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879|回复: 0

[真题] 2011山东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6 15: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受教育权
  D.隐私权
  2.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是()
  A.隐私权
  B.人身权
  C.名誉权
  D.荣誉权
  3.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它具有强制性质。
  A.创新教育
  B.素质教育
  C.义务教育
  D.家庭教育
  4.个体发展过程中,在一定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称为()
  A.个性差异
  B.年龄特征
  C.关键年龄
  D.心理特征
  11.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A.共青团组织
  B.教导处
  C.总务处
  D.班级
  12.简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活动。
  A.人格
  B.品德
  C.情操
  D.修养
  13.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A.形成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
  C.绝对性评价
  D.过程性评价
  14.“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肩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周性原则
  15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这就是教学的()
  A.可接受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启发性原则
  16.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的是()
  A.杜威的五步教学法
  B.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
  C.孔子提出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
  17.中外教育家都很重视启发教学,例如()的一句名言“一个坏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A.第斯多惠
  B.乌申斯基
  C.苏格拉底
  D.夸美纽斯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5分)。
  1.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D.教育性原则
  E.继承性原则
  2.近代社会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其变化包括()
  A.公立教育系统的建立
  B.教育的世俗化
  C.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
  D.教育的终身化
  E.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三、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每空0.5分,共10分)。
  1.教育是__________,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2.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的途径是__________。
  3.教育与__________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
  4.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__________关系。
  5.学生学习的特点有四个方面,分别是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和__________。
  6.对我国教师权利和义务做出明确具体规定的文件是《__________》。
  7.与环境对个体自发的、零碎的、偶然的影响相比,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的__________作用。
  四、辨析题(共15分)。
  1.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他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
  2.关于教育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贡献,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研究者试图以实证的研究加以证明,但其真正引起人们的注意,还是20世纪5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形成以后的事。
  3.发展既可能是朝积极的方向发展,也可能是朝消极的方向发展。
  4.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而后由美国学者柯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
  5.教育科学研究的程序是固定不变的。
  6.最早提出“学校文化”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泰勒。
  五、简答题(每题4分,共24分)。
  1.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有哪些?
  2.什么是教育任务,制约教育任务的因素什么?
  3.简述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
  4.简述教师的劳动特点。
  5.举例说明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6.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B3.C4.B5.C6.D7.B8.C9.A10.B11.D12.B13.A14.D15.A16.B17.A18.C19.D20.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2.ABC3.ACD4.ACD5.ACD
  三、填空题
  1.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3.生产劳动4.人一人5.灵活性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7.主导8.身心素质9.成熟10.夸美纽斯11.直接经验12.记过13.社会教育14.备课15.外部因素16.基础17.教学价值取向18.班级19.京师同文馆20.创造才能
  四、辨析题
  1.(×)。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他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
  2.(X)。关于教育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贡献,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研究者试图以实证的研究加以证明,但其真正引起人们的注意,还是20世纪6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形成以后的事。
  3.(√)。4.(√)。
  5.(×)。研究课题的选择过程因各个课题的性质和特点、研究者的知识背景和科研经验等多方面的因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6.(×)。最早提出“学校文化”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华勒。
