯 蒂的三兄弟分别叙述,最后一部分由黑人女仆迪尔西叙述。康普生家 族曾经是一个显赫一时名门望族。祖上出过一个将军,一位州议员。 但如今已家道败落,连儿子上大学也不得不变卖田地才能凑上学费。 小说的第一部分由班吉叙述,班吉已 33 岁,但是个弱智。他不会逻 辑思维,没有时间概念,但却有真实的感性。通过他杂乱无章的叙述 我们知道了他对姐姐的依恋之情,以及凯蒂的轻佻给家人带来的影 响。第二部分由昆丁叙述。昆丁在美国的名校哈佛大学学习,他深爱 自己的妹妹凯蒂,更爱自己家族的荣誉和南方的历史。妹妹所作所为 与他心中的道德标准格格不入,但作为男人,他因不能维护妹妹的贞 节而挺身而出深感内疚,悲观以至痛不欲生。最后,因而不堪精神上 的压力而投河自尽。第三个叙述者是杰生。杰生是个实利主义者。他 顺应潮流极力想爬上社会的上层,因姐姐的羞行暴露而未能如愿。他 把对姐姐的恨转到姐姐的私生女身上。通过这一家人的经历,作者告 诉我们他们一家人的遭遇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 只有在最后一部分 迪尔西的身上我们才看到了人性积极健康的因素。 ① James Meriwether and Michael Millgate , eds, Lion in the Garden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68) , P.225。 1930 年, 福克纳出版了长篇小说 《我弥留之际》 I Lay Dying)。 (As 这部小说描写了一个下层的农民家庭的堕落与解体。 小说的女主义艾 迪在度过了充满艰辛的一生后去世了。按照其遗嘱,丈夫安斯本德 论带领儿女将其用大车送往其娘家杰弗逊镇安葬。经历了六天六夜, 途中遇到了洪水、火灾、炎热等种种困难,艾迪终于下葬了。但一家 人也散了。丈夫安斯如愿以偿地装上了假牙,另寻新欢。小说的叙述 技巧是独特的。全书分为 59 个部分,分别由 18 个叙述者讲述。书中 每一节是一个人物的内心独白,内心独自之间又相互关联,加深对其 他人物的了解。 通过这部小说福克纳表达了对社会下层人民的深切同 情。在他们身上所表现出的惊人的毅力和人的尊严令人敬佩。 福克纳的下一部长篇《八月之光》(Light in August)发表于 1932 年。小说反映了人类命运的坎坷和美国社会存在的种族问题。小说的 主人公齐克里斯玛斯的母亲因难产去世。从小他就被仍到孤儿院门 口。后被人收养,受尽欺凌。因怀疑自己身上带有黑人血统而感到孤 独。最后,他杀死了自己的情妇,被白人种族主义分子处以死刑。小 说的另一条线索是描写农村姑娘莱纳格鲁夫寻找未出世孩子父亲的 故事。她单纯质朴得到好心人拜论的帮助。拜论对莱纳的帮助是人性 的真实再现。通过叙述两个表面互不相干的故事,福克纳想要说明人 生虽然是一出悲剧,但其间也不乏恬静幸福的时光。通过这部小说, 福克纳批判了种族主义的罪恶。 他认为每一个美国人都该因南方的种 族主义而受到良心的谴责。正是种族主义导致了旧南方社会的衰亡。 1936 年出版的《押沙龙,押沙龙》(Absalom, Absalom!)被认为是 约克纳帕塔法系列中重要篇章。 《押沙龙,押沙龙》的书名取自圣经 典故。小说通过托马斯塞德潘发家致富和败落的描写,反映了美国 南方南北战争前后的南方历史。 托马斯塞德潘原本是个农民。他曾在西印度群岛成家立业获得 成功。后发现自己的妻子有黑人血统后,便离开妻儿,只身一人来到 密西西比的杰弗逊镇。他从印第安酋长手里骗了一块地,买了二十个 黑奴,很快便发了起来。南北战争爆发了,他的前妻生的儿子查尔斯 来到他的庄园,并爱上了同父异母的妹妹朱迪思。托马斯极力反对并 把实情告诉了自己和第一个妻子所生的儿子亨利。 亨利和查尔斯都参 加了内战,战后,正当查尔斯回到庄园准备和朱迪思结婚时,被亨利 开抢打死。亨利随即逃跑了。托马斯内战期间担任上校,率领南方军 队与北方作战。