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480|回复: 0

[经验] 新课程改革五十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1 16: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一、如何理解“课程”这一概念?
  由于人们认识角度的不同,所以对“课程”的内涵也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一般认为课程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狭义的课程是指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教科书、课程计划(旧称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旧称教学大纲)中;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经验,它包括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的环境气氛等,也就是说,广义的课程不仅包括课程表所规定的显性学习内容,也包括学生的课外活动及学校中潜在的各种文化教育因素;它不仅指书本知识,也包括学生个人所获得的感性知识,个人经过系统的整理由实践反复检验的科学知识,以及个人的经历产生的情感体验,可以说,广义课程的内容是更广泛的,更有助于我们认识课程的内容。

  二、为什么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方面是顺应世界潮流的需要。知识经济的兴起及信息化、全球化的影响和冲击,给教育提出了挑战。谁拥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谁就将领导世界的潮流;而信息技术又改变了学习者的行为方式;全球化则为终身教育提出了学习的主题。这一切,迫使我们必进行课程改革。同时,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短缺、人口的迅速膨胀……以及人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的削弱或丧失,也迫使我们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养具有高度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
  另一方面是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当前的素质教育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总的评价是“成效不够明显”、“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步履艰难”,基础教育是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既然课程在教育中居核心地位,而现行的课程方案又存在种种问题,诸如教育理念滞后、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生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过多地强调统一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并制约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所以有必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三、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和具体目标是什么?
  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这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体现在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这六个方面的“改变”,即: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多强调甄别、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四、贯穿这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这次“课改”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贯穿这次“课改”的基本精神,是这次“课改”的灵魂。
  这次“课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往以学科为本位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动的、甚至被窒息的人。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强调了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强调了课程要有利于培养每个学生的良好品德;强调了课程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就意味着:
  1、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过程。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要使学生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  
  4、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终身教育的理念,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五、新课程结构的特征是什么?
  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是课程改革的三个基本特征,也是我们全面领会和理解新课程结构的三把钥匙。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新课程结构包容了各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代社会生活及学生的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目,同时通过课时比例的调整,使其保持适当的比重关系。
  均衡性不是指学生各学科或各领域平均发展,而是指个性的和谐发展。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的各门课程在开设顺序上有先有后,内容安排有多有少,课时比例有高有低,各门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所处的位置和承担的任务是不同的,我们要区别对待,保持课程之间的均衡,实现课程整体的优化。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提出的。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加强了学科的综合性。就一门学科而言,注重了联系学生经验和生活实际;就不同学科而言,提倡和追求彼此关联,相互补充。新课程重视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在许多课程中有学科性的综合学习活动,加强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
  二是设置综合课程。尽可能的减少课程的门类,将几门单科课程合并为综合课程。如“物理化学生物”被整合为“科学”,历史地理被整合为“历史与社会”,美术音乐被整合为“艺术”。从小学到高中,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随教育层次的变化而变化。
  三是增设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非学科领域的课程,是基于生活实践领域的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它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于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程适当减少了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比重。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并行的层次结构。
  选择性还体现在国家和学校课程的变通上。就课程类型而言,国家提供套餐式方案,供地方和学校根据自身需要做出选择。就课时比例而言,国家划定范围,供地方和学校选定;就课程内容而言,国家制定标准,在保证义务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各地可选择反映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特点的内容。选择性还要求地方和学校要加强选修课程的建设,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程倡导适当减少必修课程的比重,增加选修课
程的比重。

