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选题: 1.我国的第一部教育文献是:B.学记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C )年。 A.1978 B.1985 C.1986 D.1992 4.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D ) A.夸美纽斯 B.凯洛夫 C.赫尔巴特 D.杜威 5.在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中,遗传因素是( A ) A.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 B.和大脑的神经系统地解剖结构无关 C.规定了心理发展的现实性 D.包括胎内环境 6.学生思想道德形成发展的源泉是( C ) A. 班主任工作 B.学校教育 C.学生的能动的道德活动 D.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7:教学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是( B ) A.感知教材 B.理解教材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9.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最优越职业的教育家是( A ) A.夸美纽斯 B.凯洛夫 C.赫尔巴特 D.乌申斯基 二、填空题: 1.新课程改革于(2001)年在全国38个试验区启动。 2.循序渐进原则要遵循学科(内在的逻辑性)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3.中小学基础教育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 4.教师的劳动价值具有(滞后性)和(隐含性)。 三、辨析题: 1.教师威信的建立要同采取一些强硬措施管理学生,如惩罚、批评、训斥学生等。 答: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是片面的。教师的威信对于一名教师来讲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威信的建立是需要一系列措施的,是一个教师综合能力的体现。采取一些强硬措施管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树立教师的威信,但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威信的确立还需要建立在了解学生、和学生交朋友、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正确处理师生矛盾等等,因此题中的说法是片面的。 2.中小学的教育任务是升入高一级的学校。 答: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是片面的。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因此学校的教育任务除了让学生升入高一级的学校之外,还要教会学生更多各个方面的知识,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崇高的理想;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等,因此题中的说法是片面的。 四、简答题: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爱与归属的需要(4)尊重需要(5)求知需要(6) 审美需要(7)自我实现需要2.教师的素养(1)职业道德素养 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团结协作 d为人师表(2)知识素养 a政治理论素养 b精深的专业知识 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3)能力素养 a语言表达能力 b组织管理能力 c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 d自我调控和反思的能力 e教育科研能力(4)心理健康能力 a人际关系和谐 b人格健全 c社会适应能力良好 d情绪积极稳定 e自我意识良好 f性别角色分化案例分析一名年轻的老师第一次走上讲台,这是一个学校普便认为的差班。刚走向讲台,一个男生就站起来问道:“老师,您喜欢不喜欢差生?”老师没有没有回答,反而微笑地看着他,问道:“你会不会把自己心爱的旧玩具丢掉?”男生想了一会,回答道:“应当不会,我会好好珍藏的。”老师面向全班同学,庄重地说: “我也不会,你们都是我的弟弟妹妹,如果你们有什么缺点,我会帮助你们改正,直到你们改好为止。一名差生是各个方面都比及格的学生,而你们只不过是某些方面有所缺陷。我想,通过努力,大家都会成为优秀的学生。在我的眼里没有差生,只有不努力的学生。”学生们都感动地鼓起掌来。1.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案例分析这段材料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①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位教师地做法正是体现了这一德育教育的原则。②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德育教育原则。这位教师的眼中没有差生,他根据这个学生劳动好的特点,客观地运用责任激励机制,激励学生克服消极因素,努力学习。③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名教师依据新的教育理念,联系这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了德育教育。④德育教育要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的精神。热爱劳动、关心集体、关心同学就是集体主义精神的一种表现。⑤体现了以人为本、个性发展的教育原则。个性是指优秀的品质,而爱劳动、关心同学、体育好就是优秀的个性品质。⑥体现了赏识教育的原则。教师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一经发现便给予鼓励,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⑦体现了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的教育原则。教师的眼里没有差生,便是对学生地尊重。运用新的现代教育观,依据学生自身特点,引导、帮助、鼓励学生主动的学习,使学生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及完全的性格特征的方向发展。2.依据案例说明教师应具备哪些师德?①教师要忠于我国的教育事业,他是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地重要阵地。②热爱学生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③教师必须与各方面协同合作,以便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完成培养人的工作。④教师的言行举止、品德才能、治学态度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做到身教,身体力行,发挥表率作用。⑤教师要高度自觉,自我监控,成为学生的榜样。⑥教师要有高度的教学机智。能够正确地及时地解决课堂上发生的突发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