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十题,每题1分) 1,社会公德的概念 2,劳动是公民的权力,也是义务 3,法律对其生效前发生的时间和行为无效,只对生效后发生的时间和行为有效 4,2008年,公民能够享有10天的带薪休假 5,老师应该遵循启发性原则,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看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6,先行组织者的概念 7,“你---我”对话型师生关系中,教师是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是“平等中的首席者” 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体现的是德育方法中的榜样示范法 9,学校心理辅导目标的两个方面 10,态度和品德形成的过程 二、单选(25题,每题1分) 2,属于社会建设范畴的 3,教育管理中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4,事业单位最基本最鲜明的特性 5,一家三父子,全是大文豪 三苏 文学 6,唐朝的“六学三馆”入学要求反映了社会 政治经济影响教育的—— 7,“要尽可能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的尊重一个人”是哪位教育家说的 8,对教育规律描述错误的 9,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体现的是什么:学习迁移 11,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是,是否自觉的关注:学生 12,评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和依据是:课程标准 13,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方式 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 14,采用道德两难的故事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 心理学家是:科尔伯格 15,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忽视无关因素,在头脑中形成初步印象,形成问题的表征,这是:提出问题or发现问题or明确问题or分析问题 16,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不能决定他们成功掌握教学的内容,而在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or学习自觉性or学习时间or智力水平 17,教学机智的概念 18,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社会学习论侧重是 19,缺乏对别人的同情和关心,捅死又缺乏羞耻心和罪恶感,这种心理问题是:依赖型~~反社会型~~什么的 20,老师让学生背课文,学生说他背不下,但他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讲述,老师应该怎么说 21,通过求诊者的观察和模仿来矫正其不良行为与神经反应的方法是: 22,教师的心理素养主要体现在 2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表现在 24,网络教育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 25,学校文化能促进教育目的的实现,也有可能阻碍教育目的实现是因为 三、多项选择题(十题,每题1分) 1,人口日的主题 2,青岛市的教育发展目标 4,中小学德育的途径 5,综合实践课程包括 6,《学记》中的“开而弗达”体现的现代教育思想 7,皮亚杰 属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发展特点有 8,学习26个 英语字母,前面和后面的记得清楚,中间的比较难记,对这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痕迹消退~~同化~~首位效应~~近位效应 9,精加工策略 10,教师事宜的教学行为 四、材料分析题(两题,每题10分) (一)、材料是青岛部分中学实行“走班式”,“走班式”就是现在许多学生在 数学, 物理或者 化学等科目,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课堂听课的一种现象 问(1)“走班式”是教学组织形式中的哪种形式?与原班级内部按学生能力或成绩编组有什么不同? (2)其优点有哪些 (3)其弊端有哪些 (二)材料是 语文课上老师提问“雪化了之后是什么?”小学生回答“春天。”老师严肃的说错误,并给出标准答案应该是“水”,并要求学生用心记住。 问:教师长此以往会有什么结果?作为老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五、作文(35分) 以《读书与教师成长》为题,结合自己读过的一本或多本著作或文章,揭示阅读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