  六、这次课程改革将“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这一改变包含什么意义?
  现行的教学大纲明显存在一些弊端:目标上只规定了知识的要求;内容上偏难、偏深、偏窄,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要求过高;只强调教学过程,忽视课程的其他环节;“刚性”太强,缺乏弹性和选择性。本次课改以“课程标准”代替目前的“教学大纲”不仅是词语的置换,还包含有以下四方面的考虑。
  1、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我国现行的教学大纲要求过高,90%的学生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同一学段教学大纲所规定内容知识面较窄,同一知识深度较深。同时,对各科教学的内容、教学要求做了统一的硬性的规定,这种状况导致大多数学生负担过重,学生辍学率增加,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标准”是国家指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应是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的标准。“课程标准’’是一个“最低标准”,这样才能保证让每个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完义务教育,因为义务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是大众教育。
  2、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的素质的提高   
  现行的教学大纲关注的是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社会对国民素质的要求。本次课改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3、从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
  教学大纲顾名思义是各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学大纲是教师教学关注的焦点,而课程标准突出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
  4、课程管理从刚性走向弹性
  现行的教学大纲对各科教学工作都做出了十分具体的规定,便于教师学习和直接运用,但是“刚性”太强,不利于教师创造性的发挥,没有给教材特色化和个性化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而国家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评价及教材编写做出了一些指导和建议。与教学大纲相比,这种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给教学和评价的选择余地和灵活空间都很大。

  七、什么是国家课程?什么是地方课程?什么是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统一课程,体现了国家意志,反映了国家教育标准,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设计的课程。它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性质与培养目标,制定各科目课程标准,编写教科书。它是基础教育课程框架的主体部分,对基础教育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所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及其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而设计的课程。地方课程可以克服国家课程单一,很难全面顾及不同地区教育需求的弊端,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也是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关注社会,学会对社会负责,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基本精神为指导,以满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特色为目的,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个人合作,利用校内外现有条件和可挖掘的资源而研制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特别是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难以满足的那部分发展的需要,对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更好地满足教师的职业理想、专业发展、教学风格的多种需要,为教师提高素质提供了机会;更好地满足学校整体发展、凸显特色、弘扬个性的需要,让学校充分利用本校、本社区的教育资源,充分发展学生潜能,全面实现课程的社会职能。

  八、什么是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与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传统的课程资源局限于教材、教参,最多扩展到教学挂图、课外读物、录音磁带、幻灯片等。新一轮课程改革突破原有思维的局限,把课程资源的内涵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学生生活),延伸到教师、家长和每个学生个人。包括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及自然资源。按课程资源的功能划分,有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素材性资源指学生学习和收获的对象,包括各种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条件性资源指学生学习和收获的条件,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及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环境等。按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划分,有校内课程资源、社会课程资源、家庭课程资源。从技术层面看,又有校内信息技术资源和校内外网络资源等。课程资源的分类有多种说法,但总起来讲,只有可以引入课程领域的资源才可视为现实的课程资源。值得注意的是: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学环境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学生本身也是课程资源。
  教师要把课程资源作为实现新的课程目标的中介,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一切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课程资源。

  九、学校和教师如何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学校和教师一方面要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学校内部的课程资源,如充分发展教师、学生的智慧、潜能,充分利用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音乐、美术、计算机、多媒体等专用教室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录相带、视听光盘、计算机教学软件等各类教学设施。另一方面加强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包括公共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公共网络资源、乡土资源、自然资源等等。学校和教师在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中要最大可能地发挥积极性、创造性,使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发挥专长,挖掘潜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同时要学习别人的好经验,学习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方法,成为不断成长进步的新型教师。要发挥教师集体的合力,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提高课程资源的使用效益。
  在开发课程资源,特别是开发素材性课程资源中,必须注意要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理想和办学宗旨,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一般有以下基本途径:
  1、开展社会调查,不断跟踪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适应社会需要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2、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及其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生活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课程素材。
  3、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
  4、研究一般青少年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了解他们已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
  5、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
  6、建立课程资源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十、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学观?
  1、新课程中的教学观应体现课程与教学的统一,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与生成性。首先教学内容不应仅局限于书本,要向生活经验开放,向自然开放;不应仅局限于技术层面的科学知识,应向人类的命运、人类的道德层面以及人的价值领域开放,向学科前沿开放。其次,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这样的教学过程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2、新课程教学观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之间双方相互交流、沟通、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3、新课程教学观高度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的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与方法。
  4、新课程教学观以人的发展为本位。传统的学科教学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这种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是传统教学的缺陷。改革教学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学科本位论的错误不在于学科本身,而在于指导思想。学科教学依然要体现和重视学科知识的特点,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但是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这意味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十一、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教师应努力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理论,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以此为依据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应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好每一位学生充满信心。学生又是一个发展还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这意味着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负有极大的责任。
  2、学生是独特的人。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与空间。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独特性是个性的本质特征。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要承认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的差异,坚持“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这就要求教师的教育和教学要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而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以免挫伤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是教师无法替代的,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进行思维活动,教师只能为学生提供外部的影响与支持。从法律伦理角度看,学生是责权主体,学校和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

