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277|回复: 2

[历史] 教师招考资料之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24 12: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在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体验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综合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正确面对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逐步树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差异、不同区域的人文特征、历史变迁及其各种问题。

 2.理解人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丰富内涵,以及人的发展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

 3.知道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制度文明发展的一般过程和基本趋势。

 4.会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保存、处理和评价社会信息。

三、过程与方法

 5.尝试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观察、评价现实问题,提高辨别重大是非的能力。

 6.思考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创造过程,培养当代青年应有的创新能力。

 7.体会在社会生活中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会恰当地展示自己、关爱他人、与人合作。

 8.尝试从不同角度、综合多种知识探究社会问题,提高参与社会实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9.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10.关心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及终身学习的愿望。

 11.执心社会公益活动,依法行使公民权利和义务,树立民主与法制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4 12: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本课程内容包括“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传承的文明”和“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三个主题。每个主题的内容都由两级目标构成。在每个一级目标之后注有序号,表明其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二级目标即“内容目标”,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教学活动”是针对教师的指导建议。

一、我们生活的世界

本主题以学生感受、观察和思考社会生活的经验为起点,在描述现实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理解一些在社会生活中常用的、核心的概念。

本主题按照“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的思路,综合历史、地理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的知识,逐步将学生的视野从个人生活的狭小范围扩展到人类生活的广阔世界,将个人的生存、发展和精神追求融入社会发展的历程,激发学生关注人类命运、探究社会发展奥秘的愿望。

目标1 在具体的情境中,选择和利用必要的工具、技术和方法,识别、获取和整理相关社会信息(4,8)

内容目标
教学活动

  1-1 使用地球仪、地图等工具,知道它们的主要特点和功能。   1-1 可结合地球仪和地图的自身特点来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和地图,发现地球仪上有南极点和北极点、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东半球和西半球、北半球和南半球;地图上有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

  1-2恰当地运用表示地理方位和位置的术语。   1-2 可指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问路),或者近期国内外重大事件(如大地震)的发生地点,能用“东、南、西、北”和“经度”“纬度”等术语确定和描述地理方位和位置。
  1-3尝试从不同种类的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所需要的社会信息。   1-3 在教材已有资料或教师提供资料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收集并展示不同种类的地图及一些统计图表,如地形图、政区图、交通图、旅游图、历史地图、气温曲线图、人口增长柱状图等。选择合适的地图和图表,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可以设置一些情境,如登山、野外宿营、外出旅游等活动,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地图,并从图上获取所需信息。

  1-4 知道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或习惯用法,并学会使用它们。   1-4 可指导学生从教材或其他资料中摘录一段历史文献资料,从中辨析表示历史年代的词汇和习惯用法,如公元、世纪、年代、时代、朝代和国号等。

  1-5 知道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的不同。   1-5 可举出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例,或以一些文献资料为例,使学生理解哪些是第一手资料,哪些是第二手资料,并让学生知道它们的区别和特点。
  1-6 根据具体条件和需要,选用适当的社会调查方法获取社会信息。   1-6 拟定与社区生活有关的一个主题,帮助学生设计一份调查问卷,指导他们尝试用访谈、收集和评价等方式获取相应的有效信息。
  1-7 感受大众传媒对个人生活的影响,知道通过各种媒体和运用新技术能够收集、解释、传递现实社会中的各种信息。   1-7 要求学生讲述最新发生的国家大事或当地引人关注的事情,并说明是怎样获得这些信息的(如通过书刊、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观察电视台天气预报中出现的卫星云图。




目标2 观察、发现和理解不同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征(1,6)

内容目标
教学活动

  2-1 结合实例,说明区域是社会生活的空间,知道现实社会中有各种不同的区域。   2-1 指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或世界地图,熟悉大洲、国家和地区的分布(如行政区、自然区、经济区等)。
    可指导学生在自己家乡的地图或草图上,大致区分出不同的区域,如商业区、文化区、居住区、耕作区、工厂区等。
  2-2 参与调查活动,了解本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及显著变化。   2-2 可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关于本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调查,并完成一篇调查报告,应包括调查的问题、人们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以及学生经过分析得出的结论。
    也可要求学生选择一种自己擅长的方式,描述自己家所在街区或村镇发生的变化。如通过查阅地方文献、访问老人、探访历史遗迹,了解本地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讨论并列举本地近年来社会面貌发生的变化,感受区域是在不断变化的。
  2-3 参与调查活动,了解本地与其他地区在人员、物资和信息等方面的联系。 2-3 可让学生列举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如本地人外出工作、求学或外地人到本地经商;也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收集一些产品商标,并在地图上标出其产地,感受不同区域之间是有联系的。

  2-4 运用各种资料,描述我国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 2-4 可运用中国地图和教材提供的各种统计图表等资料,分析我国的地势和气候特点、主要的河湖水系、自然和人文资源、人口和民族的基本状况、行政区划和交通状况。
    可通过拼图游戏等活动,熟悉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分布。

  2-5通过典型实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2-5应选择我国在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特征差异较大的区域进行比较,如我国的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内陆区和青藏高原区四大地理单元;也可以从城市与乡村、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进行比较,展示人们生活环境的多样性。
    有条件的地方可举办展览,用图片、文字、绘画等方式,展示我国不同地区人民的生活风貌。

  2-6运用各种资料,描述世界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   2-6结合世界地图和教材提供的各种统计图表等相关资料,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状况、自然景观的差异、居民与国家的基本概况。
  2-7 通过典型实例,比较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2-7应选择世界在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特征差异较大的区域进行比较。自然环境方面,如热带雨林地区、撒哈拉沙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如发达国家(美国)、发展中国家(印度);文化方面,如不同的宗教文化区域。
    除了教材和教师提供的素材之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世界真奇妙”为题,开展“每人提供一幅照片、一件礼物、一个故事”的活动,尽可能用多种方式展示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



目标3 识记、再现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脉络(1,3,9)

内容目标
教学活动

  3-1 列举实例,说明人类诞生的标志和时间。   3-1 根据教材或其他渠道提供的资料,指导学生分析几个早期人类遗址的自然与文化遗存,如东非1470号人、元谋人、北京人等,了解人类产生的基本条件和生活状况。
  3-2用文字的产生、城市的出现、技术的进步等方面的实例,说明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3-2 可指导学生阅读、观察有关人类早期文字和城市的资料,如象形文字、石制工具、青铜器、人类早期城市遗址等。比较在它们出现的前后,人类经济文化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
  3-3 按照不同历史时期,再现世界文明的发展大势。   3-3 可利用教材和世界历史大事年表,按照不同的阶段划分(如古代、近代、现当代);也可通过介绍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帮助学生了解世界文明发展的大致线索。
  3-4 按照历代政权更替或并存的顺序,识记中华文明延续的基本线索。   3-4 可利用年表、朝代顺序表设计活动,帮助学生理清朝代更替的脉络;也可通过介绍中国著名的文化遗产,帮助学生掌握每个时期的主要特征及文化成就。


目标4 体会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各种规划、制度的意义(2,7,11)

