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696|回复: 0

[经验] 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片段赏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6 17: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课堂以有效为最佳,艺术以经典为最美。语文教学求有效不易,求经典更难。也就是说,有效课堂或者课堂的有效性和经典课堂艺术或者课堂艺术的经典性,是语文教学的向往和期盼。能达其境界者,语文界是不多见的,于永正老师可谓“独领风骚”。下面,择于老师阅读教学的若干片段,予以赏析,并与同仁们分享。

    《新型玻璃》教学片段
    师: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谁来说一说。
    生:课文一共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第一种是“夹丝网防盗玻璃”,第二种是“夹丝玻璃”,第三种是“变色玻璃”,第四种是“吸热玻璃”,第五种是“吃音玻璃”。
    师:说得多清楚,多有条理!不过,能说得再简洁一些吗?请你考虑一下。
    (这个学生面有难色,想坐下去。)
    师:你先别坐下去,请你沉着冷静地想一想,我看你有这个能力。我们再好好想想,不着急。
    生:(想了一会儿)课文一共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它们分别是:“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
   
师:(竖起大拇指)说得妙,妙就妙在“分别是”三个字上。有了它,你可以少说整整十五个字,下面只说名称就行了。你真了不起啊!如果刚才你坐下了,不就失去了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吗?孩子,这样的机会可不多啊。
   
如果换作我们,学生(第一次)能够作如此清楚明白的回答,肯定十分满意,教学流程也就往下“流”了。可于老师却不“满足”,他希望学生能够说得再简洁些。结果,在教师的“等待”下,学生真的说简洁了。学生第二次的简洁表达,就是言语的提升,自然也就是学生学习的“有效”了。更为有效的是,学生的言语提升是“自我提升”,没有任何依赖,因为第二次说的话完全是学生凭自己想出来的。这样的“想”便是课堂的价值和教学的真谛之所在。教师最后肯定与鼓励(“你真了不起啊!……孩子,这样的机会可不多啊”)的话,则又是对学生的有效激励;可想而知,在教师如此“激励”下,学生接下去甚至以后的学习又将会变得怎样的主动和奋发。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片段
    师:(指着课题感情深沉地)同学们,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这位小红军是怎样一个人呢?请打开书,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这位小红军是怎样一个人?读完一遍课文后看出来的,请举手。
    师:没看出来的再读一遍。我相信,这个问题每个同学都能看出来。读书不要慌忙,静下心来读慢一点,一边读一边思考。已经看出来的同学,可以把你的看法写下来。
    (学生有的琅琅地读。有些学生动笔写。有的写到半截,停下笔来再读再思。)
    师:有人已读了两三遍了。这会儿,一定有许多人看出来了。看出来的同学请举起手,我看看有多少人。
    (只有四、五个学生没有看出来。)
    师:(走到一位没举手的学生跟前,亲切地)你还没看出来?(该生站起来,摇了摇头。)
   
师:请坐。你再默读一下。我坚信你能读懂,不会一点看不出来的。——其他同学看看自己写的,是否写准确了,写全面了。用笔谈话比用嘴谈话难得多,要考虑怎么写才通顺,才准确。写完了,要读一读,看看顺不顺嘴。
   
(老师巡视,看了几个学生写的话。最后来到刚才那位没读懂的学生面前,问她读懂了没有,那位女生点了点头。于老师非常高兴地说:“怎么样?我说你能看懂嘛!要相信自己的能力。”)
   
