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959|回复: 3

[真题] 江西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机考真题三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3 17: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江西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机考真题

[中学教育学(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 )素养。

A.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文化学科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2.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防止和克服( )。

A.单纯书本、排斥实践,强调个人经验,否定理论知识的作用

B.儿童中心论

C.空洞说教、单纯知识传授

D.片面单一知识的学习

3.关于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说法错误的是( )。

A.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B.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的个别智力活动或操作活动

C.教学方式可以被运用于方法,它本身也能独立完成一项教学任务

D.教学方法是一连串的有目的的活动,它能独立完成某项教学任务

4.我同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

A.1856年

B.1860年

C.1862年

D.1866年

5.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是( )。

A.任课教师

B.班主任

C.教导处

D.校长

6.“明礼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也是现阶段我国《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大力倡导的道德规范,这说明道德具有( )。A.社会性B.历史性C.民族性D.继承性7.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地反映在( )中。A.《学记》B.《大学》C.《论语》D.《中庸》8.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是( )。A.校园文化B.学生文化C.教师文化D.活动文化9.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10.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A.政治需要B.科技进步C.生产力发展水平D.产业革命11.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进行调节,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这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12.“性善论”和“性恶论”所反映的观点都是( )。A.教育万能论B.环境决定论C.多因素作用论D.遗传决定论13.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文化现象,所以学生文化具有( )。A.情感性B.深刻性C.稳定性D.过渡性14.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B.杜威C.凯洛夫D.夸美纽斯15.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的是( )。A.杨贤江B.蔡元培C.李大钊D.王道俊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家的代表人物是( )。A.维多利诺B.伊拉斯诺C.拉伯雷D.蒙田2.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可以分解为( )。A.理想成分B.认知成分C.情感成分D.价值成分3.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具有双重文化属性,主要是指( )。A.传递功能B.深化文化C.构成文化本体D.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4.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有别于其他社会制度,主要体现在( )。A.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B.优越的社会制度保障教育的极高的社会效益C.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D.坚持全面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统一5.普通中学生在德育方面的要求有( )。A.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B.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C.建立民主和法制意识,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D.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6.下列属于《学记》中的教育思想的有( )。A.教学相长B.循序渐进C.长善救失D.藏息相辅7.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体现在( )。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C.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师的任免8.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是( )。A.在身体发展方面,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B.在认知方面,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C.在情意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D.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9.教育目的的制定要考虑下列哪些客观条件?( )A.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B.文化发展的要求C.受教育者的发展要求D.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10.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 )A.受教育权B.人格尊严权C.身心健康权D.隐私权与名誉权、荣誉权三、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日趋分化。( )2.学校文化主要是指教育与学习的文化。( )3.学校教育环境具有极大的人为性。( )4.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或教学目标构成学校教育的层次结构。( )5.教育理念是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 )6.新课程的核心是为了人的发展,为此,要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7.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 )8.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教师职业对象的特殊性上。( )9.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活动。( )10.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核心部分,它不仅对个人产生影响,而且对社会也产生影响。( )11.“宽著期限,紧著课程”是王夫子的名言。( )12.潜在课程也称隐性课程,其主要特征是潜在性和非预期性。( )13.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特征的是课程目标。( )14.道德讨论中“引入提问”的策略是澄清与总结。( )15.社会科研机构的科研活动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 )四、情境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一)彭老师在给学生上阅读课时,突然,有学生兴奋地喊起来:“哇,好大一只鸟啊!”