内容目标
教学活动

  4-1 在尝试制订规则的过程中,体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4-1 可启发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为某项集体活动制订规则,说明其有关程序、规定的理由,然后说明如果没有这些规则,活动能否顺利进行。
  4-2 列举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规则或制度,体察它们各自的作用。   4-2 可启发学生尽其所能列举各种法规、公约和守则,如学校校规、交通法规、市民公约、村民公约、《消费者权益保障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也可引导学生对所在的社区或村镇某项管理制度的成效,发表看法。
  4-3列举我国未成人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应该承担的义务。   4-3可组织学生讨论自己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遇到的侵权问题,以及应该承担哪些义务。引导他们查阅、援引有关法律规定,如《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义务教育法》等,以及本地区为保护未成年人而颁布的主要法规条例。
  4-4 知道解决社会生活中一些特殊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学会向有关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寻求帮助。   4-4 可假设某些特殊情境,如遭遇拦劫、受到意外伤害、被迫辍学、突发疾病、发生交通事故、买到假冒伪劣商品、面临一些自然灾害等。组织学生讨论:当遇到这些情况时,可寻求哪些部门的帮助,应遵循哪些基本程序。
  4-5 结合一些社会问题实例,说明应如何依法行使监督权。   4-5 可根据不同地区社会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如附近水域遭受污染、城市交通拥堵、耕地被大面积侵占等,组织学生查阅有关规定和资料,共同商议应通过什么方式反映问题,解决问题。


目标5 尝试在经济生活中可能充当的各种角色,初步树立现代经济意识 (2,8)

内容目标
教学活动

  5-1 根据个人家庭理财经验,领会合理安排收入、支出的意义。
  5-1 可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经常购买的生活必需品及其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家庭收入和支出的一般渠道、方式和过程。也可提供几个家庭收入和支出的情况,指导学生据此制订不同的预算方案。
  5-2 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个人消费行为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5-2 可针对生活消费中常见的问题组织讨论。如对广告、品牌的认识,对服装和学习用具的选择,对贷款消费的评价,对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的看法等。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影响个人消费行为的因素,如收入、价格、文化水平、时尚、自然环境等,进而分析为什么不同的人会作出不同的选择。

  5-3 观察和了解我们需要的商品和服务是如何供给的,感受市场的作用。   5-3 可结合本地商品服务市场的实际状况,包括商品与服务的种类、场所和营销方式,叙述它们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如调查本地超市、集市或零售商店,评价它们的特点和业绩,并说明商品种类、数量及服务项目的变化与市场供求的关系。
  5-4 列举个人储蓄、保险、纳税、贷款等经济行为,领会它们对保障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意义。   5-4 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指导学生通过个人体验或访问家长和亲友,交流有关个人储蓄或购买保险、纳税、贷款、使用货币和信用卡等方面的见闻或经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对上述个人经济行为进行比较,讨论对个人生活的作用和意义。
  5-5 模拟简单的投资活动,感受投资虽可以增加财富,同时又具有一定的风险。   5-5 提供有关的资料和数据,指导学生模拟一项投资活动,从中发现投资可以使个人资产增值。如在农村,有些学生可向家人了解家庭经济的某项投资,如修建温室大棚、承包果园、家庭饲养等,从中体会投资的效益和风险。
  5-6 采用模拟方式,体会从事某种经营 活动需要考虑的因素。   5-6 可假设某种情境,提供相应的资料,指导学生就常见的经营活动(如开饭馆、种植蔬菜、家庭养殖、经营书报亭、做服装生意等)进行分析,从中体会从事经营活动要全面考虑资金、资源、市场条件、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等多种因素。


目标6 感受教育、科技、文学、艺术、体育与文明生活的关系(2,6,8)

内容目标
教学活动

  6-1 列举教育改变人们精神和物质生活的实例,说明接受教育是享受和创造文明生活的必要条件。   6-1 可组织学生从媒体上收集资料,如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和经济落后国家人们受教育程度的统计数字,农民学习新技术后致富的实例,社会上招聘人才对其所受教育程度的要求等,然后请学生相互交流信息和体会。
  6-2 列举身边实例,感受科技发展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   6-2 可结合不同地区的生活实例感受变化。农村学生,可更多地着眼于科技对家庭经济生活的影响。城市学生,可列举若干科技不断提高普通家庭生活质量的事例,如由竹扇到电风扇再到空调的变化,进而大胆想象未来家庭生活还会发生哪些变化。
  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网络与网络社会”为题展开讨论,体会网络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
  6-3 说出自己最喜爱的文学体裁和艺术形式,感受文学、艺术对个人及社会生活的影响。   6-3 鼓励学生就自己爱好的某种文学体裁和艺术形式,如古典诗词、散文、古典音乐、流行音乐、京剧、地方戏剧,以及书画艺术等,与他人交流自已的心得体会,共同分享美的感受。
  6-4 以自己熟悉的某些运动项目为例,感受体育对个人及社会生活的影响。   6-4 可要求学生结合各自的切身感受,写一篇关于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的关系的短文。内容可涉及奥运精神的体现、意志品质的锻炼、合作精神的培养等。


目标7 感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不同的时间、空间条件下有所不同,有所变化(2,7,8)

内容目标
教学活动

  7-1 面对同一个事物,思考我们的认识同小时候的差异,体察生活阅历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7-1 可指导学生针对某些具体事物和现象,如男女生同桌、交友等,回忆自己小时的做法,察觉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阅历的不断丰富,自己对它们的认识发生的变化。
  7-2 归纳自己同长辈在生活情趣、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7-2 指导学生就几个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如音乐欣赏、消费方式等,与长辈进行交流,发现他们的看法与自己的看法有哪些相同与不同;根据交谈的情况,对产生不同点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可组织学生就“如何与长辈沟通”进行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
  7-3 比较自己与他人、团体或媒体对某一问题意见的差异,尝试对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解释。   7-3 指导学生从各种媒体上收集关于考试、学习负担、家庭教育等方面的报道,并就这些问题比较自己与学校、家长、教育行政部门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意见的异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充当校长、家长、政府官员等角色,就某一相同问题再发表看法,然后做出新的评估。


二、我们传承的文明

本主题以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的发展历程为线索,以中国社会发展为主线,认识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传承。各内容目标通过中外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人物、事件和制度等,将学生需要了解的重要历史观点蕴含于史实叙述之中。

本主题描述的是作为动态发展过程的社会,内容目标以史实为基础,通过若干主题进行整合,将历史内容有机地融入对现实社会的认识之中。这既有利于体现综合的意义,又有利于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

目标1 理解历史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1,2,10)

