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242|回复: 2

[音乐] 音乐教师招聘考试资料之音乐常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24 19: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萨拉班德
  一种慢速三拍子舞曲。强音常在第二拍,结构为两段式。十五世纪起源于波斯,十六世纪流行于西班牙,后传入法国,常用于贵族社会和舞剧中。十七世纪前半叶起,常见于德国古典组曲,为其中四首固定舞曲的第三首。

小步舞曲
  原为法国土风舞,一种三拍子的舞曲。约1650年传入宫廷,逐步变成速度徐缓、风格典雅的舞曲,流行于贵族社会。十七、十八世纪常用于古钢琴组曲和管弦乐套曲中,作为一个乐章(常为第三乐章),也可作为单独的器乐曲。其结构为三段式曲体,中段常用三个声部写成,故称“三声部中段”,沿习至今。

加伏特
  一种法国古代民间舞曲。传入宫廷后,被采用于舞剧和歌剧中。后又被作曲家采用,成为器乐组曲中的一个乐章。其特点为:中速,四拍子,中间常插入一段以长音为衬托的风笛舞曲,前后形成对比。

恰空
  十六世纪时原为西班牙的一种舞曲。情绪热烈奔放,约十七世纪起传入欧洲各国,演变为器乐曲。通常为中速,三拍子,情绪庄重。其主题常由一连串和弦的低音构成,在不断反复的低音主题上进行各种变奏。

塔兰台拉
  最初是意大利南部的一种民间舞曲。据传说:被一种毒蜘蛛“塔兰台拉”咬伤的人,必须剧烈跳舞始能解毒,塔兰台拉舞即起源于此。以三连音构成的节奏贯穿全曲,速度迅急,临结束前逐渐加快,情绪热烈。

圆舞曲
  起源于奥地利北部的一种民间三拍子舞蹈。分快、慢步两种。舞时两人成对旋转,十七、十八世纪流行于维也纳宫廷后,速度渐快,并始用于城市社会舞会。十九世纪起风行于欧洲各国。现在通行的圆舞曲,大多是维也纳式的圆舞曲,速度为小快板,其特点为节奏明确,旋律流畅。著名的圆舞曲有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

玛祖卡
  波兰民间的一种男女双人集体舞。动作有滑步、成对旋转、女人围绕男子作轻快跑步等。起源于波罗的海沿岸马祖尔人聚居的马索维亚一带。十八世纪起,流行于欧洲各地。其音乐特点为:中速,三拍子,重音变化较多,情绪活泼热烈。作曲家肖邦曾将此体裁加以发展,写了许多著名钢琴独奏曲。

波尔卡
  捷克的一种民间舞蹈。以男女对舞为主。基本动作由两个踏步和一个跳踏步组成。于十九世纪中叶风行全欧。大致分为急速、徐缓和玛祖卡节奏等三种类型。一般为二拍子,三部曲式,节奏活泼。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最先用之于歌剧和器乐创作中,如歌剧《被出卖的新娘》中的波尔卡。

哈巴涅拉
  又译作“阿伐奈拉”。十九世纪上半叶,兴起在古巴的一种舞曲,原由非洲黑人传入。其节奏特征为:中速,二拍子,第一拍有附点。如法国作曲家拉威尔的《西班牙狂想曲》中的哈巴涅拉。

探戈
  起源于非洲西部。十九世纪后叶成为流行于阿根廷及其他拉美国家的双人舞蹈,用之于社交舞会。其音乐特点为:中速,旋律与伴奏常形成交错节奏,与哈巴涅拉相似,以切分音为其特色。后传入欧洲发展成“大陆探戈”。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4 19: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创意曲
  一种复调结构的钢琴小曲,根据某一音乐动机即兴发展而成,类似小赋格曲等。由作曲家巴赫所创用,并作有二声部与三声部《创意曲》各十五首。


赋格
又称“遁走曲”,意为追逐、遁走。是复调音乐中最复杂而又严谨的曲体形式,其结构通常包括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部分。基本特点是运用模仿对位法,使一个简短而富有特性的主题在乐曲的各声部轮流出现一次(呈示部);然后进入以主题中的部分动机发展而成的插段,此后主题及插段又在各个不同的新调上一再出现(展开部);直至最后主题再度回到原调(再现部),并常以尾声结束。其种类除有严格赋格曲外,还有自由赋格曲及小赋格曲等。