战后企图重整家园。因酒后与沃什琼斯的孙女发生 了关系被沃什杀死。亨利在流浪多年后,回到杰弗逊镇的家园。放火 烧了家园,自己也葬身火海。 《押沙尤,押沙龙》的艺术手法是独特的。他不是按照故事发生 的年代来叙述托马斯一生的兴衰史。而是通过罗茨,施里夫和昆丁等 人的叙述和分析,让读者逐步去了解托马斯一家的内幕。对于托马斯 这个人物的塑造,作者是煞费苦心的,我们看到的托马斯上校不仅是 个巧取豪夺,急功近利的人物,也是一个一生不断奋斗,努力拼搏的 人。虽然由于历史的原因,他的一生奋斗都化为泡影,但我们仍可以 他身上受到一些启迪。 王长荣在他著的现代美国小说史中评论,它是“现代美国小说中 的阳春白雪,它曲折、豪放,有时近于荒诞。然而,福克纳的精心创 作论文十分感人给读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 1940 年起,福克纳开始了他的另一个系列小说的创作,那就是 斯诺普斯家族史。它包括长篇小说《村子》 (The Hamlet,1940)《小 、 镇》 (The Town,1957)和《大宅》 (The Mansion,1959)人们也将其称 为“斯诺普斯”三部曲。 《村子》的故事主要通过缝纫机推销员拉特利夫来串连。他刻画 了弗莱姆斯诺普斯的发家史。作为新型资产阶段的代表,费莱姆的 行为完全是由经济动机所支配。他没有人的情感,他的胜利就是人性 的堕落。小说对费莱姆的刻画是通过他一家人来显露出来的,小说中 的其他人物。如,郝斯顿明克斯诺普斯、拉波夫、霍克和白痴艾 克斯诺普斯一起哄托出更加阴险老道的费莱姆斯诺普斯。 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小镇》叙述了弗莱姆如何利用尤拉的美色为 自己获取利益,当上了发电厂厂长。即而又爬上了董事长的宝座,成 了镇上的名门贵族。 《大宅》是写 50 年代前夕,弗莱姆的毁灭。有权有势的弗莱姆 家族为非作歹。他的兄弟明克斯诺普斯因杀人被捕入狱。弗莱姆不 但见死不救,还设下圈套陷害他。明克斯在结束了监狱生活后,回到 杰弗逊镇,杀死了堂兄弗莱姆。通过弗莱姆斯诺普斯的发家致富而 最终毁灭的历史,福克纳试图表明, “正是斯诺普斯拉和工商资本主 义推毁了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使当今世界成为一 片精神荒原; 而要对抗斯诺普斯主义只能靠人身上的美德和人类昔日的荣耀” 。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 1962 年,福克纳还创作了四部长篇小 说。它们是《闯入坟墓者》 (Intruder in the Dust,1948)《修女安魂曲》 、 (Requiem for a Nun,1951) 、 《寓言》 Fable,1954) 《劫掠者》 (A 和 (The Reivers)。在这几部作品中,我们看到福克纳对人和生活采取了更为 积极的态度,更加致力于价值观念的重建。 福克纳一生还写了许多短篇小说。它们包括小说集《这十三篇》 (These 13,1931) 《马丁诺医生》 Dr. Martino and Other Short 、 ( Stories,1934)《没有被征服的》 、 (The Unvanquished,1938)《野棕榈》 、 (The Wild Palms,1939)《去吧,磨西》 、 (Go Down, Moses,1942)和 《让马》 (1949) 在这些短篇小说中, 。 有许多是人们经常见到的杰作, 如《献给艾末莉的玫瑰》(A Rose for Emily)、 《熊》(Bear)、 《干热的 九月》(Dry September)等。 董衡巽等编著的《美国文学简史》中对福克纳在西方现代文学中的 重要性做了如下的归纳: 一、他描绘了一幅复杂的美国南方社会的图景,表现了二百年来 美国南方社会的变迁。