内容目标
教学活动

  1-1 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因素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1-1 以人类早期的主要文明区域为重点,概括其自然环境特点,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
  在叙述不同地区的历史时,也可以选择某个事件或战役,分析环境因素对其结果的影响。
  1-2列举环境变化的实例,说明历史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2 引导学生举出人类活动改变环境的事例,如荒野变良田、兴建城市、破坏植被等。既要分析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积极利用和改造,又要看到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所造成的消极后果。
  可以选择的内容有:黄土高原的变迁、黄河水患的由来、楼兰古国的兴衰等事例;还可以选择埃及人对尼罗河的利用、都江堰的修建、荷兰的围海造田等事例。
  1-3 了解历史上的重大自然灾害,以及人们抵御灾害的措施。   1-3 可集中概述水灾、旱灾、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在历史上造成的影响,如庞贝古城的湮灭、黄河决口、明末蝗灾等;也可要求学生在学习相关内容时,查找教科书或课外读物,了解古人采取的抵御灾害的措施。
  1-4 列举历史上的关言论,体会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1-4 可结合相关内容(如本主题3-2)的教学,向学生提供反映前人对人地关系认识的资料,如“人定胜天”“天人交相胜”等名句,以及西方著名思想家的有关言论,并引导学生联系现实,加深理解。


目标2 回顾人类文明的历程,认识文明的发展是多种多样的(3,5,6)

内容目标
教学活动

  2-1 描述历史上几个主要文明区域的概貌及其空间分布。   2-1 可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主题3-2的教学基础上,指导学生在地图上圈画出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等地区古代文明所在地,并利用历史地图展示几个主要文明区域范围的变化。
  2-2 根据特定历史时期的具体史实,比较不同地区的不同经济类型。   2-2 根据教学进度,可结合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情况,指导学生从教材或其他书籍中获取图文资料,利用历史地图,找出各地存在的不同经济类型(如农耕、游牧、渔猎、半农半牧等),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出来。
  2-3 选择中外不同时期典型的国家管理形式,描述其主要特点。   2-3 可以按不同的教材组织方式,结合相关内容分别叙述。如中国历史上的分封制度、君主专制制度的典型事例,以及古代东方的君主制、古希腊城邦的民主制、近现代欧美国家的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等典型事例。
  2-4 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文明的文化成就及其特色。 2-4 可以从文学艺术、学术思想、建筑艺术等方面,概述世界各地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成就。
  可以选择的内容,如古代罗马的法律、古代印度的佛教、中世纪阿拉伯的数学、欧洲中世纪的绘画与雕塑、中国古代的建筑、诗词和戏剧等。

  2-5 描述历史上不同区域的社会生活概貌,了解不同区域文明的生活方式。   2-5 可在不同文明区域的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或查找有关图片资料,描述不同地区的人们在衣食住行、宗教信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特点,理解各地文化是多种多样的。
  也可在上一主题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查找本地的历史资料和进行调查访谈,理解“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含义。


目标3 考察社会文化现象的变迁,了解文明传承的时间和空间联系(1,3,5,6)

内容目标
教学活动

  3-1 描述社会生活中某种制度的延续与变迁。   3-1 可以根据教科书安排的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也可以从身边的现实生活出发,进行调查。
  可涉及家族或宗族制度、婚姻制度等内容,看它们为什么能存在至今,以及发生了哪些变化等。
  3-2 选用典型事例,分析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2 可提示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找出今天仍然存在的传统思想、道德、语言和风俗习惯,比如自强不息的精神、尊老爱幼的传统、忠义思想、“各人自扫门前雪”等俗语,以及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讨论它们的来源,以及它们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思考我们应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3 列举文化传播的一些途径,了解历史上不同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果。   3-3 在教学中利用中国和世界历史地图,描述不同时期通过贸易、人口移动或探险等途径进行的文化传播。
  可举出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南迁、北美移民国家的建立、中国四大发明的西传、世界三大宗教的传播以及各种作物和艺术的交流等事例,说明文化传播的影响。
  3-4 列举事例,说明历史上交通和通信手段的不断进步,使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3-4 可指导学生围绕丝绸之路、新航路的开辟等内容,收集有关资料,讨论其背景、过程和意义。
  还可专门就近代以来交通、通信手段的不断改进,如火车、轮船和飞机的发明与利用,邮政、电报、电话、网络的产生与发展,认识人类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的趋势。


目标4 通过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认识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大趋势(3,5,9)

内容目标
教学活动

  4-1 列举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历史前进的。   4-1 关于古代社会的技术发明,可选择轮子、铁农具、牛耕、造纸术、印刷术、曲辕犁等;关于近代社会的科技发明,可以选择蒸汽机、电能和原子能的应用等。也可由学生自己确定其中几个实例,收集有关资料,采用多种形式,描绘这些科技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重大变化。
  4-2 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出它(他)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 4-2 可供选择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包括:

孔子与儒家思想、商鞅变法、秦始皇与秦的统一、汉武帝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的统一、唐太宗等。

释迦牟尼、凯撒、罗马帝国的建立、基督教的产生等。

要注意的是,上述事件和人物都是与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相关的。除教材提供的资料外,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学生的兴趣介绍相关书目,鼓励他们自主学习。

  4-3 列举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 4-3 应着重说明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包括: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等。

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两次工业革命及其相关人物,马克思、恩格斯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等。

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的说明,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或以人物为主,或以事件为主,但都要与社会变革的意义密切相关。

  4-4 列举现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了解它(他)们是如何影响当代中国和世界面貌的。 4-4 应着重了解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包括:

毛泽东、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早期历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相关人物。

列宁与十月革命、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相关人物。

讲述有关事件和人物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一次会议(遵义会议)、一项条约(《凡尔赛和约》)、一场战役(台儿庄战役或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一个故事(红军长征)等,都可以作为展示重大事件的意义、重要人物的作用的聚焦点或切入点。

  4-5 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4-5 利用教科书提供的有关资料,结合上述四项内容目标的教学,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等方面,综合分析中国与世界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如中国史上的周秦之际、唐宋之际、明清之际,世界史上的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工业革命等,了解这些转折时期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意义。


目标5 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理解民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创造与传承文明的主体(3,5,6)
内容目标
教学活动

  5-1 选择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事例,了解人们的物质生产与生活的状况及其变化。   5-1 可与本主题2-5的内容目标相结合,了解中国历史上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如生产工具、耕作方式、节令与农业生产等。
  也可指导学生收集有关中国不同历史时期人们日常生活的文字描述和图片,发现人们的住所、饮食、服饰、交通工具等方面的形式。
  5-2 从娱乐、信仰、礼俗和语言文字等方面,了解民众的精神生活状况及其变化。   5-2 可由教师展示图文资料,也可结合访谈,了解本地历史上人们年节假日的娱乐活动、民间信仰、人生仪礼,以及民间创作的歌谣、故事和谚语,引导学生发现实些材料反映出的不同时期民众的思想、感情和心态。
  5-3 选择具体事例,展示女性在历史上的贡献,领会妇女社会地位提高的意义。   5-3 引导学生查找有关历史上女性作用的资料,选择她们在物质生产、家庭生活以及政治舞台上起过重要作用的一两件事例,如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妇女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以及近代以来妇女在多个领域的杰出成就,从中感受妇女地位的变化,认识女性在创造和传承文明中的重要作用。
  5-4 通过叙述有关史实,展现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伟大作用。   5-4 指导学生从中外历史中选择适当事例,如陈胜吴广起义、斯巴达克起义、法国大革命、美国黑人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中外著名的工人运动及学生运动等。


