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9882|回复: 33

[分享] 【精心整理 扫除疑惑】教师招聘考试百问百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8 11: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如何备考?


(一)了解考试科目、确认自己所需备考科目
湖南教师招聘考试的要求,笔试科目有:
1.教育基础知识(教育理论及应用)。根据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岗位的不同要求,分别命制试题。
2.学科专业知识(学科知识与教学)。分三个层次,由考生根据报考层次、学科选考一科:
高中、初中阶段: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以上科目高中、初中相同)、科学、社会(后两科仅报考初中教师者选考)。
小学阶段:语文、数学、英语。
幼儿园阶段:学前教育。
1.教育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政策法规等。
2.学科专业知识。包括所报考对应层次学科教学内容、高等师范教育对应学科内容(含教材教法)等。
确认自己所需备考科目后,开始着手准备相应资料。
(二)制定复习计划
我们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1月到12月份,基础学习阶段。对于各科目知识的梳理,形成大致的框架,理清思路;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第二阶段:次年1月到3月中旬,强化学习阶段。在这个阶段,考生需要对各个知识点进行理解下的记忆、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第三阶段:3月中旬到考试前,冲刺备考阶段。我们需要对之前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个回顾,并对那些重点、难点进行再次复习巩固。调整心态,迎接考试。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2 收起 理由
admin + 1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1: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聘考试有没有专门的辅导用书?


       没有,很明确的回答!
       教师招聘考试一般都是没有指定参考书本或则辅导用书的。
       教育学 心理学的资料也不区分版本的,也就是什么版本的内容都有可能考!所以考试的难度大大增加了!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1: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聘录用考试和教师资格证考试有何区别?


  教师招聘录用考试不等于教师资格证考试,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区别:教师资格证前提,是资格认证,招教考试是选拔考试,是入编考试!是选拔考试!讲究优胜劣汰!

       教师资格证考试属于职业资格认证,是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教师资格认定条例而颁发的,具备从事教师职业的一种能力证明。取得教师资格的公民,可以在本级及其以下等级的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担任教师,不具备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申请获得教师资格,应当通过国家举办的或者认可的教师资格考试。而各地区招录、招聘教师考试属于职位编制考试,是由当地人事主管部门依据编制条例,并根据当地教师岗位需求而组织的人事入编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取得教师资格证是从事教师职业人员必备的一个基础认证,是国家职业许可。在教师严重缺乏的年代,大学毕业后取得教师资格证就分配从事教师职业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大学生日益增多,就不再统一分配了。我国人事部分依据“凡进必考”的原则,实施公开选拔优秀教师的新型录用制度。(即教师招聘录用考试或称教师招聘考试、教师录用考试,一般简称招教,招教考试通过的人员可获取正规编制,享受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待遇。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1: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招教考试和农村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有何区别?


    第一:考试形式不同:招教考试以县或地级市、区进行,而农村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各省教育厅执行教育部的有关政策进行。1.招教考试各地时间不太固定,可以说贯穿一年始终,而特岗以省为单位统一进行;2.特岗大多是网上报名,而招教考试一般在教育局人事局现场报名较多!

    第二:编制不同:招教考试在笔试和面试都过关的情况下,一般可以说编制就拿到手了,而农村特岗教师一般要3-5年后考核认定才可以!

    第三:考试内容不同:特岗教师考试出题比较统一、固定,招教考试各地市、区、县出题范围和内容比较灵活、不太固定!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1: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笔试和面试哪个难?


  招教笔试是教育理论、学科专业知识与综合能力的考试,对专业课也有一定的要求;面试主要涉及到试教和答辩,到底是哪个难,那就因人而异,每个学员的自身条件不同,对这两项的接受能力也不一样。比如应届毕业生刚走出校门,学的专业对口,东西也没有丢,再加上年龄小,记忆力也相对好一些,可能对于笔试相对容易些;对于往届的学员已接触实践教学的,在面试上可能会得心应手些。

   竞争最厉害的是笔试。占总分值比重最大的是面试:一般50-80℅,但没笔试过关,就谈不了面试了!因此:难度最大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还是笔试,尽管分少。笔试根据专业不同、区域不同一般录取比在:1:(10-100)之间,而面试一般录取比在:1:(2-3)之间。所以:笔试过关就等于成功了三分之二!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1: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聘考试有没有专门的辅导用书?


