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997|回复: 7

[幼教] 幼儿的生理特点与卫生资料汇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3 21: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第三章 运动系统

一、概述

运动系统由骨骼、肌肉和骨连接构成。可以活动的骨连接叫关节。肌肉跨过关节,由两端的肌腱与骨相连,并包围着骨骼。肌肉收到脑发出的信号而收缩,通过肌腱牵拉骨骼,以关节为支点,产生相应的动作。此外,骨骼还起着支持人体、保护内脏器官和造血等功能。

(一)骨骼

人体有206块骨。骨的基本构造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骨的成分主要包括无机盐和有机物。无机盐丰要是钙、磷化合物,使骨坚硬;有机物主要有骨胶原等蛋白质,使骨有韧性和弹性。

(二)肌肉

肌肉可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肌肉的主要成分包括水和蛋白质等物质。

(三)关节

骨连接主要有3种形式:

1.直接连接。

2.半直接连接。

3.关节。这是四肢骨之问及躯干骨之间连接的主要形式。

二、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一)骨骼1.小儿骨中有机物较成人多,骨的弹性大,可塑性强,且骨骼中软骨较多。因此,容易因姿势不好等原因造成骨骼变形。2.骨膜较厚,骨的再生能力较强。若发生骨折,可能为不完全骨折,即骨折部位还有部分骨膜相连,称为“青枝骨折”。3.婴幼儿颅骨骨化尚未完成,有些骨的连接处仅以~层结缔组织膜相连,称囟门。前囟在颅顶中央,约在出生后12~18个月闭合。囟门闭合的时间,反映婴儿颅骨骨化的程度。4.出生时腕骨都是软骨,以后逐渐出现骨化中心,到10岁左右,8块腕骨的骨化中心才出齐,13~16岁才完全骨化。5.随着动作的发展,逐渐形成脊柱的生理弯曲。6.骨盆是由髋骨与脊柱下部的骶骨和尾骨围成的骨性腔。婴幼儿时期,髋骨由髂骨、坐骨和耻骨借软骨连接起来,一般在18~25岁左右才骨化成为一块完整的骨。(二)肌肉1.幼儿肌肉中水分较多,蛋白质及储存的糖原较少,因此肌肉柔嫩,收缩力较差,力量小,易疲劳。但由于幼儿新陈代谢旺盛,疲劳后恢复较快。2.婴幼儿时期,支配大肌肉群活动的神经中枢发育较早,故大肌肉动作发育较早,躯干及上下肢活动能力较强;支配小肌肉群活动的神经中枢发育较晚,手部腕部小肌肉群活动能力较差,难以完成精细的动作。(三)关节特点幼儿关节窝较浅,周围韧带较松,关节的活动性及伸展性较强,但牢固性较差,在较强外力作用下,容易脱臼。(四)足弓特点婴幼儿足弓周围韧带较松、肌肉细弱,若长时间站立、行走,足底负重过多,易引起足弓塌陷,特别是肥胖儿更易发生扁平足。三、幼儿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一)教育幼儿保持正确姿势为防止骨骼变形,形成良好体态,需注意以下几点:婴儿不宜过早坐站,不宜睡软床和久坐沙发。负重不要超过自身体重的八分之一,更不能长时间单侧负重。托幼园所应配备与幼儿身材合适的桌椅。教师要随时纠正幼儿坐、立、行中的不正确姿势,并为幼儿做出榜样。正确站姿是:头端正,两肩平,挺胸收腹,肌肉放松,双手自然下垂,两腿站直,两足并行,前面略分开。正确坐姿是:头略向前,身体坐直、背靠椅背;大腿和臀部大部分落座在座位上;小腿与大腿成直角,两手自然放在腿上;脚自然放在地上。有桌子时,身体与桌子距离适当;两臂能自然放在桌子上,不耸肩或塌肩,坐时两肩一样高。(二)组织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可使肌肉更健壮有力;可刺激骨的生长,使身体长高,并促进骨中无机盐的积淀,使骨更坚硬。户外活动时适量接受阳光照射,可使身体产生维生素D.以预防佝偻病。锻炼时血液循环加快,可为骨骼、肌肉提供更多的营养。(三)衣服要宽松适度幼儿不宜穿过于紧身的衣服,以免影响血液循环,鞋过小会影响足弓的正常发育。衣服、鞋宽松应适度,过于肥大会影响运动,易造成意外伤害。(四)供给充足的营养。骨的生长需要大量蛋白质、钙和磷等,还需要维生素D促进钙、磷的吸收;肌肉生长及“能量”的贮存,需要大量蛋白质和葡萄糖。合理膳食是保证骨骼、肌肉发育的重要条件。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21: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循环系统

