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872|回复: 0

[真题] 2008年4月甘肃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6 21: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教育学上把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为 ( )

A、 非正式教育

B、 前制度化教育

C、 制度化教育

D、 后制度化教育

2.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此语出自 ( )

A、 《孟子》

B、 《中庸》

C、 《大学》

D、 《论语》

3. 我国义务教育的立法宗旨是发展 ( )

A、 专业教育

B、 中等教育

C、 职业教育

D、 基础教育

4. 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这种教育描述的是( )

A、 古代斯巴达教育

B、 古代雅典教育

C、 古代印度教育

D、 古代罗马教育

5. 近些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是指( )

A、 多元教育

B、 终身教育

C、 民主教育

D、 全民教育

6. 古希腊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而著名的学者是 ( )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昆体良

D、 亚里士多德

7. 小学教育目的是衡量小学教育活动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这反映了小学教育目的的 ( )

A、 教育作用

B、 评价作用

C、 导向作用

D、 激励作用

8. 从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看,属于外铄论者的学者是 ( )

A、 洛克

B、 格塞尔

C、 孟子

D、 威尔逊

9. 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看,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 ( )

A、 符号记忆

B、 抽象记忆

C、命题记忆

D、 形象记忆

10.维护少年儿童社会权利主体地位的核心精神反映在联合国于1989年通过的 ( )

A、 《儿童权利公约》中

B、 《儿童权利宣言》中

C、 《联合国宣言》中

D、 《学会生存》中

11.我国现行从法律上对教师职业的规定认为,教师职业是一种 ( )

A、 私人职业

B、 从属职业

C、 专门职业

D、 附加职业

12.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 ( )

A、 夸美纽斯

B、 麦克费尔

C、 华生

D、斯宾塞

13.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称为 ( )

A、 地方课程

B、 学校课程

C、 一级课程

D、 研究课程

14.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 ( )

A、 实践性、地方性、发展性

B、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

C、 基础性、前沿性、实践性

D、 前沿性、普及性、实践性

15.从教学过程的特点看,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 )

A、 社会经验

B、 直接经验

C、 间接经验

D、 生活经验

16.给中世纪脱离儿童实际生活的经院式教学以沉重打击的进步是提出了( )

A、 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B、 启发性教学原则

C、 直观性教学原则

D、 巩固性教学原则

17.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 )

A、 谈话法

B、 讨论法

C、 讲授法

D、 练习法

18.在教育学中,对学生进行考试测验时,测验达到目的的程度称作测验的( )

A、 效度

B、 信度

C、 区分度

D、 难度

19.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称为( )

A、 说服法

B、 榜样法

C、 陶冶法

D、 锻炼法

20.影响少年儿童品德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

A、 环境

B、 遗传

C、 学校教育

D、 家庭教育

二、填空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

1.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可以有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语言的发展达到了较为完备的文字形态后,便出现了_________。

2.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_________,并有了“国学”与 “乡学”之分。

3.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于是“_________”、“以吏为师”成为其教育的一大特征。

4.近代教育的变化特别表现在:一是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干预,二是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三是_________,四是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5.教育的民主化一方面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另一方面,它也追求教育的_________。

6.《_________》是启蒙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想的作品。

7.小学教育通常是一个国家学制中第一个阶段的教育,也称_________。

8.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_________和劳动习惯的教育。

9. 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

10.学生的学习是人类的一种特殊形式,表现在一是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二是学生在 指导下学习,三是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11.就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而言,教师应当树立的正确的教育观念主要表现在:要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观、要具有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要具有全面发展的_________。

12.课程计划的构成包括以下几方面:_________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

13.就小学教科书的编写原则来讲,内容方面应强调其 。

14.按照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中所要求实现的不同的认识任务,教学过程的结构由以下环节组成: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 和检查知识。

15.教师的备课要做好的工作是:钻研教材、_________、设计教法。

16.小学德育由以下三部分构成:道德教育、 教育、思想教育。

17.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_________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18.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其中基本途径是_________与其学科教学。

19.课外活动的内容按其性质可分为以下六类:_________活动、学科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社会活动和传统的节假日活动。

20.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个体社会化与_________的统一过程。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简述小学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2. 简述童年期儿童的学习特征。

3. 简述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4. 简述班级授课制有哪些优点?

5. 怎样形成与培养班集体?

四、论述题(10分)

一位班主任老师的教学日记

我班的一位同学是从二年级直接升入四年级的跳级生,跳班后,仍是班内学习的尖子,区里的几次数学比赛他都取得了较好的名次。这个孩子聪明、性格内向、深沉,但却有些傲慢,常常看不起人。上课时谁要是答不上问题来,他总是轻蔑一笑,并且显出极不耐烦的神情。我曾想过当场点名批评他,后来改变了主意。一次放学后,我留下了他,对他说:“这学期我们共学过多少形容笑的词语?”他想了想说:“微笑、大笑、狂笑、冷笑、耻笑、讥笑,还有哈哈大笑。”我说:“同学在复述课文时,我看见你笑了,是吗?”他点了点头。我又继续说:“你看用哪个词形容你当时的笑合适呢?”他很敏感,脸红了,低声说:“讥笑,耻笑。”我说:“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他说:“由于看不起人而笑话人。”我说:“是呀,尊重别人是应该有的道德风尚,虚心才能使你进步得更快。”从此以后,他常常主动帮助后进生学习,上学期还被评为学校的“三好学生”。

请依上述实例,回答以下问题:

1、这位班主任老师采用了何种德育方法?其基本含义是什么?

2、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运用此方法应注意哪些方面的要求?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C   2.A   3. D   4.B   5.D    6.A  7.B   8.A    9.D  10.A

11.C 12.D  13.B  14.B  15.C  16.C  17.A  18.A  19.B  20.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学校    2.官学体系   3.以僧为师    4.教育的世俗化  5.自由化

6.爱弥儿  7.初等教育   8.劳动观点    9.遗传          10.教师

11.教育质量观    12.教学科目    13.基础性   14.运用知识  15.了解学生

16.政治    17.德育方法  18.思想品德课   19.科技  20.社会规范个体化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1)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2)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3)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

2.(1)低年级儿童难以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

(2)学习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父母的夸奖;

(3)在学习兴趣与习惯方面,低年级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形式感兴趣,而对学习内容和结果的兴趣相对较弱;

(4)对学习结果的重视随年龄而增强。

3. (1)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

(2)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

(3)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

4.(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

(2)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

(3)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

(4)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5.(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四、论述题(10分)

1、(1)这位班主任采用的德育方法是说服法。

(2)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2、运用此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明确目的性;

(2)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3)注意时机;

(4)以诚待人。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2-2 22:45 , Processed in 0.269657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