同学们立刻把目光都移向了窗外,好奇地问:“在哪儿啊?”显然,他们的注意力转到教室外那只大鸟上。彭老师灵机一动,也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急切地问:“在哪里?”彭老师顺着孩子们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有一只漂亮的大鸟,大鸟受了惊,飞走了。同学们只好回到座位上,意犹未尽,彭老师见状打开了话题:“同学们,你们为什么喜欢这只鸟啊?”“因为很好看,因为它长得很大,很美丽……”学生们争先恐后说个不停,顿时又变得兴趣盎然。下课铃响了,彭老师笑眯眯地对学生们说:“今天晚上的抄写作业取消了,回家后每人写一篇短文,描述你们看到的那只大鸟,并把自己看鸟的心情写进去,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查相关资料,明天在课上我们一起交流。”1.彭老师的做法符合现代教学的什么理念?( )[不定项选择题]A.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B.利用教学机智,把突发事件转化为有意义的教学活动C.适当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D.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2.彭老师的这种教学方法有何积极意义?( )[不定项选择题]A.及时调整教学安排,抓住学生的兴趣B.因势利导,适当地改变教学内容和进程C.及时化解突发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D.将突发事件巧妙转化为积极有用的课程资源(二)王林平时成绩一般,但总想找个机会一鸣惊人。期末考试前的一天下午,王林走过教导处门口,看到里面没人,就走了进去,一眼看到老师放在橱里的数学试卷。他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当他打开橱门时,教导处张主任走了进来,张主任看到王林,什么都明白了。张主任很严肃地对王林说:“平时不努力,现在偷试卷,真丢脸!你等着受处分吧!”脸色煞白的王林哀求道:“我下次再也不敢了,请不要处分我。”张主任怒道:“没门!”几天后,学校宣布了对王林的处分决定。1.张主任的做法对吗?( )[单选题]A.对B.不对2.请指出张主任的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 )[不定项选择题]A.张主任的做法违背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宗旨B.没有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人C.没有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危害,而是简单地批评处分学生D.未能关注学生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做法武断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解析】主要体现了教师的奉献精神。2.A【解析】理论联系实际要求两者相联系而不是割裂。3.C【解析】略。4.C【解析】略。5.B【解析】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6.D【解析】“明礼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阶段我国大力倡导的道德规范,这说明道德具有继承性。7.C【解析】《论语》是孔子的言论集,汇集了孔子的政治、哲学、伦理等思想,也包括了他的教育思想。8.A【解析】校园文化是学校创立的为保证各种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一种文化形态。9.A【解析】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教育必须顺应这些特点,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否则只能适得其反。10.B【解析】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靠科技进步来推动,故科技进步才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11.D【解析】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是密切关联的,可以互相补充。12.D【解析】二者都过分强调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3.D【解析】学生文化与成人价值观,既有差异又有相同的地方。14.D【解析】夸美纽斯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识开始的。”他是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的教学论。15.A【解析】杨贤江是我国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的人,他于1930年出版了《新教育大纲》。二、多项选择题1.ABCD【解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维多利诺、伊拉期诺、拉伯雷、蒙田、尼德兰。2.ABCD【解析】学校的精神文化可以分为四方面:理想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价值成分。3.ABC【解析】教育的双重属性是指教育的传递、深化功能和构成文化主体。4.ACD【解析】不同国家,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教育目的也有不同,我国的教育目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优越的社会制度保障教育的极高的社会效益和坚持全面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统一等方面。5.ABCD【解析】普通中学生在德育方面的要求有:一是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二是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三是建立民主和法制意识,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四是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五是养成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6.ABCD【解析】《学记》中的教育思想主要有教学相长、循序渐进、长善救失、藏息相辅等。7.ABC【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决定着教育目的。8.ABCD【解析】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主要体现在身体发展、认知、情意和自我教育能力四个方面。9.ABCD【解析】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同时还要考虑受教育者的发展要求、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等因素。10.ABCD【解析】学生享有合法的权利:受教育权,人格尊严权,身心健康权,隐私权与名誉权、荣誉权和人身自由权等。三、是非判断题1.×【解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趋势。2.×【解析】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演化、创造出来的,由观念文化、规范文化、物质文化三部分组成。3.√【解析】略。4.√【解析】略。5.×【解析】教育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本职工作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信念。6.√【解析】略。7.√【解析】略。8.√【解析】略。9.×【解析】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教学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作用,失去任何一方,教学活动便不存在。10.√【解析】略。11.×【解析】这是朱熹的话,包含有学习的范围和进程的意思。12.√【解析】略。13.×【解析】教学计划是全面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必然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的特征。14.×【解析】在“引入提问”中,教师可采用的策略有:(1)突出道德争端;(2)询句“为什么”的问题;(3)使情境复杂化。15.×【解析】学校教育所进行的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效率的再生产。四、情境分析题(一)1.ABCD2.ABCD(二)1.B 2.ABCD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17:5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机考真题