一、概述

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循环系统。血液循环指血液从心脏流向全身、再从全身回到心脏的过程,该系统包括廊液、心脏和血管。淋巴循环是指全身淋巴液进入血管、参加血液循环的过程,淋巴系统包括淋巴液、淋巴管和淋巴结。

(一)血液循环系统

1.血液

血液存在于心脏和血管中,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为淡黄色、透明的液体,它是血细胞生存的环境,并起着运送血细胞、养料、细胞和代谢废物等作用。

血细胞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2.心脏

心脏位于胸腔内,形状像个桃子,心底部连接着主动脉,心尖游离向左下方。

心脏内部有四个腔。上面两个叫心房,下面两个叫心室。房室之间有瓣膜,为单向的阀门,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而不会倒流。心脏左右两半互不相通。

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称心率,测心率应在受试者处于安静状态时测。
3.血管

血管是血液循环的通道,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4.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5.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心脏和血管的活动,受植物性神经支配。当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跳减慢,血压降低。

(二)淋巴系统

淋巴循环是血液循环的辅助装置,包括淋巴液、淋巴管、淋巴结、扁桃体等。

二、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

(一)血液

幼儿的血液总量相对比成人多,约占体重的8%~10%。但幼儿的造血器官易受伤害,某些药物及放射性污染对造血器官危害极大。

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血液循环量增加很快,喂养不当或幼儿严重挑食、偏食,容易发生贫血。

幼儿血液中血小板数目与成人相近,但血浆中的凝血物质(纤维蛋白、钙等)较少。因此一旦出血,凝血较慢。

幼儿白细胞吞噬病菌能力较差,发生感染容易扩散。
(二)心脏

由于婴幼儿心输出量少,而新陈代谢旺盛,为满足需要,只有加快心率来补偿。年龄越小,心率越快。常以测量脉搏来表示心率。儿童的脉搏很容易受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稳定,如哭闹、进餐、发热、运动等都会影响脉搏。因此,测量脉搏应在儿童安静时进行。

(三)淋巴器官

幼儿时期淋巴系统发育较快,淋巴结的保护和防御机能显著。扁桃体在4~10岁发育达到高峰,此年龄阶段儿童易患扁桃体炎。

三、幼儿循环系统的卫生保健

1.合理组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预防动脉硬化应始于儿童,儿童膳食应控制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摄人量,同时,宜少盐。

3.纠正幼儿挑食、偏食的毛病,预防缺铁性贫血。

4.发烧时卧床休息,减轻心脏负担。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21: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第五章 呼吸系统

一、概述

人体不断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称为呼吸。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二、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

(一)呼吸器官的特点

婴幼儿鼻腔较狭窄,粘膜柔嫩,血管丰富,缺少鼻毛,容易受感染。感染时可引起鼻粘膜充血、肿胀,分泌增多,造成鼻腔堵塞。

鼻中隔前下方血管丰富,容易因干燥、外伤等原因出血,称为“易出血区”。鼻泪管较短,鼻腔感染可引发泪囊炎、结膜炎等。

幼儿喉腔狭窄,粘膜柔嫩,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组织。如果感染,可因粘膜充血、肿胀使喉腔更狭窄,致呼吸困难。

幼儿喉部的保护性反射机能尚不完善,吃食物时说笑,容易将未嚼碎的食物呛入呼吸道。幼儿声带容易疲劳,若发生肿胀充血,可造成声音嘶哑。

幼儿气管和支气管管腔较狭窄,管壁柔软,缺乏弹性组织;纤毛运动较差,若发生感染易造成呼吸困难。

幼儿肺泡数量少、容积较小,若被粘液阻塞,也易引起呼吸困难。

(二)呼吸运动的特点

幼儿新陈代谢旺盛,机体需氧量相对比成人多,只能加快呼吸频率以满足需要,所以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新生儿每分钟呼吸约40~44次,1岁以内约30次,1~3岁约24次,4~7岁约22次。
三、幼儿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1.养成用鼻呼吸的习惯,充分发挥鼻腔的保护作用。

2.教育幼儿不挖鼻孔,以防鼻腔感染或引起鼻出血。

3.教育幼儿咳嗽、打喷嚏时,不要面对他人,用手帕捂住口鼻。教给幼儿正确的擤鼻涕方法。4.不要让幼儿蒙头睡眠,以保证吸人新鲜空气。

(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新鲜空气含氧量充足,能满足机体需要。室内应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三)科学组织幼儿进行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经常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可以加强呼吸肌的力量,促进胸廓和肺的正常发育,增加肺活量。户外活动还能提高呼吸系统对疾病的抵抗力,预防呼吸道感染。

(四)严防呼吸道异物

培养幼儿安静进餐的习惯,不要边吃边说笑。教育幼儿不要边玩边吃小食品,更不可抛起来“接食”。

(五)保护幼儿声带

选择适合幼儿音域特点的歌曲或朗读材料,每句不要太长,每次练习时,发声时问最多在4~5分钟内。鼓励幼儿用自然、优美的声音唱歌、说话,避免高声喊叫。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21:3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幼儿的解剖生理特点与卫生:第六章消化系统

