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333|回复: 2

[真题] 福建教师资格2006年7月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3 17: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2006年7月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台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出自以下哪位思想家? ( )

A.朱熹

B.孟子

C.孔子

D.荀子

2. 最早把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的哲学家是( )

A.夸美纽斯

B.康德

C.赫尔巴特

D.卢梭

3. 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动接受的过程,道德的威严通过教师、牧师的威严,通过招生、考试以及教学纪律的威严予以保证,反映了古代学校教育的哪一特征? ( )

A.阶级性

B.道德性

C.刻板性

D.专制性

4. 在社会各个因素中,决定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是 ( )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

C.科学技术

D.文化

5. 我国义务教育计划的基本特点除了强制性和普遍性外,还具有( )

A.全面性

B.基础性

C.针对性

D.主体性

6.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

A.学校物质文化

B.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

C.课程亚文化

D.学校精神文化

7. 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是( )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荀子

8.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了教师劳动的( )

A.创造性

B.连续性

C.间接性

D.示范性

9.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的单卵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说明了哪一个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 )

A.遗传

B.成熟

C.环境

D.个体主观能动性

10.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 )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际

1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纲要》(试行)颁布于( )A.1999年B.2000年C.2001年D.2002年12.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A.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城市与农村相结合13.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引起学习的动机B.领会知识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14.把课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的依据是( )A.教学方法B.教学目标C.教学任务D.教学内容15.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验的( )A.效度B.信度一C.难度D.区分度16.在当代教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社会模仿模式D.社会行动模式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D.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18.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 )A.说服法B.榜样法C.锻炼法D.陶冶法19.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 )A.加强德育工作B.确定教学内容C.确立教育目的D.选择教学方法20.集体舆论是指( )A.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B.班主任所提倡的言论和意见C.集体中所有人都一致同意的言论和意见D.集体中优秀分子的言论和意见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17: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中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1902年的____。

22.美国教育家杜威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____。

23.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能力特征,更是一种____,是一种精神状态。

24.____是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制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

25.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____、多样性和互补性等特征。

26.个体身心发展是在____过程中实现的。

27.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____。

28.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学习有关的____的教育。

29.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____。

30.课程不仅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各学科设置的程序和课时分配,____和学周的安排。

31.根据课程任务。课程类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____和研究型课程。

32.课程表的安排应遵循的原则是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和____。

33.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____最早提出的。

34.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中,____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部分。

35.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

36.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____教育思想。

3T.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职权影响力和____。

38.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____,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39.对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____,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技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40.班级集体形成的基础是有明确的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作用。

42.简述新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作了哪些调整。

43.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44.简述在教学实践中应如何正确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

45.简述班主任应如何建设和管理班集体。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46.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请联系实际谈一谈你是

如何理解师生关系的?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17: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2006年7月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 B 3.D 4. A 5. B 6. D 7. D 8. D 9. B

10. C 11. C 12. B 13. B 14. C 15. A 16. A 17. A 18. D

19. C 20. A

二、填空题

21.《钦定学堂章程》或《壬寅学制》

22.《民本主义与教育》

23.人格特征

24.成熟

25.非正式性

26.社会实践

27.教育目的

28.非认知因素

29.未成年公民

30.学年编制

31.拓展型课程

32.生理适宜原则

33.赫尔巴特

34.讲授新教材

35.班级授课制

36.“平行影响”

37.个性影响力

38.教书育人

39.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40.共同目标

三、简答题

41.①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④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42.①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②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③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

④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43.①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②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③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44.①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②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③学生特点;

④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⑤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45.①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②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包括确定发展目标,建立核心队伍,建立正常秩序,开展教育活动、形成正确舆论等;

③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四、论述题

46.(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①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

②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③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①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②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①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与人关系。

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4-3 22:57 , Processed in 0.140256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