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学(小学及以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教育不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下列哪一种教育所推崇的理想( ) A.前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 C.非制度化教育 D.准制度化教育 2. 学科课程标准就是( ) A.课程计划 B.教学目的 C.教学大纲 D.教科书 3. 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卢梭 D.凯洛夫 4. 国家课程往往由专家制定,采用的课程开发模式是( )A.实践一评估一开发B.研制一开发一推广C.实践一开发一推广D.研制一评估一开发5. 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具有较大的自主性,与课外活动相比,课堂教学则具有一定的( )A.强制性B.灵活性C.自愿性D.发展性6. 在德育工作中,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 )A.锻炼法B.说服法C.榜样法D.陶冶法7.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引起学习动机B.领会知识C.运用知识D.检查知识8. 操行评定的一般步骤是( )A.学生自评一小组评议一班主任评价一信息反馈B.小组评议一班委评议~班主任评价一信息反馈C.学生自评一小组评议一班委评议一班主任评价D.学生自评一班委评议一班主任评价一信息反馈9. 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杜威C.赫尔巴特D.康德10.课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根据教学的任务分类,可以分为( )A.单一课单元课专题课综合课B.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C.讲授课演示课联系课复习课D.文化课艺术课体育课实践课11.《学记》提出了“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观点,下面哪一条原则体现了这观点( )A.巩固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12.孔子学说的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是( )A.礼B.义C.仁D.乐13.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是重视( )A.发展学生的智力B.促进学生全面发展C.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教育面向全体学生14.小学德育过程从本质上是( )A.引导儿童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B.促进儿童品德发展的过程C.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D.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的过程15.1988年我国颁布了“一纲多本”的课程政策,要求加强教材的( )A.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B.基础性多样性灵活性C.基础性拓展性研究性D.基础性普及性科学性16.以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而著名的西方古代哲学家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卢梭17.义务教育与普及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义务教育的( )A.发展性B.基础性C.科学性D.强制性18.在学习活动中,低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是( )A.学习形式B.学习内容C.学习结果D.学习任务19.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A.基础性课程B.拓展性课程C.研究性课程D.综合性课程20.练习的种类很多,按学生掌握技能、技巧的进程可分为( )A.口头练习 书面练习 实际操作练习B.模仿性练习 独立性练习 创造性练习C.个人练习 小组练习 全班练习D.课前练习 课堂练习 课后练习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21.课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按其性质可分为科技活动、__________、文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__________和传统的节假日活动。22.在德育工作中,运用锻炼法要坚持严格要求,注意调动学生的__________,同时注意__________和坚持。23.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在人格上是__________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______关系。24.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的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__________。25.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有遗传、环境、__________和__________。26.课程计划由教学科目的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等几个部分组成。27.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文化科学__________和__________,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__________过程。28.测验的质量指标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难度与区分度。29.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通过教育和__________实现的。30.设计教学法就是主张废除__________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任的__________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1.班集体的教育作用是什么?32.简述德育工作的途径。33.简述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34.在教学中,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35.简述世界近代教育的特征。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36.有些人认为:小学教师所教的都是一些浅显的知识,所以只要具备粗浅的学科知识就可以胜任小学教师。请用所学的教育学理论分析上述观点,并论述胜任小学教师的职业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