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141|回复: 0

[真题] 2009年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 21: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一、填空题(在下列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每空1分,共17分)
  1、杨贤江写的《             》,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教育的本质是(           )。
  3、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             )。
  4、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           )。
  5、(       )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由夸美纽斯正式提出并推行的,1862年我国在(          )首先执行了这个制度。
  6、1903年颁布的(         ),是中国最早实行的近代学制。
  7、普通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一般原理和中、小学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师范学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         )相结合的学科。
  8、义务教育,也叫(         ),是由国家用立法形式确定下来强制实行的国民基础教育。
  9、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10、教学手段就是指教师和学生进行(        )以及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11、现场教学和个别指导是中小学教学的(              ) 。
  1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               )、作业批改(成绩考核)四个环节组成。
  13、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                   )渗透德育。
  14、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具体体现在中小学各类(                )和各科课程标准、教科书之中。
  1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二、选择题(下列四项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26分)
  16、“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由(    )首先提出的:
  ⑴《论语》 ⑵《孟子》 ⑶《学记》    ⑷《劝学篇》
  17、西欧最早出现的教育专著是( ):
  ⑴《大教学论》 ⑵《论演说家的教育》 ⑶《普通教育学》 ⑷《我的教育信条》
  18、“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思想是由( )提出的:
  ⑴赞科夫 ⑵巴班斯基 ⑶苏霍姆林斯基 ⑷凯洛夫
  19、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 ):
  ⑴和谐教育思想 ⑵教学过程最优化 ⑶教学发展观 ⑷全面发展观
  20、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机构是( ):
  ⑴痒 ⑵序 ⑶校 ⑷学
  21、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 ):
  ⑴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⑵讲述、讲解、报告、讲演 ⑶讲读、讲演、讲评、讲述 ⑷讲述、讲解、讲评、报告
  2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 ):
  ⑴教育的性质 ⑵教育的方法 ⑶教育的效益 ⑷教育的规模
  23、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 ):
  ⑴做人教育 ⑵职业教育 ⑶基础教育 ⑷专业教育
  24、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 ):
  ⑴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⑶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⑷基础理论,基本原理
  25、德育在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具有( ):
  ⑴积极作用 ⑵影响作用 ⑶制约作用 ⑷导向作用
  26、班主任在班集体的发展中起( ):
  ⑴主导作用 ⑵主动作用 ⑶领导作用 ⑷能动作用
  27、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
  ⑴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⑵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 ⑶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⑷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
  28、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 ):
  ⑴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⑵主体价值 ⑶创造价值 ⑷教育价值
  三、简答题(共32分)
29、为什么说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6分)



  30、简述教育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6分)


31、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8分)


  32、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有哪些?(6分)



  33、什么是教学?教学的任务是什么?(6分)


  论述题(34、36两题任选一题,35题必做,共25分)
34、学习教育学有何意义?(11分)



  35、为什么说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14分)


  36、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11分)
  要求:①论述要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 ②论述要理论联系实际;③每题字数不得少于200字。



