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2401|回复: 2

[真题] 2013下半年江西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深度押题试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10 20: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30分)
  1、教育制度化的形成是以(  )为标志的。
  A.高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成人教育
  D.学校教育系统
  2、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  )的人。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实践属性
  D.现实属性
  3、课外活动不包括(  )。
  A.群众活动
  B.文娱活动
  C.自习课
  D.科技活动
  4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反映出人们选择教育方式受到(  )的影响。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复合决定论
  D.心理决定论
  5、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系统性
  B.客观性
  C.能动性
  D.主观性
  6、小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A.小学教育培养目标
  B.小学教育内容
  C.小学教育方法
  D.小学教育目的
  7教师的行为举止之所以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对其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因为学 生具有(  )。
  A.依赖性
  B.向师性
  C.背师性
  D.示范性
  8、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 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9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
  A.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
  C.长期性、间接性
  D.主体性、示范性
  10、人身心发展的源泉与动力是(  )。
  A.遗传
  B.环境
  C.教育活动
  D.个体主观能动性
  11、组织多数或全体学生参加的一种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是(  )。
  A.体育活动
  B.课余活动
  C.文娱活动
  D.群众性课外活动
  12、隋唐以后使得政治、思想、教育更加制度化的是(  )。
  A.察举制
  B.举孝廉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3、我国小学课程的设计要适合小学儿童(  )的特点。
  A.知识掌握
  B.能力培养
  C.品德养成
  D.身心发展
  14、少年儿童是社会公民,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  )。
  A.社会义务
  B.社会责任
  C.社会权利
  D.社会使命
  15、允许成绩优秀的学生跳级,体现了(  )原则。
  A.启发性
  B.直观性
  C.因材施教
  D.巩固性
  16、素质教育的核心是(  )的培养。
  A.创新能力
  B.读写能力
  C.听说能力
  D.交往能力
  17、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18、班主任教师的经常性工作之一是设计并开展(  )。
  A.小组活动
  B.少先队活动
  C.班级教育活动
  D.课外活动
  19、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以“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是 指(  )。
  A.读、写、画
  B.读、算、画
  C.读、写、算
  D.画、写、算
  20、主张恢复古希腊重视美育的传统的是(  )者。
  A.行为主义
  B.经院主义
  C.科学主义
  D.人文主义
  21、国家对小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称为(  )。
  A.小学教育目的
  B.小学教育目标
  C.小学教育原则
  D.小学教育内容
  22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差异性
  C.不均衡性
  D.顺序性
  23、小学教育所处的年龄段一般称为(  )期。
  A.幼儿
  B.童年
  C.少年
  D.青年
  24、为了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矛盾,教 师在教学时必须注意贯彻(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25、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天然的(  )。
  A.可爱性
  B.可敬性
  C.权威性
  D.厌恶性
  26、《普通教育学》是(  )的教育学代表作。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杜威
  27 “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反映了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少年儿童合法权利 中的(  )。
  A.受教育的权利
  B.受尊重的权利
  C.安全的权利
  D.生存的权利
  28、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最根本动因的学者是(  )。
  A.弗洛伊德
  B.威尔逊
  C.格塞尔
  D.华生
  29、我国颁布实行的壬戌学制是在(  )。
  A.1902
  B.1903
  C.1912
  D.1922
  30、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是因为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差异性
  C.不均衡性
  D.顺序性
  二、多选题(在每小题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5分,共30分)
  31 19世纪末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依据学生在“做中学”的认识发展过程提出了(  )等教学过程的几个阶段。
  A.困难
  B.问题
  C.假设
  D.验证
  E.结论
  32、陶冶的主要做法有(  )。
  A.发扬民主
  B.人格感化
  C.环境陶冶
  D.艺术陶冶
  E.文化熏陶
  33、锻炼的主要方式有(  )。
  A.练习
  B.榜样示范
  C.委托任务
  D.以诚待人
  E.组织活动
  34、一节综合课的结构一般包括(  )。
  A.组织教学
  B.复习过渡
  C.讲授新知识
  D.巩固新知识
  E.布置课外作业
  35、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A.内容的丰富
  B.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控制权
  C.课程结构的更新
  D.为课程改革提供物质基础
  E.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36、属于课外活动的特点的有(  )。
  A.沟通上的广泛性
  B.组织上的自愿性
  C.内容上的广泛性
  D.形式上的多样性
  E.活动上的自主性
  37、我国教育内容的规范形式有(  )。
  A.教科书
  B.参考书
  C.练习册
  D.课程计划
  E.教学大纲
  38、课外活动呈现出的特点有(  )。
  A.自愿性
  B.广泛性
  C.多样性
  D.自主性
  E.交流性
  39、课程的编制应考虑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性,以保证学校课程的 (  )。
  A.明确性
  B.时限性
  C.科学性
  D.具体性
  E.系统性
  40、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
  A.科学性与思想性
  B.基础性
  C.对大多数学校的适应性