诙谐曲
  又称谐谑曲。一种三拍子的器乐曲。其主要特点是节奏活跃,速度较快,常出现突发的强弱对比。常在交响曲等套曲中作为第三乐章出现,以取代宫廷风格的小步舞曲。十九世纪后,出现钢琴诙谐曲,其篇幅、结构、段落更为庞大而对比强烈,其中著名的有肖邦的四首钢琴诙谐曲等。



交响诗
  一种单乐章管弦乐曲,又称音诗,属于标题音乐范畴。由作曲家李斯特首创这一体裁。形式上不拘一格,并根据奏鸣曲式的原则自由发挥,常以诗歌、戏剧绘画及历史事迹等为题材,广泛运用主题变形的手法,塑造出表现特定标题内容的艺术形象。另有交响音画、交响童话、交响传奇等体裁,均相似。著名的交响诗有李斯特的《前奏曲》、《塔索》,德彪西的《牧神午后》、《海》,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等;我国的交响诗有辛沪光的《嘎达梅林》和施咏康的《黄鹤的故事》等。

进行曲
  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乐曲。原是舞曲的一种,多用在群众出场、退场的时候。十七世纪起,渐渐转入音乐艺术的领域。当时的进行曲形式,多为二部曲式;现代进行曲常以三段式出现,中段较抒情,以取得对比,用偶数拍子,节奏明确,结构整齐。群众歌曲常用进行曲体裁,如冼星海的《救国军歌》等。

卡农
  同一旋律以相同或不同的高度在各声部先后出现,后面声部按一定的间隔依次模仿前一声部进行。用这种手法写成的乐曲称“卡农曲”。轮唱曲即卡农曲的一种,用同度卡农手法写成。


浪漫曲
  一种无固定形式的抒情短歌或短乐曲。十八世纪后半叶在法国民间、十九世纪中叶在俄国广泛流行。其歌曲的特点为:曲调表情细致,与歌词紧密结合,伴奏亦较丰富;器乐曲旋律富于歌唱性,常由小提琴及管弦乐队演奏。


  




美声唱法
  十七世纪产生于意大利的一种演唱风格。以音色优美,发声自如,音与音的连接平滑匀净,花腔装饰乐句流丽灵活为其特点,但因忽视词意表达上的细致、深刻,故常表现出追求声音效果、炫技和程式化的倾向。盛行于十七、十八世纪。代表歌唱家有卡法莱里、法里奈里等。这种演唱风格在此后意大利的声乐艺术中,仍获保留并有所发展,并在全世界有一定影响。
  
托卡塔
  又称“触技曲”。一种富有自由即兴性的键盘乐曲。通常由几个对比性乐段构成,大多速度较快,节奏紧促,并对乐器演奏技术有所发挥。十六至十八世纪流行意大利。十九世纪在德国进一步发展,自由奔放特点显著。十九世纪后,大多以快速节奏贯穿全曲。
小夜曲
  一种黄昏或夜间在室外独唱或独奏的歌曲或器乐曲。渊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的一种爱情歌曲。其音乐情绪缠绵委婉,常为青年人徘徊于恋人窗前时所用,流行于西班牙、意大利等国。通常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如舒柏特的歌曲《小夜曲》等。另外还有一种供乐队合奏的小夜曲,其曲调轻快活泼,始于十八世纪末,常为上流社会达官显贵餐宴时助兴而用,如莫扎特的《D大调哈夫纳小夜曲》等。
序曲
  原指歌剧、清唱剧等作品的开场音乐。十七、十八世纪的歌剧序曲分:法国、意大利序曲两类。前者为复调风格,分为慢板、快板、慢板三个乐章,中段为赋格形式,末段较短;后者为主调风格,快慢顺序与前者相反,分为快板、慢板、快板三个乐章。十九世纪以来,作曲家常采用这种体裁写成独立器乐曲,其结构大多为奏鸣曲式,并有标题。著名的序曲有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序曲》、韦伯的《自由射手序曲》、贝多芬的《费德里奥序曲》、罗西尼的《威廉·退尔序曲》、柴可夫斯基的《1812年序曲》及《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等。
音乐作品的编号
  作曲家常常把他自己所有的作品来一个总的编号,用OP这一符号作编号的字头。如OP.131即作品第131号。有的系作曲家本人按写作时间的先后编号,有的是作曲家逝世后由他人为其作品编号的,也有在出版时由出版商加以编号的。如莫扎特的一些作品,编号前冠以编号者寇歇尔的第一个字母“K”字。
  
