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367|回复: 1

[习题] 2008年教师考试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3 00: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一、填空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1.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教育)事业。2.凡具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3.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其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4.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 (均衡) 发展。5.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招收适龄儿童、少年进行文艺、体育等专业训练的社会组织,应当保证所招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应当经 (县级人民政府行政部门)批准。6.学校应当建立、健全 (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管理,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7.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 (批评教育),不得开除。8.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 (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9.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10.各级人民政府对 (家庭经济困难) 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11.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专项资金,扶持(乡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1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 (义务教育 经费)的审计监督和统计公告制度。13.学校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通报批评);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1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教科书审查人员 (参与或变相参与)教科书编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职责权限责令限期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15.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人民政府或县级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二、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1分,共15分)1.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______义务教育制度。( a )a.九年 b.十年 c.十一年 d.十二年2.实施义务教育,不收________ 。( c )a.学费 b.杂费 c.学费、杂费 d.学费、杂费、住宿费3.义务教育实行____领导,________统筹规划实施,_________为主管理的体制。( a )a.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c.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d.国务院;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4.凡年满 ______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 _______周岁。( c )a.七、八 b.七、九 c.六、七 d.六、八5.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________ 批准。( c )a.学校b.市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县级人民政府c.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d. 市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6.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 _______ 予以保障。( a )a.人民政府 b.学校 c.监护人 d.基层性群众组织7.学校______ 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b )a.可以 b.不得 c.特殊情况可以 d.经批准可以8. 校长由 ________ 依法聘任。( b )a.县级人民政府b.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c.市级人民政府d.市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9.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 ________ 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b )a.相当于 b.不低于 c.略高于 d.略低于10.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_______ 城市学校教师和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从事义务教育工作。( d )a.鼓励 b.支持 c.协调 d.鼓励和支持11.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_____,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c )a.学习和培训 b.沟通和合作 c.培训和流动 d.交流和学习12.县级以上___ 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 b )a.教育行政部门 b.地方人民政府 c. 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公安部门13.特殊教育学校(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应当 ________ 普通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 c )a.相当于 b.等于 c.高于 d.低于14.学校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______所收费用。( a )a.责令退还 b.双倍退还 c.没收 d.追缴15.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 ____公办学校的性质。( c )a.变更 b.调整 c. 改变或者变相改变 d. 改变三、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有两个及两个以上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20分)1.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 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abc d )a.有理想 b.有道德 c.有文化 d.有纪律2.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对义务教育工作_______________等进行督导,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布。( acd )a.执行法律法规情况 b.教育经费投入情况c.教育教学质量 d.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3. ________和 __________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帮助解决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困难,采取措施防止适龄儿童、少年辍学。(cd )a.市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b.县级人民政府c.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乡镇人民政府4. _______ 协助政府做好工作,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ad )a.居民委员会 b.社会团体c. 街道办事处 d.村民委员会5.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实施特殊教育的学校(班),对__________的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 ac d )a.视力残疾 b.肢体残疾 c. 听力语言残疾 d. 智力残疾6.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 ______。( abc )a.初级职务 b.中级职务 c.高级职务 d.特级职务7.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 ___________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abcd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8.县级人民政府编制预算,除向____和____倾斜外,应当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ac )a.农村地区学校 b.特殊教育学校 c.薄弱学校 d.民办学校9.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或向学校非法收取或者摊派费用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_____、_____ 、_____ 和 _______根据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abcd )a.教育行政部门 b.财政部门 c.价格行政部门 d.审计机关10.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 ________ 等,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经费,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确保教职工工资按照规定发放。( abc d )a.教职工编制标准 b.工资标准c.学校建设标准 d.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四、简答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1、义务教育基本内涵?2.《义务教育法》关于教师尊重学生平等受教育权的规定?3.促进义务教育法均衡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4.《义务教育法》第五十七条对学校四种违法行为的规定?5.《义务教育法》关于学校德育的规定和要求?五、论述题(15分)结合实际,谈谈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对推动中小学依法治校的重要意义。附录:答案一、填空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1、 公益性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3、父母或其他监护人4、均衡 5、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6、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7、批评教育8、实施体罚、变相体罚9、循环,10、家庭经济困难11、农村地区、民族地区12、义务教育经费13、通报批评14、参与或变相参与15、湘人民政府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二、单项选择题(共15题15分)1、a 2 c 3 a 4 c 5 c 6 a 7 b 8 b 9 b 10 d11 c 12 b 13 c 14 a 15 c三、多项选择题(20分)1 abcd 2 acd 3 cd 4 ad 5 acd 6 abc 7 abcd 8 ac 9 abcd 10 abcd四、简答题(20分)1、义务教育基本内涵?