  D.编排形式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E.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41、我国建国以后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着重开展的工作有(  )。
  A.普及小学教育
  B.学制改革试验
  C.教学改革试验
  D.课程改革试验
  E.教育体制改革试验
  42、根据教学的任务可以将课分为(  )。
  A.新授课
  B.巩固课
  C.技能课
  D.演示课
  E.检查课
  43、文艺复兴时期,很重视教育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主要有(  )。
  A.意大利的维多里诺
  B.尼德兰的伊拉斯谟
  C.捷克的夸美纽斯
  D.法国的拉伯雷
  E.法国的蒙田
  44、讲授法可分为三种方式即(  )。
  A.讲述
  B.讲解
  C.讲演
  D.讲读
  E.讲说
  45、按使用的教学方法可以将课分为(  )。
  A.单一课
  B.讲授课
  C.演示课
  D.练习课
  E.复习课
  46、教师的权利有(  )。
  A.教育教学权
  B.评定学生权
  C.从事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的权利
  D.按时获取报酬的权利
  E.对学校教学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
  47、我国对中小学生身份的法律定位有三个层次,即(  )。
  A.是国家公民
  B.是已成年公民
  C.是未成年公民
  D.是有行为能力的公民
  E.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48、综合课的组成一般包括(  )。
  A.组织教学
  B.复习过渡
  C.讲授新教材
  D.巩固新教材
  E.课外辅导
  49、教育目的有(  )的作用。
  A.导向
  B.激励
  C.规范
  D.评价
  E.鉴定
  50、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最早把学习过程概括为(  )的统一过程。
  A.“惑”
  B.“学”
  C.“忆
  D.“思”
  E.“行”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51、积极分子的队伍是稳定不变的。 (  )
  52、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指导学生学习。 (  )
  53、教学大纲是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 (  )
  54、学校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  )
  55、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是在1986年。 (  )
  56、教育上的“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 (  )
  57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反映了古代教育与生产实践相分离和对立的特点。 (  )
  58、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在17世纪下半期已经基本形成。 (  )
  59、弗洛伊德把“基因复制”看做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  )
  60、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料表明,教学效果同教师的智力有显著的相关。 (  )
  61、注重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的是斯巴达的教育。 (  )
  62、所谓选修课,是一种对必修课起辅助作用的补充性课程。 (  )
  63、教学中师生之间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单向授一受的关系。 (  )
  64、不同时期的社会德育的内容不同,所以德育不具有历史性。 (  )
  65、中国早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形态。 (  )
  66、世界上第一项义务教育法是英国颁布的。 (  )
  67、教学在学校工作中居于中心地位。 (  )
  68、最早在大学讲授教育学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
  69、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意味着均衡发展。 (  )
  70、小学生的道德感是比较模糊的。 (  )
  四、情境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71、回答71-75题:
  目前,在基础教育的课程教学中常有以下几种倾向:一是“一讲到底”,满堂灌,讲得过多,讲得过细,面面俱到;二是“一练到底”,满堂练,。备课找题练,上课用题练,讲解对答案;三是“一问到底”,满堂问,常常将一句意思完整的话截成几段,老师问上半句,学生答下半句,直到学生钻进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框子里才肯罢休;四是“一看到底”,满堂看,没有指导,没有提示,没有具体要求。
  “一讲到底”主要运用的是什么教学方法?(  )
  A.讨论法
  B.练习法
  C.讲授法
  D.情境陶冶法
  72、结合第一小题,你认为在实施这种教学方法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
  A.注重内容的系统性
  B.讲究语言艺术
  C.注意启发
  D.讨论的问题要具有吸引力
  73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作为一名老师应如何选择教学方法?(  )
  A.根据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B.根据学生的特点
  C.根据课程的性质
  D.结合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
  74、案例中,一看到底”、“一问到底”等,未能体现教师劳动的(  )。
  A.创造性
  B.广延性
  C.灵活性
  D.主动性
  75、回答题:
  有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为了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在自修课上组织了一次无人监考的英语测验。测验结束后班长向他汇报,说测验情况一切正常。但是,班主任认为以这个班的学生行为规范水平还不能达到在无人监考下一切正常的程度。后来经过了解,得知这次测验看书的人不少,连班干部也看了。为了纠正学生的行为,班主任制订了启发学生自觉改正错误的教育方案。。第二天,他在黑板上写下了汤姆斯.麦考莱的一句名言:在真相永远无人知道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能显示他的品格。”他要求学生把这句名言背下来,并给学生讲了一个在学生时代作过弊的人三十年后十分悔恨的故事,同时要求每个学生都写一篇体会,题目是《心灵答卷》。在答卷中,有的学生写道:作弊发生后,老师没有批评我们,但在背名言时,我的心情比挨了打还要难受。我将永远记住这次错误,永远记住班主任老师对我们的教诲。”有的写道:教师在与不在一个样儿,说说容易,做到却有点难。测验时我有一道10.分的题目做不出,分数的诱惑使我一念之差,犯了令我终身懊悔的错误——偷看了书本。我的英语考卷虽然得了好分数,但在道德答卷中却得了零分。”还有的学生写道:本来我不打算看书的,但是在看到有的同学看书时,我也跟着看了,我感到内心有愧。”全班共有22个同学在答卷中承认了测验时翻书的错误。接着班主任又把这些答卷制成了录音带,取名《心声》,让同学们在听录音时再一次接受教育。
  班级管理的最终目标是(  )。
  A.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B.维持班级秩序
  C.形成良好的班风
  D.让学生学会自治自理
  76、案例中教师的做法,遵循了(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77、教师把答卷制成录音带,让同学在听录音时再一次受教育,运用了(  )。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锻炼法
  D.陶冶法
  78、案例中,教师的做法体现了教学过程的(  )。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C.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0 20: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30分)