组曲
  若干短曲连为一体的管弦乐曲或钢琴曲。其中各曲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组曲有古典、近代之分。古典组曲又称“舞乐组曲”,兴起于十七与十八世纪之间,是采用同一调子的各种舞曲连接而成,但在速度、节拍等方面互相形成对比,如巴赫的古钢琴组曲。近代组曲又称“情节组曲”,兴起于十九世纪,从歌剧、舞剧、戏剧音乐或电影音乐中选若干乐曲辑成,有的根据特定标题内容或民族音乐素材写成,如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组曲》、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交响组曲《舍赫拉舍拉》、德沃夏克的《捷克组曲》等。

广东音乐
  流行于广东地区的丝竹音乐。是从广东戏曲中的"过场"和民间"小调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期的乐队由二弦、提琴、横萧(即笛子)、月琴和三弦组成,称为"五架头",又称"硬弓"。约在1920年后,因受江南丝竹的影响,改用高胡为主奏乐器,辅以扬琴和秦琴,称"三件头",又称"软弓"。此后,乐队组合又有了种种发展。广东音乐的音色清脆明亮,曲调流畅优美,节奏活泼明快。《雨打芭蕉》、《旱天雷》、《双声恨》、《赛龙夺锦》、《鸟投林》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优秀传统乐曲。

江南丝竹
  流行于苏南、浙江一带的丝竹音乐,以上海地区最具特点,影响最广。著名的传统乐曲有《欢乐歌》、《云庆》、《行街》、《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慢六板》和《四合如意》八大曲。音乐格调清新、秀丽,曲调流畅、委婉,富有情韵。合奏时各个乐器声部既富有个性而又互相和谐,演奏效果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江南丝竹丰富的支声性复调织体写法得到音乐工作者的普遍注重。

福建南曲
  亦名“南音”、“南管”或“弦管”。曲调典雅古朴,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音乐。它包括“指”、“谱”、“曲”三大部分。“指”是有词、有谱、有指法的套曲,如《刘智远》、《王月英》等;“谱”是无词而有指法的器乐演奏谱,最著名的有《四时景》、《梅花操》、《八骏马》和《百鸟归巢》;“曲”即散曲,亦称“草曲”。乐队组合形式分“上四管”和“下四管”。上四管又分“洞管”(洞箫、二弦、琵琶、三弦、拍板)和以品萧(即笛子)替换洞箫的“品管”两种。下四管又称“十音”,乐器有南嗳(小唢呐)、琵琶、三弦、二弦、响盏、狗叫、铎、四宝、声声(铜铃)和扁鼓等。

潮州弦诗
  流行于广东省潮安、汕头的古乐“诗谱”。演奏时常以二弦领奏,以木板击拍,不用锣鼓。乐曲通常是将一首诗谱用头板、二板、三板等板式变化,以及“拷拍”和“催”等节奏变化的技法,发展成为一首由慢速而逐层加快的套曲,如《昭君怨》、《柳青娘》、《双狮戏球》等。弦诗乐采用“轻三六”、“轻三重六”、“重三六”和“活五”等调式、调性变化的手段,使旋律色彩丰富多变,富有特色。

浙东锣鼓
  流行于浙江东部嵊县、宁波、奉化、舟山等地的吹打音乐。其打击乐非常丰富。嵊县的“五锣”形式,奉化、舟山等地的“十锣”形式,都是由一人演奏多面锣或多面鼓,色彩丰富,技巧复杂,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浙江锣鼓的曲目丰富,《大辕门》、《将军得胜令》等乐曲表现了古代将士们凯旋归来时万民欢乐的情景;《划船锣鼓》、《舟山锣鼓》和《绣球》等表达了人们轻快愉悦的情绪;《万花灯》结构庞大,富有层次,生动地描绘了元宵佳节闹花灯的各种情景。

苏南吹打
  流行于江苏南部无锡、苏州、宜兴一带的吹打音乐。它与明清文人著作中所记述的江南“十番鼓”和“十番锣鼓”相似。《满庭芳》、《甘州歌》等乐曲是以独奏的鼓段为中心,把丝竹曲牌联合成套头的“十番鼓”。鼓段有慢鼓段、中鼓段和快鼓段。鼓套子丰富,演奏难度高,这种形式在现存的吹打音乐中很罕见,其历史悠久。《下西风》、《喜遇元宵乐》等乐曲是以锣鼓段为中心的大型套头,为“十番锣鼓”。《十八六四二》、《近锣》等为“清锣鼓”。苏南吹打的套头结构庞大,组织有序,锣鼓段的写作很有规律,是我们研究吹打音乐至为重要的乐种。