目标6 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中,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兴衰(3,5,6,9)

内容目标
教学活动

  6-1 了解中国历史上的疆域变化与政权更替概况,认识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6-1 可以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主题教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利用历史地图、历史年表等工具,展示中国疆域发展演变的过程,找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分裂与统一时期,如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及秦汉、隋唐、元明清等时期。通过分析和归纳,得出分裂是短暂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的结论。
  6-2 利用多种资料,说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6-2 历史上各族人民所做重要贡献的实例很多,如“胡服骑射”、北魏孝文帝改革、汉唐时期从西域传入的文学艺术等、文成公主入藏、元朝和清朝的空前统一等。
  上述资料,一般由教师和教科书提供,力求有较为广泛的代表性;也可以根据各地不同情况,组织学生自行收集、补充、体现本地特色。
  6-3 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举例说明特定历史时期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突出贡献。   6-3 可以结合本主题2-4和4-1的内容目标实施。教学内容可包括:政治制度如科举制、文官制度;经济成就如城市经济、丝绸生产;思想文化如唐诗、明清小说;科技成就如“四大发明”、天文历法等。
  根据学习进度,有条件的地方,可分阶段组织学生参观有关博物馆或文化遗址;没有条件的地方,可按教科书提供的素材要求学生分类整理所学内容。鼓励学生共同收集和整理资料,可举办《中国古代文明成就图片展》。
  6-4 综合多种因素,说出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的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   6-4 有关内容涉及对近代中国和世界一些基本史实的学习,可以结合本主题4-3和4-5的内容目标实施。在此基础上,可选择一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例,如马戛尔尼使华事件,组织学生讨论。
  围绕这一事件的发生,指导学生借助相关材料,了解欧美各国在18~19世纪逐渐强大的过程,同时从生产力水平、政治体制、思想文化、国民素质等方面,描述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进而找出近代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6-5 在世界文明的进程中,了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明确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6-5 可以结合本主题4-3和4-4的内容目标实施。在教学中应联系近代西方国家的迅速发展,及其加紧殖民扩张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人民遭受西方列强欺凌的史实,以及救亡图存的抗争和探索历程。
  除课堂教学外,还可辅以多种形式,如观看影视资料、参观本地的历史博物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有关内容的组织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围绕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和浮雕的说明展开。


三、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本主题以当代社会人们最为关注的若干问题为焦点,进一步探讨我们应该努力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促使学生立足于当代社会,学会面对,学会选择,学会参与。

本主题在内容目标的设置上,考虑到前两个主题的教学基础,注重学生综合判断、自主选择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所有一级目标的拟定都遵循三条原则:一是选择与当代中国的国情和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二是体现当代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三是贯彻多学科整合的理念。

目标1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历程与现代世界的发展中,认清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3,5,9,10)

内容目标
教学活动

  1-1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的重大事件,了解新中国成长的道路和经历的曲折。   1-1 尽可能采用生动直观的影视资料和新闻图片资料,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不同阶段发生的重大事件。
  有条件的地方,应鼓励学生自己调查、参观、访问,感受第一手材料的价值。但对某些重大事件,如社会主义改造、“文化大革命”等,需要教师加以指导和说明。
  1-2 列举实例,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2 除结合图文资料配合教学外,可组织调查、访谈活动,使学生直接感受、充分认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议取得的重大成就,如综合国力的增强、“奔小康”目标的实现、国际地位和威望的提高、文教体育卫生事业的繁荣等,并讲述香港、澳门按“一国两制”的方针回归祖国的事例,明确中国政府关于台湾问题的立场。
  1-3 以“冷战”的形成和结束为线索,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格局的变化。 1-3 可向学生提供雅尔塔会议的相关资料,阅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版图,勾画出东西方两大陈营对峙的格局,解释“冷战”的含义。
  提供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相关资料,展望世界格局多级化趋势。
  有条件的地方,应充分利用各种影视资料,尽可能使教学过程生动、形象。

  1-4 从历史和地域两方面,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1-4 讲“和平”问题,可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历史和地理知识,鼓励他们从其他历史、地理书籍中归纳事实,分析霸权主义者干涉别国内政的事例,明确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当代世界和平面临的主要威胁。
  讲“发展”问题,可在世界版图上,大体勾画出当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地域分布,并引导学生回顾西方国家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进行殖民征服、掠夺和统治的历史,找出当今世界南北发展差距的根源。
  1-5 认识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在国际比较中感受我们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5 教学应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资料入手,明确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同时利用有关数据,从综合国力的角度与世界上发达国家进行比较,找出我国的优势、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目标2 了解当今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主动关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2,8,10)

内容目标
教学活动

  2-1 运用典型事例和相关数据,说明现阶段中国和世界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形势。   2-1 利用教科书等多种渠道提供的相关信息,帮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主要问题,进而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历史和地理知识,分析其由来和发展。
  为突出中国的基本国情,可根据国家公布的统计数字,指导学生识读统计图表,说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现状,如人口问题的基本特点、资源分布的概况与环境形势的表现。
  2-2 列举人口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理解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2 教学要涉及人口问题的一般表现,如就业问题严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环境压力沉重等。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2-3 了解世界和中国的老龄化趋势,知道我们应有的态度和行为。   2-3 可给学生提供世界其他国家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相关数据,指导学生在世界地图上找出这些国家和地区,指出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多方面影响。针对学生的疑问,还可以讨论造成特定地区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或启发他们就老龄化问题的某些方面,提出设想或建议。
  2-4 描述资源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说明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意义。   2-4 可结合教科书安排的内容,列表区分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并对身边的资源利用状况进行评估。
  也可以在邻近地区做专项调查,如一次性木筷和水的使用、废旧电池的回收情况。以上述活动为切入点,讨论节约资源与当前和未来生活的密切关系。
  2-5 了解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知道问题的解决需要自身努力以及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   2-5 可通过气候普遍变暖、土地沙化、酸雨等事例,帮助学生理解环境问题具有区域性和全球性特点。
  可以“我们共有的家园”为题,举办一次主题班会,立足于本地环境,讨论我们应该如何从实际出发,为全球环境的治理做出自己的贡献。
  2-6 综述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关系,说明三者协调才能使社会持续发展。   2-6 帮助学生从各种媒体获了有关数据或指标。需要讲解的内容涉及世界性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表现,人们对这三者之间关系的认识过程,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等。
  可通过分析一个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如何综合考虑经济效益、资源条件、对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因素,做出自己的选择。


目标3 关心国家的民主与法制建设,自觉依法行使公民的权利与义务(3,7,8,11)

