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947|回复: 1

[真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真题试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6 21: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教育是一种()
A、生物现象
B、心理现象
C、自然现象
D、社会现象
2.“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一世界上最早对教育所下的定义见于()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中庸》
3.我国学校的萌芽约在四千年前的虞舜时代,当时被称为()
A、庠
B、序
C、学
D、瞽宗
4.“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这一思想反映的是教育的()
A、历史
B、时代性
C、阶级性
D、生产性
5.《演说术原理》一书的作者是教育家()
A、柏拉图
B、夸美纽斯
C、昆体良
D、苏格拉底
6.出版了《普通教育学》,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的教育家()
A、夸美纽斯
B、鲁宾斯坦
C、赫尔巴特
D、第斯多惠
7.国民基础教育最重要的特征是()
A、全民性
B、未来性
C、强迫性
D、基础型
8.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作业检查
D、成绩评定
9.我国古代思想家管仲说过:“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生之计,莫如树人。”反映了教师劳动特点中的()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10.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素养中的()
A、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11.我国的《教师法》颁布于()
A、1991年
B、1992年
C、1993年
D、1994年
12.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小学生是指学龄初期儿童,年龄大约在()
A、3、4岁~11、12岁
B、5、6岁~11、12岁
C、6、7岁~11、12岁
D、5、6岁~12、13岁
13.学校的活动对小学儿童的发展来说起()
A、基础性的作用
B、决定性的作用
C、特殊性的作用
D、间接性的作用
14.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根据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提出的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称为()
A、教育目的
B、教育计划
C、教育方针
D、教育目标
15.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种()
A、阅读能力
B、理解能力
C、分析能力
D、综合能力
16.我国义务教育的课程计划其主体部分是()
A、培养目标
B、课程设置
C、考试考查
D、实施要求
17.国家从宏观上指导学校各科教学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督导、评估学校各科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是()
A、教学大纲
B、教学目标
C、教学计划
D、课程计划
18.根据“教学过程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相互影响的过程”这一教学规律提出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目标性原则
D、直观性原则
19.遵循“激发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运用→检查”这一基本程序的教学模式为()
A、传递——接受式
B、引导——发现式
C、情境——陶冶式
D、自学——辅导式
20.学生根据社会的道德准则和学校所制定的有关日常行为规范对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进行判断的能力称为()
A、自我评价能力
B、自我教育能力
C、自我调控能力
D、道德评价能力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育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活动具有目的性、实践性、_________性、三要素和多功能五个特征。

3.教育学是研究_____________、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4.小学儿童的“学生感”这一心理特征具有独立性和___________性两方面特点。

5.我国教育的社会功能,总的来说,可分为对社会的_____________建设的功能和对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两大方面。

6.1983年国庆节,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________。”

7.基础教育的工作重点、难点在农村,最大的难点在我国农村的 _______。

8.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关于________________学说。

9.小学教育能不能对社会发展起作用,归根结底还要看小学教育能不能促使儿童的__________得到发展。

10.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的形式予以规定,要求______________、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

11.小学生的人际关系和交往包括师生交往和__________交往。

12.我国唐代的教育家韩愈提出教师应“以身立教”,认为这样的教师才会“其身亡而其教存”。这是对教师职业道德中以身作则,_______________这一职业道德的生动诠释。

13.教育方针具有阶级性和时代性、行政性和法令性、稳定性和_______性。

14.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小学的基础知识、形成学生的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___________。

15.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____________的总和及其进程安排,它包括教学科目和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课外活动。

16.教学原则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__________。

17.讲授法以教师讲、学生听作为基本活动方式,具体可细分为讲述、讲解和___________等讲授方式。

18.组织学生办墙报和黑板报活动属于_________课外活动形式。

19.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重点在于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_____________和行为习惯。

20.少先队组织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广泛的群众性和独立的___________性。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设计教学过程应注意哪些问题?

2.简述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主要特点。

3. 一节好课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4. 简述班集体形成和发展所经历的几个阶段。

5.简述小学教师劳动的特点。

四、论述题(共10分)

有一句格言说得好:“假如你厌恶学生,那么,当你工作开始时,就已经结束了。”这说明了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顺利进行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师生之间的感情关系,把师爱视为教师的美德。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主张对学生施以“仁爱”,做到“诲人不倦”。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生之间的感情联系,是一种纽带,是教育维系之所在。因此,可以说,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前提。

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你从教经历,谈谈师爱的重要作用。(3分)

2、师爱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层次?(3分)

3、作为人民教师,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去培养师爱?(4分)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2-1-6 21: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D 2.D 3.A 4.C 5.C 6.C 7.D 8.B 9.D 10.B

11.C 12.B 13.B 14.C 15.D 16.B 17.A 18.A 19.A 20.D

二、填空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

1.培养人 2.双边 3.教育现象 4.向师 5.物质文明

6.未来 7.贫困地区 8.人的全面发展 9.心身 10.适龄儿童

11.同伴 12.为人师表 13.发展 14.智力 15.教育内容

16.基本准则 17.讲读 18.群众性 19.道德品质 20.自主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设计教学过程应注意:

1)要有鲜明的目标意识。

2)教师应成熟了解多种教学方法、多种上课类型和各种教学模式,知道它们的功能。

3)设计好教案,教案可以详细些,也可以简单些,教案的详略主要由教师本人的教学经验来决定。

2、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主要特点:

1)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

2)启发、尊重和依靠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正面施教、渗透熏陶、科学管理和实践锻炼相统一的过程。

3)引导学生开展思想内部矛盾斗争、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4)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指导学生在团体和个人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过程。

5)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长期反复进行、逐步提高的过程。

3、一节好课的基本标准是:

1)教学目标全面、适度、明确、具体可测,教学效果好。

2)教师对教材的讲解正确,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3)教师对教材的组织,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教学过程设计得好。

4)教学方法多样,有实效。

5)时间安排合理,课堂效率高。

4、班集体形成和发展所经历的几个阶段:

1)组建班级阶段。

2)班集体初步形成阶段。

3)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阶段。

5、小学教师劳动的特点是:

1)独特的创造性。

2)长期积累性和示范性。

3)师生双向互动性。

4)小学教师劳动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

5)小学教师劳动的成果是个体劳动和集体劳动结合的产物。
四、论述题(10分)

1、师爱的重要作用:

1)师爱是激励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精神力量,教师只有对学生怀有深厚的情感,才会呕心沥血地为学生操劳。

2)师爱是开启儿童心理的钥匙,是通往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

3)师爱有助于培养学生友好待人、趋向合群等良好的社会情感和开朗乐观的个性。

2、师爱的发展经历以下三个层次:

1)第一个层次是亲近感。

2)第二个层次是理解感和尊重感。

3)第三个层次是期待感。

3、师爱的培养:

1)增进对师爱的认识,提高师爱的自觉性。

2)通过实践。师爱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在教师的教育实践中萌发,渐臻于成熟。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1-23 12:54 , Processed in 0.273642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