潮州大锣鼓
  流行于广东潮安、汕头地区的吹打音乐。乐队中选用了斗锣、深坡、吭锣、唢呐(长杆)、二弦等独特的乐器,因而乐队色彩与众不同。唢呐用麦轩为哨,发音柔和优美,是领奏乐器。打击乐器各有一定的音高,其合奏音响较谐和。司鼓者以轻重缓急的底鼓和刚柔徐疾的手势指挥乐队,并以演奏复杂多变的鼓套充分发挥它的表现作用,是一种具有中国气派和民族风格的击鼓艺术。传统十八大套乐曲除描写生活情景的《双咬鹅》和《闹鸡》以外,其他均是“正字戏”音乐联奏,如《关公过五关》、《抛网捕鱼》等。

河北吹歌
  流行于河北民间的吹打音乐。有“吹歌会”、“吹鼓乐”、“吹管乐”、“吹打班”等不同称谓。它以吹管乐器为主,吹奏的曲目大多是民歌和戏曲唱腔,因而得“吹歌”之名。由于它要“吹歌”和“咔戏”,所以管乐器的吹奏技巧得到了很大发展,如《梆子调》、《河北梆子》等,演奏者能对戏曲行腔和人物性格模拟得维妙维肖。另外还创造了模拟三弦弹奏和细雅的萧声的特技,如《山东大鼓》、《小开门》等。河北吹歌的演奏形式生动活泼,音乐格调清新刚健,富有地方色彩。

主导动机
  德国作曲家瓦格纳创用的名词,指在大型音乐作品(主要是歌剧)中,用以象征或预示某一特定人物、境界、事件、概念的主题或动机等。每当某一人物再现或某事件将发生时,其主导动机也反复出现,有时其节奏或音程略有变动。其涵义与所谓贯穿音调、固定乐思相仿。

主题
  乐曲中具有特征的、并处于显著地位的旋律。它表现一完整或相对完整的乐思,为乐曲的核心,是其结构与发展的基本要素。有些乐曲往往含有若干主题。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4 19: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乐段
  由若干乐句组成、具有完整乐思性质的段落。最常见者有二句式或四句式两种,亦有整乐段一气呵成不易划分句逗者。

二段式
  乐曲的基本形式之一。由两个明显的乐段组成,前后两段互相对称或对比。其通常图式为A+B。

三段式
  乐曲的基本形式之一。由三个段落组成,其中第三段与第一段相同或基本相同,第二段具有对比性质,第三段带有再现性质。其图式为A+B+A。

复三段式
  乐曲的基本形式之一。系三段式曲体的复杂化。其中有一段以上本身就是由二段体或三段体等构成。其图式有A+B(a+b)+A等等。器乐曲中常采用此类曲式写作。

奏鸣曲式
  在三部曲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曲式。起始于十七世纪的意大利序曲和法国序曲。通常作为古典派音乐的奏鸣曲中的主要乐章(第一乐章)的结构。它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呈示部之前往往有一慢速引子,再现部之后有结尾。呈示部由第一主题(主调)、经过句、第二主题(多为属调)与结尾等部分组成,两个主题往往有对比;展开部运用呈示部的材料作为主要素材,通过各种手法(如转调等)展开,形成高潮;再现部类似呈示部,但一般两个主题均为主调,以求得调性统一。浪漫派以后的作曲家已不严格遵守上述程式和原则,多为自由的奏鸣曲式了。

变奏曲式
  先奏出一自成段落的主题,然后以一系列的主题变形(即变奏),使主题通过多次不同的变奏而得到多方面的发挥。其图式为:主题——变奏1——变奏2——变奏3……少则三五次,多则数十次。变奏之主题,大都较优美动人。常有用变奏曲式写成的独立乐曲,也有用于奏鸣曲等大型乐曲中(通常用于慢乐章)的,如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

回旋曲式
  起源于欧洲民间的轮舞曲,十八世纪初叶法国古钢琴曲多用之。以一再反复的基本主题与若干各不相同的“插段”交替出现为原则。其图式为:A(基本主题)+B(第一插段)+A+C(第二插段)+A…。这种曲式适宜于表现活跃欢腾的情景,奏鸣曲、交响曲等大型乐曲的末乐章常用之,以热烈的气氛结束音乐。在歌曲中也有回旋曲式性质的作品,如冼星海的《到敌人后方去》等。