各阶级阶层人物的浮沉起落,各种人物的命运 与精神面貌,都在这幅图景里得到反映——尽管有时是扭曲的、主观 色彩很浓的反映。在描给这幅图景时,福克纳塑造了一系列典型人物 的形象。 二、他一方面描绘南方,同时又表明了二十世纪“现代人” (应 该说是西方的中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所关切的重大问题。如个人与 社会的关系、 罪恶与赎罪问题、 历史负担与如何对付这一负担的问题、 金钱与文明的污染与如何保持自身良心的纯洁、精神出路何在等问 题。这些都是西方许多人关心的问题。福克纳对传统、对物质文明的 怀疑否定引起了西方知识分子的共鸣。 由于福克纳站在一个敏感的知 识分子立场,从根本上说,也就是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的立场,对这 些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细致的探讨。所以,西方知识分子认为福克纳 表现出了“同时代的精神” 。我们也可以通过福克纳的作品了解西方 社会的许多重大问题。 三、福克纳在小说的写法上进行了大胆的试验与创新,取得了某 些成效。他比乔伊斯更进一步地运用“意识流”手法,在发掘人物的 内心活动上,达到一个新的深度。他也试验各种各样的“多角度”叙 述方法,给小说增加层次与主体感。此外,他可运用“时序颠倒” 、 “象征”“对位” 、 、等手法,使文学作品能充分反映现代生活的复杂 性,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同时给作品涂上一层扑朔迷离变幻莫测的神 秘色彩。在语言上,他还故意通过运用朦胧、晦涩的文体来取得特殊 的艺术效果。总之,福克纳对小说创作进行了认真的试验,提供了一 些经验。这种探索对于后人无疑是有参考价值的。 福克纳一生都在小说的领域中不停地探索着。1962 年 7 月 6 日, 他在故乡的医院里离开了人世。 (4)约翰斯坦贝克的社会小说 约翰 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1902-1968)于 1902 年 2 月 27 日 生于加利福尼亚中的北部的塞利纳斯。 塞利纳斯位于洛杉矶到旧金山 主线公路三分之二处,濒临太平洋海岸的山谷中,此地以种植蔬菜而 驰名,尤以它的莴苣和花椰菜而广为人知。斯坦贝克的父亲是个磨坊 主,还担任过长达十一年的蒙特雷县的县司库。斯坦贝克是家中的唯 一男孩,从小他就喜爱看书,尤其是爱看圣经,弥尔顿的《失乐园》 , 福楼拜、托马斯哈代的作品。但他最喜爱的作品还是马洛礼的《亚 瑟王之死》 ,这部作品对他的一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1919 年,斯坦 贝克进入斯坦福大学,攻读英语专业,但未获学位而辍学。从 1920 年到 1925 年间他的学习时断时续,他曾打过零工,为校报撰写文章。 1925 年,他来到纽约市。在一个亲威的帮助下,找到一个体力活。 后又做了《美国人报》的记者。在纽约的闯荡并未使他获得成功,他 决定返回加利福尼亚,靠在船上当水手才挣到回家的路费。回来后, 在家人的支持下,他在塔霍湖一个旅游胜地定居下来,开始了自己的 文学创作。 1929 年,他的第一部小说《金怀》(Cup of Gold)问世。 《金怀》 取材于十七世纪英国海盗亨利摩尔根的传奇故事。接着第二部小说 《天国牧场》 (The pastures of Heaven,1932)发表。斯坦贝克开始了 以加利福利亚——这个他所熟知的地方做为今后小说的背景。1933 年,他的第三部小说《致一位无知的神》(To a God unknown)出版。 