  评分标准与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评分说明] (1)共15小题,17个空,每空1分,共17分;(2)以标准答案为准,填正确记1分,不填或填错不记分。
  [标准答案] 1、新教育大纲 2、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3、五经、四书 4、“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5、班级授课制 京师同文馆 6、癸卯学制 7、理论性和应用性 8、强制教育 9、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 10、教学活动 11、辅助形式 12、课外辅导 13、通过各科教学 14、课程计划 15、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的水平之间的矛盾
  二、选择题:
  [评分说明] (1)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2)以标准答案为准,选择正确,每项记2分,选择相近(或相似)答案或者选错不记分。
  [标准答案]16.③ 17. ① 18. ② 19. ① 20. ① 21. ① 22. ① 23.③ 24. ① 25④ 26.① 27③ 28①
  三、简答题:
  [评分说明] (1)共5小题,共24分;( 2)每小题按标准答案的要点记分;要点正确记分,要点不正确或未答出要点不记分。
  [参考答案]
  29.答: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分);
  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2分);
  ③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2分)
  30、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反过来,它对生产力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通过教育可以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3分)
  (2).教育还可以实现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生产和再生产。(3分)
  31、答:(以下各点各2分)
  (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2)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3)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4)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32、答:(以下各点各1分)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教学内容正确;教育方法恰当;教学结构紧凑;教学组织合理。
  33、答:教学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积极主动地学习系统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陶冶品德、形成全面发展个性的培养人的活动。(2分)
  普通中小学教学的任务一般包括如下几项:(以下各点各1分)
  (1)向学生传播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要完成的首要任务,通常称为“双基”教学。
  (2)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增加学生的体力。
  四、论述题:
  [评分说明]( 1)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2)每小题按标准答案的要点评分:要点的观点正确,展开论述,论据充分,联系实际,条理清楚记分;要点的观点正确,或未展开论述,论据不充分,或未能联系实际,条理不清楚,只记该要点得分的1/2;要点的观点错误则不记分;(3)字数在200字以下,150字以上在小题总分中扣1分;150字以下在小题总分中扣2分。
  [参考答案]
  34.答案要点:学习和研究教育学既是我们做一个教师的起点,也是我们做一个教师的最终追求。
  (1)有利于提高我们对教育事业战略地位的认识,热爱教育工作。
  (2)有利于掌握教育规律,增强教学能力。
  (3)有助于提高我们高尚的师德修养,自觉为人师表。
  (4)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其它各门教育学科。
  35、答案要点:
  (1)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涵义(2分),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选择时所持的一种态度倾向。
  (2)关于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争论(3分):个体本位论、社会本位论、实用主义的教育目的。
  (3)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
  a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指在资本主义初期旧式分工使人的发展片面化,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的条件下,工人“体力和智力的统一、和谐和充分、自由的发展学说。(3分)
  b.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实际上是社会历史过程中社会矛盾的一种体现。(6分)
  ①从社会历史的总的进程来看,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是密切联系的,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因此,总的来说教育目的两种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而不是截然对立的;
  ②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很尖锐;
  ③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的发展与社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才能完全一致。
  36、答案要点:
  (1)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贯彻本原则的基本要求: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4)发扬教学民主。

中学历史试卷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从结果上看,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的施政措施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同之处是( )。
A. 维护了国家统一
B. 巩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C.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D.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内种族歧视状况
2.面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造成的社会极其不和谐局面,罗斯福政府全面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这种干预使之( )。
A. 推行国有化政策
B. 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C. 计划经济替代自由资本主义经济
D. 政府推行社会福利
3.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根本目的是( )。
A. 极力加强皇权
B. 竭力削弱相权
C. 削弱将帅权力
D. 削弱地方财权
4.对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
A. 是为了维护政治统一而采取的文化政策
B. 本质上是封建文化专制
C. 汉武帝偏向董仲舒,是昏庸的表现
D. 儒家思想从此取得独尊地位,对中国历史产生巨大影响
5.下列朝代中,与秦朝最为相似的是( )。
A. 隋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
6.发动雾月政变,推翻督政府,夺取了政权,后来加冕称皇帝的是( )。
A. 威廉二世
B. 查理二世
C. 路易十八
D. 拿破仑
7.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是( )。
A. 海地 
B. 玻利维亚 
C. 墨西哥  
D. 哥伦比亚
8.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事件是( )。
A.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B. 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C.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 马克思、恩格斯的巴黎会晤
9.俾斯麦完成统一德国的主要手段是( )。
A. 改革内政
B. 加强经济实力
C. 推行铁血政策
D. 动员全国人民
10. 19世纪中期,深入探索化学元素之间的关系,并制定了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 牛顿
B. 道尔顿
C. 门捷列夫
D. 居里夫人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2分。错选、少选均不得分)
11. 教师要上好一节课的基本标准是(   )。
A. 上课准备充分
B. 课堂活跃有序
C. 师生平等
D. 教学民主
12. 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处于(      )地位。
A. 主导
B. 领导
C. 辅助
D. 启发指导
13. 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
A. 前摄干扰
B. 超限抑制
C. 消退抑制
D. 倒摄干扰
14. (      )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它包括课堂情境结构与课堂教学结构。
A. 学生
B. 教材
C. 学习过程
D. 学习情境
15. 群体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就是(          )。
A. 群体凝聚力
B. 课堂气氛
C. 群体规范
D. 学校人际关系
三、填空题(共10分,每空2分)
16. 检查学生学业成绩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常用的检查方式是、。
17. 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因素与因素的影响。
18. (教学方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到社会场所,使学生通过对实际事物的观察来获得新知识的方法。
四、材料分析题(共20分,每小题10分)
19.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一早,与中国国民党军队之间进入战斗状态。虽然当时人们希望现场解决,但是不久日本方面大规模派兵,国民党政府也立即发布了动员令,此时进入了持续8年的日中战争。
——日本2001年版历史教材
材料二:事件(卢沟桥事变)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
——日本新送审的历史教材
(1)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指的是什么事件?

