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 1.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______ A.冯特.B.亚里士多德.C.杜威.D.桑代克 2.______年6月,十届人大常委会将修订义务教育法列入立法计划,义务教育工作随机 启动。 A.1999.B2000.C2001.D.2003 3.发展旅游业是为了______ A.提高综合国力.B.发展第二产业 C.提高国民生产总值.D.加强与国外的沟通与交流 4.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对解答问题都有启发作用的类似的事物叫______ A.原型.B.原型启发.C.问题清楚.D.问题对象 5.新课程提倡师生新关系,新课程中具有现代师生关系的模式______ A.合作模式.B.平等模式.C.管理模式.D.接受模式 6.许多人利用早餐和晚上的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 受的是______的干扰 A.双重抑制.B.前摄抑制.C.单一抑制.D.倒摄抑制 7.归结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称之为______ A.综合.B.分析.C.概括.D.抽象 8.以下属于泰勒评价程序步骤的是______ A.确立评价目标.B.确定评价情景.C.控制评价过程.D.利用评价结果 9.班级授课的特征可以用以下及各种概括______ A.班.课.室.B.师.生.课.C.师.生.时.D.班.课时 10.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事件作出的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之为“教育机智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______特点 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主体性 1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12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 人)12÷6=2.(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______ A.理论联系实际.B.巩固性原则.C.直观性原则.D.因材施教 12.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的是______ A.加涅.B.罗森塔尔.C.戴尔.D.波斯纳 13.元认知的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这种气质类型属于______ A.自我学习.B.自我调节.C.自我控制.D.自我反省 14.王芳多愁善感,聪颖多疑,孤僻清高,这种气质属于______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 15.桑代克认为,学习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与反联结,因为他的学习理论称为______A.顿悟说.B.试误说.C.刺激-反应说.D.联结说16.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______A.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结果的类型.B.教学媒体C.教师的爱好.D.教学有法.教无定法17.当一个人的思维发展处于“每个人对问题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其思维发展处于______A.二元论阶段.B.多元论阶段.C.相对论阶段.D.约定论阶段18.过去经验和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______A.定势.B定式.C.原型.D.内化19.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是______A.只有按时完成作业才能看电视.B.处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C.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D让孩子看完电视后以及督导他完成作业20.精神文化包括______A.校园文化和制度文化.B.学生文化和校园文化C.学生文化和教师文化.D.制度文化和教师文化二.多选。1.教师的效能感包括A.低级效能感.B.高级效能感.C.个人教学效能感D.自我效能感.E一般效能感2.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______A.说理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践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E.指导自我教育法3.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配合的方法______A.互访.B.民主评议.C.家长会.D.家长委员会.E校外指导4.潜在的课程主要是指______A.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受到的影响.B.教学过程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C.校风,班风等制度和非制度的影响.D.学校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影响5.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自2007年6月1日施行,其内容包括______A.未成年指未满18岁B.父母或其监护人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上学并完成义务教育C.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应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D.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的隐私E.对违法的犯罪的未成年人依法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