  十二、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师观?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教师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而且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更复杂化了。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去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处理信息的方法。教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学生的检查、激发、指导方面,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2、教师是教育科学的研究者。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别人的研究成果、经验或理论送上门来,然后不加思索地加以应用,而应该自己成为一个研究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活动的各种理论与实践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3、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被动执行的做法;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在实施中不断增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要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学会对各种教材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以及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4、教师应该成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教师不仅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是整个社区的一员,应当从专业型、学校型教师拓展为“社区型”教师。

  十三、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什么要求?
  1、服务。教育服务是时代发展带给我们的新理念,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一定要让每一个学生和家长满意,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要服务得好,就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到你的服务对象上,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而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尤其要尊重那些发展迟缓的学生,真心真意地看待他们,了解他们,关心、爱护、帮助他们。同时要赞赏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得到更多鼓励,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2、调控。新的教学改革实施以后,师生关系更亲切了,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了,但也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例如学生的思维发散开去难以集中,教学任务完不成;新的学习方式与掌握基础知识之间难以兼顾,等等。这种开放的教学对教师调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及时适当地加以调控。主要是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也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而帮助则更为具体一些,如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等等。
  3、反思。新课程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进行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因此,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4、合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面对学生外,还需与周围其它教师联系,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与配合。教师之间要有合作意识,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齐心协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生成材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尊重并倾听家长的意见,在教育要求与方法上与家长协调一致。

  十四、传统教学观与现代教学观下的教师教学行为有哪些差异?
  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现代教学观下的教师教学行为与传统教学观下的教师教学行为有着以下明显的差异。
  1、单向性与综合性。传统教学观下,教师的教学信息交流为教师讲,学生听,是一种单向的传输方式。现代教学观下,信息交流为人与人、人与教材、人与网络、人与环境的综合传输,是一种多向性、多层面的相互传输方式。教师的教学行为表现为传输、综合、处理信息的过程。
  2、专制性与民主性。传统教学观中,教师单向拥有权力,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评定等都由教师决定和负责。学生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进行学习,学生的任务和责任是“应试”和接受评定。现代教学观下教师视自己为班集体中的一员,并在必要时提供建议以供学生参考,师生之间情感融洽,团结合作,具有民主性,更具有人文性。
  3、统一性和差异性。传统意义下教学行为具有很强的统一性,讲究统一规格的教育模式。班级组合、课程开设、教学模式、评定途径、人才标准都具有较强的硬性规定,教师以纯知识传输为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受教师关注不够。现代教学观中,教师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班级设置,可以有固定班级,也可以有按兴趣选修的临时班级;课程开设更具有开放性,结合了地方教材,教学与生产、生活联系更紧密;鼓励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评定,人才标准,更为强调人才的个性化。教师的教学行为的差异性,更适应“因材施教”的古训,更适应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4、承袭性与时态性。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多年来,教师一直沿袭陈旧的教学行为,代代传承延用,不敢创新,唯恐造成重大的教学失误,具有很强的承袭性。新课程理念倡导创新,要求广大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不断反思,研究改进,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用时代要求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在不断创新中,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增强“时态性”。这是一种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行为过程。