分节歌
  用同一曲调的反复配多段歌词的歌曲形式。其中各段歌词在字数、韵律等方面均大体相同,在民歌中尤为常见,如《四季歌》、《蓝花花》等。群众歌曲创作也常以分节歌形式出现,如生茂的《学习雷锋好榜样》等。

副歌
  在某些分节歌中,往往有一个部分歌词每遍所唱都不同,而另一部分则每遍相同,这歌词相同的部分即为副歌,通常为二段式歌曲中的第二段,与第一段常成节奏、拍子、速度、调性上的对比,并集中概括全曲中心思想。也有第一段为副歌的。如王莘的《歌唱祖国》中自“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起的部分。

尾声
  指乐曲的结束部分,用以引伸未尽之意并加强结束感;在大型乐曲中快板乐章的尾声,常带有发展,形成曲终的高潮。

华彩段
  原指意大利正歌剧中咏叹调末尾处由独唱者即兴发挥的段落。后来在协奏曲乐章的末尾处也常插用此种段落,通常乐队暂停演奏,由独奏者充分发挥其表演技术。这部分的演奏较自由,难度也较高,因而也较引人注目。华彩段最初由独奏者即兴创作,后来,作曲者也开始写作,成为作品中的有机部分和独具特点的段落。

宣叙调
  歌剧、清唱剧中的一种独唱曲体裁,也称“朗诵读”。旋律近于说白,节奏比较自由。

咏叹调
  又叫“咏唱”。原意是抒情独唱曲。最初是意大利的歌剧、清唱剧中常以歌谣体裁出现的独唱曲,通常篇幅较大,且富于戏剧性,集中体现剧中某一人物形象或心理上的刻划。常为复三段曲式或变奏曲式、回旋曲式。由于其旋律性强,表现力丰富,可在音乐会上单独演唱。

清唱剧
  又译作“神剧”、“圣剧”。大型声乐套曲。包括独唱、重唱以合唱,有的也用管弦乐队伴奏。内容富于戏剧性和史诗性。十六世纪末起源于罗马,最初以《圣诗》故事为题材,表演形式与歌剧相似。十七世纪中期始发展成为在音乐会上演出的声乐作品,并以合唱为主。如海顿的《创世纪》等。现代作曲家常用以表现重大历史或现实题材。

康塔塔
  大型声乐套曲。最初是一种独唱的世俗叙事套曲,以咏叹调和宣叙调交替组成。十七世纪初产生于意大利,中叶传入德国,遂发展成为一种包括独唱、重唱、合唱的声乐套曲,以世俗或《圣经》故事为题材。这种康塔塔与清唱剧相似,内容往往偏重抒情,故事内容较简单,并与中国的大合唱相近。

大合唱
  大型多乐章的声乐套曲。包括独唱、重唱、对唱、齐唱、合唱(有时穿插朗诵)等,常用管弦乐队或钢琴伴奏。

弥撒曲
  这是一种天主教堂所用的复调风格声乐套曲。十七世纪前,是没有伴奏的清唱曲。分普通、特别、安魂、婚礼、主教等弥撒类型。其中普通弥撒曲用途较广,通常包括《天主矜怜颂》、《荣福经》、《信经》、《三呼圣哉》、《祝福经》、《羔羊经》六个乐章。十七世纪起采用管弦乐伴奏,插入独唱、重唱等,著名的弥撒曲有巴赫的《b小调弥撒曲》、贝多芬的《庄严弥撒曲》等。

牧歌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世俗歌曲。盛行于意大利。十四世纪的牧歌由田园风的独唱歌曲演变而成,伴奏部分有一个或两个声部,歌词大多以爱情或自然景物为题材;十六世纪的牧歌由一种多声部的复调歌曲“伏罗托拉”演变而成,为无伴奏合唱曲,具有四个或五个声部,其高声部最为突出,在实际演出时往往由一人独唱,其余声部则由乐器奏出,有时甚至各声部均由乐器演奏。此种牧歌常被改成键盘乐曲等。意大利牧歌全盛时期的代表作曲家有玛兰齐渥、拉索等。十七世纪后,牧歌渐趋衰竭。

阿勒曼德
  十六世纪后半叶起源于德国的一种舞曲。十八世纪上半叶,在巴赫等人的创作中,发展成为纯器乐曲。其特点为:中速,四拍子,以一短时值的音符作为起拍;旋律流畅,伴奏简单,常由两段组成,各重复一遍。在德国古典组曲中,它是固定的四首舞曲的第一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2-27 05:19 , Processed in 0.145083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