在这段时间里,有三件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斯坦贝克一生的方向。 1930 年,他和卡罗宁亨宁结婚。卡罗宁在他的创作中给予了他很 大的帮助。第二件事是他和埃德里基茨相识,从此,两人成为了亲 密的朋友。第三件事是他结识了麦金托什和奥蒂斯的公司,他们从此 成了他一生的代表人。 斯坦贝克的前三部作品都没有引起评论界的注意。直到 1935 年 长篇小说《煎饼坪》(Tortilla Flat)的出版他的声望才陡然上升。 《煎饼 坪》描述的是蒙特雷县珀萨诺人(墨西哥裔美国人)的故事。主人公 丹尼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退伍回乡,从祖父那里继承了两间棚 屋。他将其中一间租给了朋友皮隆。皮隆因贫穷支付不起房租。后又 因不慎将所租的房子烧了。 丹尼让皮隆和其他几位朋友挤到自己家里 居住。丹尼不幸掉进了山谷死去,朋友们放火烧了他的住宅。以作为 一种仪式表示对他的敬重。小说歌颂了珀萨诺人纯朴善良的品格,他 们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斯坦贝克将他们同中世纪传奇中亚瑟王手下 的骑士相比,认为只有在这种人身上才有未被金钱所腐蚀的纯真天 性。 1936 年,他的小说《胜负未决》(In Dubious Battle)问世。这是一 部描写罢工的小说。它被称为迄今为止描写罢工的最佳小说。因为在 这部小说中,斯坦贝克是想表明,劳资之间的斗争——不管是多么事 出有因和正当,只会带来两败俱伤。斯坦贝克的小说不论是共产党还 是反共势力都不喜欢。因为斯坦贝克不是遵循一种严格的阶段立场, 也不把工人罢工看作是违背美国利益。 它不是站在一方的立场去谴责 另一方,也不是祈求那种无论造成了劳资问题的同情。它抨击了导致 人剥削人的任何“事业” 。 小说描述了加利福尼亚山谷中季节工人的一次罢工。主人公吉 姆 诺兰是一位共产党的积极分子。 吉姆的父亲死于劳工的暴力活动, 母亲日渐消瘦,他被指控犯罚而被捕入狱。出狱后,吉姆被派去帮助 麦克组织罢工。在斗争中吉姆成熟起来。但他们上了企图破坏罢工的 警戒队的当,吉姆被弹枪打死。罢工仍在继续着。 小说中的吉姆和麦克事实上就是以现实生活中的两位罢工领袖 为原型的。斯坦贝克曾和他们频繁接触,从而了解到季节工人的真实 生活状况。 他通过这部小说来表现工人们为改变个人境遇和社会环境 所进行的抗争和努力。 不少评论家根据这部小说以及他们以后的另外 二部描写农民工人小说将其划在无产阶级作家的行列。 但斯坦贝克并 不是一位共产党人, “他的作品更多的是叙述事件、它没有对激进主 义和共产党表现同明显的倾向,还不是流露出一种怀疑的态度。 ”正 如虞建华《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中所指出的: “在小说中,几个 主要人物在对话与争论中也涉及资本主义体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优劣,但总体而言,小说的主体更强调经济发展的不合理状况与个体 之间的关系,认为经济衰退严重妨碍了广大人民的安居乐业,农场主 对季节工人夫体止的盘剥触犯众怒,造成社会不安定,因此如何有效 地缓解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如果说在《胜负未决》中,劳资双方的矛盾正在僵持着,那么, 季节工人的出路到底在何方?斯坦贝克在下一部小说里进行了更进 一步的探讨。 《人鼠人间》 (Of Mice and Man,1937)描写了乔治和莱 尼两个流浪汉的故事。 乔治 密尔顿机智、 精明, 而莱尼则智力愚顿, 身强力壮。这对好朋友和其他流动工人一样要不断地寻找打工的机 会,他们梦想有朝一日能买一块土地自己耕种。饲养自己的兔子。