  十五、教师应该确立什么样的“教学任务观”?
  教师上课要完成哪些任务,应该有一个计划,但教学任务和一般的生产任务有着很大差异。它永远不可能像生产任务那样明确、具体。而且,课堂教学的进程是不宜也近乎不可能精确地以多少分钟来划分的。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又可依据实际情况、反馈的信息对教学任务加以数量上或难度上的调节。确实,教师要研究学生,要对课堂教学的情形作出某种预测,但是,又必须明确:不要试图使自己的预测和课堂上出现的状况完全吻合。假如是经常地完全吻合,反而是一种缺乏创造性的表现。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体验、经历、感受不同,只要他们的大脑处在积极的“活跃”状态,总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不确定”因素。所以,一节课没有完成预定的具体任务,不值得大惊小怪。
  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了在课结束时画上一个“句号”。但是,当学生跃跃欲试、畅所欲言,为某一问题争得面红耳赤、难解难分时,下课铃声响了……。这就使课在结束时多了一些“问号”、“省略号”、“感叹号”。
  其实,既定的课堂教学任务是能够觉察到的,是显性的,还有一种隐性的教学任务是我们万万不可忽视的。在充分的讨论和争辩中,在愉快的合作和交流中,在自主的体验和探究中,学生同样也在完成着某种隐性的教学任务。他们在合作中学会合作,在交流中学会交流,在探究中增强探究的能力,不断地形成和积累着经验。这种隐性任务,多是课前没有也无法预料到的,它是一种“生成性”的任务。在一定意义上说,这种隐性任务要比显性的既定的任务更有意义和价值。这就是在大力推进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确立的“教学任务观”。

  十六、新课程下如何备课?
  1、备教材的利用价值。“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如何挖掘教材,利用教材是首要的任务。我们应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变教教材为用教材,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研究教材的价值。
  2、备课程资源的开发。“尊重教材,超越教材”是新的理念。学科教学要从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注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思考课内与课外的联系,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3、备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树立现代的教学观念,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学生的自我尝试在先,教师的引导在后”为原则。教学过程的设计要遵循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4、备学习方式的选择。从理论上讲教学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接受式,二是自主式。接受式强调的是结果,自主式强调的是过程。现代教学主张既重结果更重过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讨论、自主选择、自主创造、自主领悟、自主体验的过程,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潜能。
  5、备师生问题的生成。没有问题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问题是打开思维的钥匙,是展开合作交流的导索,有问题才有自主、创造、发现、体验。反对教师的串问,但不能否定教师的问。教师要问的得法,问到关键,问的有价值。教师要少问,尽量把问题留给学生,问题应由学生自己生成,还要由学生自己解决,出乎意料的问题师生都解决不了,可放在课后。
  6、备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备课时,应在什么教学环节上选择什么样活动方式,主要是针对教学内容,遵循教学的规律,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巧妙的安排。

  十七、教师在教学中如何用好课本中的问题?
  1、注重对新课程中课本问题编排意图的理解课程改革后,教材变化了,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去教学,要教会学生从学习问题中攫取营养。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站到审视问题的高度,思考教材的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弄清哪些知识,知识间是怎样有机联系的,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哪些关联,应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等,这样,教者处理问题就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学生便能触类旁通。
  2、注重问题的挖掘,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教会学生分解问题,分散难点,理清思路。课程改革后,课本上的问题有些是比较复杂的,综合性强,往往是若干个小问题组合而成,这些问题对学生来说贴近生活,既有兴趣,又难以下手,教者把握得不好,就会令学生对学习产生恐惧,处理得恰当,可激发他们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教会学生找准切人口——分解问题,理清思路。让学生在问题的分解中,掌握到编题的意图,这样,学生便能灵活地学会自我提问,达到授之以渔的教学效果。
  (2)引导学生学会联系前后问题,比较异同。问题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所以教学过程中,应着重让学生对今天所学的问题与前面有关联的问题联系,并比较,这样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就更能透彻,融会贯通。
  (3)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举一反三”,开阔视野,培养创新精神。课本中的问题需要学生自己探索才能解答,没有现成的答案,所以,教学过程中要抓住问题让学生挖掘身边的素材,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能力,真正地发挥问题的作用,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有机地渗透问题的人文思想,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新课程《纲要》中明确指出“把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作为学生的发展目标之一”,所以,课程改革后,教材中问题很多都联系到生产生活实际,我们应抓住它对学生有机地渗透人文意识,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同时应强化对学生意志的培养,让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的复杂艰苦的情景中接受磨练。