  1、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地反映在(  )中。

  A.《学记》

  B.《大学》

  C.《论语》

  D.《中庸》

  2、洛克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  )中。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尔》

  D.《普通教育学》

  3、盲人的听觉、触觉非常灵敏,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互补性

  C.差异性

  D.阶段性

  4、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  )。

  A.剩余价值学说

  B.资本和商品的学说

  C.劳动学说

  D.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5、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班集体的(  )。

  A.正常秩序

  B.共同目标

  C.平等关系

  D.严密的组织结构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  )通过。

  A.1985年

  B.1993年

  C.1995年

  D.1999-年

  7、进行自我教育的认识基础是(  )。

  A.自我评价能力

  B.自我激励能力

  C.自我调控能力

  D.自我分析能力

  8、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改革。

  A.教学内容

  B.教学方法

  C.课程

  D.教育体制

  9、杨贤江于1930年出版的教育学著作是(  )。

  A.《新编教育学》

  B.《教育学》

  C.《新教育大纲》

  D.《实用教育学》

  10、智力也叫认识能力,其核心是(  )。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思维力

  D.想象力

  11、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  )。

  A.人一物关系

  B.授一受关系

  C.道德关系

  D.人一人关系

  12、下列教育形式中属于狭义教育的是(  )。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

  D.自我教育

  13、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是(  )。

  A.少先队活动

  B.班主任工作

  C.课外活动

  D.思想品德课

  14、学生的社会地位属于学生的(  )问题。

  A.法律

  B.权利

  C.责任

  D.义务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学校工作要以教学为主,这就是说教学是学校唯一的工作

  B.课外活动就是活动课程,两者没有质的区别

  C.《学记》中提出了“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的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育 思想

  D.向学生传授知识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16、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