结 束这种居无定所的流浪生涯,安居乐业。经济的大萧条使他们的梦想 难以实现, 客观现实给了他们沉重的打击。 乔治和莱尼来到一家农场, 农场主的儿子柯利娶了一位水性扬花的女人,她勾引了弱智的莱尼, 柯利发现了此事,决定对莱尼处以私刑。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乔治开 抢打死了自己的好朋友莱尼,使其免受私刑之苦。乔治的梦想彻底破 灭了。 通过这篇故事, 斯坦贝克揭示出经济衰退将众多的流动工人的生 活水平下降到最低点。同时,工人们的身心也受到严重的摧残。人与 人之间的感情冷淡,乔治和莱尼的友谊则显得格外珍贵。作者在作品 中再现了大萧条时期穷人的深重灾难。人们心中充满了失望与愤怒, 出路何在?仍然不见答案。 1939 年经济危机结束, 斯坦贝克的 《愤怒的葡萄》 (The Grapes of Wrath)问世。 这部被认为是斯坦贝克代表作的小说是根据作者在 1937 年的生活经历写出来的。1934 年和 1936 年的连续干旱,使得许多良 田被毁, 庄稼歉收。 俄克拉荷马、 阿肯色、 得克萨斯州变成了 “尘谷” , 大批农民不得不离开长期居住的家乡, 前往需要季节工人的加利福尼 亚。斯坦贝克曾到这些流动工人中和他们吃住在一起,掌握了大量的 第一手资料。他亲眼目睹了这些丧失了家园的农民,旅途中遇到的饥 饿、洪水、疾病的侵袭。深深体会到他们的痛苦和绝望。回来后,他 先是发表了一部 《力量在他们的血液中》 的小册子。 详细报道了从 “尘 谷”到加利福利亚寻找工作的流动工人的悲惨命运。第二年《愤怒的 葡萄》问世。这部小说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小说出版的第一年就销售 了 40 万册。1940 年,该小说获得普利策奖,他成了几乎家喻户晓的 当代作家。 《愤怒的葡萄》的书名取自南北战争期间北方军队中流行 的《共和国战歌》的歌词。 “愤怒的葡萄”还和圣经内容有关,它象 征着《圣经》中的以色列人穿越沙漠寻找蜂蜜和葡萄的乐土,象征着 他们对压迫和剥削的愤怒心情的不断高涨。 小说中的主人公乔德一家 是居住在俄克拉荷马州的佃农, 因连年干旱加上大银行家和大企业的 压迫,他们丧失了土地。小说开始时,二儿子汤姆获得假释,路上遇 到牧师吉姆。到家时正赶上一家人正准备向西迁移。因为他们听说加 里福利亚州有收摘葡萄的工作可做。全家 12 口人,加上牧师吉姆一 起挤上一辆破旧的汽车动身了。在路上,爷爷奶奶相继去世,大儿子 和女儿的男友先后离家出走, 一家人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加利福利 亚。但加州的情况并不像他们动身之前所得到信息那样,他们不担找 不到工作,还被当地的警察和居民当仇敌对付。即使找到一些临时性 的工作,也只能得到很少的报酬。一次,一家人摘了一天的桃子只挣 到一块钱。全家陷入了新的苦难之中,严酷的现实使他们奋起反抗, 凯西牧师因组织工人罢工被歹徒杀害,汤姆打死了凶手为凯西报仇, 却不得不东躲西藏,最终离开了家。小说结尾时,乔德妈带领全家人 从洪水里逃到一处高地, 女儿罗撒香用自己的乳汁救活了一个生命重 危的陌生人。 《愤怒的葡萄》成功地塑造了几位人物,如,乔德妈、汤姆和牧 师吉姆凯西。乔德妈是一位普通的家庭妇女,她坚强、善良、勇敢。 她是全家人团结一起的精神支柱。 在她身上体现了普通劳动妇女的优 秀品质。她的优良品质通过一系列的事件得以充分体现。她让吉姆挤 上自己家的汽车;在路上,看到威尔逊一家有困难时主动帮忙;奶奶 在车上去世,她为了躲过检查,不动声色陪着奶奶的死尸过了一夜; 在加州,不顾自家人挨饿,还把自己家的食物与别人分享;最后,她 还鼓励自己的女儿用奶水救活互不相识的人。 乔德妈用自己的言行感 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把女人比做河水,不停地向前流淌。