  十八、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课堂提问要注意些什么?
  1、注意提问的目的。在新的课堂理念下,教学过程的本质有了重大的改变,即要转变成“沟通、理解和创新”的过程。学习不单是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把他见变成“主见”,把别人的结论变成自己的“思想”。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
  2、注意提问的功能。传统的课堂提问是一种提供教学反馈信息的手段,一种学生掌握双基、形成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学“工具”,它关注的是怎样通过提问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调节教学进程,使课堂沿着预先设计的路子进行。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提问,更多关注的是借助信息技术,通过信息的呈现,形成问题情境,以加深学生对问题本质的理解,再通过信息的提取、加工产生新的问题意识。通过提问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从而加深对知识的发现、理解、研究、创造,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注意提问的内容。传统的课堂提问内容,缺少高水平认知和创造性思维的问题,尤其是很少关注学生的情感领域和其他非认知领域的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提问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通过提问突出学生的参与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突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学生逐步形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问题的探讨,使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4、注意提问的方式。传统的课堂提问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侧重于知识的了解和理解,注重问题的答案,因而过多地采用封闭式的提问。新课堂理念下的课堂提问更多关注的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开放性问题。因此我们的课堂提问必须具有足够的牵引力,使学生动起来;必须具有足够的激发力,使学生产生多方探索的欲望;必须具有足够的推动力,使学生的思维爆发出创造的火花。我们的课堂提问必须具有争辩性、想象性、发散性、批判性和兴奋性。
  课堂上学生没有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最大问题。因此,为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一要构造心理安全区域,让学生敢问;二要强化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会问;三要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善问。

  十九、为什么说转变学习方式是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学习方式不仅包括学习方法,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学习方式转变的实质是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是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传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所以出现学校,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可以让新一代人用较少的时间直接获得人类积累的文化知识。因此,接受学习是必要的。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承的关系。但我们过去的传统教学中比较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相对来说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使学生学习成了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窒息了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了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这次教学改革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十、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促进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
  1、实行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交往互动。
  交往是教学的本质,新课程大力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只有坚持交往互动,才能促进学生的自主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
  (1)赋予学生以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以交往互动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发展。
  (3)学会交往,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
  (4)沟通教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拓展教学视野,完善教育内涵。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过去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放在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上,所以很多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浓,影响了自主能力的发展。而新课程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提出了教育必须关注人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要求教师应着重在以下几方面改进:
  (1)突出教学目标的发展性。
  (2)使课程变为学生“自己的课程”,唤起学生的自我需求,以自己的方式对教材进行诠释、理解、改造和重组。
  (3)通过师生、生生与教材的沟通、对话、应答,达到共创共生、批判反思、求异创新的目的;
  (4)“以学论教”,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强调学习活动以探究为主,学生为主,交互为主。
  (5)教师对学生要“导其所思,引其所做,扬其所长,促其所成。”
  3、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自主能力。
  新课程与传统课程相比,不再是过分追求结果,而是重视了过程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不再是停留在过去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而是讲究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自主能力,对教师来说,要明确以下几方面:
  (1)发展学生的自主性是学生成长的必然要求。
  (2)只有赋予学生的权力,才能让他们发展起自主的能力,教师不适宜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会严重妨碍学生自主性的发展。
  (3)教师要警惕自己心中“糊涂的爱”,不要以“爱”的名义实施对学生的控制。   
  (4)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因为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主体,新课程所倡导的一切都要通过教师的努力来实现;学生自主性的发展关系着课堂权力的分配与教育资源(时间、资料、场地等)的再分配,关系着教师价值的体现,需要教师进行自我更新。