       没有,很明确的回答!
       教师招聘考试一般都是没有指定参考书本或则辅导用书的。
       教育学 心理学的资料也不区分版本的,也就是什么版本的内容都有可能考!所以考试的难度大大增加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1: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聘考试最佳复习法

教师职业是一个融道德、能力、生活实践、基础理论水平于一身的综合职业岗位。近些年,随着国家对教师岗位的关注以及教师待遇的普遍提高,很多大学生以及社会上的有识之士,都将眼光投入到教师这个岗位上,这样不但可以为教师队伍增添更多优秀的人才,同时也推动了教师招录考试如火如荼的进行。

  一、教师招考范围及形式
  目前,由于国家没有出现统一的大纲和参考教材,所以各地的教师考试呈现出地区教育局自己命题、审核、招录的局面。综合分析各个省市区的相关教师招录考试情况之后,将教师招录考试考查内容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1.教育基础理论和面试。
  教育基础理论和面试这种考查类型是教师招聘考试常见的考查方式,笔试部分考查的重点是教育基础理论,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教育法规等,面试通常采用说课或是试讲的方式来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即具体学科的讲授,例如语文、数学等。
  2.教育基础理论、学科基础理论和面试。
  教育基础理论、学科基础理论和面试这种组合方式逐渐成为各地教师招聘考试的命题范围。它不但对教育学科所涉及的各门科目进行考查,同时也会考查考生对于所报专业学科的基础能力和知识,以上两部分会成为笔试出题测查的重点。面试中采用说课或讲课的方式进行考查,同时很多地区说课考查后会附带出现结构化的面试题目。
  总体来说,在笔试方面,虽然各地所考内容不同,但是大致可以分为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理论,教材教法、教育政策法规,德育和师德教育,法律法规,班主任常识,教材教法,教师基本素质及你所报的专业知识,有些的地区还会出现计算机、公共基础知识、英语以及时事政治的内容。在面试方面,一般就是专业课的考查,具体比如你面试的是小学语文教师,那么面试的题目很可能就是当地小学高年级的教材中的一篇,各位考上可以根据具体的科目进行复习。说课或讲课之后考官还会即兴的出一些教育类的相关问题,对你进行考查,主要考查教师的基础理论和应急处理能力及对教育事件的看法。
  二、教师考录的复习方法
  通过对教师招录考试内容和形式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如果想顺利的通过教师考录,其实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在参加教师考录的众多考生中,不乏拥有教师资格证的考生,他们经常会认为曾经对所考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在教育学相关课程的复习中,常会抱有一种侥幸的心理,认为自己对内容大致有了记忆的印象,在复习时,就不用在认真的去掌握了,而这种考生的笔试成绩往往是不尽人意。因此,在教师招录考试的备考过程中,考生要认真对待,尤其要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任何事情都是有法可循的,教师招聘考试的复习法同样有规律可循。下面是几个基本复习方法的介绍:
  1.整体复习法
  把所有的章作为整体把握,建立整体结构,除了整体联系之外,还可以进行前后的比较。比如说我们在复习教育学基础时,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教育的定义首先对教育学要掌握的几个大的方面进行粗略的划分。根据狭义教育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在教育学基础中,需要掌握的宏观方面就是教育的外部规律和教育的内在规律。再划分又能包括作为教师需要了解的课堂以外的知识(教育目的、教育制度等)、具体课上的相关知识(教师和学生地位关系的把握、课程、教学模式、教学原则等)、新形势下具体改革所产生的理论(新课改的课程理论、素质教育、教育公平等)所有的划分都不是固定的,每位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对于学科的理解首先从总体上把握学科理论的脉络,使得我们在复习的时候有复顺序和条理。另外在复习某个章节结束的时候,我们也可综合此章节的思路,可利用图表、图画的形式,对所复习的知识进行再次的梳理,这样即锻炼了我们的综合能力也能再次随学知识进行复习。
  2.以题促学法