她就像 一条小河,像生命的溪水涓涓流淌,与她相伴的是自然界的万物。 汤姆是乔德家的二儿子。小说开始时,他刚从监狱假释回家,在 全家人西迁的旅途中,他目睹和经历了全家所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 尤其是凯西的死,使他懂得了很多。他逐步认识只有团结起来,才能 掌握自己的命运。 他从一个个人主义者的成长为一个为穷苦人而斗争 的领导。 吉姆凯西是一个牧师,上帝的信徒。但是,严酷的现实使他改 变了自己的信仰。他认识到集体的力量所在。他主动组织人民为自己 的生存权利而斗争。他成了乔德一家人的导师,直到为此而献身。有 评论说他就是耶稣基督的化身。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了乔德一 家, 也让众多的穷苦人意识到集体主义的力量和推翻旧的秩序的必要 性。汤姆正是以他为榜样,成长为工人的领袖。 作为一个社会小说家, 斯坦贝克通过这部小说对如何结束美国社 会大萧条带来的问题,如何修复当时的社会进行了多方位的探讨,但 是更重要的是 “通过乔德一家的故事为当时心情沉重的美国人民带来 了希望和精神力量。 当美国人民为生活困难和整个社会动荡不安而感 动前途渺茫时,心理上迫切需要一种安慰和精神寄托的信念。乔德妈 和汤姆、罗撒香等人的言行不仅展现了他们的人格魅力,而且让生活 在令人窟息氛围中的美国人感受到灵魂的净化。 ” 《愤怒的葡萄》的创作方法也是独特的。他采用了叙事章与拨入 率相结合的方法,使小说的篇章结构主体化。小说分三部分 30 章。 其中叙事章有 14 篇,讲述乔德一家的不幸遭遇。另外,16 章插入其 间介绍时代背景等知识, 另外还包括作者的评论等。 从这些插入章中, 我们看到的是一幅更宏大的画面, 是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广大劳动人 民的共同遭遇。斯坦贝克曾经说过,当时美国破产农民的困苦处境并 非一人一家之事,而是带有普通性的。他选择乔德一家作为当时广大 破产农民的代表来写。因此,可以说乔德一家的故事就是整个民族的 故事。 《愤怒的葡萄》出版后,引起了激烈批评。有人说他是在进行共 产主义宣传。也有人发表小册子企图证明书中所描写的情况纯属虚 造。为此,美国国会还派出了调查团,结果发现实际情况比小说所描 写的还要糟糕。很多评论家对这部作品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虞建华 认为“这部 30 年代未出版的巨著为美国大萧条岁月的真实全面的描 述和阐释,尤其对当时的社会风貌和的思潮进行了恰如其分的反映, 为后人研究这一阶段的历史和社会状况留下的宝贵的资料。 作品内涵 丰富,充满艺术魅力。斯坦贝克不仅能够就美国 30 年代所暴露的社 会弊病进行深入详尽的剖析。还从宗教文化着手,引导人们改变旧有 的思想意识,以崭新的观念战胜恶劣环境,在拯救自己的过程中拯救 美国。 ” 1939 年,为了搜集海洋无脊动物标本,斯坦贝克与物理学家, 他的好朋友埃德里茨基同去旧金山以北的海岸探险。1941 年出版 了《科特兹海:航行与研究散记》(Sea of Cortez: A Leisurely Journal of Travel and Research)。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斯坦贝克来到纽约。 1942 年, 他访问了陆军航空部队的训练营。 《把他们炸毁》 写了 (Bombs Away) 和戏剧小说《月亮下去了》(The Moon is Down)。 《月亮下去了》于 1942 年 4 月在百老汇上演。