内容目标
教学活动

  3-1 了解中国和世界人民争取人权的努力,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保障。   3-1 可要求学生运用现有的知识,概述近代世界人民争取人权的奋斗历程。尤其是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根本改善的有关资料,比较近百年来中国人权状况发生的巨大变化,说明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权是中国人民享有人权的根本保障。
  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学生兴趣,进一步阐明中国的人的人权观点和人权概念。
  3-2 分析具体案例,解释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的道理。   3-2 可提示学生列举自己特别关注的若干权利,如受教育的权利、隐私权、继承权等,思考如果在行使这些权利时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制约或与应履行的义务发生冲突时,自己应该怎么做,并尝试提出依法解决的途径。
  可比较经济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在执行《义务教育法》时的差别,并展开讨论。
  3-3 比较历史与现实中反映人治与法治的具体现象,说明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标志之一。   3-3 提供恰当的实例,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用生动的事例表达什么是人治,什么是法治,它们有什么特点,实施人治或法治的不同后果,由此理解法治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本标志。
  这里就着眼于国家的治理,要求学生领悟依法治国的道理。
  3-4 采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说明要依法为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和少数民族的权益提供特殊的保障。   3-4 在教学过程中,可针对这些社会群体的特点,列举若干相关法律规定,择其要者进行说明。如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发生或亲身经历的具体事件,表达个人的感受,会更有助于提高教学实效。
  3-5 讨论本地特别关注的问题,体验公民的主动参与对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作用。   3-5 可参与讨论的问题包括:环境问题、服务问题、交通问题、施工扰民问题、发展地区经济等问题。
  例如,可针对附近近期修建的某项公共工程,指导学生作为社区或村镇的一员,尝试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其实施情况及可能带来的各种效益与问题,并组织他们讨论。
  3-6 选用、分析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事例。 3-6 通过分析具体实例,收集有关资料或组织实践活动,如某一提案的产生、某一案件的诉讼、基层选举的进行,在具体的情境中,指导学生归纳出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若干要点。


目标4 了解当今科技发展和经济成长的特点,逐步形成促进社会进步的思想观念(2,3,10)

内容目标
教学活动

  4-1 用恰当的事例反映政府、企业、公民个人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4-1 可以通过某种事例,说明政府对国家经济建设的组织、调控作用(如实施西部大开发、兴建重大工程、建立科技开发区等);说明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细胞,企业的经营必须重效益、能开拓、讲信誉(如创名牌、不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说明个人应依法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益,自觉规范自己在经济生活中的行为。
  4-2 描述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些区域特点,并列举实例,说明必须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发展地区经济。   4-2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注重反映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体现发展区域经济的意义。如就采取“退耕还牧”“退耕还林”等环保措施的必要性展开讨论。
  也可选择内地或沿海、山区或平原等地区的例子,比较它们发展区域经济的特点。尤其提倡结合本地实际,尝试为发展本地特色经济提出合理建议。
  4-3 回顾近代科技发展的历程,概括当前科技发展的突出特点。   4-3 可结合“我们传承的文明”中有关内容,简要地梳理出近现代科技发展的几个阶段。在此基础上,运用实例或图表进行比较,指导学生自己概括出当代科技发展的突出特点。
  4-4 了解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和教育领域中的差距,说明科教兴国的现实意义。   4-4 可引导学生收集当代科技与教育发展状况的资料(最好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两个方面探讨“科教兴国”的意义:一是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突飞猛进,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二是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在经济、科技领域同发达国家的差距给我们很大的压力。
  4-5 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讨论当代市场经济与科技发展对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4-5 一方面,可要求学生引用市场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实例,围绕积极进取与创新精神的培养这一主题进行讨论;也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自然科学发现,对其影响人类生活的表现发表个人见解,从中领悟经济成长与科技进步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积极变化。
  另一方面,应提醒学生注意媒体的有关报导,讨论一些伴随科技与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伦理道德问题。比如经济领域中的欺诈行为、不正当竞争;科技领域中克隆、基因等技术的应用问题等。


目标5 了解当今的全球化趋势,形成积极融入国际社会的意识(1,3,5)

内容目标
教学活动

  5-1 列举我们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和进行交往的事例,从多样和快捷的现代传播方式中,领会社会信息化的意义。   5-1 着重说明我们用什么交往和怎样交往。比如,各种语言、文字,步行、骑马、乘车、坐飞机、面谈、书信、电话、电报、电子邮件等,进而说明信息化社会的特点。
  可设计一项活动,以所在地区的生活为例,让学生有意识地把通过不同方式接触到的人物、事件、物品、信息等归类,从而理解信息社会的特点。
  5-2 举出当今世界各地经济相互依赖的实例,初步认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5-2 可集中剖析在某一领域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例,如某个世界著名品牌的生产,某种经济资源的开发,某个环境问题的解决,某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
  此外,可帮助学生汇集有关数据,将中国或其他国家进出口商品的种类、数量、总值列表,使学生形成全球联系的概念。
  5-3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区域性战争的实例中,找出导致区域性冲突的多种因素。   5-3 可以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区域性战争,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东地区的战争、前南地区的战争等。
  应帮助学生利用地图或影视资料,知道这些战争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并共同收集资料,组织学生相对集中地从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宗教背景分析一个实例,引导学生讨论各种相关因素的影响和作用。
  5-4 列举某些重要的国际组织,知道它们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5-4 可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叙述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世界性组织,以及某些区域性组织出现的背景和性质。可结合当前国际时事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对这些组织发挥的作用进行讨论。
  5-5 结合历史与现实中的实例,表达欣赏不同民族文化的感受,领会保持、珍重民族文化传统的意义。   5-5 可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历史和地理知识,并汇集当代文化交流的信息,就“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命题进行讨论。
  也可由学生选择自己所关注的国家、地区之间的文化交往活动,对不同文化之间发生的碰撞、融合与创新发表看法。


目标6 面对当今的社会变动,努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6,7,8,11)

内容目标
教学活动

  6-1 列举实例,简述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变动,以及随之而来的主要社会问题。
  6-1 可由学生选择、描述反映社会变动的实例,如科学技术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
  同时,应提供各种资料,使学生了解世界一些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种族歧视问题、恶性犯罪问题,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人口问题等。根据学生的兴趣,可组织他们运用已有的历史知识,对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进行探讨。
  6-2 就个人感受最深的社会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6-2 可选择就业、教育、住房、交通、物价、家庭、社会风气、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问题。应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帮助他们运用学过的知识,对其成因进行具体分析,但重点在于共同探讨我们应该怎样做。
  为此,可以要求学生从各自关注或熟悉的方面考虑,如碰到社会治安问题,我们应该见义勇为还是漠然回避;在家庭成员就业出现问题时,我们应该怎样积极面对,国家可能提供什么帮助和保障。
  6-3 用实例表明,在现代社会的生活和交往中,我们应该如何竞争、如何合作。   6-3 可从个人面对的现实问题入手,举出具体实例。如竞争中的失利、家中有病人需要长期照顾、被人误解等苦恼,使学生知道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十分重要的,并用具体事例提示在竞争中遵守规则的意义,互助合作的必要性。
  也可先着眼于学校生活,如竞选班干部、参加各种竞赛等,理解竞争的意义,并认识到每个人都应以积极的心态、理性的行为去面对可能出现的结果。
  6-4 思考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如何从中国的传统美德中汲取养料,为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努力。   6-4 可帮助学生找出反映中国传统美德的格言,如“满招损,谦受益”“君子待人以诚”“嫉恶如仇”“与人为善”“严以律已,宽以待人”等,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讨论这些格言的现实意义,并就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身体力行,谈谈自己的打算。
  这里需要把握两点:一是社会现代化的要求;二是中国传统美德的作用。知道后者对于调整今天的人际关系,仍有借鉴意义。
  6-5 列举历史和现实中的事例,说明个人追求自身幸福时要有助于社会的发展,表达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6-5 选择的事例应具有丰富意义。为此,可以指导学生以撰写小论文的方式展开教学。首先,以全部课程的学习总结为基础,着眼于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结合切身的感受,发表议论。然后,可组织学生交流,由学生自评自议,共同探讨。最后,针对学生评议的情况,归纳出几个要点。