[中学教育学(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 )。

A.斯宾塞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洛克

2.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A.一致的,可以等同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C.相互促进的关系

D.相互包容的关系

3.目的在于使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各种准备的教学环节是( )。

A.检查复习

B.组织教学

C.讲授新教材

D.布置课外作业

4.“导生制”的管理模式最早出现存l9世纪初的( )。

A.德国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5.道家主张教育要( )。

A.“有教无类”

B.“非攻”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6.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 )。

A.文法学校

B.琴弦学校

C.文士学校

D.骑士学校

7.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占有中心地位,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的是( )。

A.交流

B.沟通

C.激励

D.控制

8.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 )。

A.课程计划

B.课程类型

C.课程标准

D.课本

9.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是( )。

A.部分与整体

B.后者包括前者

C.整体与部分

D.前者包括后者

10.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 )。

A.德育意义

B.德育内容

C.德育目标

D.德育任务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 )。

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

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

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D.全面发展,面向全体

12.设计教学法的创立者是( )。

A.杜威

B.布鲁纳

C.克伯屈

D.赫尔巴特

13.比班级上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的教学形式是( )。

A.现场教学

B.复式教学

C.分组教学

D.班级授课

14.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组织进行论述,对其发展奠定理论基础的是( )。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洛克

D.杜威

15.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 )。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包括( )。

A.有责任心

B.有幽默感

C.主观偏心

D.耐心周到

2.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特征:( )。

A.对学生的研究

B.对教师的研究

C.对社会的研究

D.对学科的研究

3.学生学习的特点是( )。

A.独特性

B.稳定性

C.发展性

D.灵活性

4.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 )。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

D.道尔顿制

5.实际锻炼法主要包括的形式是( )。

A.练习

B.制度

C.委托任务

D.组织活动
6.课程目标的规定性包括( )。

A.时限性

B.具体性

C.预测性

D.操作性

7.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 )。

A.认识的间接性

B.认识的交往性

C.认识的教育性

D.有领导的认识

8.讲授法的具体方法有( )。

A.讲述

B.讲解

C.讲演

D.讲说

9.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有(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德育内容

D.德育方法

10.班级目标对班集体建设的作用有( )。

A.有利于获得学生对班级发展的认同与支持

B.有利于引导班级发展的方向

C.有利于激发班级成员努力改进行为动机

D.有利于协调班级成员间的言行
三、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信息技术没有改变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

2.教育本身不是一种文化现象。( )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只具有即时价值而没有延时价值。( )

4.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开发是国家的事情,和教师无关。( )

5.教育行动研究是以教师的教育实践为主要导向的。( )

6.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 )

7.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 )

8.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 )

9.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

10.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决定作用。( )

11.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

12.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 )

13.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 )

14.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 )

15.课程目标的确立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 )
四、情境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一)

一位教师在教一年级学生学习“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一题时,老师为了让小朋友们能够亲身感受和体会到老师教给他们的“比”的方法是可靠的,于是利用一年级学生爱唱爱跳和对比赛等具有奖励性质的活动感兴趣的性格特征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下面是这一情境的课堂教学实录。老师指定7个女生,3个男生到台前唱儿歌激发学生的兴趣。

老师:他们唱的好不好?学生:好!

老师:男生和女生哪个组的声音大?学生:女生声音大!

老师:同学们知不知道为什么女生的声音大?学生:女生人多(学生凭直觉感受到)。

老师:是吗?那么女生比男生多多少呢?

学生:(部分学生已经很快说出女生比男生多4人。还有大多数同学在用不同的方法计算)老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计算,随后提问)你是怎么知道是4的?

