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052|回复: 0

[资料] 教师资格考试重要名词详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29 22: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2、教育现象:指人类各类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

3、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其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

4、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5、观察法:是指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下,直接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等各种感觉器官或借助于仪器或其他技术手段去感知研究对象的方法;

6、试验法:是指研究者按照预先设定好的研究目标,合理控制或创设条件,认为的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7、调查法:是研究为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弄清事实,发现问题和原因,探讨教育规律而采取的系统研究步骤和方法。

8、文献法:是通过对过去积累的文献查阅、分析、整理、从而筛选出有助于研究的文献的方法。

9、行动研究法:是指一线的实践者和理论研究者协作研究某一问题,再把研究结果用于自身实践的方法。

10、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各种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代表人物有法国的里托尔诺和英国的沛西·能,其错误在于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11、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代表人物有美国孟禄。它虽然纠正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把教育归结为人类的行为,但它却归结为人类无意识的模仿行为,同样是错误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错误都在于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即教育是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

12、劳动起源论:这是马克思的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依照马克思的观点,首先推动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生产过程中人们需要传递生产和生活经验;其次也与人类自身的发展需要有关。

13、科学教育:是以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为主的教育,与宗教教育对立。

14、人文教育:以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为主的教育。

教育现代化:教育活动主体将现代化的理念逐渐现实化的过程。

15、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增进人门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社会(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16、 学校教育:根据一定社会(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17、社会:以人和人群共同体为活动主体,以生产方式为物质基础的各种要素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18、人口质量:是指人口总体的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19、教育的本体功能:指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功能,即教育的职能(教育自身具有的能力或承担的职责),

20、教育的社会功能:指教育通过自身职责的履行或能力的发挥所产生的社会功效、作用。

21、教育的正功能:是教育在促进社会和人发展上所产生的积极效果。

教育的负功能:是指教育与教育目标、教育主体愿望相反的效果。

22、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从出生到成年期间在身心两方面发生的积极变化。

23、发展关键期:是指人身心发展最快的时期。  

24、遗传:也称遗传素质,是指人从父母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25、遗传决定论:由英国学者高尔登创立,认为人的一切发展都是由遗传决定的,否认了环境的作用。

26、环境:泛指人生活于其中,能影响人发展的一切外部世界。这是广义的环境,包括学校教育在内。

27、环境决定论:由美国行为主义学者华生提出,认为人的一切发展是由环境决定的,否认了遗传素质的作用。

28、教育万能论:是由17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开始后的部分学者提出的,认为人的发展是由教育决定的,否认了环境和遗传素质的作用。

29、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类教育机构有机构成的总体,及其正常运行所需的种种规范或规定的综合。

30、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31、教育体制:是指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立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

32、义务教育:是通过法律对某年龄阶段的儿童实行的强制性的由国家、学校和家庭保障予以的教育。

33、教育目的:是指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期望达到的目标或预期的结果,是一定社会对人才的培养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

34、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所以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35、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人需要来确定。这种理论对反对神学、封建对人的禁锢,提倡个性解放,尊重人的价值上具有历史进步意义,但排斥社会对教育和对人制约的观点是错误的。代表人物有:卢梭、洛克、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等。

36、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的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虽然看到了教育目的受社会制约的一面,但否认教育目的的个体制约性也是错误的。代表人物有:孔德、图尔干、赫尔巴特等。

37、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或总指针。是对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38、教育内容:广义的教育内容是指学校、家庭和社会给与学生的一切影响的综合。狭义的教育内容是指学校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技巧、思想、观点、信念、行为、习惯的总和。

39、课程:课程的含义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指学校根据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传授进程。

40、学科课程:也叫分科课程,即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独立的安排它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限期。

41、活动课程:是由一系列活动组成的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的课程。

42、潜在课程:是指在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各门学科之外的内容给学生所带来的各种影响。

43、综合课程:是以英国怀特海为代表率先提出来的。主张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将两门以上有关学科合并起来编写一门课程。

44、        科程计划: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45、教学大纲: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教学的依据。

46、教科书:是根据教学大纲系统表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47、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

48、智育:是指用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

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卫生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机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力,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和意志品质的教育。

49、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50、劳动技术教育: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现代生产劳动知识和生产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教育。

51、教育途径:是指在进行教育活动时,教育者借以传授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的的渠道。

52、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人类所积累的文明成果的一种认识活动。

53、课外活动:是与课堂教学相对的一个概念,是指中小学为实现教育目标,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54、社会实践:是指学校为实现教育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入社会,在广泛的社会活动中对学生施加各种影响的教育活动。

55、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子女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这是狭义的家庭教育。广义的家庭教育还包括家庭成员(成年人)之间的相互影响。

56、社区教育:是指以一定地域为界,学校与社区具有共同的教育价值观和参与意识,并且双向服务,互惠互利,学校服务于社区,社区依赖于学校,旨在促进社区经济、文化和教育协调发展的一种组织体制。

57、教育合力:是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力量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沟通、统一教育方向、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区教育为依托的共同育人力量。

58、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为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59、教师的继续教育:是指取得教师资格的在职教师进行的再学习、再提高,它对现代教师来说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60、学生年龄特征:是指取得教师资格的在职教师进行的再学习、再提高,它对现代教师来说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61、智商:是指人的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是衡量智力水平的指标。智商的换算公式是:IQ(智商)=MA(心理年龄):CA(生理年龄)x 100。

62、学生的一般特征:是指学生具有成人作为人的一般特征,即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统一。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1-23 03:47 , Processed in 0.077967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