附 表:

一级目标概览

我们生活的世界

1.在具体的情境中,选择和利用必要的工具、技术和方法,识别、获取和整理相关社会信息。

2.观察、发展和理解不同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征。

3.识记、再现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脉络。

4.体会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各种规则、制度的意义。

5.尝试在经济生活中可能充当的各种角色,初步树立现代经济意识。

6.感受教育、科技、文学、艺术、体育与文明生活的关系。

7.感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不同的时间、空间条件下有所不同,有所变化。

我们传承的文明

1.理解历史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

2.回顾人类文明的历程,认识文明的发展是多种多样的。

3.考察社会文化现象的变迁,了解文明传承的时间和空间联系。

4.通过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认识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大趋势。

5.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理解民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创造与传承文明的主体。

6.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中,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兴衰。

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历程与现代世界的发展中,认清我们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2.了解当今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主动关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关心国家的民主与法制建设,自觉依法行使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4.了解当今科技发展与经济成长的特点,逐步形成促进社会进步的思想观念。

5.了解当今全球化趋势,形成积极融入国际社会的意识。

6.面对当今的社会变动,努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4 12: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一)



一、教学建议

承担《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树立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教育观,树立开放的、综合的课程观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教学观。为此,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一)从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来把握课程目标的实施

《历史与社会》是为实施公民教育而构建的综合课程。它以能力目标而非知识目标为主导组织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的联系。因此,教学不应过多考虑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要突破学科体系之间的界限,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贯穿“综合”的主线,整体把握课程目标的实施。

本课程实施的基本特点是从不同侧面,综合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分析具体问题。大到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等全球关注的问题,小到生活阅历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交往等人人都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因此,教师必须跳出分科教学的框框,特别要注意学科之间的合理渗透、融合,帮助学生借助多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从多个角度认识社会。

(二)从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来把握内容标准的实施

本课程教学内容涉及人文社会学科的很多知识,其中不少为学科概念、原理。教师要十分注意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理解,加深认识。观点、主题的教学要深入浅出,重基础知识的同时增强趣味性,注意联系实际,防止学生死记硬背。

有些“内容目标”的表达看起来概括程度高,知识跨度大,多是总结性的专题,但没有采取罗列具体知识点的方式,恰恰是内容标准 在呈现方式上的一大特点。这样做,一方面在具体知识的运用上,可以给不同地区、学校、教师和学生以较大的弹性;另一方面,在行为动词的使用上,又明确限定了目标实施的程度和方向,更便于把握、操作和检测。在教学中应该明确,学生只要按照“内容目标”去做了, 就可以说达到了标准,从而体现内容标准的实施既看重教学结果,又 注重教学过程的要求。

“教学活动”作为实施“内容目标”的补充说明,在教学内容和方式的选择上为教师提供了具体的指导,要很好把握。其中,有的是“应该”,有的是“可以”,有的是“建议”,既给出了确定具体知识的范围和条件,又扩大了教师选择知识和开展活动的空间。这种设计具有较广的适用性和较强的实用性,便于各地区因地、因时、因人自主实施教学,也有利于避免成人化和脱离学生生活经验的倾向。

考虑到我国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特别是广大农村的实际情况,为了保证所有学生都受到基本的、公平的教育,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是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操作和体验的。例如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5-5和5-6的“教学活动”中,专门安排了农村学生熟悉的、对将来走上社会有用的经营活动的例子,可供农村教师参考。

(三)优化教学的组织方式

1.尽可能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教学活动。

由于相当多的地区师资匮乏,班额较大,一些教学活动如组织不当,可能流于形式,无法有效实现教学目标。为保证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动脑,宜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这样既能够保证学生的有效参与,又可节省时间,还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活动中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

2.要灵活安排教学时间。

本课程重视探究、实践过程,教师课前必须准备充分,学生则需要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体验和探究。相当于每周4课时的时间,利于教师灵活、自主地安排教学(可以两节课连排),便于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开展。

3.力求课内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在全面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同时,要使课内与课外教学活动真正建立起有机联系。例如,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观文物古迹和纪念馆所,考察自然景观或访问有关组织、机构,调查社会问题,使课内课外活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博物馆、文物、遗址等设施不足的地区,教师要善于发掘和利用本地特有的乡土教育资源。

(四)改进教学方法

1.尊重每个学生的心理需要,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习环境。

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长、经历和兴趣,充分考虑他们的学习心理需要,重视心理反馈。要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为每个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和表现的空间,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加强教与学的合作。

教学应在合作、互助、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倡导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协商,以及对经验和学习成果的共享,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形成。同时,教师之间亦应加强教学协作,充分利用教师的不同专业特长,对学生进行综合指导。

3.强调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帮助学生通过自主的、合作的和反思性的学习过程,逐步掌握学习和认识社会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例如,学习本课程必备的收集和整理信息,识别和运用各种图表,阅读和分析文字材料等最基本的技能和方法。尽管目前很多地方还不具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足够的图书资料,但在有条件的地方,应鼓励学生根据相关问题或主题查询资料、信息,特别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

4.丰富学生社会生活的经验和体验。

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同时要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学校、社区或当地)的各种活动,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并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提高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

5.提倡教学手段多样化,鼓励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要充分运用多种地图、图表、历史年表、文物模型等传统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更要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网络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

(五)积极参加各种培训

本课程对教师要求较高,既表现在学科知识本身,又表现在教学观念上;既有设计、组织教学的要求,又有对教师教学方法方面的要求。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水平、艺术的提高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培训教师,同时教师应积极投身本课程的教育科研。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参加各级、各类教育培训)积累教学经验,调整、更新、充实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理论与人文修养,不断学习,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实验,努力提高综合课程的教学效果。

此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图书资料的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添置必要的教学设备,充分发挥已有的实验室、电教室和微机室的作用。

社会各界应大力协助,一些教育基地如博物馆、展览馆及古迹应提供方便条件,各级政府都应给予支持。

附:案 例

案例1 通过模拟活动学习经济
         ──学习家庭理财

本案例可对应内容标准“我们生活的世界”主题中的内容目标5-1。提供本案例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常见物品和存在的现象,理解比较抽象的概念和原理。

目 标

(1)熟悉有关的经济类词汇,初步理解一些常用的经济学概念和原理,如“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

(2)学习根据现有条件来选择商品或服务的观念和方法,初步掌握制订简单的预算计划等基本技能。

教学步骤

(1)让学生列举并讨论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必要支出,如在食物、住房、日用品、医疗、文化和娱乐活动等方面的开支。