学生:比的(学生说出自己比的方法)。

老师:大家用比的方法做得对不对呢?我们来一块比一下(让男生和女生成对依次坐回原位,最后只剩下4个女生)。

1.材料中这位老师运用了哪一种教学原则?( )[单选题]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2.这位老师采取哪一种教学方法?( )[单选题]

A.讲授法

B.读书指导法

C.演示法

D.谈话法

3.这种教学方法有何优势?( )[不定项选择题]

A.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B.引起学生的思维兴奋

C.通过启发让学生一步步获取新知

D.通过归纳使知识系统化、科学化,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知识

(二)

单元检测后,照例是一节讲评课。上课不到十分钟,王明同学又在翻来覆去地摆弄试题,我用严厉的目光看着他,他稍有收敛。过了一会儿,他又在下面翻找什么,我只得来一个“杀一儆百”了。

“王明”我大声喝道,“你在干什么?”

他脸陡地涨红了,旋即一梗脖子:“我不想听!”

我听了气不打一处来,“你……”竞一时语塞,但考虑到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于是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竭力平复自己内心的愤懑。

“你既然不想听,那就请到我的办公室去休息吧!”我故做轻松地说。

他可能考虑到当时的态度,也有些后悔,于是走向办公室,尽管极不情愿。

出现这种情况时,你认为老师应该如何做?( )[不定项选择题]

A.提倡民主教学

B.师生之间应该换位思考

C.采取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

D.以平等的心态和学生交流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赫尔巴特以心理学为基础,解释了很多教育过程中的概念,而且他主张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的过程。

2.B【解析】德育过程是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的过程,品德形成过程是个体努力去践行道德信念,提高自身的过程,因此,二者的关系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3。B【解析】上课开始时为使学生做好各种准备而进行的工作就是组织教学。

4。C【解析】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

5.C【解析】道家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

6.C【解析】“学为文士”是古埃及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所以古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

7.B【解析】沟通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占有中心地位,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

8.B【解析】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可设计课程的种类。

9.C【解析】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10.C【解析】德育目标不仅决定德育内容、形式和方法,还制约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11.C【解析】这是对学校贯彻教育目的的具体诠释。

12.C【解析】设计教学法是美国学者克伯屈提出来的。

13.C【解析】题干所指是分组教学最突出的优点。

14.B【解析】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

15.C【解析】研究型课程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到实施及得出结论,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做,注重研究过程甚于注重结论。
二、多项选择题

1.ABD【解析】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有很多方面,如有责任心、有幽默感、耐心周到、公平客观等。

2.ACD【解析】课程目标的依据有三方面: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生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3.ABCD【解析】学生学习有四个特点: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和灵活性。

4.ABCD【解析】教学史上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主要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

5.ABCD【解析】锻炼法主要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

6.ABCD【解析】课程目标有四个方面的规定性: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

7.ABCD【解析】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四方面: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

8.ABC【解析】讲述、讲解、讲演是讲授法的具体方法。

9.ABCD【解析】德育过程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10.ABCD【解析】班级目标对班级集体建设的作用主要有:有利于获得学生对班级发展的认同与支持、有利于引导班级发展的方向、有利于激发班级成员努力改进的行为动机、有利于协调班级成员间的言行。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17:54:1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三、是非判断题

1.×【解析】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也改变了人们关于学校和教育的观念。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个性化、民主化和自主化提供了平台。

2.×【解析】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具有双重文化属性:一方面表现在它是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这时它与文化构成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另一方面它的实践本身又体现着文化的特质,成为文化的本体。

3.×【解析】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学校教育的影响既具有即时价值也具有延时价值。学校教育的内容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因而对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具有长远的价值,此外,学校教育提高了人的需要水平、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这对人的发展具有长远意义。

4.×【解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而且教师本身也是一种课程资源,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并且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

5.×【解析】教育行动研究,亦称教师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化,使教师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

6.×【解析】这是对素质教育倡导的“学生的主动发展”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误解。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是因为学生是主体与客体统一的人,因而是具有自主发展意识的人;素质教育强调“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因为学生具有与教师平等的独立人格。这种观点忽略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忽略了学生的特点。教师是教育实践的主体,在教育实践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客体,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这决定了教师首先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个性的塑造者、人生的引路人、潜能的开发者,其次才是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