在学生粗粗地读了课文之后,教师就迫不及待地抛出问题,接着又迫不及待地叫学生回答,是我们通常看得不要再看的情形。这样的课显然是没有什么“效”可言的。于老师的做法呢?慢慢来。读一遍不懂就读两遍;一两个人读懂不行,要全体学生都懂。这样的“慢”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到的。如果说让学生真正读懂了之后再作交流是教学有效的话,那么,做到慢慢地让每一个学生都读懂,便是教学的“特效”了。案例中还有个细节,就是让几个没有看出来的学生继续读课文的时候,于教师没有忘记“其他同学”——要求他们“用笔谈话”。这又是一般教师的课所不及的。我们常看到,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对“后进生”的关注的确是做到有意识了,但是,又无意识地忽略了“优秀生”。这就不是真正的有效课堂。真正有效的课堂不只是关注学生中的“某一方”,而是全体、全面、全方位。自然,课堂艺术的“经典”也就在其中了。
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片段赏析
文章作者:章师亚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2009·3C 2009-5-12 16:42:16
    《狐假虎威》教学片段
    师:……请看课后第二题。(出示小黑板)
    师:谁来读一下?
    (指名读,齐读。)
    师:先看看“寻找”在哪一句话里,找出来读一读。
    生:(读)“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
    师:大家注意,我说上半句,看谁接着说下半句,要求用上“寻找”这个词。——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个猎人……
    生: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个猎人正在寻找食物。
    师:他饿了吗?(笑声)“食”改成什么字的?相信你会想出来的。
    生:(改正)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个猎人正在寻找猎物。
    师:看!脑子多灵活!再听。不过,这次要求大家不说寻找食物。——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小鹿……
    生: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小鹿正在寻找它的妈妈。
    师:它跑丢了,是吗?找到了没有?接着往下说。
    生:它找呀,找呀,终于找到了。
    师:找到了就好,我们放心了。(笑声)还可以找别的吗?
    生: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小鹿口渴了,到处寻找小河。
    师:好的。请看于老师在干什么。
    (老师作寻找橡皮状,边找边说:“我的橡皮怎么不翼而飞了?”)
    师:老师干什么了?谁能用上“寻找”说一句话?
    生:于老师写错了一个字,想用橡皮擦,可是橡皮不见了,他到处寻找也没有找到。
    师:说得真好!——大家再看看“管理”这个词在哪句话里。
    生:(读)“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百兽……”
    师:咱们班张明是干什么的,知道吗?
    生:张明同学是我们班的图书管理员,是管理图书的。
    师:你们的家长干什么工作?
    (学生纷纷举手说。其中有一个说他妈妈当会计。)
    师:你妈妈当会计是管理什么的,知道吗?说说试试。
    生:我妈妈在杂品公司当会计,她是管理……
    师:有知道的吗?——我告诉大家,是管理财务的。(板书:财务。又有一学生说他爸爸是交通民警。)
    师:交警是干什么的,知道吗?
    生:管理交通的。
    师:能不能根据你家长的工作,用上“管理”说一句话?
    生:我爸爸是交通警察,他是管理交通的。
    师:好,“管理”这个词用上了。——谁接着说?
    生:我爸爸在路灯管理所工作,他是管理路灯的。
    师:这项工作很重要,以后路灯不亮就找你爸爸。(笑声)
    生:我爸爸在监狱工作,他是管理犯人的。(笑声)
    师:告诉你爸爸,要时刻提高警惕,别让犯人跑了。(笑声)现在请把作业本拿出来,用“寻找”、“管理”各写一句话。有没有困难?对了,能写几句话更好。
   
有哪位教师舍得在课堂上花这么长的时间作“用词造句”训练?怕只有于老师吧!的确,在课堂上,用词说话或写话的教学例子,我们并不少见,但是,能作如此细致而又扎实训练的,真的难以见到。由此,我想到了课堂上的“教学用力”。于老师不但时机把握得好,火候也掌握得好。像上面这个案例,因为教学年段是二年级,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无论“说”还是“写”,句的训练都是重点,必须牢牢把握。“句子”,既是学生言语习得的方向,又是学生语言训练的目标。如此重要的“任务”,不在课堂上交出来并加以落实怎么行?
   
那么,是不是只要在课堂上舍得多花一点时间,说话、写话训练就一定有效?显然不是。训练前的设计考虑和训练中的启发引导至关重要。我们可以具体看看于老师是怎么做的。于老师的做法可用八个字概括:灵活多变,丰富多样。“寻找”一词的说,从说“谁”寻找到说寻找“什么”再到说“为什么”寻找,层层推进,环环相扣,使学生的说不断产生变化,趋于丰富;“管理”一词,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家长的工作来说,更是创意独特——因为家长的工作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学生的表达就自然是“各有千秋”了。
   
附带说一点,这个教学片段,其内容就来之于课后习题。把课文后面的题目直接搬到课堂上来,并作如此洋洋洒洒的“发挥”,怕也只有于老师做得到。另外,“写”的要求的提出,也格外周到。因此,就整个教学处理而言,这个案例不可不说是经典,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再见了,亲人》教学片段
    师: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谁对谁说的话?通过预习,你们明白了吗?
    生:志愿军回国的时候,向朝鲜人民说的话。……地点在火车站。
    师:不要紧张,请你重新把话组织一下。你一定会说得更好。
    生:(重说)这一课写的是志愿军回国的时候,在火车站向朝鲜人民说的话。
    师:好多了!
    (该生自动坐下。)
    师:请别忙坐下。你考虑一下,志愿军是向全体朝鲜人民说的吗?在火车站说的这些话叫什么话?
    生:是对到车站送行的朝鲜人民说的话,是,是……
    师:和前来送行的人说的话叫什么话?
    生:(忽然想起)是告别的话。
    师:(高兴地)对呀!明白了这些,我想,你会把老师提的问题回答得更好。说说看。
    生:这一课写的是志愿军回国的时候,在火车站向前来送行的朝鲜人民告别的话。
    师:说得多好!既准确又严密。
   