(2)让学生根据家庭生活的经验,讨论节省和积蓄钱财的方法和意义。

(3)模拟家庭生活。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组成“家庭”,共同制订一个月的家庭预算计划。

(4)全班评选最合理的家庭预算方案,并说明理由。

对教师的建议

运用各种方式使学生理解经济概念,引导学生懂得最经济的消费并不是少花钱,而是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

评价重点

(1)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2)是否能恰当使用价格、货币、利息、消费和预算等经济词汇。

(3)是否在活动中与同学合作,并制订出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预算计划。

案例2 通过角色扮演认识历史人物的作用和历史事件的意义
                    ──评述北魏孝文帝改革

本案例对应的是内容标准“我们传承的文明”主题中的内容目标4-2和6-2。提供本案例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运用角色扮演的学习方式,缩短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让学生尝试处于当时人们的立场和处境去思考问题,作出判断,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促进学生对历史认识的主动建构。

目 标

(1)根据教师所提供的和自己收集的材料,选择要扮演的角色,重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幕,初步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

(2)培养运用史料说明自己观点和立场的态度和技能,初步掌握收集和整理史料等学习历史的方法。

(3)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于推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所具有的历史意义。

教学步骤

(1)教师向学生出示《北魏疆域图》和《北魏孝文帝迁都路线示意图》,引导学生解读地图上所包含的信息,然后思考: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怎样理解孝文帝的改革措施?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并利用多种渠道收集材料,了解有关的背景知识和这一事件发生的大致线索。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和初步形成的观点,选择要扮演的人物(如北魏孝文帝、鲜卑族大臣、汉族官僚、普通百姓等),确立自己的学习课题。

(3)按角色分组,通过与同学交流和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完善自己的观点,准备辩论。

(4)学生根据已有材料,模拟扮演“北魏孝文帝改革”,辩论孝文帝改革的是与非,并出示自己的论据。

(5)全班讨论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今天的意义,写一篇《我看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小论文。

对教师的建议

(1)指导学生学会有目的地阅读材料,充分解读现有史料。如果资料不足,教师要尽可能提供资料。

(2)组织学生角色扮演时,要帮助学生对各种观点进行归纳,还要求学生在表述观点时出示相应的事实材料,并帮助学生反省自己的观点和学习方法。

评价重点

(1)学生是否对该课题产生学习兴趣,并积极参与角色模拟活动。

(2)是否能有目的地查找并整理文献史料、实物史料等相关历史材料。

(3)是否表明自己的观点并出示相应的事实依据,并在讨论和进一步学习史料的基础上修正或完善自己的观点。

(4)是否了解有关北魏孝文帝及其改革的基本历史知识。

案例3 从河流的变迁看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母亲河”的变迁

本案例对应内容标准“我们传承的文明”主题中的内容目标1-2。提供本案例旨在说明如何创设情境以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习兴趣,如何指导学生查找资料论证自己的观点,如何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地理、历史等知识和方法阐释河流变迁的现象。

目 标

(1)通过探究黄河改道、污染和断流的历史原因,认识水资源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以及过度开发对水资源及生存环境造成的危害。

(2)运用探究黄河变迁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探讨其 他河流的变迁原因,从中归纳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影响。

(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运用事实材料说明自己观 点的能力。

教学步骤

(1)提供学生图片、文字或录像资料,引导学生发现黄河古今面 貌的不同,产生探究黄河变化的问题意识。

(2)交流各自收集并整理的有关信息,解释黄河变迁的原因。

(3)讨论黄河改道、断流和污染的原因。

(4)小组合作,选择一条大家比较熟悉的河流为探究对象,发现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促进知识的迁移。

(5)撰写探究报告和学习体会,从自己的生活出发提出保护生态 环境的建议,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评价重点

(1)学生是否对黄河的变迁产生探究兴趣,并积极参与调查和讨论。

(2)是否能对黄河改道、断流和污染的原因表达自己的想法。

(3)是否能有目的地收集资料,提出有事实依据的见解。

(4)是否能较完整地整理、归纳探究成果。

(5)是否能从自己的生活出发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 

二、评价建议

为顺利完成本课程的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课程的评 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和把握。

(一)转变评价观念

评价观念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的目的应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为激励和调控,从而改进和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评价的主体应从单向转为多元。评价不仅包括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还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评价。

3.评价内容应从过分倚重学科的学业成绩转为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从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转为终结性、过程性和发展性并重,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4.评价的模式应从过分注重量化转为量与质的结合。

总之,本课程的评价不仅要对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做出评价,而且要对学生认知能力、思维水平、认知策略、情感态度和个性发展等方面进行整体评价,尤其要关注学生在这些方面发生的变化及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二)明确学习评价的重点

1.本课程侧重评价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评价不应停留在简单考查学生对知识的重现或记忆方面,更应该考查学生整合知识的水平。例如,在评价时不应要求学生过多记忆某些事件的具体细节,而应要求他们了解某些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发生的背景,并能结合当时的地理环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因素,综合分析,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因此,学生能否将具体知识整合到内容体系中是评价的重要标准。

2.本课程侧重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不仅测查学生对历史、地理学科及相关学科基本技能的掌握,更要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进行推理和创造性思维的水平。本课程涉及很多当今面临的社会问题,应突出评价学生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其中不仅包括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还要特别注意学生参与体验、探究活动而发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

(三)改进学习评价的方法

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多种多样,学生的个性日益鲜明。为了适应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改进和完善评价方法,避免用单一标准或方法测评学生学业成就。本课程注重知识的综合、学生的参与和社会意识的形成,这些特点也要求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来明确评估学生的进步和教学的作用。我们倡导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具体建议如下。

1.纸笔测试。

这是传统的评价方法,对评价学生在知识记忆,如概念、时间、地点、文献内容等方面特别有效,能迅速发现学生学习的遗漏。精心设计的多项选择、搭配、判断对错、简答或撰写小论文等,是评价的主要方式。有些内容,如学生能否识别重要的名词术语,能否说出某地的准确位置,能否说出某两件事情(或事物)的关系或联系,是否知道怎样按照年代顺序理解事件,能否归纳、概括事实,等等,经常采用这种评价方式。

2.项目评价。

学生分小组合作研究,教师对其完成情况进行判断。通常是让学生准备一段时间,设计一个计划,可以围绕着真实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调查。要求学生收集、组织、解释或表达信息,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一份报告。最后由任课教师或教师组依据标准进行评价。

3.教师观察。

在学生面对并解决一个课题的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的各种表现,如学生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怎样进行推理,怎样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成果,想法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等等。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的微观分析,应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记录学生的能力表现并加以判断,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甚至失误。

4.口头讨论。

要求学生在全班或小组内做陈述或讨论,教师提问,记录结果。教师通过学生的表述来判断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深度。这种评价允许师生共同探讨答案,得出更全面的回答。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应指出学生的错误或不足。