(2)从两则材料中概括出日本对这一事件的看法,并指出其实际的情况是怎样的。

(3)该事件对中国社会所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20.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炀帝大业元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又引河通于淮海,自是天下利于转输。四年,又发河北诸郡百余万众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自是丁男不供,始以妇人从役……
——《通典》卷十《漕运》
材料二:(通济渠和邗沟开通后)水面阔四十步,通龙舟……自京师至江都,离宫四十余所……(江南河开通后)八百余里,水面阔十余丈,又拟通龙舟,并置驿宫草顿。
——《大业杂记》
材料三:将兴辽东之役,自洛口开渠达于涿郡,以通运漕。
——《隋书》卷六八《阎毗传》
(1)隋朝开凿大运河除为加强对南方的控制外,还有其他目的,请根据三则材料加以概括。



(2)根据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面谈谈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作用。


五、论述题(共20分,每小题10分)
21. 简述元朝建立四等人制度的原因、内容及其影响。



22. 从1949年3月到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次工作重心的转移。这两次转移是通过哪两次会议完成的?试述转移的内容和影响。



六、教学技能题(共20分,每小题10分)
23.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为了测评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掌握,一般通过考试的形式予以评价。请设计一套历史试卷的大体构架。



24. 解析下面试题。
甲午战争后,各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加快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其原因是(  )。
①列强的资本输出迫使中国政府开始鼓励民办企业
②列强资本的输出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
③列强在资本输出的同时将他们国家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带到了中国
④列强资本输出导致中国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中学历史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 罗斯福新政巩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而林肯的施政措施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在一定程度上也巩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故本题答案为B。
2.B[解析] 概括来说,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包括:整顿财政金融;调整工业生产;限制农业产量;举办公共工程,救济失业难民;调整劳资关系,实行社会保险。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在经济大危机打击下,新政从调整金融、农业、工业,兴办公共工程等方面实施改革,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并开创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干涉经济的先例。故答案为B。
3.A[解析] 略
4.C[解析] 略
5.A[解析] 秦朝和隋朝都是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都促进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发展,实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两朝也都修建举世闻名的大工程,都是由于其暴政导致农民战争而亡,都统治短暂,其灭亡的教训对后世强盛的朝代提供重要借鉴。由此可知答案为A。
6.D[解析] 略
7.A[解析] 1790~1804年的海地革命揭开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序幕,海地革命的胜利,在拉丁美洲第一个砸碎奴隶制枷锁,建立了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的黑人国家,故本题选A。
8.C[解析] 略
9.C[解析] 所谓铁血政策就是指暴力政策、战争政策,它是俾斯麦根据德国当时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和统一的历史任务提出来的,是完成德国民族统一的有力手段。
10. C[解析] 略
二、 不定项选择题
11. ABCD[解析]教师要上好一节课的基本标准是:上课准备充分、课堂活跃有序、师生平等、教学民主、教学实效明显。
12. D[解析] 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处于启发指导地位。故选D。
13. D[解析]倒摄干扰,又可称为倒摄抑制,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发生的干扰作用。前摄抑制,指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14. ACD[解析]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的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它包括课堂情境结构与课堂教学结构。
15. A[解析]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每一名成员的吸引力。它可以通过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忠诚、责任感、荣誉感、成员之间的友谊感和志趣等来说明。
三、填空题
16. 平时考查考试
17. 结果先行
18. 参观法
四、材料分析题
19. (1)上述材料指的是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
(2)从材料中看出,日本认为卢沟桥事变是由中国人首先向日本人开枪,进行挑衅,是中国引起的,而日本出于自保作出反击,并且日本希望与中国方面达成和解,而中国却一再发动战争。
实际上是,卢沟桥事变是日本为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而策划的武装挑衅事件。1937年7月7日晚,日本在北平附近的卢沟桥向中国驻军挑衅,诡称有一名士兵失踪,要进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向卢沟桥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
(3)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这一事件揭开了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序幕,八年抗战从此开始。
20. (1)其他目的是:沟通南北交通运输;满足隋炀帝巡游作乐的奢欲;运输军队和物资北征高丽。
(2)积极作用:有利于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沟通南北交通,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消极作用:加重了劳动人民的徭役负担,同时也加强了对江南人民的搜刮、掠夺,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了隋朝的迅速灭亡。