  五、简答题
  1.答:教育科学研究并没有固定不变的程序,研究课题不同,程序也可以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教育科学研究过程包括研究的构思与设计、研究的组织与实施、成果的分析与总结三个大的环节。
  2.教育任务受人们追求的教学价值取向决定的,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制约教育任务的因素是:(1)教育目的(2)学生年龄特征(3)学科的特性(4)教学的时空条件。
  3.(1)重视课程内容的理论化、综合化;(2)强调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3)重视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的培养;(4)重视个别差异。
  4.教师的任务与职业角色的多重性,决定教师劳动具有如下特点:(1)复杂性。教师劳动属专业性工作,从事精神财富的生产,它的任务是教书育人,是很复杂的脑力劳动。(2)创造性。这是由劳动对象的特点决定的。教师劳动既要讲科学,又要像艺术家那样进行创造性劳动。从目标的确定、教育过程的安排、教育内容的确定都体现创造性。(3)示范性。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青少年学生向师性的特点,也决定他们对教师的认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劳动的重要特点。(4)长期性。教师劳动的根本意义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学生成才,达到这一目的必然是长期的。教师劳动的长期性特点,有助于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1)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例如,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第一个高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在青春发育期。
  (2)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如在生理方面,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
  6.(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六、论述题
  1.传授一接受教学具有许多优点: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能很好地调动学生个人的积极性;能按学科知识的逻辑系统循序渐进地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与技能;能在单位时间内培养更多的学生以提高教学的功效;能使学生简捷有效地掌握知识。但是,它也存在一些缺点:不易正确地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往往因缺乏教学民主、启发诱导而强迫命令,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往往教师讲的多而学生活动少;注重面向集体而忽视个别指导,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很好理解与掌握;容易出现注人式教学和学生死记硬背。
  问题一发现教学有许多优点:从问题人手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行独立研究需要学生自己去计划和探索,有助于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研究获得的知识,理解得更深,记得更牢;由于多半采取个人或小组形式进行,也便于因材施教。但是,它仍存在一些尚未克服的缺点:主要是因重视学生独立作业难免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主要靠自己探索获取知识则所学知识费时过多;若无高水平的教师的及时指导,学生的独立研究也易产生盲目性,失去自觉的主动性、积极性。
  2.传统教育是以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为基本出发点,以知识记忆和再现为基本学习目标,它强调的是掌握知识的数量和准确性,强调的是对过去知识的记忆。因此,传统教育把掌握知识本身作为教学目的,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积累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也不可能得到重视。
  现代社会,知识创造、更新速度的急剧加快,改变着以知识的学习、积累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知识的学习成为手段,成为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3.由这三段文字材料可知,教育与政治经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社会政治经济对教育具有直接的制约作用。
  (1)社会政治经济制约着教育目的。在阶级社会,教育总是受到社会政治力量的控制,教育是政治统治的强有力的工具,教育目的的选择是由政治经济决定的。换言之,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但培养具有什么样的政治观念、政治态度的人,是由社会政治具体决定的。在古代的阶级社会里,学校教育的目的主要集中于培养明贵贱、别尊卑、自觉维护等级制度的统治人才,这符合统治阶级的统治需要。
  (2)社会政治经济决定总教育的领导权。统治阶级为了保证教育按照自己的统治需要培养人才,进行社会教化,必须把教育的领导权把握在自己手中。具体来说:第一,统治阶级可以通过国家权力机构颁布政策法令,实现对教育的控制或管理。第二,可以利用经济力量,通过发放教育经费等形式,实现对教育的领导。第三,可以利用思想宣传上的优势力量来影响或控制教育。材料二中记录的正是国家通过政权力量控制教育领导权的一个典型。
  (3)社会政治经济影响和制约受教育权的分配。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所提供的基础性条件的制约,受教育机会是有限的。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政治经济决定了受教育机会的分配。在古代社会,受教育权的差别直接体现着社会政治地位的差别。近现代社会,受教育权的差别则更突出地体现在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别上。由于经济地位的不平等,资本主义社会并未真正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与富裕家庭的子女相比,相对贫穷的家庭的子女受教育机会要少得多。
  4.该观点是错误的。
  (1)这些教师认为没有教育理论,一样可以有教育实践,他们忽略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正确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2)教育理论对教育工作者意义重大。从理论功能上讲,它有助于解释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改革;从实践意义上讲,它有助于树立科学教育观,提高教育质量,为学习其他相关学种奠定理论基础,缺少理论的指导,实践难以取得成效。(3)孔子是一位实践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他不仅拥有丰富的教育经验,而且还善于总结经验并上升到理论高度。“温故知新”“不愤不启,不排不发”等都是他总结经验后提出的教学理论,这些理论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

相关帖子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1-23 13:21 , Processed in 0.177263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