一、概述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消化液含有水、无机盐和多种消化酶,能分别消化分解不同的营养物质。

(一)口腔

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分,包括牙齿、舌,还有三对唾液腺的开口。

1.牙齿

牙齿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长在上、下颌骨的牙槽里。牙齿的外形包括三部分:长在牙槽骨中的叫牙根,露在口腔中的叫牙冠,牙根与牙冠之间叫牙颈。牙颈表面覆盖着粘膜,叫牙龈。牙齿的形态可分为切牙、尖牙、双尖牙、磨牙四种类型。

2.舌

舌面上有味蕾,能辨别味道;舌能帮助搅拌和吞咽食物,并帮助发音。

3.唾液腺

唾液腺包括腮腺、下颌腺和舌下腺,能分泌唾液进入口腔。唾液含水分、淀粉酶、溶菌酶等。

(二)胃

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位于腹腔左上方。胃的上端与食道相通处叫贲门,下端与十二指肠相通处叫幽门。胃壁内表面为粘膜层,可分泌胃液。胃能暂时贮存食物,并初步消化食物。
(三)小肠

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小肠与胃相接的部分叫十二指肠,这里有胰腺导管和胆总管的开1:7,胰液和胆汁由此进入小肠。

小肠内壁有肠腺,可分泌肠液。小肠内的消化液主要包括肠液、胃液、胰液和胆汁,含有各种消化酶。食糜进入小肠后可停留3~8小时,在肠内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小肠是人体内消化和吸收的重要场所。

(四)大肠

食物经小肠消化分解吸收后剩下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大肠能暂时贮存食物残渣,吸收其中的水分、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并能利用肠内某些物质合成维生素K。食物残渣最后形成粪便.经大肠蠕动推送到直肠、肛门排出体外。

(五)肝脏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位于腹腔的右上部。肝脏分泌胆汁,暂时贮存于胆囊,进食含脂肪类食物时,胆汁即流入小肠,帮助消化脂肪。

(六)胰腺 胰腺分泌胰液进入小肠,能中和胃酸,保护肠粘膜。

二、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

(一)口腔

1.牙齿

牙齿的发育始于胚胎第六周,到出生时已有20个乳牙牙胚,生后6~8个月时,下中切牙萌出,2~2.5岁出齐20颗乳牙。乳牙萌出过程中,恒牙已开始发育。一般于6岁左右,首先萌出的恒牙叫第一恒磨牙,又叫六龄齿。

2.唾液腺

新生儿及小婴儿,由予唾液腺未发育成熟,分泌唾液较少,因此口腔较干燥。出生后三四个月,唾液腺逐渐发育,唾液分泌增多,常流出口外,称为“生理性流涎”,随着生长可逐渐消失。
(二)胃

婴幼儿胃壁肌肉薄,伸展性较差,胃的容量小,且消化能力较弱。给婴幼儿提供的食物以及每餐的间隔时间,应考虑到年龄特点。

(三)肠

婴幼儿肠管相对较长;小肠粘膜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能力较强,但植物神经的调节能力差,容易发生肠道功能紊乱,引起腹泻或便秘。

(四)肝脏

婴幼儿肝脏相对较大,在肋缘下摸到肝脏下缘,一般为生理现象。

因婴幼儿肝脏分泌胆汁较少,对脂肪的消化能力较差;肝脏贮存糖原较少,容易因饥饿发生低血糖。肝脏解毒能力较差。

(五)胰腺

婴幼儿时期胰腺对淀粉类和脂肪类的消化能力较弱,主要依靠小肠液的消化。随着年龄增长,胰腺功能日趋完善。
三、幼儿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

(一)保护牙齿

1.定期检查牙齿。

2.培养幼儿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

3.教育幼儿不要咬坚硬的东西。

4.婴幼儿饮食中供应充足的钙。

5.纠正幼儿某些不良习惯。如托腮、咬舌、咬唇、咬指甲、吃手指等,以预防牙列不齐。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1.饭后擦嘴、漱口,吃完零食也应及时漱口。

2.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

3.饮食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少吃零食,不挑食。

4.不要边吃边说笑,更不要边玩耍边吃零食。

(三)饭前饭后不要组织幼儿进行剧烈运动

饭前应安排幼儿进行室内较安静的活动。饭后宜轻微活动,如散步,1~2小时后方可进行体育活动。

(四)培养幼儿定时排便的习惯,预防便秘

让幼儿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不要让幼儿憋着大便,以防形成习惯性便秘。适当运动,多吃蔬菜水果等含粗纤维较多的食物,多喝开水,都可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21: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第八章 皮肤