  二十一、如何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学生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譬如,偏爱独立思考的学生,在独立学习时能够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高。如果与他人一起学习,却有可能因认知过程受到干扰而降低学习效率。又如,喜欢小组学习的学生,在与他人一起学习时,表现出来的学习积极性高,再加上他们之间的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往往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对于学习方式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采取相应的策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
  比如说,学生学习《鸟的天堂》一文时,文章有一部分描写了鸟儿的动态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式:(1)读了这一部分,你的眼前浮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想画的就画一画。(2)小画眉在干什么,会想些什么呢?你愿做一只小画眉吗?(3)你仿佛听到什么?看到什么?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一下。(4)用一段文字写出你读了这段话以后的感受。(5)如果你是当地的农民,你会怎样向游客进行介绍呢?孩子们选择了一个方式之后就迫不及待地行动起来,他们自动组建合作小组,善画的作画,能写的就写,会说的扮演“小导游”……十分钟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上台展示。从他们不时呈现的有创意的图画中,从他们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中,从他们娴熟而又得体的导游词中,我们已经欣喜地看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了。

  二十二、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学习?
  “发现”,不只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的说,它是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
  “发现”,是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比较高的境界。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教师应该有长期的、自觉的意识。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表达个体在自学中所产生的观点或存在的问题。作为教师,哪怕学生只发现一点点,也应予以鼓励,同时要尊重学生,增强其信心。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必强求标准答案。即使学生的观点是错误的,也不要全盘否定,要对敢于表白自己观点的勇气予以肯定。学生自学发现后,还要继续鼓励他们“讨论再发现”。因为通过讨论,学生有辨析,有补充,发挥了群体力量,达到了更高层次的发现,促进了集体智慧的发展。
  比如说,执教《上将与下士》一文时,学生在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之后,要求他们再读上将与下士之间发生的这个故事:你发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理解?可以在文章的写作方法、人物的特点、词语的运用等各个方面,发挥自己的感悟能力,领悟文章的妙处,然后小组讨论交流。特别强调能感悟多少就说多少,发现什么就交流什么,看谁发现得多,看谁的思维最敏捷……“能感悟多少就说多少’’这样的做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没有心理负担,而且给他们留下更多的自由空间;“看谁的思维最敏捷”则具有挑战性,大大调动了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这时,教室里呈现出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热烈交流的景象,学生的精力都高度凝聚到对课文的理解感悟这一教学重点上来了。思考时,同学们神情专注,或在字里行间圈圈画画,或在文中作旁注;交流时,各讨论小组的同学都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有的说:“我从‘疾步’和‘顶住’这两个词中,发现华盛顿是一个非常乐于助人的人。他帮助士兵完全是真心的,而不像有的官员一样,只是做做样子”。有的说:“华盛顿是一个上将,但他出门时穿着很普通,而且没有带一个士兵,可见他不摆官架子。”有的说:“我们小组认为,作者在写上将与下士时,运用了对比的方法,更衬托了华盛顿的伟大和下士的渺小。”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一次又一次的补充和辩论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越来越深入了。学生在经历了多次的锻炼后,也会逐渐地掌握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十三、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动和静的关系?
  1、“课堂吵闹”的背后隐含着新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下的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地学习,创造性地思考和行动。课堂纪律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容纳学生的不同个性。学生在课堂上必须拥有自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动作和声音(言为心声),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动作和语言是学生情绪、情感的伴随物,在激烈的讨论中学生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愤怒、遗憾、沮丧等情感。课堂纪律应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一种十分宽松和谐的氛围。“课堂吵闹”也正是宽松和谐的氛围所产生的表象,也正是勇于课堂改革、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
  2、教师要管理课堂、驾驭课堂。
  (1)要改革课堂的主体定位,建立平等、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即由教师作为权威主体转向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要视自己为学生团体中的一员,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路人,更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同行人。
  (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发展。课堂气氛追求的是学生“动”起来,自由地发出内心的呼声。教师与学生共同感受学习中的喜悦、愤怒、遗憾和沮丧。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教材、教师、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体验,共同成长。
  (3)教师要放得开,收得拢。紧紧围绕课堂学习的目标、内容,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张弛有度,整个课堂浑然一体,不必苛求课堂的绝对安静,确保课堂吵而不乱,闹而不散,收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
  课堂教学中处理好动和静的关系是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是教师“管理课堂,驾驭课堂”能力的突出表现。

