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864|回复: 1

[练习] 【天天向上】背水一战2013教师招录考试(2012年11月26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26 23: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 隐性课程
2. 教学模式
3. 学术学习时问
4. 顺向迁移
5. 课程资源
二、        问答题(1—2小题每小题10分,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80分)
1.如何叙写课堂教学目标?
2.,教学互动的常见形式有哪些?如何有效开展教学互动?
3..为什么说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4.现阶段教学原则主要有哪些?
5.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6.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6 23: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隐性课程:一般是指学校范围内除显性课程之外的,按照既定的教育目的及其具体化的培养目标规范设计的校园文化的统称,它所传递的价值观、态度等是“人类行为潜在的指南”。

2.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通常包括五个因素: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  

3.学术学习时间:是指学生以高成功率完成学术任务时,在学术任务上所花费的时间量。学术学习时间的组成部分有:分配的时间、专心率和成功率。在西方,费希尔等人引人“学术学习爵问”的概念(1980年,,研究课堂教学,得出的是学术学习时间与學生成绩有相当一致的正比关系。

4.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后来学习的影响。

5.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


二、        问答题

1.【答案要点】
教学目标的叙写应该反映三个方面的问题:要求学生做什么?根据什么标准去做?做到什么程度算合格?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目标是教师要求学生达到的学习结果或最终行为的明确的阐述。这就要求每位教师以人的行为来陈述目标,注重目标的精确化、标准、具体化。教学目标既要比较详细,又要有一定的概括性。主要要求如下:
(l)行为主体学生化。要把每项目标描述成学生行为而不是教师行为。
(2)行为状况动词多样化。尽可能是可理解、可观察的。如:写出、背出、列出、选出、认出、辣别、比较、解决、设计、对比等。
(3)行为条件情景化。描述行为发生通过的媒体、限定时间、提供信息。如“通过听说交流…”、“能用三条小木棒摆三角形……”、“根据所给的图表……”、“通过模拟的购物活动¨ooo.”等。
(4),行为标准表现程序具体化。如:“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出五个描写日常活动的句子”等。

2.【答案要点】
(一)有效互动不是任由教师控制、单向影响的活动。从师生互动的信息传递方式来看,有效的教学互动有以下三种形式:
(1)双向型:在这种互动方式中,师生之间信息互送、互收;互相反馈。
(2)多向型:这种互动形式强调信息的多向传递反馈。在课堂上的常见形式是:同桌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小组竞赛等。
(3)网状型:这种互动强调师生平等参与学习活动,信息全面开放,教师不再是唯一的学习源。这互动的载体往往是大型的教学游戏或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网上互动活动。
(二)(1)师导——学生练
师生互动井小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相反教师应该更充分的发挥指导作用,在关键处点拔,为学生练习扫除障碍。
(2)学生想——教师导
学生自己思考所能解决的问题,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解决。教师应该采用“教师引在前,讲在后,学,生想在前,听在后”的方法,引导学生去读去想,在充分研读的基础上教。.
《3》学生议——教师导
“议”就是让学生讨论,这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打开思路,同老师参加议论。
(4)学生做——学生说
学生天性好动,课堂中安排学生动手,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5)让学生自己做
要按懂、会、熟、巧的顺序分阶段有计划地练,要按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由单一到综合的规律进行;练要有目的性、针对性。


3.【答案要点】(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
(3)学校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对人的发展有着指导的作用。

4.【答案要点】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主要有: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
5.【答案要点】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6. 【答案要点】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恰当的评定;
(4)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
(5)合理设置课堂环境,妥善处理竞争和合作;
(6)适当进行归因训练,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1-23 09:20 , Processed in 0.106018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