  首先复习之前,做题,复习之后,再做同一套题。这个方法对以前有过学习或是了解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学等相关考试学科的考生比较适合,首先做一份历年的真题,在做题的过程中不但能考查目前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同时也为下一步自己的复习做个参考。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考生就能明了如果以当时的水平去参加考试,那时的掌握程度会有多少,以便安排下一步的复习。在经过一遍系统的复习之后,再从新去做题,这时首先是查漏补缺,再次也要培养自己的一种发散能力,除了要了解考查题目中正确的答案,也要对给出的相关答案所能联系到的知识点进行回顾,这样无论以后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我们也能从容应对。
  3.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复习法
  所谓中心,围绕着教材和大纲为中心,尤其是强调大纲。而两个基本点就是要以基础知识为基本点;以重点为基本点。
  三、教师考录复习应注意的问题
  1.常搜集
  备考的过程中,我们可定会涉猎到和很多的书籍和相关的理论,无论我们是自己看书还是上网、看报。对于考试的信息以及具体知识点的分析我们都要善于搜集总结,以备自己在复习时有多方面的参考。另外除了要多搜集针对某一知识点的各家之言外(当然要有自己的鉴别),还要多搜集当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和教育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现实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问题,搜集理论界对这种种问题的分析和探讨,并尝试用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和解析,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
  2.多总结
  对各科内容进行不同专题、不同类型的整理和总结,最好能做笔记,把各种观点融合到一起,这样既可以扩展知识面,又可以边写边记,相对只看不写而言,记忆效果要好得多。此外,还要根据大纲,在笔记上标明大致的重点和非重点,分清主次,减轻记忆的负担。整理过后,当然要及时复习巩固,翻来覆去的看,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也可以随时增添新鲜血液,争取与发展同步。
  3.善思考
  记住不等于会用,要想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就需要多多思考,多多分析,多多理解。复习时要吃透课本,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的知识框架和知识结构,该记忆的要记忆,该理解的要充分理解,光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单纯地熟记课本上的条条框框也不行,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理论结合实际,灵活地运用到实际当中,才算把知识学活了,才能坦然面对各种考题,才能做到运用自如。
  4.勤交流
  交流才会碰撞出火花,交流才能真正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有些人喜欢闭门造车,自己复习自己的,甚至害怕交流,以为交流之后自己就会少点什么,会吃亏,其实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了。交流不仅可以锻炼思维,扩展对问题的思考,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还能使自己对该理论该问题产生非常深刻的记忆,从而不易忘记。可以说,交流或者辩论是学习的最好方法。
  每一项考试都是一个艰苦、系统而繁杂的工程,其顺利完成不仅要有学习方法技巧的掌握,还要有体能精力的支撑,以及良好心态的调整等。在复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意外的困难,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虽然说坚持不一定百分百成功,但如果放弃肯定会百分百失败。所以困难面前要及时调整心态,劳逸结合,或者寻求帮助,力求尽快解决。希望大家在备考教师招录的考试中,能够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1: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聘考试招聘程序的问题?


