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填空 1.教育要适应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教育要遵循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做到 。 2.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 四个心理要素构成。它们相互促进,相互渗透。 3.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4.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它是目前最流行的教学方法之一。 5.问题解决的四个阶段,即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6.目前我国实施的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三级课程管理。 二、选择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应了( )对人的发展的重要影响。 A遗传 B教育 C环境 D主观努力 2.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是( ) A知识和技能、智力体力和创造力、思想道德 B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知识技能智力、身体个性心理 3.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 B备课 C作业的检查与评定 D上课 4.教师批改作业时,用红笔画出作出标记,便于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是利用了知觉的( )特性。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5.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 A经典性条件反射 B操作性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6.气质类型( ) A B C D无好坏之分 7.对中小学生身份的表述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 ) A未成年公民 B社会公民 C普通受教育者 D青少年儿童 8.个别教师私拆、毁弃学生信件、日记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 A公正评价权 B隐私权 C人格尊严权 D名誉权 三、 分析题 “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非谓教师滔滔的说,学生默默聆听。”——叶圣陶。 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是一对矛盾,对此叶圣陶先生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你认为应该如何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的关系?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怎样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