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527|回复: 0

[历史]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24 12:4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第一部分 前 言

  当前,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同时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也日益明显。怎样在改革开放的同时保持和发展我们民族文化的传统,就成为基础教育不能回避的重大课题。与此同时,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各学科在不断分化的基础上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形成了跨学科研究的综合性趋势。本课程强调人文精神和历史感,力图以综合的视野突破原有的学科界限,联系国内外不断变化的现实,整合历史、人文地理、经济、政治、社会等多领域的知识,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辩证地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为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提供更大的空间。
  每个学生都应认识中华民族及整个人类社会的现实与历史,都应参与社会生活,形成社会责任感。本课程旨在加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际沟通的能力,使其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其价值在于整合历史、人文地理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培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本课程主要有以下特性:
  ●人文性本课程以人类历史和社会生活为学习与探究的领域,关注学生的需要与体验,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尤其强调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思想与情感教育,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综合性本课程从学生的经验和发展需要出发,对多门学科进行综合,注重知识的关联性、整体性和开放性,帮助学生获得对社会生活和人类历史的整体性认识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实践性本课程强调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倡体验、探究、参与、合作、讨论、调查、社会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基本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本课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获得社会性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培养人文素养本课程致力于培育学生的历史感以及对自然、生命、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使学生继承和弘扬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汲取历史智慧,认同民族文化,具备开放的世界意识,养成积极向上和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
  ●注重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本课程力图加强学生学习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鼓励教师开发和利用当地和本校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动态地观察、体验社会生活,学会综合地理解和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解决社会问题奠定基础。
  ●鼓励探究式学习本课程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探索性,强调学生的体验、探究、实践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创新精神,使学习成为学生获得积极、愉快、成功体验的过程。
  ●提倡发展性教学评价本课程注重过程性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力求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提倡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的评价方式。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公民教育的需要作为建构课程的基点,以现实社会生活和人类历史作为学习和探究的领域。青少年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获得一些现代公民必备的人文素养和社会实践技能。对"我们的社会生活"和"人类文明的进程"两个领域进行探究,有助于公民素质的培养和文化认同的形成。"社会"和"历史"是相互联系的两个领域,一方面现实社会是人类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目前的社会活动也在推动着历史发展的进程。
  在内容标准中,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探究分设三个学习主题:"我们在社会中成?quot;,"我们身边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我们生活的区域与环境";对人类文明进程的探究由"中国历史与文化"和"世界历史与文化"两个学习主题构成。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强调探究性学习,强调社会探究方法和技能的培养。为此,《标准》设置了方法和技能学习的具体要求。方法和技能学习应贯穿本课程学习的全过程,因为对任何一个主题的探究都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技能。
  在呈现方式上,《标准》力求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贴近现实生活,强调学生自身的观察、感受和体验。教学内容不是按照学科体系的逻辑加以展开,而是在学科知识和方法基础上进行跨学科的整合。内容标准的许多要求是开放的和过程性的,活动建议不是硬性规定,而是为教师的教学活动特别是学生的主动探究提供启示。

第一部分 前 言

  当代社会的巨大变化和飞速发展,对人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青少年的人文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在基础教育阶段,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培养青少年应有的公民素质、民族精神和国际意识,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同时,随着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间的义叉渗透,并逐步趋向融通,注重学科联系的综合认识方式,有利于人们形成对历史与社会生活的整体认识。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这一综合化趋势,促进了学校社会人文学科的综合化进程。
  作为综合课程的《历史与社会》,将历史、人文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有机整合,有利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促进他们整体地、历史地认识社会,在获得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逐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
  《历史与社会》是在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实施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
  (一)《历史与社会》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铸造民族精神为宗旨的课程
  《历史与社会》课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等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为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环境、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和主动参与社会活动,提供历史、地理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培养公民应有的人文素质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二)《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
  本课程的综合性不仅在于对相关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综合,还有对其基本方法和技能的综合;不仅是对历史发展过程和现实社会问题的综合,还体现在对分析、认识某个事件或现象的角度的综合。它是一门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上都力求整合的新型课程。
  (三)《历史与社会》是开放的课程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评价方式和教学环境等方面,将给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提供更大的空间。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与个人生活,使知识不再局限于教科书;评价从追求惟一的、固定的结论转变为注重个性化的思维过程,从单纯的纸笔测试转变为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教学环境也从课堂的狭窄范围扩展到社会的广阔空间,并提供多种教学选择,强调社会实践,使课程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需要。

  二、基本理念
  (一)本课程将大力提供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开设,目的在于把全体学生培养成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不但引导学生综合地、整体地认识社会,逐步形成真实而全面的社会生活观念,而且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终身学习、持续发展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二)本课程将力求真正实现人文社会学科内容的综合
  《历史与社会》课程不是学科群体的统称,而是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历史、人文地理等相关学科内容的整合。它力求综合范围适当、融合程度较高、整合形式合理,从而把各学科领域彼此孤立、相互隔离的内容体系,改造成为各学科领域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而不只是形式上的捏合。
  (三)本课程将强调历史地、辩证地观察和认识社会
  《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整合基础是社会生活与历史变迁,即把社会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来描述,借助历史的眼光认识今天的社会。本课程将从纵向发展来呈现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及其基本趋势,从横向扩展来揭示不同地域环境和文化的差异。在贯穿中国社会发展基本过程的同时,把国际社会的发展历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
  (四)本课程将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历史与社会》课程将以培养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作为一贯之的目标。为此,课程将十分重视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同时鼓励学生有主见地正视各种社会问题,更自觉地面对各种机遇与挑战,充分体现"以育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的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

  三、设计思路
  构建本课程基本框架的思路是: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以人类社会特别是中国社会发展为主轴,以综合认识现代社会基本问题为立足点,整体设计目标的递进关系和内容的逻辑顺序。
  第一个主题"我们生活的世界",讲述社会是怎样的,这是对社会生活要素的整合;第二个主题"我们传承的文明",讲述社会为什么是这样的,这是对反映社会发展的史实的整合;第三个主题"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讲述社会应该是怎样的,这是对当代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的整合。同时,第一个主题又承载着传授历史、人文地理、社会等学科的概念、要素和线索等基本知识的功能,为综合学习后两个主题奠定基础。这样,从整体上看,主题设置的本身就体现了各学习阶段目标的层次。三个主题大体?quot;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顺序排列。

相关帖子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1-17 10:25 , Processed in 0.101360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