发布招聘公告,组织实施报名、笔试、面试或专业测试、体检、志愿填报、考察、公示和聘用。资格审查包括初审、复审和再审,并贯穿招聘全过程,直至正式聘用后结束。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1: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聘考试报考规定的问题?


一般按所学专业报考对应的学科,若无对应的,可选择相近的一门学科。具体也应参照不同地区教育局颁布的招聘通知或简章。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1: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聘考试面试的问题?


面试主要内容主要是考核举止仪表、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知识水平、教学方法和应用能力、技能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面试的主要形式是试教,说课,专家提问,才艺展示等。如回答问题,每位考生答题(含思考)时间不超过10分钟;试教,每位考生抽签决定说课内容,准备时间一般为一个小时,时间为10分钟。
具体面试方式以及面试所占总分的分值一般由各地区教育局自行确定,有所不同。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1: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聘考试体检的问题?


根据事先确定的人数比例,按名次从高到低择取体检人员。湖南省一般按照《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执行。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1: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聘考试录取及其他方面的问题

在体检合格,公示期满后无任何问题的即被拟录取。
关于递补,若在体检或公示期内,发现有不符合报考资格和聘用条件以及弄虚作假的,将随时取消资格。出现放弃、淘汰、取消资格等情形时,缺额人员在相应环节、报考同一职位的人员中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每一阶段只安排一次递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1: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考二维码
如何备考?


(一)了解考试科目、确认自己所需备考科目
按湖南省教师招聘考试的要求,笔试科目有:
1.教育基础知识(教育理论及应用)。根据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岗位的不同要求,分别命制试题。
2.学科专业知识(学科知识与教学)。分三个层次,由考生根据报考层次、学科选考一科:
高中、初中阶段: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以上科目高中、初中相同)、科学、社会(后两科仅报考初中教师者选考)。
小学阶段:语文、数学、英语。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幼儿园阶段:学前教育。
1.教育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政策法规等。
2.学科专业知识。包括所报考对应层次学科教学内容、高等师范教育对应学科内容(含教材教法)等。
确认自己所需备考科目后,开始着手准备相应资料。
(二)制定复习计划
我们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1月到12月份,基础学习阶段。对于各科目知识的梳理,形成大致的框架,理清思路;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第二阶段:次年1月到3月中旬,强化学习阶段。在这个阶段,考生需要对各个知识点进行理解下的记忆、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第三阶段:3月中旬到考试前,冲刺备考阶段。我们需要对之前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个回顾,并对那些重点、难点进行再次复习巩固。调整心态,迎接考试。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1: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走出操作材料设计误区

幼儿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差。适宜的操作材料能使抽象的数概念具体
化、形象化,易于幼儿理解、接受,产生操作兴趣,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然而,目前不少教师在设计数学操作材料时存在一些误区。
一、当前数学操作材料设计存在的误区
1.操作材料注重外观的形象性、情趣性,干扰了幼儿数学经验的获得
如,在学习配对比较两组物体是否一样多时,为了增强幼儿的兴趣,教师设计了小兔拔萝卜的操作材料,小兔为一组,固定在板上,多数幼儿表面上好像完成了为一只小兔拔一个萝卜的目标,但其实幼儿只是被这一故事情节所吸引,根本没有理解它们之间的匹配关系,这就使这一操作材料失去了数学学习的意义。
2.操作材料单一,不能体现教育的层次性
如,在分类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全班幼儿使用同一颜色、同一形状、同一大小的图形。又如,在复习5以内加法时,虽然教师为幼儿设计了"插花""盖瓶盖""停车"等不同的操作材料,但蕴含的要求却是相同的,即都是根据算式找相应的得数。这样的操作材料不符合分层指导的原则,不能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3.操作材料贫乏,难以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5~10的组成时,教师提供的操作材料都是积木、水果图片。操作材料的贫乏,使幼儿难以产生操作的欲望,阻碍了幼儿思维灵活性的发展。
4.操作材料过多,妨碍幼儿的探究学习
虽然丰富的操作材料是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各种方式进行探索的条件,但是过多的操作材料(特别是新异刺激)有可能分散幼儿的注意力,还有可能造成一部分幼儿无从着手,不利于幼儿的探究学习。