  A.赫尔巴特

  B.瓦•根舍因

  C.怀特海

  D.克伯屈

  17、教师职业最大的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

  A.系统化

  B.专门化

  C.复杂化

  D.多样化

  18、我国义务教育的年限为(  )。

  A.5年

  B.6年

  C.9年

  D.12年

  19、在德育过程中,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一般称为(  )。

  A.道德情感

  B.道德意志

  C.道德观念

  D.道德行为

  20、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作用,对儿童而言是通过(  )实现的。

  A.遗传

  B.教育

  C.社会

  D.实践

  21、第斯多惠说“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体现了 (  )原则。

  A.启发性

  B.直观性

  C.巩固性

  D.循序渐进性

  22、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是(  )。

  A.智育

  B.体育

  C.德育

  D.美育

  23、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体现了德育的(  ) 原则。

  A.疏导

  B.导向性

  C.因材施教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24、我国的《义务教育法》于(  )颁布。

  A.1985年

  B.1986年

  C.1993年

  D.1999年

  25、年轻时的夸美纽斯就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强调教育的(  )。

  A.基础性

  B.自然性

  C.自觉性

  D.客观性

  26、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墨子

  C.荀子

  D.孟子

  27、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  )。

  A.教学为主

  B.德育为主

  C.教师为主

  D.学生为主

  28、主张按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分阶段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的是(  )。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昆体良

  29、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制

  D.设计教学法

  30、衡量各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  )。

  A.教学大纲

  B.教学计划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二、多选题(在每小题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5分,共30分)

  31、单一课指在一节课中主要完成一种教学任务的课,又可细分为(  )。

  A.新授课

  B.复习课

  C.练习课

  D.实验课

  E.测验课

  32、道家的教育主张包括(  )。

  A.“弃圣绝智”

  B.“教学相长”

  C.“弃仁绝义”

  D.“有教无类”

  E.“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33、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  )。

  A.四书

  B.文法

  C.修辞

  D.辩证法

  E.论语

  34、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有(  )。

  A.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B.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C.具有延时的功能

  D.开发个体特殊才能

  E.发展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35、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  )。

  A.写好单元计划

  B.钻研教材

  C.了解学生

  D.写出教案

  E.设计教法

  36、教育测验与评价具有以下功能(  )。

  A.激励

  B.诊断

  C.评定

  D.选拔

  E.维持

  37、我国小学德育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即(  )。

  A.政治教育

  B.品德教育

  C.道德教育

  D.意识教育

  E.思想教育

  38、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编排通常采用(  )两种方式。

  A.分解式

  B.整合式

  C.直线式

  D.螺旋式

  E.平铺式

  39、 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根据对兴趣和注意的分析,提出了(  )的教学过 程四阶段说。

  A.“明了”

  B.“预备”

  C.“联想”

  D.“系统”

  E.“方法”

  40、关于“五四”以后小学教育发展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A.设初等小学

  B.招收8岁儿童入学

  C.修业6年

  D.义务教育年限为9年

  E.前4年为初级,后2年为高级

  41、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应具备的条件有(  )。

  A.政治思想素养

  B.职业道德素养

  C.学科知识素养

  D.广泛的文化素养

  E.教育专业素养

  42、操行评定的一般步骤是(  )。

  A.学生自评

  B.小组评议

  C.学生互评

  D.班主任评价

  E.信息反馈

  43、新课程的主要理论基础是(  )。

  A.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B.多元智力理论

  C.布鲁纳的结构课程理论

  D.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理论

  E.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44、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  )。

  A.家庭教育

  B.道德教育

  C.班级教育

  D.学校教育

  E.社会教育

  45、学生是具有发展的(  )的人。

  A.特点

  B.潜能

  C.主体

  D.需要

  E.价值

  46、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体现了国际社会对青少年儿童权利的重视,反 映这一核心精神的重要原则是(  )。

  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D.无歧视原则

  E.保护儿童原则

  47、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产生于(  )。

  A.废科举、兴学校

  B.《钦定学堂章程》颁布

  C.《奏定学堂章程》颁布

  D.壬戌学制颁布

  E.六三三制的实行

  48、小学德育的特点有(  )。

  A.基础性

  B.生活性

  C.开放性

  D.活动性

  E.游戏性

  49、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少年儿童社会权利有(  )。

  A.无歧视原则

  B.提早自立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E.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50、国家为保证学生的受教育权而做的努力有(  )。

  A.为所有学生提供正常教育机会

  B.关注贫困生,设立帮助基金

  C.关注残疾学生,设特殊教育机构

  D.及时提供所需物质条件

  E.限制学校体罚学生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51、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时切忌让他们参加有报酬的劳动。 (  )

  52、现代社会中,教育是使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精神财富的手段。 (  )

  53、有了人类就产生了教育,也就形成了教育学。 (  )

  54、制度化教育对于整个社会的深刻影响可以用“学历社会”来描述。 (  )

  55、深入实际,了解学生,是教师写好学生操行评定的基本前提。 (  )

  56、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直接经验。 (  )