皮肤主要由表皮和真皮构成。表皮外有一层已死亡的表皮细胞,称为角质层;真皮下有一层皮下脂肪组织。真皮里有丰富的血管、神经、毛囊,皮肤的附属物包括毛发、指甲、皮脂腺和汗腺等。

一、幼儿皮肤的特点

1.皮肤保护机能差,容易感染和受损伤。

2.皮肤保温作用差,散热多。

二、幼儿皮肤的卫生保健

(一)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保持皮肤清洁应教育幼儿养成爱清洁的习惯。

给幼儿洗头时,要避免皂沫进入幼儿眼睛。幼儿以留短发为宜。给幼儿修剪指甲时,手指甲应剪成圆弧形,脚趾甲则应剪平,边缘稍修剪即可。

(二)加强锻炼

经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坚持冷水洗脸,可提高皮肤调节体温的能力,增强对冷热变化的适应性。

(三)注意幼儿衣着卫生

当季节、气候变化时,应提醒幼儿及时增减衣服。平日着装不宜过多,以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衣服应安全舒适,式样简单,便于穿脱。内衣以棉织品为好。

(四)不用刺激性强的洗涤、护肤品

幼儿皮肤嫩、皮脂分泌少,不宜用刺激性强的洗涤用品,洗脸洗手后应使用儿童护肤品,不宜用成人用的护肤品或化妆品,幼儿不要烫发和戴首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21: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章 泌尿系统

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大部分代谢产物,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

泌尿系统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肾脏生成尿,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排尿,膀胱还能暂时贮存尿液。

一、幼儿泌尿系统的特点

1.肾功能较成人差。

2.膀胱贮尿机能差,排尿次数多。

3.尿道短,易发生上行性泌尿道感染。

二、幼儿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

(一)养成及时排尿习惯

教师应注意培养幼儿及时排尿的习惯,不要让幼儿长时间憋尿。

6个月左右的婴儿,可在成人帮助下训练坐盆,

1岁时即可主动坐盆排尿。不要让婴幼儿长时间坐便盆,以免影响正常的排尿反射。

(二)保持会阴部卫生、预防泌尿道感染

1.让幼儿养成每晚睡前清洗外阴的习惯。要有专用毛巾、洗屁股盆,不要用洗脚水洗外阴,毛巾要经常消毒。

2.1岁以后活动自如的幼儿就可穿封裆裤。教育幼儿不要坐地。

3.每天适量喝水,既可满足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及时排泄废物,又可通过排尿起到清洁尿道的作用。

4.教会幼儿大便后擦屁股要从前往后擦,以免粪便中的细菌污染尿道。

5.托幼园所的厕所、便盆应每天消毒。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21:33:2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章 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组成。人体内的主要内分泌腺有:脑垂体、松果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腺、胸腺及性腺等。对幼儿生长发育影响较大的内分泌腺主要有脑垂体和甲状腺。

一、脑垂体

脑垂体位于大脑底部,重量不足1克,受下丘脑的控制。脑垂体能分泌多种激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及成熟起着重要作用,并能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素和促性腺激素。生长激素可促进组织器官的生长,特别是骨骼的生长。

促甲状腺素可促进甲状腺的发育及甲状腺素的合成与分泌。

促性腺激素可促进性腺的发育和分泌,性器官的发育成熟及生殖细胞的成熟。

二、甲状腺

甲状腺位于颈前部,喉与气管的两侧,重约20~40克,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素,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主要成分。

甲状腺素可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可调节营养物质与氧气在体内的代谢速度,并调节体温;能促进脑细胞的生成与成熟,促进骨骼与生殖器官的发育。孕期若缺碘,可致使甲状腺机能不足,婴儿出生后易患克汀病,又称呆小症,表现为智力低下、身材矮小、耳聋。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21:33:3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章 生殖系统

一、概述

生殖系统可分为外生殖器官和内生殖器官。男性外生殖器官包括:阴茎和阴囊;内生殖器官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射精管和前列腺等。女性外生殖器官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前庭及前庭大腺;内生殖器官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

二、幼儿生殖系统的特点及卫生保健

(一)婴幼儿期是性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3岁左右,幼儿常会提问“为什么他站着小便”之类的问题;5~6岁时可出现恋父、恋母的情感,并提出“我是怎么来的”之类的问题。婴幼儿期是形成性角色、发展性心理的关键期。教师应注意对幼儿进行科学的、随机的性教育,使幼儿形成正确的性别自我认同,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范性侵害。

(二)保持外生殖器官的卫生

让幼儿养成每天清洗外阴部的习惯。若幼儿出现玩弄生殖器的现象,或出现“习惯性擦腿动作”,成人不要责骂幼儿,要以有趣的事情吸引其注意力。应查明幼儿出现这类行为的原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1-24 08:51 , Processed in 0.104071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