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024|回复: 0

[真题] 浙江2009年4月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真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3 16: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浙江省2009年4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

教育学(小学)试题

课程代码: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623年,英国哲学家____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 )

A.培根

B.洛克

C.康德

D.柏拉图

2.学校产生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3.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 )

A.主体

B.客体

C.教的主体

D.学的主体

4.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

A.科技进步

B.生产发展水平

C.政治需要

D.产业革命

5.____把教育和科技列为经济建设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 )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6.由于学生身心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要( )

A.坚持教师为中心

B.坚持教材为中心

C.实施因材施教

D.实施标准化考试

7.《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基础教育权属于( )

A.中央

B.地方

C.学校

D.家庭

8.古代雅典的教育目的是( )

A.培养无条件效忠于国家的武士

B.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能履行公民职责的人

C.培养演说家和雄辩家

D.培养虔信上帝的宗教人士

9.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比,它的缺点是( )

A.忽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

B.不利于学生联系社会实践,忽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C.忽视知识的系统性、整体性

D.强调要以儿童为中心

10.“知子莫如父,知子莫如母。”说明家庭教育具有( )

A.先导性

B.感染性

C.权威性

D.针对性

11.三结合教育中的“三结合”是指( )A.学校、家庭、社区三种教育力量的一体化B.教师、学生、教室的三结合C.历史、现实、未来的三结合D.教科书、实验室、网络的三结合1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决议,规定教师节的时间是( )A.每年的10月1日B.每年的9月1日C.每年的9月10日D.每年的10月10日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1.____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2.____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3.在汉语中最早将“教”和“育”连起来使用的人是____。4.1809年德国威廉?洪堡创立柏林大学,“洪堡式”大学主张____统一的原则。5.人的发展是指人的____的发展。6.义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____。7.综合课程的三种形式:____、____、____。8.____的产生与发展,既为教师职业不断补充新的成员,又为教师职业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创造了条件。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教育科学2.全面发展教育3.教育目的4.美育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简述现代教育发展趋势。2.简述教育现代化的内容。3.教学有哪些任务?4.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1.结合现实谈谈社会政治经济是如何影响教育的?2.“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相关帖子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4-7 06:43 , Processed in 0.101023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