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 ) A.宫廷化教育 B.平民化教育 C.正规教育 D.教育制度 2. 中国古代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 ) A.“私塾” B.“太学” C.“私学” D.“乡学” 3. 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始于( ) A.《普通教育学》 B.《民本主义与教育》 C.《爱弥儿》 D.《大教学论》 4. 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是( ) A.巴甫洛夫 B.巴班斯基 C.皮亚杰 D.维果茨基 5. 中小学生享有未成年公民所享有的一切权利,如身心健康权、隐私权、受教育权等,并受到学校的特殊保护。这些规定指的是( ) A.学生的身份 B.学生的法律地位 C.学生的义务 D.教师的义务 6. 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 ) A.数量和质量 B.规模和速度 C.人才培养规格 D.公平与效率 7. 未成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除了受教育权之外,还有( ) A.身心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人格尊严权 D.人身权 8. 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 ) A.授受关系 B.平等关系 C.促进关系 D.交往关系 9. 有的人认为人的心灵本身没有内容,可以任意涂抹,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这种观点属于( )A.白板说B.开放式教育C.发生认识论D.多因素作用论10.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旨在体现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的公约。这个公约叫做( )A.《学生权利公约》B.《学生保护公约》C.《儿童权利公约》D.《儿童保护公约》11.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 )A.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B.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作用C.教育的作用D.环境的作用1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句话讲的是( )A.教师的传道者角色B.教师的授业、解惑者角色C.教师的示范者角色D.教师的研究者角色13.教师有责任教育学生了解自己的义务,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学生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未尽义务或违反规定,由此造成的后果则应由( )A.教师负责B.学校负责C.家长负责D.学生自负14.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三个基本特征,除了强制性和普遍性以外,还有 ( )A.发展性B.地域性C.基础性D.科学性15.我国把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次。那么,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分别指的是( )A.二级课程和三级课程B.一级课程和三级课程C.一级课程和二级课程D.二级课程和一级课程16.如果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我们就说这个测验有(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17.教师要胜任教学工作有一个基础性要求,有别于其他专业人员学习同样学科的要求。这个要求指的是( )A.教师的文化知识素养B.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C.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素养D.教师的人格修养18.安排课程表除了遵循整体性原则和迁移性原则以外,还应当遵循( )A.灵活性原则B.稳定性原则C.生理适宜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19.班级组织是历史发展的产物。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 )A.埃拉斯莫斯B.维多里诺C.拉伯雷D.蒙田20.目前社会上存在5+2=0的说法,指的是学生接受5天的学校教育被2天的双休13全部抵消掉了。所以,要求学校德育必须贯彻( )A.导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21.“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要求教师在教学当中要贯彻____的教学原则。22.教育建立实用功利的教育目标,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教育的____化。23.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反映了教学过程中____的基本特点。24.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各门学科,一般均有相应的____。25.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26.教育的根本任务是____。27.马克思主义关于____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28.发生认识论的代表人物是心理学家——。29.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____提出的,其理论核心是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班级的目标管理是可行的。30.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____。31.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____的关系。32.班级授课制最大的缺点就是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和不利于____。33.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大意义的过程即“____”的过程。34.备课内容包括:____、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35.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____。36.以——经验为主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这是一条认识的捷径,使学生能用最短的时间掌握大量的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37.形式型教学策略就是以教学____为中心的策略。38.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其中, “____”是基础, “行”是关键。39.道德教育的____模式是当代道德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道德学说。40.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著名教育家____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教育是如何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42.环境对个体的影响表现在哪几个方面?43.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44.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基本要求有哪些?45.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46.联系实际谈谈教师的人格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