五、论述题
21. 元代,蒙古贵族以少数民族统治阶级成为全国的统治者,为保持自己的特权地位和维护对人口远远超过本族的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统治,进一步推行民族压迫和民族分化政策,根据民族和被征服的先后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指蒙古各部落;第二等是色目人,包括西夏、回回等;第三等是汉人,指金朝统治区域内的汉、契丹、女真等族及较早被蒙古征服的云南四川两省人;第四等是南人,指南宋统治区域汉人和西南各族。元代统治者实行四等人制,旨在利用民族分化手段以维护其本身的特权统治。四等人制的实行,使元朝的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尖锐,从而加速了元朝的灭亡。
22. 这两次转移是通过中国共产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的。 1949年初,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开始了由城市领导农村的时期,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之后,中国共产党发起渡江战役,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七届二中全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1978年底,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方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专家命题预测试卷(中学历史)
第一部分 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 不定项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2分。错选、少选均不得分)
  1.教师历史教学评价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师历史教学评价结论的(  )。
  A. 好坏 B. 高低
  C. 信度 D. 效度
  2.下列属于原始教育特征的是(    )。
  A. 教育水平低
  B. 教育没有阶级性
  C. 教育与原始宗教或仪式有着紧密的联系
  D. 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
  3.运用谈话法教学时应注意谈话的中心应围绕和服务于(   )。
  A. 教学任务 B. 教学目的
  C. 教学方法 D. 教学理论
  4.多媒体教学是指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种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把(   )等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以传递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
  A. 影像 B. 动画
  C. 图形 D. 文字
  5.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     )。
  A. 民主化B. 相对独立性
  C. 时代性D. 永恒性
  二、填空题(共10分,每空2分)
  6.所谓,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7.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周围事物的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包含三种心理成分:自我认识、、。
  8.诊断性评价在实施,形成性评价在实施,总结性评价在教学之后实施。
  第二部分 历史专业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发端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其“复兴”指的是(   )。
  A.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B. 神学文化的复兴
  C. 封建文化的重新兴盛D. 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2.清代征收的地丁银是指(  )。
  A. 只征土地税,废除人丁税
  B. 土地税、人丁税一律只收白银
  C. 按土地与人口的多少征收白银
  D. 将丁税平均摊入田赋统一征收
  3.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他的父亲来自于非洲肯尼亚的一个小村庄。历史上与非洲黑人大批来到北美有关的史实是(  )。
  A. 美国独立战争B. 三角贸易
  C. 法国大革命D. 《1787年宪法》的颁布
  4.八旗制由努尔哈赤创立,其早期的特点是(  )。
  A. 士兵由招募而来,保证兵源B. 士兵有专门军籍,世代为兵
  C. 士兵从不从事生产,专事作战D. 兵民合一,出则为兵,入则为民
  5.春秋战国时期,对促进民族融合起直接作用的因素是(  )。
  A. 兼并战争B. 铁器使用
  C. 各国变法D. 商业兴盛
  6.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先后夺取了焦作、开滦等煤矿,华北沦陷区每年向日本输送的原煤达800万吨。这说明日本在沦陷区进行经济掠夺的直接目的是(  )。
  A. 进一步压迫沦陷区的人民
  B. 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
  C. 以战养战,解决战争需要
  D. 削弱沦陷区内抗日武装的力量7.1626年,(   )殖民者悍然侵占了我国台湾北部的基隆和淡水。
  A. 葡萄牙 B. 西班牙
  C. 荷兰 D. 美国
  8.下列国家在与中国交往中,受唐政治制度影响较大的是(   )。
  A. 日本、天竺 B. 新罗、大食
  C. 天竺、大食 D. 新罗、日本
  9.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时人议论纷纷。下列评论中,哪一种更接近史实本质?(    )
  A.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B.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C.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D. “五四”以来,社会势力演变之必然
  10. 春秋时期,创办私学,广收门徒而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的著名思想家是(     )。
  A. 老子B. 孔子
  C. 孟子 D. 墨子
  二、材料分析题(共20分,每小题10分)
  11.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应准添设下列各处,定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苏州府;(四)浙江杭州府。
  ——摘自《马关条约》
  材料二: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两国政府确认,在相互关系中,用和平手段解决一切争端,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
  ——摘自《中日联合声明》(1972年9月29日)
(1)与《南京条约》中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马关条约》中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在地理位置上有何特点?

