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936|回复: 1

[真题] 甘肃省2008年小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6 21: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 ( )
A、 18世纪下半期
B、 19世纪上半期
C、 19世纪下半期
D、 20世纪上半期
2.对二战以后教育制度的趋势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B、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C、 加强小学教育的国际化交流与发展
D、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西周以后,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已经比较完备,其官学体系的特点是典型的 ( )
A、 政教合一
B、 以僧为师
C、 政教分离
D、 教育中立
4.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这是指 ( )
A、 古代斯巴达教育
B、 古代雅典教育
C、 古代印度教育
D、 古代罗马教育
5.“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的教学纲领的提出者是 ( )
A、 孟子
B、 孔子
C、 荀子
D、 墨子
6.下列观点中反映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的是 ( )
A、 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B、 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C、 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D、 教育事业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
7.在学生品德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 )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行为
8.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 ( )
A、 商品的价值规律学说
B、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 社会发展的学说
D、 经济发展的学说
9.个体身心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的不同,反映了身心发展的 ( )
A、 顺序性
B、 不平衡性
C、 差异性
D、 互补性
10.“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
A、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B、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D、 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11.学生的受教育权包括受完法定的教育 年限权、公正评价权和 ( )
A、 学习权
B、 成长权
C、 物质帮助权
D、 申诉控告权
12.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这反映了教师职业特点的 ( )
A、 研究者角色
B、 传道者角色
C、 管理者角色
D、 示范性角色
13.可以把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的依据是 ( )
A、 课程的任务
B、 课程的制定者
C、 课程编制的方法
D、 课程的对象
14.在教育学中把课程结构的编制称为 ( )
A、 课程评价
B、 课程实施
C、 课程目标
D、 课程设计
15.对教学的意义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 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最有效的形式
B、 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C、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工作
D、 教学就是智育
16.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
A、 分组教学
B、个别教学
C、 班级教学
D、 设计教学
17.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遵循 ( )
A、 因材施教原则
B、 直观性原则
C、 启发性的原则
D、 循序渐进的原则
18.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称为 ( )
A、 演示法
B、 练习法
C、 实验法
D、 研讨法
19.一个考试测验对不同班级的学生考核的结果基本一致,则表明这一测验具有 ( )
A、 难度
B、 效度
C、 信度
D、 区分度
20.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 ( )
A、 说服法
B、 锻炼法
C、 榜样法
D、 陶冶法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20分)


1.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2.汉代武帝以后,采纳了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


3.罗马帝国灭亡以后,最受重视和尊重的教育是培养僧侣人才的教育,这种教育由僧院学校或大主教学校担当,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和七艺。


4.教育的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


5.先秦时期,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


6.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杜威的教育思想与赫尔巴特的思想针锋相对,其代表作《》在体系上与《普通教育学》也大不相同。


7.依照法律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的体制。


8.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9.与生俱来的遗传素质能否适时发展,以及向什么方面发展,并不是由遗传本身决定的,而是由决定的。


10.学生的学习是人类的一种特殊形式,表现在一是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三是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的学习。


11.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的态度。


12.课程计划的构成包括教学科目的设置、、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


13.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二是加强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三是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


14.教学原则既是人们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对的反映。


15.学业评价的依据是国家的。


16.小学德育由三部分构成:教育、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


17.实施德育的渠道或形式,即德育的。


18.班会一般有三类:常规班会、生活会和。
19.课外活动的内容按其性质可分为以下六类:科技活动、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社会活动和传统的节假日活动。
20.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2.简述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3.简述小学教学的任务。
4.简述小学德育过程的特点。
5.课外活动有哪些作用?

四、论述题(10分)
班主任是指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等工作的教师。班主任产生于班级授课制。就世界范围而言,班级授课制普遍被采用,但并不是所有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国家都设置班主任,只有中国、日本等一些国家的学校中设有班主任。中国的班主任产生于20世纪初期,1949年后,新中国继承老解放区传统,吸取前苏联教育经验,在小学里一律设班主任。
请问:
1、小学班主任的作用有哪些?
2、小学班主任应如何形成和培养班集体?


相关帖子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2-1-6 21:4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学(小学组) 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9997)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C 2.C 3. A 4. A 5.B 6.D 7.A 8.B 9.B 10.C
11.A 12.D 13.A 14.D 15.D 16.C 17.C 18.B 19.C 20.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前制度化 2.董仲舒 3.神学
4.民主化 5.显学 6.民本主义与教育
7.地方负责 8.审美观 9.环境
10.规范化 11.相互对待 12.学科顺序
13.实践 14.教学规律 15.教育教学目标
16.思想 17.途径 18.主题班会
19.学科 20.个体社会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2.(1)敬业;
(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3)掌握教育理论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4)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3.(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培养小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基础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4.(1)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儿童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儿童品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一个多种因素互动、反复且长期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儿童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
5.(1)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活动领域,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2)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
(3)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索意识和创造才能。
四、论述题(10分)
1、小学班主任的作用是:
(1)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2)班主任是校长、教导主任的有力助手;
(3)班主任是各任课教师的协调者;
(4)班主任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沟通者。
2、班集体形成和培养的过程是: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1-23 13:03 , Processed in 0.100504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