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808|回复: 0

[真题] 浙江2011年4月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3 16:4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浙江省2011年4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

教育学(中学)试题

课程代码:3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为使教育学从哲学、伦理学中分化独立出来作出杰出贡献的教育家是( )

A.洛克

B.卢梭

C.赫尔巴特

D.培根

2.揭示______是教育学研究的任务。( )

A.教育问题

B.教育规律

C.教育价值

D.教育事实

3.______提出了“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是对教育现象进行的一种科学研究而非经验观察。( )

A.夸美纽斯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昆体良

4.“教育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杠杆,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反映了现代教育的______特征。( )

A.公共性

B.未来性

C.生产性

D.科学性

5.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 )

A.国家的出现

B.阶级的分化

C.学校的产生

D.文字的出现

6.形成学校文化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

A.教师文化

B.学生文化

C.物质文化

D.制度文化

7.“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和特殊的环境,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商人,或者使之成为乞丐和盗贼。”这句话反映了______的认识。(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辐和论

8.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中共同创造的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称之为( )

A.学校机构

B.学校体制

C.学校文化

D.学校制度

9.对人身心发展起决定性影响的是( )

A.遗传

B.社会生活条件

C.教育

D.社会活动

10.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教育原则的基础是儿童身心发展的______规律。( )

A.分化与互补协调性

B.顺序与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是______颁布的。( )

A. 1989年

B. 1991年

C. 1993年

D. 1995年

12.“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由______提出的。(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愈

13.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 )

A.教育目的

B.行政管理

C.教学业务

D.后勤保障

14.衡量教育好坏的最高标准只能是看教育能否为社会稳定和发展服务,能否促进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这是( )

A.神学教育目的论的观点

B.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

C.教育无目的论的观点

D.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

15.当代中国所提倡的教育导向思想是( )

A.英才教育

B.应试教育

C.学分制

D.素质教育

16.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是( )

A.亚里士多德

B.凯洛夫

C.冯特

D.赫尔巴特

17.课程的具体结构是指( )

A.课程计划

B.教学计划

C.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D.课程目的

18.凯洛夫以传授系统书本知识为主要任务,将课划分为两大类别( )

A.单一课和综合课

B.理科和文科

C.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

D.传统课和现代课

19.一个教师与大约25个学生一起围坐在一张桌子周围,并且说:如果我们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作自我介绍,那是令人高兴的,接踵而来的是一阵紧张的寂静,没人说话,为打破沉默,一学生羞怯举手发言,又是一阵令人不安的寂静,又有一位学生举手。教师从没催促任何学生发言。这一情景发生在罗杰斯倡导的______的课堂中。( )

A.范例教学法

B.讨论法

C.非指导教学法

D.发现法

20.1942年,罗杰斯在他的著作______中强调咨询过程应当重视当事人认识和改善自我的能力和责任,即“当事人中心”的观点。( )

A.《咨询与心理治疗》

B.《变化世界中的咨询者》

C.《发展性咨询》

D.《学生指导技术》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智育

2.教师

3.教学计划

4.课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任务和内容。

3.在你看来一堂好课的标准是怎样的?

4.简述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如何评价其优劣?

2.教师应确立怎样的学生主体观?如何尊重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6-26 20:00 , Processed in 0.109458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