二、如何走出操作材料设计的误区
在数学活动中,教师设计的材料是否适宜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操作兴趣、探索效果,也直接影响教育目标的达成。那么,如何设计适宜的操作材料呢?
1.紧扣活动目标,遵循数学知识内部的逻辑规律
操作材料本身的特点以及由这些特点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幼儿能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经验,获得哪些方面的发展,所以,"操作材料应暗含幼儿通过操作能够达到适宜的教育目标的内容"。在设计操作材料时,教师要从目标出发,把教育意图和要求融入材料中,充分挖掘材料的潜在价值,发挥其最大的功效。
如,在小班的分类教学中,如果以颜色为分类标准,教师就可设计不同颜色、同一形状的图片;如果以形状为分类标准,操作材料就应改为同一颜色、不同形状的图片。如果上述两个活动的操作材料都是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图片,就容易导致幼儿混淆分类标准。当然在幼儿具有相关经验后,教师可增加相应变量,提高分类难度。
幼儿数概念的形成要经过一个逐步抽象和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动作表征阶段--形象表征阶段--符号表征阶段。在设计材料时,要考虑每一阶段幼儿的表征特点,即材料的呈现应遵循"实物--图片--符号"的序列。
另外,数学知识存在一定联系,教师在设计操作材料时,要考虑到材料应具有能激发幼儿回忆先前学习经验的功能,以调动幼儿的操作经验,促进学习能力的迁移
2.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操作需要
操作材料的难易程度要适中,既不能让幼儿轻而易举地得到答案,又不能使幼儿觉得太难,失去操作兴趣。在设计操作材料时,教师应注意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操作需要。
(1)要有层次性
由于同一年龄班的幼儿的发展水平并不平衡,所以教师要从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及"最近发展区"出发,为他们设计不同难度的操作材料,允许他们从不同的起点,按不同的发展速度选择操作材料,逐步达到目标。
在排序活动中,我为能力弱的幼儿提供了只有一个变量的材料;为能力一般的幼儿提供两个变量的材料,并配有变量特征的标记,让他们按照标记排序;为能力强的幼儿提供两个变量的材料。比如,能力弱的幼儿按苹果大小来排序;而能力一般的幼儿按大小和红绿颜色给苹果排序,并用小红点和小绿点,大红点和大绿点来做变量特征的标记,再按照标记排序;能力强的幼儿直接按大小和红绿颜色给苹果排序。幼儿在完成了一种材料的排序后,可更换不同层次的材料满足不同的需要。
(2)要符合年龄特点
年龄小的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学习经验少。为他们设计的操作材料应形象具体,游戏性强,适合独立操作。如"布娃娃来睡觉"这一操作材料,可让幼儿在模仿哄布娃娃睡觉的过程中学习一一对应及按大小排序。
随着年龄增长,幼儿的思维逐步向抽象过渡,理解力、自控力不断提高,合作意识也有所增强。所以,为他们设计的操作材料应逐步减少形象性,适合合作和竞赛。如,"机器人"材料,由帽子、头、身体、两只手、两条腿组成。在拼接时,机器人头部的眼睛是5的分解:2和3,再根据机器人身体上的5个圆点与帽子上的数字5一一对应,最后通过计算找到得数等于2和3的手和脚。这套材料操作性强,具有一定的难度,我引导幼儿合作拼接或分组竞赛,看哪组拼得又快又对,使幼儿的操作兴趣大大提高。
3.要多样化
操作材料的多样化有利于幼儿独立思考,相互学习,获得更多的信息。如我给中班幼儿每人一盒卡片,其中表示数量5的卡片各不相同,有的是5个三角形,有的是5个圆点,有的是5个五角星。即使都是5个圆点的卡片,也各不相同。教师有意识地请持不一样卡片的幼儿介绍自己的卡片数量是不是5,使幼儿看到了数量为5的各种不同物体,学到了5个物体各种不同的排列形式,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了数的实际意义。
4.幼儿能自我调控错误
为幼儿设计的操作材料最好具有自动控制错误的功能,以便幼儿自我检查。如前面提到的"布娃娃来睡觉"这一操作材料是三张大小不同的床,三个大小不同的娃娃。操作时,如果将两个娃娃放在一张床上,另一张床上便没有娃娃睡了;如果排错了娃娃的大小顺序,大娃娃睡小床就不合适,这可以自动提示幼儿调整排列位置。又如,在学习大小、宽窄、粗细、长短的活动中,教师把操作材料设计成幼儿可自我纠错的大轮船镶嵌板。在"接龙游戏"中,如接对了,卡片会形成一种图形;若接错了,就不能形成图形。这样的操作材料可刺激幼儿尝试错误,自动调整,有利于幼儿主动、积极地探索学习。
5.一物多用
操作材料不在于多,而在于能否配合恰当,充分发挥效益,如套桶可作为幼儿学习排序的操作材料,如果把数字卡片从小到大放入按序排列的套桶内,然后让幼儿根据摇铃次数,从套桶内取出相应的数字卡片,这时套桶又成了幼儿数数、认数的材料。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1: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生心理》知识点分析