  二十四、如何在师生教学互动中捕捉与利用生活素材?
  新课程理念倡导传授知识与生活经验相联系,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教师要做有心人,及时捕捉与利用生活素材,实现文本与生活的相似律动,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具生命的活力和色彩。教师  要确立新课程理念,在教学活动中,引人生活的广阔泉源,远离就书讲书的教书匠习气。   
  如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可以指向课文找生活,紧密联系课文,尽可能地搜索与课文相对应的生活主体或替代对象,建立起对应的关系。如教学《爬山虎的脚》一文,可和学生一起去看看校园中、庭内院外的爬山虎,看看什么是“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人眼帘……阳光变成了绿色,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学生对课文中多次描写的爬山虎便有了更直接、更深切的感受。在课堂中允许学生把自己折来的爬山虎尽量按它本来的面貌粘贴到黑板上、墙上,让学生就坐在爬山虎旁学习课文。
  再比如数学是具有很强的抽象性的,而事实上,许多数学知识都有其生活中的原型,它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在教学中,教者要根据课本学习内容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学习内容。概念的学习可以从生活素材中来,数量关系的得出可以从生活中来,可以演绎课本中的数学场景,如购物、做小小设计师、我是一个精明的农场主等等。学习数学知识之后,可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亲自动手去获得深刻的体验。

  二十五、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合作学习?
  1、明确分组、分工。实践证明,异质分组法是比较科学的一种分组方法,即依据学生的性别、学习成绩、能力,以及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和性格、脾气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搭配。合作小组的人数,可以从2人配对或4人相邻合作学习开始,循序渐进,取得经验之后再逐步发展到6—8人。恰当分工是进行合作学习的首要任务。小组中每个学生都要担任一个角色,如在学习《蜜蜂》一课时,由四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他们是小组长、检查员、发言人、噪音监督员,每一角色在组内活动时都有不同的职责。小组成员各负其职,职责分明,全面互助,因此每位学生都主动投入。在合作小组成员关系比较融洽的基础上,还可以实行角色轮换制,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尝试不同的任务,都能在自己充当的角色之中得到锻炼,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2、选好合作学习的内容。合作学习,不是大事小事必合作,要有合作学习的必要,有合作学习的价值。合作学习的任务最好是团体性任务,而不是个体性任务。例如,学习《露珠》一课时,先让各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课文(画画、朗读、讲故事、做实验、表演等),然后每组任意点其他小组的一名成员汇报学习成果,被点到的同学就代表这个小组,集体荣誉感特强的孩子们群策群力,互相帮助。这种由小组之间的竞争所形成的合作学习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挑战性,能够使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真正达到了合作学习的目的。
   3、指导倾听与互助。因为年龄特点,学生常常急于表达而顾不上倾听,针对这一现象,除指导好孩子们有序、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外,还必须认真倾听别人的表达。听其他合作者发表意见时,不打岔,不插嘴,听清别人说了什么,哪里说得好,还有哪些不足,再想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帮助、收获;想我该怎么说。这一做法使孩子们的说建立在听的基础上,使说的起点更高,表达得更好。
  4、保证合作学习的时间。两三分钟的讨论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生刚读完课文,最多自学了几个生字、生词,想都来不及想,教师就开始检查小组学习情况了,学生无法触及较深刻的内容,因而提出和回答的都只能是些肤浅的,甚至是鸡毛蒜皮、无关紧要的问题,或者根本提不出或回答不出问题,更谈不上合作学习了。因此,要真正落实小组学习的目标,课堂上就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思考和讨论交流的时间。