7。×【解析】这是对考试的误解,考试包括百分制考试本身没有错,要说错的话,那就是在应试教育中使用者将其看作是学习的目的。考试作为评价的手段,是衡量学生发展的尺寸之一,也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手段之一。

8.√【解析】具体看来:(1)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2)新课程标准为教科书编写的多样化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3)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4)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

9.√【解析】(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10.√【解析】(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兴办教育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2)生产力水平制约人才规格和教育结构。人才规格是对人才的素质结构的要求。生产力的发展尤其决定人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的规格。(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疗法、手段和组织形式。

11.√【解析】略。

12.×【解析】虽然少年期是容易出现心理司题的危险期,但如果过于严格看管,会造成少年的叛逆心理。

13.√【解析】略。

14.×【解析】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是授受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15.×【解析】课程目标的确立取决于学校的性质、目的、任务以及制约学校课程的各种因素。

四、情境分析题

(一)1.B

2.D

3.ABCD

(二)ABCD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17: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机考真题

[中学教育学(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涂尔干说:“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这便是教育的目的。”这句话反映了( )。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B.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2.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 )。

A.权利

B.威严

C.权威

D.人格力量

3.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称为( )。

A.教学策略

B.教学原则

C.教学手段

D.教学形式

4.我国当前班级管理的实践中,采用的最多的领导方式是( )。

A.民主型的领导方式

B.权威型的领导方式

C.“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

D.“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

5.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 )。

A.关键

B.基础

C.内容

D.途径
6.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巩固知识

B.领会知识

C.运用知识

D.检查知识

7.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 )文化。

A.观念和制度

B.精神或观念

C.组织和制度

D.物质

8.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化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是( )。

A.布卢姆

B.布鲁纳

C.杜威

D.桑代克

9.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A.教学工作

B.行政工作

C.人文工作

D.后勤工作

10.班级管理常见的几种模式有( )。

A.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B.制度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C.制度管理、交叉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D.制度管理、交叉管理、教师管理、目标管理
11.强调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方法比较灵活的教育是( )。

A.古代印度

B.古代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12.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13.品德是( )。

A.自然现象

B.生物现象

C.个体现象

D.社会现象

14.卢梭的教育思想属于( )。

A.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B.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C.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D.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15.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

B.卢梭

C.夸美纽斯

D.诺笃尔普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教师培养与树立良好的班风的方法有( )。

A.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

B.树立榜样

C.严格要求

D.反复实践

2.德育的形式有( )。

A.家庭德育

B.学校德育

C.社会德育

D.社区德育

3.直观教具可分为( )。

A.实物教具

B.图形教具

C.模型教具

D.模象教具

4.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5.泰勒原理所包含的四个阶段是( )。

A.确定课程目标

B.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

C.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

D.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6.广义的教育包括( )。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

D.社区教育

7.学生文化的功能特点有( )。

A.过渡性

B.非正式性

C.多样性

D.互补性

8.人的身心发展的典型观点有(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论

D.性善论

9.素质教育倡导建立的师生关系是( )。

A.平等

B.和谐

C.互助

D.民主

10.班集体的形成和培养过程有( )。

A.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B.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C.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D.组织教育活动
三、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 )

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制度制约和决定着教育的政治思想和为谁服务的问题。( )

3.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

4.从国家或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教育目的可以是总体性的、高度概括性的,或者是具体的。( )

5.基础型课程的教学是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拓展型课程的教学是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 )

6.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是指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等书面形式的材料。( )

7.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

8.依据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

9.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

10.德育过程,即品德形成过程。( )

11.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 )

12.教育现代化就是指学校设施的现代化。( )

13.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

14.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

15.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 )
四、情境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一)

语文课上,老师要求学生用“活泼”一词造句,学生甲站起来说:“李华同学在体育课上表现很活泼。”老师点评道:“很好。”学生乙站起来说:“河里的水很活泼。”老师沉吟了一会,点评说:“说水活泼不合适,这个句子不贴切。”学生乙狐疑地坐下了。

你认为这位教师的做法有何不妥之处?( )[不定项选择题]

