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 1.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 2. 认知学习的创始人是( )。 3. 备课、上课、改作业等等的中心环节是( )。 4. 提倡“做中学”的人是( )。 5. 提出班级授课制的人是( )。 6. 职业道德中要求师生人格的( )。 7. 教师在课堂上的“随机应变”表现出了教学活动的( )性。 8. 法律规定的未成年是指( )。 二、填空: 1. 教育包括德育、( )、体育、美育和( )。 2. 思想道德教育包括( )教育、( )教育、( )教育。 3. 思维的性质: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 )性、( )性。 4. 素质教育包括对学生的( )和( )。 5. 我国的课程设置:语文、数学、外语属于( )课程,劳动、研究性学习属于( )课程。 6. 2008年修订的《教师道德》主要内容:诚实守法、爱岗敬业、(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 7. 心理学研究的是( )和( )。 三、简答: 1. 中国俗语“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说说这句话对师生交流的指导意义。 2.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什么?由此的学习方式是怎样的? 3. 简述知识和能力的关系。 4. 简述教育原则。 5. 假如你是一个班的班主任,除了教师规范的特征,你认为还应具有那些特征? 四、案例分析: 涛涛是个很调皮的小男孩,上课经常讲话,做小动作,并且经常不完成作业。有一次老师很生气就对他说“你不要上课了,回家把你家长叫来再上课”。涛涛很害怕,站在教室外面不敢回家。校长见了询问他之后把他送回了教师并且批评了该班主任。 你认为校长批评的对吗?班主任和涛涛应该怎么办? 五、论述: 论述你认为的教师职业最重要的三个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