  二十六、教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以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出现,为教学方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为学生的学习和主动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但同时也要防止陷入技术至上的泥坑,切实倡导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为目的,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学技术应用观。  
  如指导学生学习《威尼斯小艇》一文时,教师先让学生上网搜集有关课文的资料。有的同学下载了介绍威尼斯位置的地图,有的同学下载了不同的威尼斯小艇的照片,有的同学下载了有关威尼斯旅游景点的图片和文字介绍,有的同学下载了威尼斯城市的建筑特征的录像展示……这些资料与教材发生碰撞、摩擦和融合,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一般性学习上升为探究性学习,一般性获取上升为个性化获取。并且,学生参与网络资源搜集的过程,也是语文实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而且增强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学生速读和浏览的能力,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相互合作的能力,计算机的应用能力等也得到了提高。
  又如,在网络资源下学完了《鲸》、《地球就诊记》等文章后,学生又结合自己所搜集到的资料,写成了《我是鲸》、《地球给人类的一封信》等文章,这些文章大多内容活泼,生动有趣。可见,学生积极利用计算机环境进行学习的过程,也是他们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

  二十七、如何处理好小组讨论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独立学习这个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也就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如果只有合作学习而缺乏独立学习,还可能造成好学生的“垄断”,这样绝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丧失,学生将会产生依赖情绪。教学中,在提出一个问题后,首先应给学生充分独立的学习时间,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形成统一意见后,再到全班进行交流,使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并在这一过程中体验积极的情感,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十八、如何实施作业个性化?
  1.留因材施教的作业。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绐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因此留作业应做到因材施教,做到客观看待学生身上存在的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采取按能力分组、分层,适度布置作业。
  2.留落实训练目标的作业。留作业是检验教与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要注意给学生留落实训练点的作业,做到训练到“点”,落实到“点”,减轻学生因重复训练而带来的心理、生理负担,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学习、发展,更好地发展其个性。
  3.留谈学习方法的作业。当学生领会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后,可试着布置一些谈学习方法的作业。第二天,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以小组交流的形式,鼓励学生议一议。这样,能做到举一反三,相互启发,教学生会学,使学生终身受用。减少学生不必要的“写”,增多学生的“说”,更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4.留想象作业。当今课改,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培养想象能力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课文中可延伸、可拓展,又能升华和突出主题的地方,鼓励学生发散、变通,培养想象力。

  二十九、课程评价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课程评价的改革主要体现在评价的价值取向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价的特点呈现出多元性、主体性、开放性。具体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即不只是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发挥评价的教育作用和激励作用,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即从过分关注学生成绩转向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关注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如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提高。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即从过分强调量化转向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全面、深入、真实地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如“学生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等。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整合应用,能使评价更清晰,更准确。
  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向主动参与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内在发展的动力。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利于相互沟通,增进理解,形成积极、友好、平等、民主的评价关系。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即从过分关注结果转向对过程的关注。不但关注学生对问题的答案,更要关注学生获得答案的思维过程,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正确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

  三十、教师评价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评价改革的重点是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发展性教师评价。
  在评价内容和标准上,不再侧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是从新课程对教师自身素养和专业水平发展的要求,提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多元的、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尤其是创新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具体包括:1、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公正、诚恳,具有奉献精神、健康心态和团队合作精神。2、了解学生、尊重学生。能全面了解、研究、评价学生;鼓励全体学生充分参与学习,关注个体差异;进行积极的师生互动。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2-28 09:06 , Processed in 1.142797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