一、小学生个性倾向的特点:
1、小学生需要的特点。
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有着强烈的活动需要,包括对游戏活动的需要和对运动活动的需要。
认识需要是小学生的主导需要,表现为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势。
交往需要是小学生最基本的社会需要。
成就需要是交往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相结合的产物。小学生成就需要主要体现在学业范围内,其发展主要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抱负水平有所提高;二是对学业失败的焦虑增长。
2、小学生动机的特点。
我国学者调查发现,儿童的学习动机有四种类型:
(1)为了得到好分数,不想落在人后,或是为了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欣赏和奖励而学习。
(2)为履行集体和组织——如学校班级及其各种组织交给的任务,或是为集体和组织的荣誉而学习。
(3)为自己的前途、理想,为升学而学习。
(4)为祖国的前途,为社会的进步而学习。
在整个小学阶段,主导的学习动机是第一种和第二种,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多为第一种。
3、小学生兴趣的特点。
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有一个从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逐渐转化的过程。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兴趣的范围逐步扩大。
4、小学生价值观的特点。
小学生价值观的特点表现为从个人价值观向群体价值观过渡。

二、小学生个性特征的特点:
1、小学生气质的特点。
由于气质的天赋性和稳定性,不同的小学生可明显表现出气质的差异。
胆汁质的小学生表现为:精力充沛,情绪发生快而强,言语动作急速而难以自制,内心外露,率直、热情、易怒、急躁、果敢。
多血质的小学生表现为:活泼爱动,富于生气,情绪发生快而多变,表情丰富,思维语言活动敏捷,亲切、浮躁、轻率。
黏液质的小学生表现为:沉着冷静,情绪发生慢而弱,思维言语动作迟缓,性格内向,坚忍、执拗、淡漠。
抑郁质的小学生表现为:柔弱易倦,情绪发生慢而强,观察细致,感受性高而富于自我体验,言语动作细小、无力,胆小、忸怩、孤僻。
典型的气质类型并不多见,多数人的气质是两种气质的混合型。
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如多血质类型,虽有朝气、灵活、易与人相处,但缺乏一贯性;而抑郁质类型,虽敏锐、细致、体验深刻,但又较冷漠、多疑。
2、小学生性格的特点。
在小学阶段,儿童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态度特征,但还不够稳定,易受到环境影响而发生改变。如对学习的态度,低年级的儿童会表现出明显的不稳定性,到高年级阶段,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部分儿童对自我言行统一性要求增强,这种稳定性可以大大提高,并逐步成为稳定的性格特征。但仍有不少儿童的态度尚不够稳定统一,还不能形成明确的性格特征。
小学生的性格发展的总趋势是:
(1)性格发展水平随年级升高而逐渐提高。
(2)二年级到四年级发展较慢,表现出发展的相对稳定性。
(3)四年级到六年级发展较快,表现出发展的快速增长性。
3、小学生能力的特点。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能力在学校、家庭等环境因素作用下,在自身的努力作用下得到迅速的发展。同时,表现出显著的个性差异。在发展速度上,有的学生发展快些,有的则慢些;在能力类型方面,差异更是明显。
(1).心理过程即人人共有的心理活动。由于心理活动都经历着发生、持续并结束的过程,因而称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2).认知过程是人们认识周围事物(包括自己)的过程,通过知觉、技艺、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来实现。
(3).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4).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5).记忆是人脑对过去感知和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6).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智力的核心。
(7).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8).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9).意志是人们自觉地克服困难来完成预定的目标和任务的心理过程。
(10).个性指一个人整个稳定的、独特的心理面貌。一般可以把个性结构分为个性倾向、个性特征和自我意识三部分。
(11).个性倾向是决定个人对客观事物采取何种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等成分。
(12).需要是个体活动的根本源泉。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
(13).动机是一种驱使人进行某项活动,从而满足其需要、达到其目标的内部动力。
(14).兴趣是一种力求探索某一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
(15).个性特征是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成分。
(16).气质是人所具有的典型而稳定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具体指心理活动的速度(如思维速度)、心理活动的强度(如情绪体验强度、对刺激的耐受程度)、心理活动的稳定性(如注意集中时间长短)和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如指向外部世界或内部世界)。
(17).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18).能力是指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并使活动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那些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
(19).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包括对自己的存在和对自身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
(20).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自己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
(21).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在认知方面的表现。自我评价能力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
(22).自我体验主要是指自我意识中的情感问题,其表现之一是儿童的自尊心。
(23).自我调控是自我意识在意志方面的表现。通常说的自我调节、自我监督、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等都是自我调控的主要形式。