A.限制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B.没有敏锐地捕捉教育细节

C.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D.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二)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

1.你认同老师的这种做法吗?( )[单选题]

A.认同

B.不认同

2.教师在选取教学方法时有何依据?( )[不定项选择题]

A.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B.依据教学内容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C.根据学生实际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D.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选择教学方法

3.这些教学方法有何可取之处?( )[不定项选择题]

A.学生学会掌握事物之间的联系

B.让学生学会开动脑筋

C.让学生学会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D.让学生学会意义识记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这是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主要观点。

2.D【解析】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道德需要道德的濡化,教育工作者的人格力量会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

3.A【解析】教学策略表示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4.C【解析】我国当前班级管理的实践中,采用的最多的领导方式是“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

5.B【解析】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

6.B【解析】只有领会了知识,才能很好地巩固与运用。因此,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7.B【解析】精神或观念体现了学校的主导思想,所以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8.C【解析】杜威是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并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9.A【解析】学校的其他工作都是为教学工作服务的。因此,教学是学校的中心。

10.A【解析】根据班级管理的具体运作方式,可以将班级管理分为常规管理模式、平行管理模式、民主管理模式、目标管理模式,每一种模式都包含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

11.D【解析】古希腊半岛有两个奴隶制国家斯巴达和雅典,由于地理的、政治经济的原因两者的教育体制不同、目的不同、内容与方法也不同,题干指的是雅典的教育。

12.B【解析】少年期是身心剧烈变化的时期,少年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但他们的认识水平还很低,所以是“危险期”。

13.C【解析】品德是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体现。

14.B【解析】卢梭认为让儿童顺其自然发展才是好的教育,甚至认为越是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才是越好的教育。

15.D【解析】由教育学理论可知,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诺笃尔普。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解析】教师培养与树立良好的班风的方法有: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树立榜样、严格要求和反复实践。

2.ABC【解析】德育的形式主要有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

3.AD【解析】直观教具可分为两类:实物教具和模象教具。

4.ABCD【解析】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和实验法。

5.ABCD【解析】泰勒原理可以概括为四个步骤或阶段:确定课程目标、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6.ABC【解析】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所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属于广义的教育。

7.ABCD【解析】学生文化的特征主要是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和互补性。

8.ABC【解析】人的身心发展的典型观点有三种:内发论、外铄论和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论。

9.ABCD【解析】素质教育倡导建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和谐、互助和民主的。

10.ABCD【解析】班集体的形成和培养过程有: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三、是非判断题

1.×【解析】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2.√【解析】略。

3.√【解析】略。

4.×【解析】从国家或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教育目的只能是总体性的、高度概括性的,而不可能是具体的。

5.√【解析】略。

6.×【解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7.×【解析】分组教学与班级授课制比较有其优点,但是也有一定的缺点,如分组教学在管理上不如班级教学的管理方便,从而增加了管理的难度。所以不能说分组教学就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8.√【解析】略。

9.√【解析】略。

10.×【解析】错在只看到德育过程和品德形成过程的联系,而没有看到两者之间的区别。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而品德形成过程是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结构不断建构和完善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过程,而品德形成过程是一种人的发展过程。两者不是一回事。

11.×【解析】(1)政治制度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而不是经济发展水平;(2)一个国家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基本上由政治决定的,政治制度决定了教育的性质。

12.×【解析】(1)教育现代化不但包括学校设施的现代化,还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手段、教师队伍、教育制度等方面的现代化;(2)认为教育现代化就是指学校教育设施现代化的观点是片面的。

13.×【解析】(1)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和促进作用,而不是决定性的作用,我们不能夸大教育的作用。(2)认为人的发展是由教育决定的,就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如果没有遗传为之提供生理基础,没有环境的配合,没有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育发挥主导促进作用是不可能的。

14.√【解析】(1)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2)教师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5.√【解析】(1)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在学校全部工作中占时间最多,也是学生在学校的主要活动;(2)教学是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

四、情境分析题

(一)ABC

(二)1.A

2.ABCD

3.ABC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1-23 12:56 , Processed in 0.129114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