在课堂任何一个环节的处理上,有效性都是通过“到位”来体现的——想得到位,说得到位,写得到位,表演得到位……但是,如果就“说”来说,当学生不能确切表达所要表达的意思时,别的教师通常的做法是:要么请别的学生帮忙,要么干脆教师自己代劳。对于这样的处理,在有的教师看来,觉得是教师教学灵活,具有课堂机智。殊不知,这是对教学对象的“不负责任”。想想看,别的学生帮忙了,教师代劳了,作为当事人的“他(她)”得到了什么锻炼?如果长期以往,那个“他(她)”还有把话说好的机会和可能?于老师的高明就在此——非得让那个“当事人”自己把话说好不可!这不仅仅是一点做法的不同,这是有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在背后活动的。在于老师的课堂上,像这种通过给学生以鼓励、信任和期待,让学生自己完成某项任务的举动,真可谓屡见不鲜。有人评价说:于老师的这种做法“不仅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着眼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他的教学之所以成功,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样的评价,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片段赏析
文章作者:章师亚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2009·3C 2009-5-12 16:42:16
    《再见了,亲人》教学片段
    师:谁来以志愿军战士的身份向大娘道别?
    (指名读)
    师:(学生读完第一句“大娘,停住你送别的脚步吧”时插话)别忘了,你是站在这位可亲可敬的大娘跟前,和大娘说话,要动情,“大娘”要叫得亲切。
    (该生重读,读得很有感情。)
    师:(当学生读到“八年来”一句时,老师插话)这一句转入回忆,声调要变低,速度要放慢,把人们带到从前的岁月。
    (该生重读。)
    师:(该生读完“抢救伤员”这件事时插话)这件事最感人,感情不容易表达,听于老师读一下。
    (老师范读。)
    师:大家注意了没有?“当您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这句话中间是个逗号,可是老师为什么停了较长的时间?
    生:房子炸平了,小孙孙炸死了,心里很悲伤,所以……
    师:志愿军说到这里的时候心里很难过。说——
    生:说不下去了,所以说到这时停了较长时间。
    师:对了,理解了,感情体会出来了,才能读好。——请大家把“抢救志愿军伤员”这件事读一读。
   
学生由于认识、理解和技巧的原因,在对课文的朗读上往往摆脱不了教师的指导。指导贵在具体。具体了,学生才有“实感”,才有清楚的“路数”。那么,怎样才算是具体的朗读指导呢?我们从于老师的这个教学片段中可见一斑。概括起来讲,于老师的这个朗读指导是“三‘插话’一‘示范’”。别以为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插话,是对学生的不尊重,要知道,在学生读到某个句子(甚至某个词、某个标点)时即刻“叫停”,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是真正的“当机立断”,真正的“巧拨巧引”;对学生来说,改进(或者改正)得也更“及时”,也就更容易读好。至于教师示范,那便是具体的具体了。但教师的示范是有条件的,要“示”在难点处,“示”在精要处。在于老师的这个教例中,“示范”的处理也别具一格,即:教师示范过之后,并没有叫学生即刻学着读,而是启发和引导学生去分析老师为什么要那样读。这是“感情朗读”的感悟和内化过程。只有当学生对文本的情感有了真切的感悟、深刻的内化,学生的朗读才能够真正做到“表达心声”。
    《白杨》教学片段
   
师:(指着板书)书上要求我们用“哪儿……哪儿”和“不管……不管……总是”造句。对我们来说,这太容易了。我们来个“造段”怎么样?即写一段话,用上这两组关联词。写什么呢?就写课文中的这位叔叔。咱们就称他为“杨叔叔”。杨叔叔也许是位军人,也许是位工人,也许是位大学生,他响应祖国的号召,来到了新疆,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边疆……请展开想象,写一段话。别忘了,要用上这两组关联词。
   