(2)在材料二中,中日两国政府达成了哪些主要共识?

(3)回顾中日两国近现代的外交史实,你得到的主要启示是什么?
  12.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党纲如下:(一)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接消灭阶级差别;(二)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三)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四)联合第三国际。
  ——《中国共产党纲领》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无产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中共二大宣言》
(1) 材料一提出的革命目标是什么?

(2) 材料二提出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3)比较两段材料,说明两段材料的不同之处以及产生不同的原因。


  三、问答题(共20分,每小题10分)
  13.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经历了哪三个时期?指出每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
  14. 试述“三反五反”运动的内容及其意义。
  四、教学技能题(共20分,每小题10分)
  15. 历史教学模式多种多样,有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活动—探究教学模式等,阅读下面的教学案例,指出其采用了何种教学模式,并对这一教学模式作简单的介绍。
  案例:
  教学内容:伟大的文艺复兴
  教学准备:(1)查找与文艺复兴有关的图片资料、书籍、音像制品、艺术作品
  (2)总结相关的文学、艺术作品,摘取其精华片断
  (3) 布置学生课前列出相应表格,对不同时期、不同人物的文学作品和思想进行总结
  教学步骤:(1)用幻灯片播放图片《蒙娜丽莎》,导入本节课所要讲解的内容
  (2)学生自由发言,扼要讲清所收集的资料
  (3)根据学生课前的整理,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展示,各小组选出最全面的总结展示给大家
  (4)各小组进行比较,总结出文艺复兴时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5)教师归纳总结
  16. 课堂教学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端,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的开头语好比是新闻的导语,设计得生动形象,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明确学习目标,课堂教学便有个良好的开端,导入法多种多样,请设计一种以歌曲为开端的导入环节。
第一部分 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不定项选择题
  1.CD[解析]教师历史教学评价方法直接影响着历史教学评价结论的信度和效度。
  2.ABC[解析] A、B、C三项都属于原始教育的特征。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是封建社会的教育特征。
  3.B[解析]谈话法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谈,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去获得新知识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要对谈话中心、提问的内容做充分准备,并拟定谈话提纲。运用谈话法教学时应注意谈话的中心应围绕和服务于教学目的。
  4.ABCD[解析]略
  5.BCD[解析] 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永恒性、相对独立性和时代性三个方面。故本题选BCD。
  二、填空题
  6.关键期
  7.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8.教学之前教学过程中
  第二部分 历史专业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 文艺复兴运动发生于14~17世纪的欧洲,是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借助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所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所以正确答案为A。
  2.D[解析] 略
  3.B[解析] “三角贸易”即奴隶贸易,欧洲奴隶贩子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从本国出发,在非洲换成奴隶,沿着所谓的“中央航路”通过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返航。在欧洲西部、非洲的几内亚湾附近、美洲西印度群岛之间,航线大致构成三角形状,被称为“三角贸易”。由于被贩运的是黑色人种,故又称“黑三角贸易”。故本题答案为B。
  4.D[解析] 努尔哈赤创立的八旗制度按军事组织形式,把女真人编制起来,在贵族控制下进行战争和生产活动,是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故本题选D。
  5.A[解析] 春秋战国的兼并战争,有的是直接对周边各族的吞并,有的是加强了华夏族与其他各族的接触,这些都直接促进了民族融合;而铁器的使用、各国的变法、商业的兴盛,则是间接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本题答案为A。
  6.C[解析]太平洋战争是反法西斯联盟国家在太平洋地区对日本进行的战争,日本大规模地发动法西斯战争, 需要及时保障战争的供给,而中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同时地大物博,正符合日本以战养战,掠夺军事补给的需要。