虽然戏剧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 20 世纪 福克斯公司却为小说的改编权支付了三十万美元。 斯坦贝克一生中一 个重要的转折点是他在 1943 年作为《纽约先驱论坛报》的战地记者 到欧洲战区采访。报道了战争的情况。二战结束后,斯坦贝克试图重 新开拓自己的事业。他于 1945 年发表了《灌头厂街》(Cannery Row)。 他在这部小说中仍把背景放到了加州的蒙特雷县。 小说反映了第二次 世界大战结束时人们的迷惘和困惑, 批判了当时崇尚地位和金钱的社 会风气, 对当时的商业道德和不顾一切地生活节奏以及带来的后果表 示担扰。从 40 年代到 50 年代,斯坦贝克继续着他的探索,他先后发 表了《珍珠》 (The Pearl,1947) 《不如意的客车》 、 (The Wayward Bus,1947)和《灼热》 (Burning Bright,1950)《珍珠》是一部寓言小 。 说。小说中的吉诺是一个没有举行过婚礼,又渴望获得体面的父亲的 人。他找到了 “世界上最大的珍珠” ,但是掮客们想欺骗他,未遂的 强盗们和行刺者又令他不胜烦恼。备受折磨。他们无意中杀死了他的 孩子。此后,他把珍珠递给他的妻子,让他掷回了大海。 《不如意的客车》 描写了一群原本素不相识的旅客面临危机的故 事。一群乘客生上一辆叫“心上人”的客车进行长途旅行。因途中一 座桥被水冲毁,司机胡安奇科伊将车开向一条废弃的公路,结果车陷 入了淤泥当中。在这群旅客借宿的地方,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件。等到 客车重新上路时,一切又恢复到开始时的状态。 《灼热》也是一部剧 本小说。小说中的主人公乔索尔第二次结婚,娶了一位叫莫迪恩的姑 娘。他从来没有过孩子,新妻子怀疑丈夫因病丧失了生殖能力。莫迪 恩决定和年轻力壮的小伙维克多为她生个孩子。莫迪恩怀了孕,但维 克多感到他是受人利用时,要求莫迪恩和他一起私奔,结果被乔索尔 的好友埃德杀死。乔索尔最终知道自己没有生育能力,虽然很生气, 但他仍然接纳了生下的孩子。这三部作品构思还比较巧妙。但评论界 反映冷漠,这促使斯坦贝克决心创造出更加引人注意的巨著,这就是 1952 年问世的《伊甸之东》(East of Eden)。 《伊甸之东》的构思产生 于 40 年代末,作者将虚构的关于特拉斯家族的传说和自己外祖父汉 密尔顿家族的历史结合在一起。在这个故事中女人发挥着重要作用。 凯西﹒卡特主宰着小说,她深深地吸引着读者。兄弟之争的情节是因 她而起的。 凯西是个女巫, 也许是美国小说中最应受到诅骂的坏女人。 她即是位母亲,又是个妓女。凯西是位邪恶的母亲,她曾企图流掉自 己的孩子未果,后来又抛弃了他们。这个故事显然就是该隐和亚伯的 故事的现代版本。它的原型就是兄弟相争,兄弟残杀。由于我们都是 该隐的后代,作者将他自己和我们所有的人都看作是迦尔,两个间接 导致他的兄弟死亡的该隐式人物。迦尔必须认识到自己的本性,认识 到如何选择生活。其主题就是希伯来语(timshel) (你可以)这一概 念,这个词是上帝给该隐的指令,意思是命令他打败邪恶或者让他做 出选择。 《伊甸之东》是斯坦贝克小说中最长的一部。这部大部头的 作品也把作者搞得精疲力竭。接着,斯坦贝克又创作了《甜蜜的星期 四》(Sweet Thursday,1954)、 《皮莲四世的短暂统治时期》 (The Short Reign of Pippin IV,1957)和《烦恼的冬天》 (The Winter of Our Discontent,1961)这三部小说。尤其是到了 60 年代,斯坦贝克黯然的 文学声誉又令人吃惊地得到了恢复。他于 1960 年秋天进行了一次重 新发现美国的旅行。回来后,他发表了《查利偕游记》(Travels with Charley in Search of America,1962)。 这本书为作者赢得新一代的读者。 1961 年秋天,斯坦贝克再次带领家人前往欧洲旅游。