  57、智力是先天遗传素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和个人努力综合作用的产物。 (  )

  58、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 (  )

  59、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信息所提供的潜力,重新组织教学内 容。这种重组可以针对一学期、一个单元或者一个课时的内容。 (  )

  60、柏拉图认为教育应该是国家的。 (  )

  61、在教学过程发生前,弄清学生具有的各种偏好或特殊才能,属于诊断性评价的评价 范围。 (  )

  62、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是《论语》。 (  )

  63、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赫尔巴特和夸美纽斯。 (  )

  64、中国早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形态。 (  )

  65、汉武帝采纳了王安石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对后世影响深远。 (  )

  66、 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真正 形成。 (  )

  67、杜威与赫尔巴持相反观点,强调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 (  )

  68、教学评价的标准应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具体特点而有所差异。 (  )

  69、格塞尔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因。 (  )

  70、孟子是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主要代表。 (  )

  四、情境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71、回答71-75题:

  2000年11月13日,湖北省随州市某小学一名张姓四年级学生,在被班主任老师赶 出学校后,喝农药自杀在自己的家门口。原因是学校没钱发教师的工资,镇里决定让每个学生把70元钱交到学校,并说这些钱将从家长向村里上缴的土地税里扣除。因为有些村民未交钱,所以学校就停课,将所有的学生都赶出课堂去向家长要钱,等交齐钱后学校再开课。年仅11岁的张某在被包括班主任在内的4位教师赶回家,并说不交钱就不准上学,在其父母当天不在家的情况下,发生了前述本不该发生的悲剧。

  案例中学校的哪些做法是不正确的?(  )

  A.学校因学生不交钱停课

  B.把学生赶出课堂

  C.不交钱不准上课

  D.从土地税里扣除70元钱

  72、案例中学校和教师的做法违反了(  )。

  A.《教育法》

  B.《义务教育法》

  C.《教师法》

  D.《学生伤害处理办法》

  73、教师师德的灵魂是(  )。

  A.爱国守法

  B.关爱学生

  C.终身学习

  D.团结合作

  74、结合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镇政府有权从土地税里扣除70元钱

  B.学校有权拿村民土地税的钱给教师发工资

  C.班主任有权赶走不交钱的学生

  D.案例中的学校的行为属于典型的乱收费

  75、回答题:

  某市路南区某小学教师崔某在学校放学后,义务为其班级学生张某补习数学。该生属于习惯性不听讲,不守纪律的学生。经多次提醒劝告不听,并顶撞教师,情急之下,崔老师用手掐了该生的左脸。事后,该生之父大闹学校,并带来当地“焦点透视”节目组的记者进行采访、曝光,大肆渲染。路南区教育局迫于媒体的压力,局长当即拍板:对该教师-5上解聘,并赔偿学生损失费3000元,要求该学校有关领导作出严肃的检查,并通报全市各级学校就此事展开讨论,自查反省,引以为戒。

  局长解聘崔老师的做法是否妥当?(  )

  A.妥当

  B.不妥当

  C.不知道

  D.无所谓

  76、我国教师法对于学校解聘教师的情形规定有哪些?(  )

  A.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B.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C.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D.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

  77、(  )是上课的必要补充。

  A.备课

  B.课外活动

  C.课外辅导

  D.作业检查与批改

  78、崔老师义务为学生张某补习数学属于(  )。

  A.个别辅导

  B.小组辅导

  C.集体辅导

  D.群体辅导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0 20:28:2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江西2013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深度押题卷(三)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30分)

  1、把掌握知识本身作为教学目的,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积累过程的教育是(  )。

  A.现代教育

  B.传统教育

  C.素质教育

  D.创新教育

  2、学校组织教学工作,确定工作步调的依据是(  )。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课程目标

  D.课程表

  3、(  )使遗传提供的发展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

  A.环境

  B.教育

  C.社会

  D.实践

  4、建国以来,我国小学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革(  )。

  A.教学方法

  B.教学内容

  C.教学组织形式

  D.考试制度

  5、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 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6、我国将小学分为初等小学和高等小学是在(  )。

  A.1878年

  B.1897年

  C.1904年

  D.1912年

  7、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康德

  D.杜威

  8、毕业考试前夕,学校咨询人员对平时比较容易紧张的同学进行集体辅导,讲授自我 放松、缓解紧张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