  7.B[解析]1626年西班牙殖民者悍然侵占我国台湾北部的基隆和淡水,施行野蛮的殖民统治。
  8.D[解析]新罗曾与唐保持友好关系,经济上两国往来频繁,新罗人曾到唐朝做官,中国的文化典籍大量传入新罗。日本与唐的友好交往主要是通过遣唐使和民间宗教组织的相互访问进行的。日本人通过友好访问或留学长安,把唐代的大量文化带回日本,对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9.D[解析] “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之后,共产党在中国迅速发展壮大,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并领导中国进行新的民主主义革命。而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必然会被人民所摒弃。
  10. B[解析] 孔子是一名教育家,他第一个打破“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
  二、材料分析题
  11. (1)《南京条约》开放的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都在东南沿海地区,而《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分布在内地的长江流域,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上游地区。
  (2)由材料二可知,日本对侵华战争进行了反省;中日两国政府确认以和平方式解决两国之间一切争端。
  (3)勿忘历史,热爱和平,开创中日友好关系的新局面;中国与日本都是亚洲强国,要积极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应有的努力等。
  12. (1)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实行公有制。
  (2)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3)不同之处:材料一未能分阶段地提出党的革命纲领,材料二明确规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和党的最高纲领。原因:说明在中共“二大”上中国共产党已经认清了中国社会的性质、革命性质、革命动力。
  三、问答题
  13. (1)“二战”后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恢复期: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先进成果的利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2)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滞胀及调整期:世界经济危机,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取消国家干预,控制货币增长,削减社会福利。
  (3)20世纪90年代的新经济时期:大力改革,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力度,充分利用新技术成果,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
  14. 为扫除旧社会的遗毒,廉明吏治,从1951年底开始,中共中央在全国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三反”指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主要在党政机关、国营经济部分和企事业单位开展。“五反”指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主要在各大中城市的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
  “三反五反”运动的开展,具有重大意义。一是教育了大多数干部,挽救了犯错误的同志,清除了腐败份子,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同时提高了党在人民中的威信。二是打击了不法资本家的违法行为,对工商业者普遍地进行了一次守法经营的教育,推动了在私人企业中建立工人监督制度和实行民主改革,从而巩固了工人阶级和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三是增强了广大干部和群众抵制资产阶级腐蚀思想的能力,树立了新社会廉洁奉公、艰苦朴素的风气。
  四、教学技能题
  15. 这一案例采用的是活动—探究的教学模式。
  这一模式的教学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其教学原则是:建立一个民主宽容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前认知特点,实施一定的教学策略。这一教学模式有它自身的优缺点,其优点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民主与合作的精神,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缺点是学生很难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16. 教学内容:“九一八”事变
  导入:教师:下面我为同学们唱首歌,请同学们听完后告诉我歌里面蕴含着哪个历史事件:“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歌唱完了,谁能告诉我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呢?
  学生:“九一八”事变。
  教师:对,“九一八”事变,一个很让人悲愤的历史事件,那么这一事件究竟是怎么个情况,使人“离了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一起学习“九一八”事变。



