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582|回复: 0

[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基础知识试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23 16: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一部分 填空(数学课程标准基础知识)(8分)
1、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________性、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__________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________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__________的发展。
2、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基础上。
第二部分  案例分析(请围绕新课标精神分析下面的案例)
案例1  一位数学教师在教学一年级数学的“进位加法”中有这样一个片断:            
当学生完成了竖式计算,教师针对书写进行评价时,全班学生围绕竖式中的进位点展开了讨论:
生1:我认为进位点应写在十位和个位之间,这样我就明白它是一个进位点。
生2:我认为进位点应该写在十位上,这样很明白它是十位上的数。
生3:我认为它应该写成标准的“1”。
生4:我认为它应该写成倾斜的点。
师:你们的看法都有道理。但老师最喜欢的还是把它写在十位上,这样我在加的时候就不会出错。如果把它写在十位和个位之间,我会糊涂:它到底是个位的点呢还是十位的点呢?
问题:你认为教师在处理学生回答的问题时方法可取吗?为什么?(5分)
案例2           “年、月、日的认识”情境创设
上课时,教师为学生准备1994--2005年之间共十年的年历表,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讨论。从这些年历表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几分钟后学生汇报。
生1:我发现1999年是兔年,是从2月16日 开始的。
生2:我发现2001年是蛇年,是从1月24日开始的。
听到这里,上课教师的表情凝重,可是学生的回答依然在这无关的信息上进行着,教学进入了尴尬的境地。原来教师发给学生的每一张年历表的表头上,都有这样的字眼:X年(X月X日开始)。
请你对此情境创设进行分析。如果是你讲这节课想怎样创设情境?(8分)
第三部分  问题分析及对策(9分)
1、当前有不少公开课气氛活跃,上得很是热闹,然而在热闹的背后却少见了学生高质量的思维活动。作为教师你对这一现象怎么看?怎么办?
2、我们走进课堂听课,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回答问题好的总是那么几个人,另外的一些学生有的认真听别人讲话,有的则心不在焉。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怎样调整使另一部分学生也能参与你的课堂教学(不单指在一节课上)?


   5.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你在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方面有哪些创新的做法?
  答:在评价中尝试了三个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第二章 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1.新课程下的一节数学好课应该具有“两实”、“两气”的特点。这里说的“两实”、“两气”分别是指什么,谈谈你的理解。P73
  答:(1)真实:第一,学生的思维应该是真实的;第二,教师的情感应该是真实的。
  (2)扎实:要追求“扎实”的课堂,知识和能力目标、数学思维目标、解决问题目标、情感和态度目标一个都不能少;要追求“扎实”的课堂,要做到个性发展与面向全体同样一个都不能少;要追求“扎实”的课堂,还要做到让学生爱学、学会、会学一个都不能少。
  (3)大气:三个“敢于”(要敢于摆脱教材的束缚,要敢于摆脱教案的束缚,要敢于摆脱原定思路的束缚);三个“不要”(情节不要太多,环节不要太细,问题不要太碎);三个“关注”(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表现,关注学生的欲望)。
  (4)灵气:巧、新,即在一节课上,有无教师和学生充满“灵气”的发挥、有无精彩的“亮点”和“创新点”。
   2.简述从评价目的上看,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与现代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发生了什么转变?
  答:从评价目的上看,由重在甄别转变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要素评价法是指以课堂教学评价的几个要素为支撑点,对整节课进行整体衡量的评价方式。这里所说的“要素”一般包括哪七个方面?