三、小学生认知过程的特点:
1、小学生的注意特点。
(1)从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渐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无意注意具有被动性,主要取决于刺激物在强度、新异性和变化性等方面的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大脑的不断成熟,内抑制能力得到发展,再加上教学的要求和训练,小学生逐渐理解了自己的角色与学习的意义,有意注意便逐渐得到发展。到五年级,小学生的有意注意以基本占据主导地位。
(2)注意的范围较小。
(3)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差。
(4)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差。
2、小学生知觉的特点。
小学生知觉的突出特点是:随年龄增长,知觉的有意性、精确性逐渐增强。比如,低年级的小学生的知觉具有无意性强、精确性较低等特点,因而容易在学习中分心,容易混淆形近字;到了高年级时,知觉的有意性、精确性均会大幅提高。
3、小学生记忆的特点。
小学生的记忆特点主要表现为:由无意识识记向有意识记发展;有机械识记向意义识记发展。低年级小学生识记的无意性强,从三年级开始,小学生的有意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同时,随着他们知识的增长,理解力的提高,意义识记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机械识记的比例比则越来越小,逐渐从机械识记为主向意义识记为主发展。
4、小学生思维的特点。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1)小学生的思维同时具有具体形象的成分和抽象概括的成分。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从高年级开始,学生逐渐学会区分概念中本质的东西和非本质的东西,但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依然离不开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思维仍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2)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质变”期,亦称“关键年龄”(四年级,约为10到11岁)。
(3)小学生的思维品质在不断发展,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独创性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强。
5、小学生想象的特点。
小学生想象的主要特点是:
有意想象增强;想象更富有现实性;想象的创造成分增多。

四、小学生情绪情感过程的特点:
小学生情绪情感的特点主要有:
1、表情丰富但不善于控制自己。
2、情感的内容不断扩大与加深。
3、冲动性减少而稳定性增加。

五、小学生意志过程的特点:
1、意志薄弱且受暗示性强。
2、动机和目的的被动性和依赖性。
3、不善于反复思考和计划。

六、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特点:
1、对道德知识的理解,从比较肤浅、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准确的、本质的理解。但是整个小学阶段,这种理解的具体性大,概括性较差。如分不清“勇敢”和“冒险”、“谨慎”和“胆怯”等。
2、在道德品质的判断方面,小学生从只是注意行为的效果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
3、在道德原则的掌握上,从简单依赖于社会的、他人的规则,逐步过渡到受内心的道德原则制约。
   在道德行为的发展来看,在小学阶段,儿童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言行基本上是协调一致的,但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言行脱节、能说不会做的现象便会出现。这种言行脱节的现象在小学生身上出现是正常的,是需要教育者理解和加强辅导的问题。一般认为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较复杂,主要有:模仿的倾向,出于无意,成人的要求不一致,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做事、控制自己的能力差。
我国学者研究认为,小学阶段道德品质发展的质变时期,即品质发展的“关键年龄”,大概出现在三年级下学期前后,这是加强辅导和促进发展的关键阶段。

七、结语: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概括为四个方面:
1、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是迅速的,尤其是智力和思维能力。小学时期是一个发展智力的好时机。
2、小学生心理发展是协调的,比起初中生的“动荡性”来,协调性成为其主要特征。小学时期是发展和谐个性、品德和社会性的好时机。
3、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开放的。此时成人与儿童容易沟通,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的关系融洽。小学时期是成人了解儿童真实心理活动,从而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的好时机。
4、小学生心理发展是可塑的。比起逐渐成熟起来的青少年,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变化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好时机。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4-19 22:00 , Processed in 0.120721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