1962 年 10 月下 旬的一天晚上,他从电视上得知,他被授予了诺贝尔文学奖。而使瑞 典的委员会给他这个机会的正是小说《烦恼的冬天》《烦恼的冬天》 。 是斯坦贝克唯一一部以美国东部为背景的小说作品。 作品审视了物欲 横流的五十年代,人们道德的论丧。喜剧的成分不见了,代之的是对 这一时代的沉重的直接的思考。 《烦恼的冬天》的主人公是一个美国 东部海港小城中一个食品杂货店的店员,他曾参加过二战。由于妻子 和孩子经常抱怨日子过得不如别人,不断给他刺激。伊坦决心重整家 业,他下决心干了周围“谁都在干的事” 。他向移民局告发了自己的 店主——意大利人马鲁洛。而马鲁洛却不知实情,竞在被移民局送出 境之间将店铺移赠给了他。 他还制服了银行家贝克, 使他为自己所用。 他精心排练了一幕抢银行的惊险剧,因意外的干扰而不能上演。他的 儿子亚伦也在全国征文比赛中获奖,成了名人。然而,此时利欲和良 知的决战一直在他心中游战。他愈来愈感到空虚孤独和羞惭自责。最 后,他产生了自杀的念头,在蒙蒙的雨夜走向了波涛凶涌的大海。 虽然场景变了, 《烦恼的冬天》又重提了《愤怒的葡萄》中的材 料。仔细阅读便会发现两部作品所探讨的具有很多相同之处,只是前 途更加渺茫了。书中东部人取代了西部的农业工人,农场被大都市边 缘的小镇所取代, 而令人怀疑的道德上的正确与原则替代了实际上的 生存问题。书中谈到的当时社会上的一些问题,如道德上的偏见,退 赔脏物,房地产业投资,政治操纵,性敲诈、诱骗人的征文比赛等等 细节和《愤怒的葡萄》中提到的对农民的经济剥削性质是一样的。 斯坦贝克不但写长篇小说,也写短篇小说、游记、剧本以及报道 等,R,S 休斯在《斯坦贝克短篇小说》一书中指出: “尽管今天大多 数读者记得斯坦贝克是只写了《愤怒的葡萄》这样重要小说的作家, 但他在短篇小说方面的成就同样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也有评论家指 出: “最后……(斯坦贝克)的声誉可能建立在他的短篇小说上,作 为小说家他是胜任的;作为一个短篇小说家他则是超一流的。(玛丽 ” ﹒罗尔伯格) (1984) 。由于在短篇小说方面的成就,斯坦贝克曾四次 荣获欧享利短篇小说奖。斯坦贝克在一生共写 350 多部短篇小说。 我们所熟悉的《长谷》(The long Valley,)和《天堂牧场》共包含了 25 个故事。其他则分别发表在一些杂志中。1986 年在日本就出版了《斯 坦贝克未入选故事选集》 ,该故事集包含了 37 篇故事。当然,到现在 未止可能还有一些故事没有出版。斯坦贝克的一些优秀短篇故事。如 《逃跑》《白鹌鹑》《菊》《袭击》《小红马》(The Red Pony)等都 、 、 、 、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短篇故事中的人物一般都是淳朴单纯的 人,在他们平凡的外表下面隐藏着复杂的人类问题。他的短篇故事中 的女人都是典型的家庭妇女,中学老师,偶尔还有妓女。这些女性人 物一般自己没有职业,没有财政来源,她们具有的潜在力量在危急时 刻便会释放出来。男性人物一般则是牧场主,农民、蓝领工人、商店 老板、怀旧的老人、以及开始寻找“男子汉气概”的青少年。 1964 年,斯坦贝克积极参加他的朋友约翰逊总统的再次竞选活 动,因此他进一步得到政府的赏识。9 月 14 日,他被约翰逊总统授 予美国自由勋章。他还积极支持美国出兵越南,不顾年老体弱,亲赴 越南进行战地报道。 他的最后一部作品 《美国与美国人》 (America and Americans,1966)于 1966 年出版。1968 年 12 月 20 日约翰斯坦贝克 在冠心病严重发作后去世。死后,他的骨灰埋葬在塞利纳斯——这片 养育了他的家乡土地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