  A.早期干预

  B.问题预防

  C.发展指导

  D.缺陷矫正

  9、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

  A.教师

  B.学生

  C.内容

  D.课程

  10、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  )。

  A.管理学生权

  B.教育教学权

  C.科研活动权

  D.参加进修权

  11、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  )。

  A.朱熹

  B.孔颖达

  C.夸美纽斯

  D.斯宾塞

  12、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  )。

  A.知行统一原则

  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3、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  )的出现。

  A.社会教育机构

  B.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

  C.高等教育

  D.近代中等教育

  14、以下关于教学媒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媒体是指承载、加工和传递信息的介质或工具

  B.媒体成为教学媒体要具有两个基本要素:用于存储或传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以 及用于“教与学”的活动

  C.依据媒体对受众感官的刺激及交互性,可以将其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 听媒体、交互媒体以及多媒体

  D.教师也是教学媒体

  15、把“基因复制”看做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的是(  )。

  A.弗洛伊德

  B.威尔逊

  C.格塞尔

  D.华生

  16、课程计划的中心是(  )。

  A.科目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

  D.学周编制

  17、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中国古代(  )的教育主张。

  A.朱熹

  B.墨子

  C.荀子

  D.孔子

  18、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

  A.17世纪末

  B.18世纪末

  C.19世纪末

  D.20世纪初

  19、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  )。

  A.20世纪50年代以后

  B.20世纪60年代以后

  C.20世纪70年代以后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20、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  )。

  A.环境决定论

  B.教育万能论

  C.二因素论

  D.遗传决定论

  21、《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主张对应的教学原则应是(  )。

  A.因材施教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22、我国于l986年第一次将(  )正式列入课程总计划。

  A.体育活动

  B.群众活动

  C.文娱活动

  D.课外活动

  23、一个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的义务形式称为(  )。

  A.普及教育

  B.普及基础教育

  C.普及国民教育

  D.普及义务教育

  24、在素质教育中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对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的是(  )。

  A.智育

  B.学校德育

  C.社会德育

  D.家庭德育

  25、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弗洛伊德

  B.威尔逊

  C.格塞尔

  D.华生

  26、上好一节课的先决条件是(  )。 ,

  A.熟练掌握知识

  B.精心选择教法

  C.设计教学环节

  D.用心备课

  27、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工作的总要求是(  )。

  A.教学规律

  B.教学规则

  C.教学原则

  D.教学细则

  28、 “明人伦”是我国(  )社会的学校教育目的。

  A.原始

  B.现代

  C.古代

  D.民国时期

  29、教学过程是一种特定的(  )。

  A.实践活动

  B.认识活动

  C.课外活动

  D.兴趣活动

  30、教育教学中只是追求“齐步走”,违背了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互补性

  C.差异性

  D.阶段性

  二、多选题(在每小题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5分,共30分)

  31、学校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活动,具有鲜明的(  )。

  A.社会性

  B.历史性

  C.计划性

  D.超越性

  E.阶级性

  32、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  )。

  A.以业余为主

  B.以自学为主

  C.以长期为主

  D.以短期为主

  E.以国外学习为主

  33、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  )。

  A.对学生的研究

  B.对教师的研究

  C.对社会的研究

  D.对学科的研究

  E.对教材的研究

  34、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的主要表现有(  )。

  A.教育普及化的开始

  B.提出教育机会均等的口号

  C.教育法制化的形成

  D.强化教育的国家控制

  E.教育精英化的实现

  35、课程计划的制定依据是(  )。

  A.教育目的

  B.课程目标

  C.培养目标

  D.教学目标

  E.教育体制

  36、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  )的作用。

  A.基础性

  B.前瞻性

  C.先导性

  D.普及性

  E.全局性

  37、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态有(  )。

  A.学校教育

  B.社会教育

  C.闲暇教育

  D.家庭教育

  E.业余教育

  38、咨询活动的基本原则有(  )。

  A.改变现实和追踪效果

  B.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

  C.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

  D.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

  E.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39、课程计划的组成因素有(  )。

  A.学科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

  D.学年编制

  E.学周安排

  40、我国目前小学教学原则包括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以及(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E.实事求是原则

  41、小学课程设计要以实现(  )为最终目的。

  A.课程目标

  B.教育目的

  C.培养目标

  D.教学目标

  E.教育观念

  42、柏拉图把人分为三种集团或三个等级,即(  )。

  A.哲学家

  B.艺术家

  C.军人

  D.科学家

  E.劳动者

  43、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  )。

  A.社会性

  B.生产性

  C.实践性

  D.意识性

  E.科学性

  44、下列关于启发性原则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正确答案

  B.启发式就是提问式教学

  C.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D.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

