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716|回复: 1

[练习] 【每日一练】12月11日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10 22: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1.“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观点的提出者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2.由于工作量比较重,总的工作时间没有固定的时间长度,教师常常要利用晚上或休息时间来思考、备 课、批改作业、写作等。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
    A.复杂性
    B.创造性
    C.长期性
    D.劳动时间的延续性
    3.西方文化突出个人本位,因而在教育中倡导个性张扬,在教育教学上强调自主探索:东方文化突出社 会本位,因而在教育中倡导谦虚谨慎,在教育教学上强调知识传授。这表明文化影响着( )。
    A.教育目的的确立
    B.教育内容的选择
    C.教学方法的使用
    D.教育价值的取向
    4.关于现代教育的“社会目的”,下列描述中不恰当的是( )。
    A.传递和保存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或文明成果
    B.培养能更新传统文化、创新文化,具有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
    C.培养既能适应现实社会生活,同时又能合理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
    D.复制、再生产现有的社会存在模式
    5.科学家根据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的主要心理影响机制是( )。
    A.原型启发
    B.功能固着
    C.负向迁移
    D.定势影响
    6.为了打击社会不良现象,政府常用“杀一做百”的做法,其理论依据可能是( )。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应
    C.人的悟性
    D.替代惩罚
    7.下面诗句的出处和作者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杜甫
    B.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蜀道难》·李白
    C.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琵琶行》·白居易
    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山中送别》·王维
    案例分析
    [案例1]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
    [案例2]
    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断题,而常常求助于填空,问答题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0 22: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答案
    1.【答案】B.孟子曾说“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意思是 人们有鸡狗走丢了,便知道去找回来;有丧失了善心的,却不知道去寻找。学问之道没有别的,就是找回来那丧 失了的善心罢了。
    2.【答案】D.由于工作量大,教师劳动的时间不仅仅局限于正常的教学上课时间,还要占用教师本人的 休息时间,这体现了教师劳动时间的延续性。
    3.【答案】A.
    4.【答案】D.
    5.【答案】A.原型启发是指从事物的相似或类比中看到或发现问题解决的途径。利用原型启发,发展类 比推理,有助于创造力的培养。鸟是原型,它对飞机的发明起到了启发作用,属于原型启发。
    6.【答案】D.在替代学习中,他人的行为受到了强化或惩罚,就相当于观察者也受到了奖惩,因而这种 奖惩又叫替代性的强化或替代性的惩罚。
    7.【答案】D.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王维最着名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西安》中的 一句。《山中送别》是五言绝句,“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历年真题参考答案
    [案例1]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
    [分析] 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
    [案例2]
    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断题,而常常求助于填空,问答题
    [分析] 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问答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由于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因此仅靠判断,选择难以说明记忆已达到牢固保持的程度,往往借助于问答,填空等题型。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5-22 13:30 , Processed in 0.086237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