2009-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
  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
  A.教育经济学B.教育学C.心理学D.学校管理学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
  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
  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
  A.讲授课和练习课   B.讲授课和复习课          C.讲授课和实验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
  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
  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
  A.言行一致B.衣着整洁C.举止端庄D.谈吐文雅
  8.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
  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D.品德的教育
  9.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
  A.指导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
  1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   )
  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B.情感和意志的特征C.气质和性格的特征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13.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是(    )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4.最早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上的教育专著是教育家撰写的《     》。
  15.欧洲封建社会里;曾出现过教育和教育两种有代表性的教育体系。
  16.教师备课要求写出三种计划;这三种计划是    计划、课题计划和      计划。
  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和    之间的矛盾。
  1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一般包括三大类;即群众性活动、    活动和
              活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9.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任务和课程实施方面的改革目标是什么?


20.班主任应如何组织培养班集体?


21.我国中小学德育应遵循哪些德育原则?


22.试论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心理学部分
  四、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3.下列选项中;哪项完整地表达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A.心理过程及其规律B.情绪人格及其规律C.生理现象及其规律D.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24.心理现象的产生方式是(      )
  A.精神活动B.反射活动C.意识活动D.技能活动
  25.学生阅读时常使用画重点线的策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哪一种基本特性?(      )
  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
  26.一个较长的学习内容;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受下列哪种选项因素的干扰?
  A.消退和干扰抑制B.倒摄和干扰抑制C.前摄和消退抑制D.前摄和倒摄抑制
  27.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中;“强——平衡——不灵活”型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相对应? (         )
    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
  28.下列哪种选项属于一般能力的范畴?(       )
  A.记忆能力B.创造能力C.运动能力D.社交能力
  29.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       )
  A.指向性与选择性B.指向性与集中性C.指向性与分散性D.集中性与紧张性
  30.“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受人的下列哪种情绪影响所致?(       )
  A.激情B.心境C.热情D.应激
  31.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      )
  A.激发兴趣B.引起注意C.丰富想像力D.分化概念
  32.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       )
  A.从众B.依从C.服从D.遵从
  33.提出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与个人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
  A.卡特尔B.奥尔波特C.霍兰德D.斯坦伯格
  34.加德纳提出的智力理论是(      )
  A.智力二因素论B.智力结构论C.智力多元论D.智力三元论
  35.下列哪种方法属于精神分析法?(      )
  A.系统脱敏法B.支持疗法C.宣泄疗法D.认知作业法
  五、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36.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系统化与具体化。
  37.人的情绪是以为中介的反映形式;情绪的最重要的外部指标是      。
  38.平时人们所说的“一心二用”是指注意品质的特性。其基本条件是;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的。
  39.智力技能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原型定向、、。
  40.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由低到高的五种基本需要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的需要和的需要。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4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42.简述助人行为的促进策略。
  


43.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八、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
44.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并运用有关动机理论;分析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C2.B3.B4.A5.D6.A7.A
  8.D9.D10.B11.D12.D13.B
  二、填空题
  14.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15.教会骑士
  16.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课时
  17.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学生原有的品德水平(基础)
  18.小组个人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19.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0.(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21.(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3)知行统一的原则;
  (4)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6)依*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心理学部分
  四、选择题
  23.D24.B25.A26.D27.C28.A29.B
  30.B31.D32.A33.B34.C35.C
  五、填空题
  36.比较抽象与概括 37.需要面部表情 38.分配自动化
  39.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40.尊重自我实现
  六、简答题答案要点
  41.(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
  ①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
  ②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
  ①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
  ②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42.(1)增强责任明确性与人际相互作用;
  (2)提供亲社会行为榜样;
  (3)将助人行为归因于利他动机;
  (4)运用社会影响策略;
  (5)进行助人行为的社会实践。
  43.(1)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
  (2)培养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3)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4)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人格。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2-26 13:38 , Processed in 0.096744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