答:第一、义务教育是公益性事业;第二、义务教育是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第三、义务教育是由国家统一实施并且予以保障。2.《义务教育法》关于教师尊重学生平等受教育权的规定?答:《义务教育法》第29条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3.促进义务教育法均衡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促进义务教育法均衡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第二,保障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第三,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4.《义务教育法》第五十七条对学校四种违法行为的规定?答:(一)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二)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三)违反本规定开除学生的;(四)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5.《义务教育法》关于学校德育的规定和要求?答:第一,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第二,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第三,把德育渗透到学校的各项活动当中;第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第五,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五.结合实际,谈谈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对推动中小学依法治校的重要意义。五、论述题(15分)贯彻实施新《义务教育法》,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感悟法律条文背后的基本的价值取向是什么。也就是要学习好《义务教育法》释义。其二是按照法律要求,依法办学,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折不扣地执行法律。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制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第三要不断发展法律条文的内涵。针对学校现在面临的一些热点问题和瓶颈问题,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方法执行法律条文,根据各地方的不同情况来处理各种不同问题。如师生的多元化评价问题、素质教育与考试成绩的关系问题、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特长培养问题等。贯彻实施新《义务教育法》,对学校来说应该把造就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放在首位,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也是当前学校建设的重要任务。学校应该敏锐的把握发展方向,重新理清办学思路和职责,在学法的基础上用好法,在增强依法
答:
办学意识的同时学会用法来保护学校的权益,促进学校的发展。教育学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da.《爱弥儿》 b.《人的教育》c.《教育漫话》 d.《教育论》2.“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aa.赞科夫 b.皮亚杰 c.布鲁纳 d.根舍因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b)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社会活动4.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首次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ba.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b.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c.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d.培养脑体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a a.国家 b.地方 c.学校 d.家长6.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a a.复杂性 b.师范性 c.创造性 d.主体性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 b.上课c.课外辅导 d.检查评定成绩8.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a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9.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c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10.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a a.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之中 b.在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之中 c.在学校之外 d.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二.境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18个空,每空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1.教育学研究的教育现象主要包括教育的___(社会)______现象和___(认识)______现象。12.美国教育家孟禄主张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是_________起源论;而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只能起源于_13.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_________学制;正式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_________学制。14.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__社会_______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____学校_____教育制度。15.学生是教育的_________,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_________ 。16.直视手段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_________直观,二是_________直观,三是_________语言直观。17.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__,基本途径是_________ 。18.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 _________;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_________ 。19.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_________活动和_________ 活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20.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哪些基本特性?21.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什么?22.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的知识素养?23.我国中小学德育应完成哪几个方面的任务?四、论述题:本大题只有1个小题,满分13分。24.在我国建国后的教学实践中,曾出现过学生走出校门,学工、学农、学军等作法,认为学生获得知识主要借助于他们自身的社会实践。试从某一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出发,对这一作法进行评述。教育学部分一、选择题1.d 2.a 3.b 4.a 5.b 6.c 7.b 8.d 9.c 10.d二、填空题11.社会 认识12.心理 劳动13.壬寅 癸卯14.国民学校15.对象(客体)主体16.实物 模象17.说理教育(说服教育)教学18.观察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19.小组 个人三、简答题答案要点20.①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②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 ③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④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21.①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②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22.①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②精深的专业知识; ③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④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23.①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②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③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④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四、论述题答案要点24.①这一作法违背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教学过程规律。 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具有特殊性。因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接受间接经验来实现的。借助间接经验认识世界,是认识上的捷径。 ③强调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绝不是说学生不需要直接经验,直接经验不仅是学生获得间接经验的途径之一,而且在学生获取间接经验中具有重大作用,直接经验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认识基础。 ④在教学过程中,既不应只强调直接经验而忽略间接经验的掌握,也不应只强调间接经验而忽略直接经验的掌握,应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机结合起来。 ⑤学工、学农、学军有利于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但不能搞形式主义,选择实践活动应从教学目标需要出发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发表于 2014-11-15 21: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主分享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6-24 03:21 , Processed in 0.096604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