  答: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师生行为、教学艺术、教学效果。
    4.有人说:“传统的教学手段意味着教师拥有的是传统的腐朽的教学思想;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意味着教师拥有的是现代化的先进的教学理念。”请你结合实际简要谈谈对此话的看法。
  答: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因为传统的教学手段并不代表传统的教学思想;相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不意味着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因此,我们在选择教学手段时,必须处理好手段与目的的关系,要注重实效。
   第三章 新课程小学数学学习评价
    1.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你对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认识。
  答:小学数学学习评价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从当前教育教学实践来看,学生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只在形式上用等级取代百分制,并未突出对学生学习的全面评价,这种评价虽然能减轻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主体精神、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总体上仍停留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教法轻学习,重显性轻隐性,重短期轻长期”的旧评价机制上。在评价内容上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在评价标准上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在评价方法上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是教师一言堂,学生自己、同学、家长没有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中;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2.你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还实施过哪些学习评价方式?有什么心得
  答: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运用即兴评价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加以恰如其分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作业批改中,我运用等级+A、B、C(清楚、规范等)+激励性语言,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通过这些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成长记录袋是不是越鼓越好、越杂越好、越美越好?如果各科教师都让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会不会加重学生负担?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答:成长记录袋内装的应该是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成就的实物材料。如:一次做得好的数学作业,一次表示进步的口算等。因此,成长记录袋并不是越鼓越好、越杂越好、越美越好,而应是来自于学生能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材料。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学生可以从各科材料中选择体现自己特长或进步方面的实物装入袋中,同时,袋中的材料应是动态的,学生可以经常观看、调换作品,由此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4.请你谈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与教学中差异性评价的联系。
  答:教学中差异性评价首先要确立“促进学生发展”的学生评价新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要更新学生评价的内容,综合运用学生评价的多种方法,并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动参与者。学生学习评价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成果,如何使每一位学生(不管是学业出色还是比较勉强)在选择、整理、丰富、反思自己小档案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心,使每个人的手中都拥有代表成功的实实在在的样例,其间教师的鼓励指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教师首先要加强对新课程新理念的学习,特别是赏识理论的学习。教师的评价常常会影响一些学生的想法,甚至是一生。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评价时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对学生的不足提出建议时注意委婉,指出努力方向。
    5.有一位教师认为,作业要成为学生与教师知识与情感交流的“信箱”,所以作业批改不再是一种评判,而是一种对话。对此,你有何看法?
  答:我认为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如果一个教师长期只对作业做一种评判,时间一长,学生就会把作业不当一回事,有的甚至连看都不看,长期以往,就失去了作业批改的意义,对学生的进步无疑是不利的,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批改经常采用等级+A、B、C+适当的激励性评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长期坚持,有待于提高作业质量,更有待于学生的进步。
    第四章 新课程小学数学考试评价
   1.新课程考试评价的基本原则有哪些?p94
  答:(1)关注学生学业的原则(2)发掘学生潜能的原则(3)满足学生需求的原则(4)建立学生自信的原则(5)推动师生发展的原则。
  2.新课程考试评价命题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p94
  答:(1)基础性(2)综合(3)现实性(4)探究性(5)开放性。
    3.新课程考试评价的类型及评析。P98
  答:(1)口头型考试评价(2)开放型考试评价(3)操作型考试评价(4)合作型考试评价
  4.怎样科学地处理考试评价的结果?p100
  答:应体现一种“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如:书上案例《“区间式”试卷评阅》
  5.小学考试就应这样,重点不在于“考”而在于“试”,不应成为甄别与选拔的“考具”,而应成为激励与进步的“试纸”。“考”,有上对下的压力,学生无选择,更多地是被动与紧张;“试”,有下对上的努力,学生有选择,更多是主动和快乐。对这种观点,你认同吗?谈谈你的想法。
  答:对这种观点我认为是有道理的。因为“考”每次只有一次机会,是多少分就是多少分,学生对难免被动、紧张、有压力,而“试”就不一样,学生做得不好可以让学生再来一次,可能第二次就做得更好,学生自己可以感受到进步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第五章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师的自我反思
    1.什么是教师自我反思?教师如何进行自我反思?p102
  答:教师自我反思是教师对教育教学过程的再认识、再思考、再探索、再创造。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以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教学行为、教学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促进能力发展的一种批判性思维活动。
  教师自我反思的途径:
  (1)在自身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反思:总结成功经验、查找失败原因、记录疑难困惑;(2)在他人评价中反思;(3)在学生评价中反思。
    3.请结合具体的事例,谈谈自我反思对自身的促进作用。P102
  答:经常进行自我反思的作用:(1)对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持有“健康”的怀疑;(2)有开放的心态,易于接受新思想;(3)经常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思考,善于调整和改变策略与方法;(4)教育教学中,既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经常进行积极的反思。
    4.选择一个切入点,写一篇教学案例。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2-6 07:09 , Processed in 0.169215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