阅读课上的“小练笔”已是见怪不怪了,可是,能够设计得像于老师这么经典,是不多见的。片段①,从开发文本资源的角度,让学生练写朝鲜人民(即大娘、小金花、大嫂)对志愿军话别的话,设计没有难度,但需要有“感悟力”。因为写的是特定场合的话语,必须符合“身份”、“场景”,也就是说,写出的话不但要富有情感,还要得体。因此,要真正写好它,又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而这样的“练笔点”又很容易触发学生的兴趣点。难怪学生在听了老师的话后会感到“诧异”和“兴奋”。这种诧异和兴奋,便不啻是“有效”的前提了。片段②,更是棋高一着。高在何处?不墨守陈规。从“造句”提升到“造段”,在教学行为上虽然算不得“惊天动地”,但也不失为惊“心”动“魄”——因为,对于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教师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冲击和震撼。这分明是“以学定教”的绝妙体现!需要指出的是,这个教学案例来之于于老师20世纪90年代的课堂,而“以学定教”是21世纪新课程的重要理念,那么,对于于老师这种具有“前瞻性”的教学举措,我们是不是要感到由衷的敬佩呢?
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片段赏析
文章作者:章师亚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2009·3C 2009-5-12 16:42:16
    《月光曲》教学片段
    师:听了《月光曲》,有了感受,又进行了练习,同学们确实读得很感人。不知咱们班哪位同学胆子比较小,不大敢举手,平时很少在班里站起来读课文?
    (全班同学推举出一名个子较矮的女同学。)
   
师:(走到她跟前,抚摸着她的肩)我小时候,上课不敢举手,不敢读课文,后来老师鼓励我,慢慢地敢发言了。今天,我给你一次机会,读读8、9两节。你不要紧张,以实际行动告诉同学和老师:我不怕,我会读!来,试一下!
    (该生读得基本流利,只是声音有点小。)
    师:今天,你当着100多老师和50多名同学的面,能读得这么正确、流利,很不简单!好好练习,今后一定会读得更好!
   
在于老师的课堂上,请“不怎么样的”学生展示(包括读、说、写、演等)是常有的事。这是真正的对“后进生”的关注。其实,教学有效在很大层面上就是去“拔高”那些所谓后进生的能力与水平。这种做法,在一般教师的课堂上也偶有发生。不同的是,于老师是在公开课上,是在当着100多位老师的面。这是需要有勇气和胆略的。另外,于老师的“请”是非常虔诚的,不像有的教师考虑的是某种“需要”。你看,于老师的话语,多么诚恳,多么具有诱导、鼓动和鞭策性——读前,以“现身说法”示之;读后,以“大大表扬”励之。还有,于老师的动作——“走到”跟前,“抚摸”肩膀。这所有的一切,都给了学生足够的信心,并让学生在尝试中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这难道仅仅是获得了课堂上的一点“效果”吗?这分明是在为生命奠基!
    《翠鸟》教学片段
    师:现在自由读读最后一节,看看这一节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读书。)
    生:这一节告诉我们翠鸟的家。
    师:你读懂了,但是说得不完整,还要接下去说几个字。再读书想一想。我相信你能看出来,能说出来。
    生:(默读思考片刻)这一节告诉我们翠鸟的家住在什么地方。
    师:这不看出来、说出来了吗?不过,你的话有点小毛病,不知有人听出来没有?
    (无人举手。)
    师:(对刚才发言的小朋友)你说的话要么去掉“家”,要么去掉“住在”。请说说听听。
    生:这一节告诉我们翠鸟住在什么地方。
    师:或者说,这一节告诉我们翠鸟的家在什么地方。这样就没毛病了。同学们,我们不光要会说,还要会听。
   
这里,我想说的不是于老师重视鼓励和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也不是于老师非常强调学生的“听”,而是教师自己的语感水平。试想一下,如果换作我们听了学生的那句话(“这一节告诉我们翠鸟的家住在什么地方”)之后,能够马上说出它“有点小毛病”吗?我想,是不大可能的。这让我很自然地想起贾志敏老师来。在一堂习作讲评课上,贾老师叫学生读自己的习作,学生刚读了第一句话(“我和爸爸有幸到杭州来”),贾老师马上叫停,说:“你的这句话有四处毛病。第一,你家在上海,到杭州,不能说‘来’,应该说‘去’;第二,上海离杭州不远,爸爸去一趟杭州不会不容易,不存在什么‘有幸’,而‘我’,就有可能真的是有幸,所以,‘有幸’这个词应该放在‘我’的后面;第三,爸爸是长辈,你是晚辈,不是并列关系,所以‘和’应换成‘随’;第四,既然是有幸,那么,就要交代‘事情’,即随爸爸到杭州去干什么。”这真是了不起的语感水平,不愧为名师!因此,我想,他们之所以能成为一流的语文名师,能够把课堂驾驭得非常熨帖,是跟他们自己具有全面的素养分不开的。真是“打铁还得自身硬”啊!那么,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师,欲成为“名师”甚至“大师”的语文教师,是不是也应该像于永正老师那样,把自己的“语感”先练到家呢?

相关帖子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1-17 13:49 , Processed in 0.195914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