  E.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地利用知识

  45、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为了更好地布道,设立了众多的教区学校,讲授的内容主要 是(  )。

  A.神学七艺

  B.宗教教育

  C.读写知识

  D.军事征战

  E.商业技能

  46、儒家思孟学派在《礼记•中庸》中进一步提出(  )的学习过程理论。

  A.“博学之”

  B.“审问之”

  C.“慎思之”

  D.“明辨之”

  E.“笃行之”

  47、我国小学德育的方法主要有(  )。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锻炼法

  D.陶冶法

  E.实验法

  48、直观教具可分为两类即(  )。

  A.实物直观

  B.语言直观

  C.板书直观

  D.模象直观

  E.光电直观

  49、按课外活动内容的性质划分,课外活动的形式有(  )。

  A.科技活动

  B.小组活动

  C.学科活动

  D.个人活动

  E.文艺活动

  50、近代社会教育的巨大变化表现在(  )。

  A.公立教育迅速崛起

  B.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C.教育的全民化

  D.教育的世俗化

  E.重视教育立法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51、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政治学》中。 (  )

  52、班级秩序要有可变性。 (  )

  53、学生是教育对象,教师可以任意对其进行教育。 (  )

  54、儿童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大致是从自我为中心发展到“自律”,再从 “自律”发展到“他律”。 (  )

  55、德育就是政治教育。 (  )

  56、我国在春秋战国以后就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 (  )

  57、 1986年4月六届人大审议通过了《教育法》。 (  )

  58、上好一节课的先决条件是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  )

  59、教学计划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 (  )

  60、德育工作中要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  )

  61、社会主义的教育是没有阶级性的教育。 (  )

  62、宋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 (  )

  63、教师可以剥夺学生的荣誉称号和智力劳动成果。 (  )

  64、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深切的爱,它具体体现为民族的自尊 心和自豪感。 (  )

  65、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属于隐性课程。 (  )

  66、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是循序渐进的原则。 (  )

  67、教学管理的核心是教学思想的管理。 (  )

  68、德育就是政治教育。 (  )

  69、小学教育的内容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因而对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具有长远的 价值。 (  )

  70、奖励和惩罚属于德育工作的品德评价法。 (  )

  四、情境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71、回答71-75题:

  某学校一位教师给一名学生脖子上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数学23分,语文46 分”。这个学生耷拉着脑袋,满眼泪花。某教师回到办公室说:“二年级二班的学生真笨,这堂课我连续讲了三遍,他们还是不会。我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了,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  )。

  A.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B.关爱学生

  C.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D.尊重学生

  72、你如何理解“差生”?(  )

  A.学习成绩不好

  B.学习习惯不好

  C.品德不良

  D.只有差异,没有差生

  73、案例中第二个教师违反了什么教学原则?(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可接受性原则

  D.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74、结合案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案例中第一个老师没有尊重学生

  B.案例中第二个老师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现有发展水平

  C.案例中两个老师的素质都有待提高

  D.案例中两个老师“恨铁不成钢”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75、回答题:

  对学生来说,由于知识基础的差异和个性品质的不同,对课程也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比如,新课程提倡的研究性学习,就让很多学生不知所措。一个班少则四五十人,多则六七十人,要进行有效的合作探究,难度很大。据上课教师分析,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只有那些主动性强的学生能够受益,三分之二的学生是跟着走或跟不上。在众多的课堂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只是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只能做旁观者。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两极分化。

  新课程倡导(  )学习方式。

  A.自主

  B.合作

  C.探究

  D.传授

  76、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包括(  )。

  A.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

  B.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

  C.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 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

  D.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

  77、研究性学习特点有(  )。

  A.学习目标的多元性

  B.学习内容的开放性

  C.学习过程的自主性

  D.学习形式的灵活性

  78、在教学过程要组织一次合作探究学习,需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若有40名学生,其 中男生24人,女生16人,请问你会如何分组?(  )

  A.分成两组,男生24人,女生16人

  B.分成两组,男生20人,女生16人+男生4人

  C.分成八组,每组男生3人+女生2人

  D.分成两组,每组男生12人+女生8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2-23 16:37 , Processed in 0.468246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