5.学生自评。

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审视自己的作业,反思已取得的成绩和进步。由教师给学生提供评价标准,让学生进行自我剖析和评价。这种方式能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评价技能,提高他们解决问题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6.合作评价。

学生运用一定标准互相评价。要求学生观察、思考其他同学的进步。在评价他人的学业成就时,学生能接触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点,学会欣赏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扩展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认识。

7.学生学习成长记录。

这是一种有目的的收集学生作业的方法,集中记录学生在较长时期内的努力、进步和成就,可以反映学生一段时间内的成长发展轨迹。

评价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动性,根据本地区与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各种评价方法,并创造出更适合自己教学的、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多种方法的结合使用可以发挥互补性,使教学评价更有效、可靠。

(四)重视学习评价的反馈

没有反馈的评价不能算是全面的评价。评价的反馈直接关系到评价的有效性和学生的未来发展。定期的反馈评价对学生的行为和教学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学生评价的反馈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应强调学生在哪些方面是成功的,取得了哪些成绩,同时指出不足。教师在评价反馈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生,要公正、公平,不能带有任何偏见和歧视,应以鼓励、肯定和表扬等正面强化为主,杜绝一切轻视、为难、伤害学生的评价方法。反馈评价时还应给学生自我评价及家庭参与评价的机会。

(五)加强教学评价

评价教师的教学是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和业绩做出恰当的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激励教师不断钻研教学的重要手段。做好教学评价,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调整知识结构,增强知识储备和积累经验。

《历史与社会》的综合性、人文性、社会性等特点决定了课程内容的广、博、杂,并且相当一部分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因此需要教师不仅有丰富的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要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教师平时应该关注时事,对社会问题有较敏锐的观察和正确的判断,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2.提高教学能力。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检查自己的教学能力:

(1)是否理解、掌握本课程标准;

(2)能否适用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从多种角度综合认识、分析某些社会问题;

(3)是否善于利用多种方法、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学会综合地分析问题的方法;

(4)是否细心观察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恰当评价学生学习成就(特别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评价方法因人而异);

(5)能否主动寻找各种社会资源,并与家长和其他社会人士合作,为学生参与社会创造条件。

3.端正专业态度。

主要评价教师是否热爱本学科教学,能否做到肯于钻研、勤于思考、乐于学习、勇于创新。

为保证评价结果的公平、有效,需要保证实施本课程教学的基本条件。在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接触到本课程需要的最基本资源,如教科书、地图、地球仪、图书等资料的同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应大力鼓励和支持教师从事本课程的教学,如给予各方面的优惠条件,包括提供各种可能的资源(图书馆、音像资料、幻灯机、录像机、电脑等);给予多项政策保证,包括教学时间、进修时间、职称评定、教学活动经费等。此外,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家长的支持,使学生有参与各种社会实践的场所和机会,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历史与社会》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这门课程对课程资源的要求较高,要顺利实现教学目标,不仅要充分发挥教材功能,还要尽可能开发、利用校内外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本课程强调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实践,倡导合作学习。因此,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不仅包括学校和教师,也包括学生自身,要求学生根据学习需要,开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这有利于弥补学校课程资源的不足,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优化学习效果,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

本课程提倡课程资源多元化。课程资源包括:

文字资源:图书(包括教材)、报纸、照片、地图、图表

音像资源:电影、电视节目录像、VCD、磁带、各类教育软件

实物资源: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视听教室、多媒体设备(网络、电视、广播等)、历史遗迹、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

人力资源:学生及其家庭成员、教师、社会人士(专家、政府公务员、社区工作人员等)

教育行政部门要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并主动与学校所在地区相关部门联系沟通,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社会也应为《历史与社会》的教学给予支持和帮助。

在使用课程资源时应依据下列原则:

目标性原则──明确教学目标,根据需要选择课程资源。

多种感官配合原则──使用课程资源时,尽量组合不同类型的资源,促进学生的理解。

易用性和可行性原则──课程资源必须容易操作、省时、高效。

效能性原则一根据资源的不同特点,配合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效能。

  四、教材编写建议
(一)教材编写原则

《历史与社会》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本课程教学的材料,它不仅包括纸质材料,还包括音像材料和电子材料,是一个立体化的教材体系。

教科书是最为重要的教学材料,是实施课程标准的基本工具。编写《历史与社会》教科书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

《历史与社会》教科书的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反映本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在统一基本理念和要求的前提下,教科书编者可以充分发挥创造性,重新组合和调整课程内容的顺序,编出不同特色的教科书。例如,关于“人类文明的传承”的内容,可以按照主题的设置编排,也可以按照时间的线索编排。

2.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符合本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的要求。

《历史与社会》教科书涉及历史、人文地理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内容,其中有些内容与它们在分科课程中所处的地位或说明的主题不尽相同,教科书编者要把握好这些内容在本课程中的落脚点。例如,一些区域自然地理的内容,在《地理》教科书中是重点内容,在本课程中则是作为人类生活环境的背景来呈现。

3.教学内容的组织应体现综合的特点。

教学内容的组织应从根本上改变分科施教的模式,突破学科逻辑体系。在设计具体内容时应把相关学科的内容进行综合,体现综合的价值。例如,关于几个文明区的内容,既要说明其历史变化,又要展示其在空间上的分布。据此,教科书的内容框架和结构应该是崭新的综合设计。

4.教学内容的编排应突出实践性。

教学内容的编排,在呈现具体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入手。教科书中应多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5.教学内容的表达应避免成人化。

教科书的呈现方式要合乎学生的心智发展特点。教科书中的图像和教学辅助资料应占有比较大的比重;课文内容的表述应增强探究性和趣味性,在符合科学性要求的同时,语言尽可能通俗、生动;版式设计应新颖、美观,符合学生的审美情趣。

6.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弹性。

考虑不同地区学生基础的不同,地方资源和文化特色的不同,教科书中可以安排必学和选学两部分内容,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需要。

其他教材应围绕教科书来设计,重要的是发挥各自教学媒体的独特作用,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二)教学内容编写建议

教学内容的编写,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确定能够贯穿整个教学内容的主线或线索。

《历史与社会》教科书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需要有一条或几条主线贯穿其中,才能使教科书有“形散神聚”的效果。

2.构建有较高综合程度的逻辑框架。

在构建教科书的框架时,应以打破分科教学模式,体现综合的意义和价值。例如,可以分类别、分层次、分阶段进行纵向综合。若以能力目标作为综合的线索,七年级可以侧重于综合识别的能力,八年级可以侧重综合分析的能力,九年级可以侧重综合探究的能力。据此,教学内容的逻辑框架可以按照“社会是怎样的──社会为什么是这样的──社会应该是怎样的”编排。

3.合理安排课文、图像和学生作业三个系统,并重视三个系统之间的配合。

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部分,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要清楚,对具体内容的表述要精当。 图像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寻找文与图的最佳结合点,多用而不滥用图像。学生作业应围绕课文来设计,但不是课文内容的简单重复,要有启发性。

4.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本课程应以1~6年级的相关学科为基础,与并行学科相互配合,一方面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另一方面防止重要内容的遗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1-23 08:18 , Processed in 0.126696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